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訊/連州攝影博物館冬季展

2020-12-14 澎湃新聞

假雜誌

冬季展之一

策展人:段煜婷

展期:2019.11.29-2020.4.5

少女;木,蟒皮,24k金箔,英國伊爾富收藏級相紙,

中國傳統漆藝,中國傳統國畫溼裱技術,愛普生藝術微噴,2015

版權所有 © 鳥頭

圖片承蒙藝術家及香格納畫廊恩惠

© Birdhead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ShanghART Gallery

「鳥頭的世界」曾經是一個「狷狂」的圖像製造者的世界,他們深諳攝影之本質,卻從不滿足於既定的道路,他們自我顛覆地不斷叩問影像的邊界——既野心勃勃地生產圖像又質疑單幅照片的意義,對物質性媒材的敏感和卓越的造型能力讓他們不可遏制的走向了多媒材糅合的探索,在不斷演變的過程中尋找和世界的關係。

也許拍照只是排憂解難的一種途徑而已,很早就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欲望,生命欲大的人要不停地去奔突,似勇士附體般的英雄主義激情鼓動著他們——不斷折騰,那些照片和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材料——墨汁、顏料、木頭、樹脂、鐵皮、釘子、皮毛……他們在和自己較勁,同時也在和框住他們的規則較勁。

在「鳥頭世界」照片矩陣裡,他們用一種大型矩陣的方式,呈現了用相機拍攝的現代語境下的漢字組合而成的「書法」,排布出了某種東方傳統中觀看世界的方式,以此來宣告一種有別於西方藝術中的透視法則。

這不只是一種簡單地亮明身份,而是走向了一種真正意義上自我救贖的道路,這種冒險是在事物本質意義上進行的再次淬鍊,是東方的靈魂與西方的鍊金術之間的交融與較量,要麼成精,要麼粉身碎骨。在科技主導未來、全球化、表達媒介趨同化的今天,強調獨特的精神性以及由此而生的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意義,也許正是對這個日益趨同世界的反動。

「鳥頭」與連州的緣分始於他們成立之初的首次展覽,那一年也是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剛剛創立的時間,到2010年第六屆連州年展時,他們又創造了巨型「矩陣」的獨特展陳形式,從此,這種展陳方式成為他們的標誌性方式。近年,鳥頭的作品出現在威尼斯雙年展、MOMA新攝影展、泰特現代美術館、東京國家藝術中心等重要的國際舞臺上,成為中國實驗影像藝術的新一代代表。開館只有兩年的連州攝影博物館,致力於本土影像藝術家的深入個案研究,而鳥頭小組正是這樣激動人心的個案。本次展出作品是其代表作品和新作的一次匯集。

情放志蕩,南頭-03,2015

情放志蕩,南頭-04,2015

以上三張圖片

版權所有 © 鳥頭

圖片承蒙藝術家恩惠

The three images above

© Birdhead

Courtesy of the artist

關於鳥頭

鳥頭成立於2004 年,由宋濤(b.1979)和季煒煜(b.1980)組成,「鳥頭」源自一次為文件命名而來的隨意鍵盤敲擊。鳥頭以攝影為創作基礎而不被攝影所框限。他們的鏡頭捕捉任何能涉及的事物,將關於他們自身的成長思考逐漸內化到他們的圖像語境中。他們結合照片矩陣,拼貼,裝裱,裝置,攝影書寫各種對於照片的使用方式,在不同的展覽空間和環境中呈現多個自我更新進化的「鳥頭世界」。

冬季展之二

策展人:弗朗索·薩瓦爾

展期:2019.11.29-2020.4.5

選自「重組」系列

在攝影與抽象之間,我們無法看清哪一個對另一方更不信任。攝影認為它代表了原始的真實世界,而抽象則把自己投射到現實之外。這種對抗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先鋒派運動中被證明是錯誤的。1929 年在德國斯圖加特舉行的大型「電影與攝影」展覽開創了一種脫離自然主義的攝影形式。對「新攝影師」來說,實驗是這種創新媒介的唯一選擇。世界不再是以實體來表現,而是通過感知。

