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很多來日旅行或留學過的人聊過天,談及彼此對日本的印象時,大家都會脫口而出一句話:生活太方便了!作為生活在此多年的小編,也深有同感,其便利性體現在諸多方面,比如四通八達準時準點的交通系統,遍布於大街小巷的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等。但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另一個方便了大家生活的功不可沒的「大功臣」―自動販賣機(簡稱自販機)。
比便利店更甚,日本的自動販賣機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所不賣。從最常見的菸酒、票券、飲料、零食到書本雜誌、雨傘、蔬果、冰淇淋、關東煮等種類繁多,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買不到的!都怪小編太淺見寡聞了,搜索了與自販機相關的諮詢後,覺得簡直可以從日本的自販機買到全宇宙啦!
飲料自販機
大米自販機
抽籤自販機
蔬菜自販機
溫泉自販機
自動販賣機工業會的2016年的統計表明,日本全國的各類自販機總數將近500萬臺。與此相比,根據EVA(歐洲自動販賣協會)的推算,歐洲大概有食品自販機380~390萬臺,香菸自販機約40萬臺。中國也僅限在一部分的大都市設置自販機,其數量在13~14萬臺左右。
註:數據圖片來自一般社團法人自動販賣機工業會的官網
由此看來,日本真的堪稱自販機大國了。那自販機是怎樣在日本發展起來又如何得到如此廣泛的普及呢?
「 自販機發展史 」
世界上最古老的自販機是「聖水自販機」,出現在公元前215年的埃及亞歷山大的一座寺廟裡。它利用的是槓桿原理,也就是投入的硬幣的重量使內部的容器從發生傾斜到復位的這段時間內流出來的聖水,分發給參拜人,每次需要投入5德拉克馬。據說,當時一個勞動者的一天的報酬才1德拉馬克,可見也不是人人都喝得起這「聖水」的。
像現代這樣的自動販賣機則出現在1800年代後期,也就是產業革命之後的英國。當時,自販機生產的基本技術得到了開發,並開始應用於飲料、點心、食品、票券、香菸等的販賣。
到了明治21年(1888年),日本第一個自販機―香菸自販機誕生了。這個是發明家俵谷高七發明設計的,在第三次內國勸業博覽會展示出來,但並沒有達到實用化。
而日本現存的最古老的自動販賣機,同樣也是俵谷高七於明治37年(1904年)製作的明信片郵票販賣機(自動郵便切手葉書売下機)。這個販賣機不僅販賣郵票和明信片,還兼具了信筒的作用。販賣機的右側是3錢的郵票,左側是1錢5釐的明信片的發售口,沒有庫存的話就會顯示「售罄」。
「 得到普及的原因 」
昭和37年(1962年),可口可樂正式打進日本市場,並在日本全國安裝了880臺自販機。以此為契機,日本的自販機產業開始發展,飲料自販機的廣泛普及也拉開了序幕。
1967年,正處於高度經濟成長期的日本改鑄了100日元的硬幣,硬幣的大量流通讓自販機變得更方便使用。另一方面,受國鐵導入自動售券機等的影響,自販機就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扎了根。但是,自販機能得到如此程度的普及,日本國內的治安情況良好,沒有人想要去偷自販機是主要原因之一。
其實,關於自販機的普及原因眾說紛紜,其中就有人表示,日本之所以成為自販機大國,與日本人對機器人的看法有關。日本人從以前就抱有「機器人=正義的一方」的強烈的想法,這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日本人對自販機產生了高度的信賴感。自販機的普及,或許是鐵壁阿童木和哆啦A夢作為「國民英雄」稱霸的日本才有的現象吧。
「 不斷進化的自販機 」
自1960年代在日本問世以來,自販機就從未停止進化的腳步,其功能、外觀設計及銷售的產品都在不斷地改善之中。
昭和30年代後期紅極一時的噴水型果汁自販機
1960年生產了約4000臺,目前僅剩島根縣大田市的一臺仍在使用中。一杯果汁只要10日幣。
冷飲&熱飲自販機
現在隨處可見的機種。日本特有的「冷熱機」誕生於1974年,同一臺自販機可以同時販賣冷飲和熱飲,因此迅速得到了普及。
具有推薦功能的自販機
自販機內藏的感應器,可以識別顧客的性別和年齡,然後會在屏幕上出現適合該顧客的產品,顧客只要觸摸一下顯示器即可進行購買。
會說方言和外語的自販機
該機種會用你所選擇的語言提示你購買的方式,還會表達對你購買的感謝及期待再次購買之類的問候。
日本環保自販機
這種自販機使用的是部分冷卻方式的系統。它會在分析以前的數據的基礎上,只冷卻暢銷商品。這樣就可以達到減少用電量的目的。
由於篇幅原因,不能一一介紹,如果對自販機的歷史及社會貢獻等感興趣的話,建議到群馬縣的「わくわく自販機ミュージアム」(自販機博物館)參觀。該博物館是一般社團法人自動販賣機工業會於2012年設立的,入場免費,但需提前預約。
網址:http://www.jvma.or.jp/information/information_2.html
-The End-
本文圖文取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告知。
▼上一站:《世界上最古老的千年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