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日本開實體店 賣鹽、豆腐、毛巾能這麼牛?

2020-12-17 贏商網

  2018年的「雙十一」,天貓的交易數字刷新紀錄,達到了2135億元!當天交易額僅僅2分05秒就突破100億,26分03秒超過500億,而在2017年,交易額突破100億用時3分01秒,突破500億用時40分12秒。

  而剛剛過去的「雙十二」,雖然知名度不及「雙十一」,卻也能獲得一定的熱度。

  這兩個購物節之所以會有如此高的關注度,是因為如今消費者在購買物品時,已經不再局限於衣服和電器等「大件」產品,生活日常用品或食品也成為了他們的囤貨對象,例如醬油、大米等等。

  而為了迎合這些購物節,國內賣生活日常用品的實體店,就只有配合的份兒。而反觀日本,實體商業已經細化到成熟並且臻於完美,以某一日常生活用品或食品開設的門店更經營得風生水起,根本就不給電商一家獨大的機會。而且在全球電子商務持續升溫的當下,Ta們還愈發顯示出其價值感和生命力。

  時尚和創意讓Ta們起死回生

  在日本,一批老店鋪正因為拼創意,拼點子而運營得風生水起。Ta們不再固守傳統,成為流行時尚的代名詞。甚至,還提升了品牌自身在國民中的影響力。

  豆腐店——男前豆腐

  2005年,日本京都的伊藤信吾接手父親的豆腐老店後,不滿足於「三塊豆腐100日元」的賣法,想要打破幾十年賣「標準豆腐」的傳統。於是,他和幾個華裔、歐美人士創立了一種全新概念的豆腐品牌——男前豆腐。

  這個品牌打破了做「標準豆腐」的傳統,在原料、工藝、口感三方面實施了對應「男性魅力」概念的產品力開發;將豆腐的概念、造型、包裝、產業鏈延伸等進行了革命性改良,這種做法使品牌一下子從眾多標準豆腐品牌中脫穎而出。

  此外,品牌還將一塊豆腐延伸到時尚網站、玩具、流行音樂、手機鈴聲、視頻電影,從產品單一的功能營養物質價值,上升為表達自我、追求時尚潮流的體驗精神價值,實現了從低附加值、低關注度到高附加值、高關注度的躍升,開闢了「時尚豆腐」的流行潮流。

  醬油店——茅乃舍

  茅乃舍是日本九州島上福岡一家有著120多年歷史的醬油老店。為了表達在品牌零售空間領域的獨特優勢以及傳統企業的現代感,茅乃舍把日本建築設計師隈研吾請來了,讓他為茅乃舍在繁華的東京設計一間顧客喜歡得不願離開的精品店鋪。

  133㎡的茅乃舍東京店整體設計再現了茅乃舍位於九州的傳統倉庫景象,巨大的醬油木桶被吊升至天花板上,原本用於制曲的託盤則被用來擺放等待出售的商品,在風格上,可以說實現了傳統東方氣質和現代時尚之間的交融。

  而這家店的裝修風格也與其醬油產品所倡導宣揚的「天然、有機」理念相符合,所以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也為這家百年老店帶了生機。

  鹽店——Solco

  2014年年底,位於東京的戶越銀座商店街開了一家鹽專賣店——Solco。店裡根據味道、顏色、氣味和結晶形狀等特徵,精選了全球 40多種鹽,在店中售賣。Solco每款鹽的包裝也很奇特。裝鹽的容器是實驗用的培養試管,配上內嵌軟木塞的鋁製瓶蓋,桌上放了用來觀察鹽結晶的培養皿。

  與此同時,店內也售賣鹽餅乾、鹽磅蛋糕、鹽芝士蛋糕,鹽的豐厚鹹味讓甜味變得更有層次感。另外還有每日限量的鹽便當,深受附近上班族歡迎。

  香料專賣店——Lepice et Epice

  Lepice et Epice 是日本為數不多的香料店之一。建店之初的商品只是日本常見的鹽和辣椒,發展至今已經搜羅了全球 120多種顏色各異的香料。如果消費者對店內所有產品都感興趣,想先挑選幾種品嘗,可以購買Lepice et Epice 提供的 10g小包裝;如果是不知道如何選擇的顧客,店內的資深員工會提供諮詢服務。