德尼斯·達扎克的作品遵循了這一傳統,把一些普通的日常材料放在一起,創造出有多重意義、帶有情感的永恆對象。攝影被注入到生命之中,以自身能量推動。在最初的時候,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元素被偶然地放到了一起,後來演變為畫面中的主體。在短暫的創作瞬間,照片成為唯一的現實。在德尼斯·達扎克的作品中,這種從無到有的創作方法是他一直堅持的風格。它們之所以變成了藝術品並不是因為一個簡單的決定,而是取決於材料本身的內在品質。在他的「編舞」視頻中,必須要迴避的是不要建立一個把「專業舞者」與「業餘舞者」進行相比較的角度。雖然業餘舞者所展示的並不出眾,但他們保留了專業舞者往往已經失去的純真。在無法區分即興創作和工作的情況下,他們以一種相互開放的強大集體力量支撐,諷刺地做出反地心引力的動作。德尼斯·達扎克的作品並不屬於形式主義,相反,他的作品是生命的真實表達,以罕見的創造力實現的表現方式。

選自「缺席」系列

選自「重構」系列

選自「反形」系列

所有圖片出自「獵物的陰影」

版權所有 © 德尼斯·達扎克

圖片承蒙藝術家惠允

All images of Pray for the Shadows

© Denis Darzacq

Courtesy of the artist

關於德尼斯·達扎克

德尼斯·達扎克生於1961年,目前在巴黎生活和工作。他於1986年畢業於法國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畢業後他開始為法國搖滾音樂圈拍照,後來為多位導演如薩蒂亞吉特·雷伊、雅克·裡維特和香特爾·阿克曼擔任劇照攝影師。從1989年起,他開始與《解放報》及其他國家級媒體合作。1997年,他成為VU圖片社的成員。

德尼斯·達扎克深信有計劃的擺拍其實更能敏銳地反映社會。自2003年起,他轉向了大膽且富有顛覆性的擺拍,在他的作品中指出社會中的矛盾和規限,希望觀眾透過畫面中的行為與動作了解到肉眼所見以外更複雜的身份和仿佛已經消失的自由。

冬季展之三

策展人:段煜婷

展期:2019.11.29-2020.4.5

恭喜發財,2017

張曉早期的作品很多都是來源於地域線索的宏大敘事項目,他以快拍式的攝影風格,記錄日常場景中的人和事。影像中的超現實感捕捉了現代中國社會因急劇發展所導致的荒誕局面。比如《他們》,《海岸線》,都是以時代背景作為切入點去講述整個中國的社會現實和人的個體狀態之間的微妙關係。

之後幾年張曉的作品發生了一些變化,他把工作重心轉移到自己的家鄉,完成了《移》,《大姐》,《甜蜜的愛戀》等作品,並以此去關注一些跟他自身經歷有關的特定區域和特定人群。通過這些作品更加深入的去挖掘中國鄉村社會的複雜性在更多維度上的投射,並展開了對攝影以外媒介的創造性運用。

「1871年,美國傳教士約翰·倪維思夫婦將從美國、歐洲搜集的西洋蘋果苗木帶入煙臺,在毓璜頂東南山麓建園栽植,取名「廣興果園」,從此開創了中國蘋果栽培的新紀元。」蘋果作為張曉家鄉的一個支柱型產業,家家戶戶都種植蘋果,大部分人的生活也都是圍繞著蘋果進行的。在這次展覽中,張曉又繼續將關於故鄉煙臺的經驗和現實進行了反思,並且將這些紛繁複雜的線索用「蘋果」這樣一個與當地人息息相關的具體實物將他們串聯起來,集中展現出一個在蘋果產業化背景之下的中國鄉村現狀。

