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蕾詩詞第四二期《茶》溪雲山雨一杯中,能演沉浮天地同。

2020-12-13 春蕾詩詞

本期主題:茶

作者:春蕾詩詞

絕句

七絕 題圖飲茶

文/寒冰

溪雲山雨一杯中,能演沉浮天地同。

啜入俗腸禁不得,直教兩腋欲生風。

上清點評此絕開門就把人間萬物濃縮在一隻小小的茶杯之中。以溪,雲,山,雨這四個意象代指作者對大千世界的領悟與感嘆!手法純熟老道,不輸仙人之筆。

轉句入腸,禁不得兩腋生風!莫不是詩人看破紅塵了?不然,就是作者有意以茶代己而突出茶的高雅抑或是作者對茶的崇拜與當時的深悟。自醒這人間「八雅」我一個俗流怎能禁得起!

亮點:言茶而不露茶是詩人的高明之處。亦謂「破題」之說。餘不才,此篇應為本期之首。

五絕在其中(題圖)

文/見賢思齊

杯伴碧螺春,茶香世俗人。

靜聽窗外雨,獨賞品風塵。

五絕·品茶(題圖)

文/侯兆江

雨細心方靜,情幽景自殊。

興來何必酒,但問有茶無。

五絕·紫砂壺

文/廖江

開盞香雲繞,波清鷺鳥鳧。

閒來邀雅士,對飲醉如蘇。

五絕·題圖·思

文/唐朝回眸

往事浮雲去,回眸數載秋。

杯中誰倩影,雨後滿紅樓。

五絕·題圖

文/浭水清清

人間行德善,萬物感真情。

珠玉將眸潤,心香嫋嫋生。

五絕·細品茶

文/大印象

烹熬葉與花,茗道遇方家。

借得敲窗雨,吟詩細品茶。

七絕·品茶(題圖)

文/寒山雪

窗前微雨案前茶,微雨香茶境自華。

閒坐何須尋雀舌,醉人滋味是清嘉。

七絕·雨中品茶(題圖)

文/邵本雙

隔窗飛落水中花,繚繞芳香飄滿家。

百味人生誰可曉?一杯清苦解年華。

七絕·題圖問品茗(通韻)

文/泥河叟

杯盈茶水似甘泉,客在華屋何處邊?

誰品香茗題綺韻,人間至味是清歡。

七絕·題圖

文/侯皓然(新韻)

細雨臨窗輕滾落,杯中正滿啜茗香,

鋪箋灑墨詩情意,一曲歡歌唱富強。

七絕·思鄉

文/風中的箭

敲窗冷雨閒詩墨,慢品清茶几度情。

多少思鄉多少夢,雙親白髮喚兒聲。

七絕·品熱茶

文/張鳳英

風雨宅家思萬千,茶香懷友憶從前。

詩詞歌賦人生路,攜手文壇把夢圓。

七絕·茶道(新韻)

文/煙雨江南

知交三兩論茶道,一盞香茗嫋嫋煙。

閒品浮生拈日月,淡酌詩酒飲流年。

七絕·相思雨(新韻)

文/煢梅

細雨霏霏落小窗,為誰滴淚為誰傷。

清茶一盞雲煙夢,徒自橫生寂寞長。

七絕·雨中品茶(題圖)

文/清風荷韻

細雨敲窗曉夢驚,茶香嫋嫋伴天明。

浮沉冷暖杯中物,亦似人生苦樂盈。

七絕·題圖(通韻)

文/丹江

雨打軒窗別樣情,悠思一縷注香茗。

半生識曉愁滋味,最美方知是歲平。

七絕·茶(題圖 新韻)

文/張利

烏龍戲水綻茗香,雨綴窗欞欲為湯。

三寶張騫其建業,絲綢之路漫芬芳。

七絕·左右

文/慧子

烏雲壓頂未曾降,冷雨飄零扣打窗。

天氣陰晴誰左右,清茶一盞笑三江。

律詩

五律·雨中情

文/執手同心

冷雨扣窗欞,眉間寂寞生。

心隨黃葉落,香繞醴泉清。

獨雁空遙望,孤帆復遠行。

何時歸客棹,月下共琴箏。

五律·品茶(題圖)

文/山水依依

仲夏雨敲窗,時風送爽涼。

毛尖融沸水,雲霧繞書房。

爽口牽詩意,提神賦墨章。

人生茶一盞,靜品苦中香。

七律·雨中茶(題圖)

文/郭興全

微風細雨點窗花,對面樓房幻影紗。

雅室身居遮俗眼,紅杯汽嫋品清茶。

一心解語經綸紙,兩耳知名筆墨家。

倍感年華如逝水,餘暉晚照志天涯。

七律·遣懷

文/花開*予舒

獨向閒窗看雨花,玻璃如隔一層紗。

隨緣莫問前身事,解語還須那盞茶。

塵夢酣時曾有惑,詩心寧處已無賒。

而今不照妝檯鏡,放任魚紋減復加。

詞部

鷓鴣天·品茶(新韻)