  除了香料以外,店內還有銷售店主從全球淘來的美食,如法國和義大利的橄欖油、薰衣草巧克力等。店主還編寫了專業書籍,從香料的基礎知識入手,向讀者講解了香料的作用、使用部位、使用方式、保存方法。

  毛巾店——今治毛巾

  今治毛巾並不是單一的企業品牌,而是一個地方性的集體品牌,是日本四國島今治市產出的毛巾所使用的品牌。從1874年品牌開創到今天,今治毛巾的選材、工藝和所有處理流程,每一項都做到了最好、最細緻,目的就是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品牌,讓別人連仿造的能力都沒有。

  為了讓顧客能夠更加直觀的體驗到今治毛巾的高品質,其線下門店拒絕了火爆的線上銷售,而是「抄襲」了蘋果,開起了體驗店。體驗店內也只售賣8款白毛巾,門店風格走性冷淡風,這樣的設置最終目的是為了讓顧客關注到商品本身,去接觸商品,感受商品。今治毛巾這樣的不走尋常路,曾做到一年就賣了5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億元)銷售額。

  白T恤店——#FFFFFFT

  2017年4月,一家名叫# FFFFFFT在東京涉谷開業,這是全球首家白色T恤專門店。# FFFFFFT是RGB中表示白色的代碼,店主說他不希望因為某種語言限制了店名,於是就用了國際通用代碼。除了店名讓人記憶深刻外,這家店更任性的是:一周只開一次店,且僅在12:00至19:00,意思就是說錯過一次等一周。為了堅持要讓顧客能與自己「命中注定的白T恤相遇」,店鋪還會控制在店內的顧客數量。

  雖然諸多「限制」,但這家店每周六下午開門時,店裡都擠滿了人,除了當地人,更有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深受消費者喜愛之外,媒體還很樂忠於報導這家店,比如包括NHK在內的8家日本電視臺,女性雜誌《JJ》、男性雜誌《GQ》在內的20多本雜誌。

  日本商業為啥已細化到成熟?

  上述所盤點的門店,Ta們只專注賣一類產品,而這類產品是生活必需品。在面對電商的衝擊,Ta們也並沒有放棄實體商業的經營,而且還一直在實體商業領域內深耕,並獲得長足發展。

  Ta們把實體店經營得如魚得水背後,靠的是什麼?

  1、注重消費者的到店體驗

  如今,我們所提倡的體驗經濟,就是從生活與情境出發,塑造感官體驗及思維認同,以此抓住顧客的注意力,改變消費行為,並為商品找到新的生存價值與空間。

  日本的實體商業,在這方面就做得十分極致。在不同消費場景以及面對不同的顧客群體,日本的實體店在消費者體驗上都有不同的應對方式。此外,Ta們還專注於在細節上給予消費者貼心的到店體驗。甚至,有些實體店還植入了最新科技和最新理念,讓創新與購物得到完美融合。

  2、在品質至上的基礎上,針對產品本身創新打造賣點

  雖然日本的本土品牌多如恆河沙數,但這麼多的品牌的產品卻極少存在次品,甚至沒有假貨。究其原因,日本商家對商品質量把關嚴格。如果你在大商場買到殘次品,不但會得到大額補償,經理還得親自上門道歉。

  更關鍵的是,在重視品質的前提下,日本企業還懂得因應產品自身的特質,再結合自身品牌的調性去創新品牌賣點。比如男前豆腐,在幾十年豆腐店手工傳承的基礎上,打造了特有的視覺體系,把產品打造成最man的豆腐、最帥氣的豆腐、最有男兒氣概的豆腐……