張明修,即顯膠片,紙,2016

選擇,2018

蘋果交易市場,2018

日光,2017

所有圖片出自「蘋果」

版權所有 © 張曉

圖片承蒙藝術家惠允

All images of Apple

© Zhang Xiao

Courtesy of the artist

關於張曉

於1981年出生於中國山東省煙臺市,現居中國,四川,成都。張曉在2005年畢業於煙臺大學建築設計系。他曾於《重慶晨報》擔任新聞攝影記者。張曉憑著《他們》系列在2010年獲得三影堂攝影獎大獎,又憑著《海岸線》系列獲得2009年的侯登科攝影獎、2010年的法國才華攝影基金中國區冠軍及2011年的法國滙豐銀行攝影獎。

冬季展之四

策展人:弗朗索·薩瓦爾

展期:2019.11.29-2020.4.5

截圖自「等腰三角形森林」,2019

蘇卡尼亞·高什的作品追溯過去並拒絕現實。數碼科技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營造無憂世界的完美手段。這個故事充滿了過往的甜蜜與痛苦。就像小說《尤利西斯》中一樣,藝術家用數碼技術製造出一種回家的感覺。她回到過去,把它變成了自己的家,在她希望停留的時間裡留下痕跡。她與過去的聯繫顯然不符合現代世界的標準。時間成為可逆的因子,有無限的組合順序,但隨之而來的是其他方面的損失。每一部短片都是時間的起源和分解。

表面看似雜亂無章的的敘述實際上是印象、記憶和迷戀的集合。繪畫、雕刻、粘貼、添加聲音等手法都被用作修補時間的工具。時間成為一種無法追蹤的個人幸福,我們只需要看到藝術家所看到的或者思考她所想的。但是藝術並不總是需要新鮮感,它首先需要生活,藝術家之前的生活,已經發生或已經結束的生活。

我們需要提醒自己的是,我們由什麼組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重塑過程中需要什麼。就像我們需要一個敘事順序去理解白日夢,蘇卡尼亞·高什的感性需要一個系統的邏輯去梳理。幾何學在她的作品中無處不在,強有力地證明了記憶中的科學性。這種回到過去的旅程依賴於理性的交織,把碎片化的內容以富有邏輯的方式呈現,消除倒退旅程中對重疊視覺的恐懼。生活是一個包含許多未知因素的方程式,是理性和情感的混合體。

一段懷舊且帶有片刻憂鬱的旅程在我們眼前展開,漂浮的影像與蘇卡尼亞·高什個人日記中描繪的假想過去相碰撞。我們看到一系列動畫畫面,角色以片段的形式一個接一個地出現。它們出現的速度與消失的速度一樣快。畫面的起源似乎是一系列連續的身份,它們排成一列,就像褪色的遊樂場全景畫面。

我們當中誰不想重塑過去?回到過去至少意味著所有令人痛苦的畫面都會被刪除得一乾二淨。在這位藝術家的每一張相機攝影作品裡面,繪畫改變並設定了場景的順序,目的是重塑難以解釋的過去。

截圖自「等腰三角形森林」,2019

明信片,2006,視頻拼貼

截圖自「胸大肌的隔離」,2019

所有圖片出自「修補時間的工作」

版權所有 © 蘇卡尼亞·高什

圖片承蒙藝術家惠允

All images of Repairing the Work of Time

© Sukanya Ghosh

Courtesy of the artist

關於蘇卡尼亞·高什

蘇卡尼亞是一名藝術家、動畫製作人和設計師。她的創作領域涉及繪畫、攝影、動畫和視頻。她對城市生活的細節、流行文化和記憶的變化特別感興趣。她擅於利用拼貼、消除和解構等技巧進行創作。

蘇卡尼亞1973年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擁有巴羅達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的藝術學士學位以及艾哈邁達巴德國家設計學院動畫專業學位。她曾獲得查爾斯華萊士印度信託獎、薩拉伊獨立獎學金以及接受來自法國駐印度大使館、英國皇家大英國協協會和英國政府等政府機構委託的藝術項目。她曾在新德裡、英國布里斯托斯派克島和法國瓦勞裡斯航空公司等多地參加藝術家駐地項目。