文/發如雪

獨自憑窗聽雨聲,閒將悠緒煮香茗。

氤氳水霧應無意,翻捲毛尖似有情。

甘亦苦,落還升。春秋有夢一杯盈。

千般世味千般韻,盡在輕呷細品中。

浣溪沙·雨窗憶江南(新韻)

文/周建平

辜負芳春猶自憐。詩書漫揀憶江南。揚州夢斷已經年。

廿四橋邊花帶露,瘦西湖畔柳如煙。雕蟲人在雨窗前。

相關焦點

  • 一茶一水,一浮一沉,茶味亦人生
    喝茶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就如同簡單的生活一樣,眾生就好似茶葉,忙忙碌碌終其一生,始終逃不過命運的安排,一浮一沉人生大底如此。一杯茶水,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大哲理,當你感興趣坐下來喝杯茶的時候,靜下心來聽聽故事,或許能夠有所悟,當你有負面情緒出現的時候,泡一杯茶喝喝,看看茶是怎麼反饋你的。
  • 幾時歸去做閒人,一盞茶酒一溪雲
    幾時歸去做閒人,一盞茶酒一溪雲 陷落美好撫杯盞 滿溢溫柔望月彎
  • 一壺酒裡見天地,一杯茶中見人生:人生活到最後,不過是一茶一酒
    人生後半場,就像茶一樣,平淡而又清香,品嘗得多了,便會覺得「甘香四溢」。一草一木一世界,一茶一酒一人生。人生最大的樂事,莫過於年輕時像「酒」,酒過三巡人不醉,莫過於「不惑」之年後像「茶」,茶過半杯需慢品。這茶與酒,我們所品味的,與其說是它原本的滋味,不如說是從這兩者之中品出人生的味道。
  • 「春蕾詩詞第二二期」少年殘句倩誰收,未及吟成鬢已秋
    作者:春蕾詩詞絕部七絕·春夜曲(拈聲韻)文/寒冰浪飛白雪一江橫, 酒未重溫夜未明。怯憶同船歌歲月 , 聽來俱是斷腸聲。寒山雪評:借景抒情之作。作者開篇即用十分優美的文字描述了一江之景,兼俱了氣勢與意境,堪贊之。進而貼承人之孤獨,酒殘夜深,愁緒縈繞,久揮不去。兩個「未」字的運用恰到好處,使句子流暢且情感彌深。轉句言明愁之所生,其人其事,盡歸昨日,歲月何曾為誰停留。
  • 遊泳中的沉與浮
    原標題:遊泳中的沉與浮我小時候患有哮喘,父親讓我學習遊泳增強抵抗力,遊泳便成了我的愛好。自從進入縣紀委工作後,工作節奏快強度大,我只能利用業餘時間到縣城遊泳館過過癮,減減壓。不到一年的時間,自己在遊泳館消費了近兩千多元,頓時感受到什麼是「疼並快樂著」。
  • 春蕾詩詞第六十一期 同題思念
    本期主題:春蕾同題思念絕部七絕·靜夜(題圖)文/山水依依幽樓倩影月依窗,燭染紅腮襯紫裳。七絕·題圖文/寒冰一簾風月照無眠,夜海星雲接地天。獨自輕吟思往事,落花無語嘆經年。七絕·寒夜思(題圖)文/邵本雙冷月孤燈夜暗沉,寒窗把酒妾傷心。千杯難解思君苦,一枕情懷夢裡尋。
  • 一琴一劍一杯茶,品讀茶與道家的不解之緣
    在飲茶中常表現為人對自然的回歸渴望,以及人對「道」的體認。具體地說,表現在品茶時樂於與自然親近,在思想情感上能與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與自然相比擬,並通過茶事實踐去體悟自然的規律。這種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現。元好問的《茗飲》一詩,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時的具體寫照:「宿醒來破厭觥船,紫筍分封入曉前。槐火石泉寒食後,鬢絲禪榻落花前。
  • 君不見,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秦樹晚,漢宮秋。送客添新恨,聞笛憶舊遊。2.君不見,長江日夜東流水,兩岸蘆花一釣船。蟬響夕陽風滿樹,雁橫秋浦雨連天。身何處,心渺然。借問釣魚者,持竿多少年。峰影亂,浪花浮。潮連揚子渡,煙接海門秋。4.君不見,菰葉池塘疏雨過,豆花籬落夕陽曛。獨自尋詩風滿袖,不知身入白鷗群。人已靜,夜初分。樓擁千章木,山橫一段雲。5.
  • 一片茶葉的沉與浮——秀山這兩位女子與茶的故事,你願意聽嗎?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最早發現茶,利用茶並栽培茶樹的國家也是茶文化的發祥地學茶是學會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一方茶席、一套茶具、一泡佳茗、一個應景的品茶氛圍,如果你是這方天地的主人,你一定會為要來的人兒做了許久的準備……當你用心做這一切的時候,你便學會了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
  • 為什麼泡茶的時候有的茶葉浮在上面,有的沉在底下?