  3、匠人精神

  在一些國內消費者心中,日本製造是高品質的代表,頻頻被提起的「匠人精神」就是對其高品質的讚揚。

  「匠人」在日文中寫成「職人」。作為匠人最典型的氣質,是對自己的手藝,擁有一種近似於自負的自尊心。這份自負與自尊,令日本匠人對於自己的手藝要求苛刻,並為此不厭其煩、不惜代價,但求做到精益求精,完美再完美。在這些日本「匠人」心中,沒有做大生意和小生意的區分,開店對於他們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品質優秀到讓自己滿意。

  4、實體商業和電商相融合

  近年來,日本很多實體店都推出了電子商務平臺和實體店同步銷售的服務。消費者從電子商務平臺上購買的商品可在實體店裡取貨,實體店內斷貨的商品也可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選購。

  可見,日本百貨商場面對新形勢下的顧客消費需求,不是拒絕新的購物模式,而是與時俱進,積極打造網購平臺和開展電子商務業務,以應對衝擊。

  為啥國內實體店生意不如日本?

  在日本商業,有很多類似Solco、男前豆腐、#FFFFFFT這樣獨具特色的店鋪,這些店鋪商品主題較為單一。即便是促銷,也只選擇符合商品屬性和品牌調性的主題進行銷售。

  不過,這些店鋪,通過專注品質和通過創新和時尚的方式打造品牌,受到了越來越多追求個性,忠於自我講求生活本質的年輕消費者青睞。相比之下,國內的實體商業經營,就顯得專注度不夠。

  再加上,日本的實體商業網點布局合理,價格透明和服務到位。自然而然,日本消費者對於線上購物就顯得意欲不大。

  反觀國內實體商業,Ta們大多數隻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視了客戶的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一方面,我們國家人口基數大,眾口難調,實體商業很難根據一些既定的服務對每一個客戶實現人性化的消費需求;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的話,日本與中國的消費層級不一樣,日本屬於休閒性實體店消費,而中國目前還處於生存性消費階段,追求的是舒適度和性價比。

