58歲的熊明權看到被收養了10多年的兒子要和親生母親一起回在廣西的家,忍不住流下了眼淚。13年前,熊明泉夫婦在廣東省承包了一項工程,收養了一名走失的男孩,男孩當時只有15歲,患有輕度智力障礙。因為他們一直找不到孩子的親生父母,熊明權就和妻子一直在照顧這個男孩。直到2018年7月,警方終於根據男孩提供的信息成功地找到了他的親生父母。
「起初,我心裡也沒什麼感覺。我很高興能幫他找到他的家人。可是當他真的要和親生媽媽一起回廣西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哭了。這麼多年來,感情太深了。」熊明權說,現在,我還是經常聯繫「兒子」一家,還習慣叫他「熊廣川」,每次都忘不了說那句「歡迎隨時回來看看。」10月22日,已經回到廣西老家的熊廣川在電話裡告訴記者,他已經適應了自己在廣西的家的生活,以後也會經常帶著親生父母回到廣安探望他的養父母。而兩個家庭的交集,可以說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
熊明權,58歲,是廣安鄰水縣人。2011之前,他曾在廣東東莞承包建設項目。2005年初,熊明泉去工地工作時,發現工地旁邊有一個陌生的男孩。「男孩十四五歲的樣子,頭髮凌亂,髒兮兮的,我問他吃沒吃飯,他說他沒有,我就喊他一起吃飯。「熊明權還記得他第一次見到男孩的樣子。熊明權原本以為突然闖入工地的男孩可能和其他無家可歸的孩子一樣,是和父母吵架後離家出走的,但是他很快就注意到了男孩的腦子不太好使,問他父母的名字和他自己的名字,他住在哪裡,他都不知道,只知道他來自廣西。
接下來,熊明權和妻子帶孩子去理髮、買衣服,並尋求當地警方提供幫助,但是因為男孩不能提供準確的家庭信息,警方沒有找到孩子的親生父母,而這時醫生診斷出這個孩子患有輕度弱智,可能會一直想不起來自己家住哪裡。就這樣,男孩留在了工地,因為男孩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工地大多是四川老鄉,他們通常叫他「小娃兒「而這個出身不明的「小娃兒」則稱呼熊明權夫婦「乾爸爸、乾媽媽」,後來又直接稱呼「爸爸、媽媽」。熊明權說「生活沒什麼,只不過是多了一張嘴,反正我們每天也要二十多個人一起吃飯。
在2008的春節前夕,熊明權買了一張長途汽車票到廣西南寧,還給孩子拿了4000元現金和一張寫著手機號的紙,他覺得也許孩子到了南寧就能想起來自己回家的路了,誰知道他還是找不到自己的家。這是「小娃兒」離開建築工地10天後,突然,熊明權接到一個來自「小娃兒」的電話,說他在南寧找不到回家的路,錢也都被騙走了,不得不在車站附近撿吃的。在電話中,熊明權讓小娃去長途汽車站並讓長途汽車司機給自己打電話。在電話中,熊明權和長途司機商量讓司機送「小娃兒」坐長途汽車去東莞,一路到東莞車費、餐費等費用由自己去結算。
當時我去車站接他,心裡挺難過的。我當時決定要收養他。雖然熊明權當時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了,但是當他告訴妻子他這個想法時,妻子欣然同意了,他家鄉的孩子也同意了,於是熊明權正式收養了「小娃兒」。2011,熊明權回到家鄉創業,在他離開之前,他問「小娃兒」打算怎麼辦,「小娃兒」說他要跟隨熊明權回四川。熊明權回到廣安鄰水的老家後,妻子說:「小娃兒的家鄉在廣西,我們來自四川,所以我們給他起名叫熊廣川吧。」從此小娃兒在四川有了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名字。
「廣川第一次到家時,有點孤僻。飯後聊天,他總是獨自一人坐在角落裡不願參加。」熊明權說,家人花了很多精力來開導他,讓他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後來熊廣川逐漸開朗起來,也慢慢融入家庭,成為了家庭中的一員。因為沒有身份證,對於熊廣川來說,無論是工作還是坐車都不方便。熊明權的妻子更是考慮到:「如果沒有身份證,他將來都不能結婚。」
熊明權說,2018年7月,熊廣川終於想起了他哥哥的名字——鄧顯亨。公安機關終於找到了熊廣川的家。熊明權給熊廣川的生母打了幾個電話,但她認為熊明權是騙子,後來就直接不接電話。熊明權無奈,只能用熊廣川的手機號碼,模仿熊廣川的語氣給他的母親發了簡訊。8月10日,熊廣川的母親和其他親戚來到廣安鄰水,證實熊廣川是她失散多年的兒子。熊明權也知道了熊廣川原名鄧顯恆,出生於廣西欽州市靈山縣,他患有先天性輕度弱智,2005年他的家人走散後,他的家人一直在尋找他。
雖然熊廣川跟隨家人走了,熊明權心裡有點空落落的,但是熊明權還是為他能夠回到親生父母的身邊感到高興,電話中熊廣川也說在家裡適應的不錯,會經常和親生父母去看熊明權,讓我們為這善良的一家人點讚,希望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