原標題:《展訊/連州攝影博物館冬季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不期而至」 第十五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發布會在京舉行
    第十五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暨連州攝影博物館新聞發布會於10月25日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清遠市宣傳部副部長石尚明、中共連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譚麗女士代表年展主辦方出席並致辭。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總監段煜婷與年展主策展人彼得·普夫倫德(Peter Pfrunder) 介紹了本屆年展主題、展覽內容以及連州攝影博物館冬季展。
  • 2014第十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亮點介紹
    責編: [專稿]     由清遠市人民政府、連州市人民政府、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以及羊城晚報報業集團主辦的第十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現已進入緊張倒計時階段,展覽將於11月21日至12月22日在廣東連州舉行。
  • 海外策展人阿蘭向歐美推介連州攝影年展
    「今年,連州第二屆國際攝影年展能得到海外媒體的廣泛報導,並將吸引歐美50多位著名攝影師作品參加30個展覽,這除首屆攝影年展展示的高端學術影響外,和海外策展人阿蘭·朱利安先生的宣傳推介分不開。」
  • 總策展人段煜婷談本屆攝影年展[中英文]
    攝影——觀察與被觀察  在一個小城市衍展攝影的話題,展示當下中國豐富的影像資源,並對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攝影進行探討,是我們創立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的初衷。
  • 十月展訊:黃金周看展指南
    迷人的八天國慶中秋長假開始啦本期展訊為大家國慶出遊看展整理了10座城市,共20個展覽《我與你:埃裡克·索斯》是他的個人回顧展,也包含了他對自己、對攝影回溯和思考的一次全新藝術實踐。時間:2020年9月25日——2021年1月3日地點:上海久事美術館|18號藝術空間此次展覽是繼2019年英國大英博物館「愛與焦慮」愛德華·蒙克特展之後,規模最大、
  • 三影堂+3畫廊展訊 | 林舒個展「攝影」
    畫這些攝影名作,我是當做攝影作品來做的,很明顯是關於繪畫和攝影的關係,這樣的關係從攝影一出現就無法擺脫,對我個人而言也是糾纏太久,可以說是我第二在意的關於攝影的問題。我也做過一些嘗試,從《鴆》隱約與中國傳統繪畫的關係到直接在照片上手工上色和繪畫,後來也嘗試過在現成的圖像上繪畫,但是更偏向於繪畫。
  • 2012連州國際攝影年展--故事,離真相有多遠?
    於《人民攝影》先後擔任「攝影家訪談」專欄記者、理論版編輯;於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新快報》先後任圖片編輯、圖片總監; 2000年編著大型紀實攝影叢書《中國故事》;2001年至2003年被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WPP)選為中國大師班成員參加為期3年的學習;2005年發起、策劃連州國際攝影年展項目;2005年底被評為「2005中國攝影十大焦點人物」;2006年2月擔任莫斯科攝影節策展人
  • 上海十一月展訊 |天氣不錯,看展去?
    作為一個影像展,本次展覽作品所使用的媒材不僅包括攝影和錄像,同時還有聲音、裝置、多媒體等其他類型。此次展覽是繼2019年英國大英博物館「愛與焦慮」愛德華·蒙克特展之後,規模最大、作品最完整的一次以蒙克原創版畫作品為主的展覽,展品包括蒙克唯一手工上色版的《吶喊》。
  • 12月9日,連州菜心節開幕,
    進入冬季,晝夜溫差可達20度,經霜後的連州菜心為了抵禦寒冷,會將澱粉類物質轉化成糖類,因此種出來的菜心清甜、細嫩、爽口、汁多。這些特質,是其他地區菜心所無法比擬的。連州菜心無需噴灑農藥,無汙染、無公害,清甜爽口的連州菜心可以直接生吃。連州菜心刺身是一道非常受歡迎的菜式。
  • 2015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個展精彩作品集錦