    我們泡茶時有時會遇到這種情況,茶葉有的會浮在上面,有的卻沉在底下,相信很多人都對這個問題感興趣,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影響的呢?下面中茶網小編給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 做人,就要像一杯茶
    做人就要像一杯茶一樣,給人留下屬於你的味道。 2 其實,人生就像是一杯茶,水中加入幾片茶葉,茶葉在茶杯中慢慢沉浮,泡出來的水就是茶水。
  • 茶道與道,一琴一劍一杯茶,品讀茶與道家的不解之緣!
    在飲茶中常表現為人對自然的回歸渴望,以及人對「道」的體認。具體地說,表現在品茶時樂於與自然親近,在思想情感上能與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與自然相比擬,並通過茶事實踐去體悟自然的規律。這種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現。元好問的《茗飲》一詩,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時的具體寫照:「宿醒來破厭觥船,紫筍分封入曉前。槐火石泉寒食後,鬢絲禪榻落花前。一甌春露香能永,萬裡清風意已便。
  • 白石嶺,一袖風一溪雲
    走過很多的路、看過很多的景,路上的風景總是走走停停中掠過生命中的某一天。可是皖南這個小村落,竟是走進我的內心,時至今日念念不忘。想那裡的一袖風、一溪雲,古琴聲裡零落的曠古幽境。晨光初起,西黃山富硒文化展覽館右側的山巒上被白雲嚴密包裹,徽派白色烏簷的馬頭牆和山間雲霧如此和諧,我去山中尋隱者,不知今日可相遇?車盤旋山野,最終在山坳拐角處停下。
  • 每天一首古詩詞|許渾: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州。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官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清水流。詩人說,一登上那高高的城樓啊,我的心中便湧起了無邊的憂愁。觸目所見,那蒹葭蒼蒼,那楊柳堆煙,像極了我那沙洲萋萋的故鄉。暮色漸漸蒼茫,一輪紅日漸薄遠山,仿佛沉入了慈福寺閣中。磻溪之上,暮雲漸起。一陣驟起涼風忽然遍布西樓,等待著的是一場呼嘯而至的山雨。
  • 春蕾詩詞第八十期(春蕾詩社同題感恩)
    陰陽咫尺一抔土,泉壤迢遙兩世人。衾褥誰掖憂冷暖,羹湯無計奉晨昏。不焚冥紙憑詩奠,泣血碑前訴感恩。寒山雪點評:父母之恩,人間大愛。作者此律用情至深,每句詩皆碰人傷心處。開篇直敘寒衣節近,而作者與父母已是陰陽兩隔,能不痛哉。
  • 西湖龍井茶人物誌:「我在杭州喝過一杯好茶。」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汪曾祺「我在杭州喝過一杯好茶。」1947年春天,27歲的汪曾祺和幾位同事一起到杭州遊玩。當時,他正在上海民辦致遠中學當教師。那一杯「好茶」是在虎跑喝的龍井。
  • 茶生於天地之間,清茗一杯情更真
    在所有的飲品裡,我雖喜歡咖啡的醇厚和濃香,卻更鍾愛茶。我認為茶是一種永恆的經典,清淡出塵,承載著中華千年文明,演繹著不凡的故事。一片片婀娜婉轉的清翠葉子歷經千年而不衰,在熱水中絢爛,輕盈雅致,喝完只覺唇齒留香,如光陰一般不留痕跡地流逝,卻耐人尋味。
  • 等老了,就住在這樣的小院裡,一杯茶、三兩好友……
    等我老了,就要住在這樣的院子裡,一隻貓一杯茶三兩好友。 其實最舒服的莫過於一處庭院,一隻貓一杯茶三兩好友。不再為世俗之事奔波,不再立於城市喧囂之中。這樣的庭院,無論四季各有韻味。
  • 七一文學|喝杯茶去|郝安專欄
    盧仝就說他的這個「七碗茶」是一種功夫和境界: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玉川子是盧仝給自己取的號。起嘗一甌茗,行讀一卷書。白居易早上飲茶,中午品茶,晚上喝茶,一天到晚不離茶,一生與茶相伴。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在平淡中對一長琴,一壺茶,一溪雲,將人生看透,有意做個閒人,盡情享受生活。
  • 詩詞中的悠閒時光,是你想要的生活嗎?
    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山中有什麼事呢?用松花釀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興亡盛衰,都如幻夢,往昔繁華,只剩悽涼。眼前山中生活,雖然僅有簡陋的茅舍,但有詩書萬卷。喝著自釀的松花酒,品著自煎的春水茶,幽閒寧靜,詩酒自娛,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