  而這兩大因素,也使得線上的電商對實體商業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相關焦點

  • 日本人吃豆腐都這麼精緻?純手工製作的豆腐,店已經開了370年!
    導語:日本人吃豆腐都這麼精緻?純手工製作的豆腐,店已經開了370年!豆腐,想必小夥伴們都不陌生,有人愛吃有人卻是一口都不碰,看上去白白的摸上去軟軟的,放進嘴裡細細一品還有種純純的豆子的味道,而豆腐也是我國極具歷史性的一種存在了,看著豆子從最初的樣子變成一塊塊豆腐,那感覺真是說不清楚但就是很享受!
  • 毛巾能開博物館?一條5秒沉降的毛巾,柔軟親膚
    在日本有一家神奇的體驗店。而且能在川久保玲、山本耀司等品牌中間橫插一腳,這家店肯定不平凡。小編本以為它會是一家科技體驗店,帶著新鮮的科技感和天生的富貴成為一家閃亮的體驗店,多麼的順利成章。但其實並不是,它竟然是一家專門賣毛巾的店。
  • 日本最牛豆腐店,1天賣出8萬盒,1盒300,賣斷貨顧客還在排隊預訂
    日本最牛豆腐店,1天賣出8萬盒,1盒300,賣斷貨顧客還在排隊預訂!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這個美食,是一家日本的豆腐店。說起豆腐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在我們中國豆腐也是一道很家常的美食,而且價位很便宜,一年四季都能買得到,做起來也很簡單,隨便炒一炒就是一道家常菜。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食材,被一個高冷又酷帥的日本男子賣得風生水起。
  • 只賣毛巾一年銷售額33億人民幣,入駐了喜地商城的今治毛巾牛在哪?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商城最新資訊 > 正文 只賣毛巾一年銷售額33億人民幣,入駐了喜地商城的今治毛巾牛在哪?
  • 為什麼這家店的牛排賣的這麼火?
    「同樣吃一頓高品質的牛排,有的店需要350元,在我這裡只需要80元。為什麼?供應鏈的支撐讓我能夠實現高品質、低價格。」王哲明說,餐飲企業比拼的有三部分:前端是品牌形象;中端是店面系統;後端就是供應鏈。之所以能有這麼高的坪效,有幾個原因:第一個是我們看到整個行業的變化和趨勢;第二個我們在大的風口捕捉消費趨勢,通過供應鏈給到消費者超值的東西。我們把原來消費者300—400塊才能吃到的牛肉,用三分之一的價格就吃到,我覺得這就是品牌價值。
  • 為什麼在日本是實體店幹掉電商,在中國卻是電商幹掉實體
    相比中國的電商的熱火朝天的場面,日本顯得冷清很多。大阪城比較繁華的商業區像大阪城、心齋橋、難波、天神橋、梅田等,一到節假日人滿為患,店面生意火爆。更不用說購物天堂-東京了。為什麼日本的實體商業能抵擋得住電商經濟的衝擊呢?
  • 一條毛巾1200元!一天賣12萬條的今治毛巾,橫掃五星酒店!
    也許你會暗罵一聲「奢侈」,但在日本,一條今治毛巾最貴可以賣到2萬日元(約1200元人民幣),甚至創下過單日賣出 12萬條 的驚人紀錄。作為毛巾中的「愛馬仕」,日本各大五星級飯店基本被今治承包,專賣店敢開在 LV、Gucci 旁邊。和愛馬仕等自帶貴族血統的溢價大牌不同的是,它一度瀕臨破產、無人問津。如今敢賣這麼貴,全因日本民眾對其質量的認可,是「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活招牌。
  • 同樣是養牛,為什麼日本人養牛要讓牛聽音樂,現在才恍然大悟
    你知道為什麼有一些店賣的牛肉價格高的時候能達到幾千塊錢一斤嗎?除了一些火鍋的涮牛肉和菜市場賣的國產牛肉你還對其他進口的牛肉有了解嗎?知道進口牛肉除了關稅以外,它為什麼價格這麼的昂貴嗎?,日本和牛和澳洲和牛。
  • 為什麼眼鏡店的眼鏡要賣這麼貴?
    網上經常看到相關的爆料,說是即便千元的眼鏡,成本最多也就 100 元,而且大多數的鏡框成本也就 10 元左右,所以大多數人認為眼鏡店真的是太暴利了。有句話是這麼評價眼鏡店的「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然而真的是這樣的嗎?今天的這篇文章就是對眼鏡行業進行系統的分析。
  • 「90後」日本小哥開超市 不賣食物賣創意
    據ZAKER新聞,在日本有間名叫Kakamu的超市,不賣生鮮蔬果、雜糧零食,專門販賣設計創意點子。店中的設計全部都與食物有關,經營這家超市的兩個「90後」兄弟希望這些設計可以引發人們對食物的美好記憶。「吐司床墊」堪稱店裡的超級熱門,瀏覽量超過了10萬人,還在東京的秋葉原有實體展出。除此之外,豆芽T恤、海帶毛巾、芒果抱枕等設計都十分令人耳目一新。