    但是,在之後作為觀念攝影媒體的非法出版物《新攝影》第一期發表的「宣言」(「關於『新攝影』」,NEW PHOTO,NO.1)中,仍然堅持了紀實攝影的一些核心立場,例如「攝影者的個人社會經歷和價值體系直接作用於攝影的創作過程,攝影成為人格化的攝影,成為攝影者的生命表現形式」,或者「攝影者的創造性主要體現在獨特的個人感受和獨特的表現形式兩個方面」。
  • 4月展訊:美術館全面復工ing
    在受疫情影響各地展館閉關已有兩月之久,恰逢陽春四月,各地博物館和美術館都逐漸復工。本期展訊就為大家整理北京、上海、南京、長沙等地的線上及線下展覽。 國家博物館線上展覽 觀看方式:通過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觀看
  • 探究當代攝影發展 影像國際研討會在連州舉辦
    會議現場  2015年11月23日,由中國攝影家協會影像國際網和2015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共同主辦的「影像國際研討會」在連州舉辦。ZUM雜誌是莫雷拉•薩勒斯藝術機構旗下關注當代攝影的雜誌,它不僅展示當代攝影師的作品,也重視在攝影理論方面的內容刊登,並且翻譯成多種語言。莫雷拉•薩勒斯藝術機構是一個非盈利機構,藝術機構由博物館、畫廊、攝影書籍圖書館以及雜誌《ZUM》等部分組成,並且計劃在2017年對博物館進行改造,建立新的博物館,更多關注當代藝術方向。
  • 展訊:硯池沉香——蘭州市四館館藏清代書畫聯展走進白銀
    展訊:硯池沉香——蘭州市四館館藏清代書畫聯展走進白銀 2021-01-15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展訊| 瓶頸——陳雨作品展
    原標題:展訊| 瓶頸——陳雨作品展 陳雨展覽海報 瓶頸——陳雨作品展 展覽時間:2016年7月30日——8月15日
  • 大英博物館藏品展、村上隆大展、文藝復興巨匠真跡......這個夏天,去香港&澳門看展吧!
    大英博物館藏品展、村上隆大展、文藝復興巨匠真跡.一大波超棒的展覽正在向你招手🙋🙋‍♂️。這個夏天,除了逛逛街品美食,你還能找到另外一種方式暢遊香港和澳門,趕快來打卡吧!1. 香港年度重點展覽「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館藏品展」打卡的第一站,讓我們去歷史長河中徜徉一番吧!
  • 展訊| 首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將於10月22日在浙江美術館隆重開幕
    展訊 | 首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將於10月22日在浙江美術館隆重開幕 2020-10-10 1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藝術升與你的8月第三周「展訊約」~
    8月第三周給大家介紹一波最近展訊信息,包含杭州、上海、北京、臺北、南京、湖北、海南以及海外的日本,在這個暑意的8月,各大展訊相繼約起,來一場思想的沐浴,享受生理和心理的空調微風~【杭州】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越地長歌——浙江歷史文化陳列地址:杭州市西湖文化廣場E區地面一層開放時間:常設展
  • 樂享連州菜心香 縱覽地下河美景
    珠江商報訊記者黃國育通訊員陳國姚姣子攝影報導:冬季來臨,長壽之鄉連州,有山水縱享,有佳餚品嘗,還有冬日凜冽的菜心清香。2020年的連州菜心嘉年華不負眾望,如期而至,至今已有10個年頭,今年的活動主會場令人耳目一新,設在吉尼斯世界最長的玻璃橋紀錄保持者湟川三峽·擎天玻璃橋風景區,分會場仍然設在國家5A級旅遊景區連州地下河。
  • 6月上海藝術展訊 | 掐指一算,你想約TA出來看展了
    涓匯成流——第十屆國際傳統藝術邀請展展期:2020.06.12 - 2020.07.12展館:上海藝術品博物館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1731號天山公園內觀展:周二至周日(周一及法定節假日閉館)10:00-16:30(16:00後停止入場
  • 連州特產在廣州火了!
    據黃玉健介紹,在連州展區,除了火龍果可以試吃之外,連州的豆沙餅、糖環和雞仔餅等統統都有專門試吃的盤子,「顧客只有試吃了之後,才知道我們連州的特產到底好在哪裡,才會真心地想要購買。」黃玉健說,試吃吸引了很多顧客駐足,大家吃得不亦樂乎,很多行人都已經擠不進連州的展位。其中路過的廖大爺嘗了雞仔餅後連連點頭,稱讚道:「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