  • 今治毛巾背後的故事
    從1874年品牌開創到今天,今治毛巾的選材、工藝和所有處理流程,每一項都做到了最好、最細緻,目的就是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品牌,讓別人連仿造的能力都沒有。  今治毛巾賣得最好的時候,幾乎半個日本都在用它的毛巾,還被視為最高品質的毛巾,可以說是該產業的巨頭性品牌。
  • 賣米線的利潤不高 為何卻還有這麼多人再開米線店
    要知道米線的成本可是不低,因為米線不像其他的食物,要想保證口感,一般都是現做現賣的,原料成本、人工成本,再加上店鋪的成本,這些開銷算下來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不過既然有這麼多人在開米線店,總會有賺錢的小竅門。
  • 開家淘寶店賣什麼賺錢?現在開淘寶店還賺錢嗎?
    但是開網店的賣家們卻很開心,因為他們賺了很多錢,訂單比平常多了幾倍。網上商店已經成為一種流行趨勢,網上商店的生意會影響收入,那麼網上商店賣什麼賺錢呢?大家都喜歡買什麼呢?開家淘寶店賣服裝賺錢嗎?開家淘寶店賣數碼產品配件賺錢嗎?如今,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些數碼產品不能缺少的是各種配件,如手機外殼、屏幕保護膜、耳機、鍵盤等。雖然實體商店也有類似的產品出售,但是實體商店的貨品成本高、售價高、鋪面規模有限,可選擇性較少。
  • 一份牛排9999元,為啥撒鹽哥敢賣這麼貴?說了你們別不相信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網絡紅人撒鹽哥最近就開了一家牛排店,但是裡面的牛排並不是那麼的便宜,畢竟一份賣到了9999元,為什麼敢賣這麼貴?大街上的牛排店特別的多,價格普遍都是在一百以內,少部分都是在一百五十塊錢一上,但是撒鹽哥定的這個價錢真的是特別的高,所以接下來就要給你們說一說啦。
  • 探訪日本最牛豆腐店
    小心翼翼地走進這家豆腐店,發現其裝飾之精緻,可以和五星級的酒店媲美。這家名叫「京乃豆腐屋藤野」的豆腐店共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賣豆腐的門臉,另一部分是吃豆腐料理的店鋪。聽店長說,這家豆腐店的總部在京都,京都最出名的菜餚就是豆腐料理。
  • 北海道開冰霜花?日本「東北」名副其實,這麼大冷天吃啥挺過去?
    北海道樹根,石塊處開出由冰霜構成的花,據當地氣象專家將,這樣的自然奇景必須要-15℃且無風環境才有可能生成,這麼看來北海道叫日本「東北」真是一點都沒錯,但作為一個美食博主我非常好奇,這麼個天氣,不善烹飪的日本人民得吃啥才能挺過這個極寒的凜冬。
  • 談談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在國外開日本料理店
    世界上的日本料理店,幾乎也都是中國人開的,和日本並沒有什麼關係。實際上料理的技術含量並不高,只要學一學大家都可以做。中國人之所以喜歡在國外日本料理店的原因非常簡單:日本料理簡單粗暴,技術含量非常低,一個不通廚藝的中國人,幾個星期就能學會。簡單的說,只要這個人不傻,都能做日本料理。
  • 日本實體商業能夠逆襲電商的十大原因
    開一家商店並不意味著越多越好,但要經營得足以使自己滿意。它已經推出了一種男性前豆腐,製作了一個槳狀的「吹乾豆腐店,與頂級豆腐男孩爭吵,男性是TOMOTSU,毛豆豆腐等,還有豆漿搖滾樂,濃煎豆腐隊長,以及豆腐球隊長。
  • 日本憑什麼將一條毛巾賣到上千塊?
    通過一條毛巾,你也能看出來這個人的品味和自律力如何。如果你擁有一條日本今治品牌的毛巾,那你一定是一個注重生活品質和超自律的人。日本憑什麼將一條毛巾賣到上千塊?今治這個品牌在日本可以說家喻戶曉,它幾乎就是優質的代名詞,它不僅是生產毛巾而已,其中蘊含的匠人精神才是最值錢的。雖然說在某些方面我們並不認同他們的理念,但就生活品質方面,我們不得不服。
  • 為什麼在日本是實體店幹掉電商,在中國卻是電商幹掉實體?問題在...
    為什麼日本的電商市場做不到中國那樣大那樣快呢?原因有這麼幾條:第一是價格,中國的電子商務可以通過去掉部分中間商來獲得價格優勢,從而進攻線下零售。但日本零售業經過多年的發展,中間環節很少,線下零售的效率非常高,線上線下一個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