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周因為放假呀出差呀之類的情況,《日本手機那些事兒》暫停了兩期,不過這周我們就正式回歸啦。剛好從5月開始,日本運營商的合約機解鎖正式「義務化」,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以後可以在日本買一款夏普、富士通手機然後直接解鎖拿回國用?這樣的解鎖義務化算好事還是壞事?為什麼日本用戶怨聲載道說新政策實施之後反而還不如之前的解鎖政策?本周《日本手機那些事兒》的豆知識環節就來聊聊如今的合約機解鎖義務化。
日本手機那些事:合約機解鎖正式"義務化"
在說合約機解鎖的話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優衣庫的app「UTme!」。優衣庫在4月28日更新了適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等智能終端的定製T恤、手包的官方app「UTme!」。優衣庫的這項服務其實已經在日本推出一年之久了,用戶可以通過「UTme!」來自己製作原創的T恤。最初「UTme!」提供的這項服務僅僅是支持一對一的定製而已,每一個用戶在提交自己想要印製的圖片之後,T恤最快可以在第二天送到用戶手中。而這一次的更新,「UTme!」為用戶開設了「UTme!MARKET」,用戶可以在這個市場中販售自己設計的T恤,同時,印製圖案所用的T恤版型也有所增加,用戶還可以為提交的圖片加入一些後期效果或是圖章,整體的定製自由度有了更大幅度的提升。而為了慶祝這一次的功能更新,從5月11日開始,在「UTme!」中購買的商品都將立減200日元。
更新後增加男女版型及童裝版型,添加更多顏色與可選圖章(圖片引自itmedia)
此前,「UTme!」中的定製T恤只有單一版型,而在更新之後,分為男款、女款與兒童款,顏色也在原本的白色之外增加了黑色與藍色。
更新後可選的EARLY MODERN效果與COLLAGE效果(圖片引自itmedia)
可直接添加在衣服上的圖章中加入了演員田邊誠一設計的狗狗圖樣,在5月中旬還將追加優衣庫與可口可樂合作的全新圖章。在後期效果中,本次更新追加了與紐約近代美術館MoMA合作的19~20世紀畫風加工而成的「EARLY MODERN」效果、以及拼貼圖樣的「COLLAGE」效果。
目前優衣庫的「UTme!」中下單製作的定製T恤仍舊保持著最快第二天發貨的速度,運費450日元,購買總額超過5000日元即可免運費。優衣庫的這一服務似乎還沒有引入中國,老實說還真是讓人有體驗一下的衝動呢。
下面來看新機部分,索尼前一段時間非常低調的發布了索尼Z4,這好像也是近幾年來索尼難得的選擇日本主場發布一款Z系列產品。不過這次的發布會真心很低調,各大媒體幾乎都是「誒?索尼發Z4了?」這樣的驚訝反應。根據參數來看,這款低調發布的索尼Z4和上一代的索尼Z3幾乎沒什麼明顯變化,也讓很多人猜測或許索尼Z4並不是索尼今年的真正旗艦,也許大招還在後面。但是不管怎麼說,索尼Z4這款產品已經正式發布了,感興趣的用戶也會好奇索尼Z4是不是真的沒什麼升級。所以今天就來看看索尼Z4到底哪兒變了。
這款4月20日發布的索尼Z4目前只能確定作為日本運營商的夏季機型上市,在全球範圍內的發售仍沒有什麼確切消息。所謂索尼Xperia Z初次登場兩年之後發布的新一代Z系列機型,索尼Z4到底都有什麼變化?
索尼Xperia Z、Z1、Z2、Z3、Z4(圖片引自itmedia)
總之索尼Z4主推的還是輕薄,重量大約144克,機身三圍為72×146×6.9毫米,機身也仍舊是鋁製邊框和玻璃的組合,整體的設計語言沒什麼變化,揚聲器的設計倒是和Z2比較像。
四代比較來看,Z1因為採用了鋁製邊框,所以機身整體的尺寸都比Xperia Z大了一號,而Z2則開始進行窄邊框的設計,增大屏佔比。而在此之後的Z3與Z4,則是保持著屏幕尺寸不變,整體機身更加的緊湊。
索尼Z1採用鋁製邊框之後,重量相比Xperia Z一下子增重了大約24克,隨後索尼Z系列的每一代機型都在「減重」。而本次發布的索尼Z4,則成為了索尼Z系列有史以來最輕的一款產品。重量約為144克,比最初的Xperia Z還要輕2克。
Z4完全外露的數據接口(圖片引自itmedia)
索尼Z4比較大的一個變化在於其數據接口是完全外露的,不再用防塵蓋(或者你們隨便叫它什麼蓋)來進行遮蓋。同時,索尼Z4也取消了機身側面與磁鐵充電底座對應的充電埠,邊框的光澤度也更為明顯。當然,外露的數據接口並不會影響防水防塵表現,索尼Z4仍舊是IP65/68級別的防水防塵等級。
Z4機身側面的充電埠也取消了(圖片引自itmedia)
主攝像頭方面,從索尼Z1開始就一直是2070萬像素G鏡頭沒變過,不過Z3發布時選擇了更薄的傳感器,ISO也提升到了12800。本次發布的索尼Z4在這一點上沒有變化,不過增強自動模式中加入了美食拍照模式。
不過索尼Z4的前置攝像頭有了很大提升,以往Z系列均為22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本次則提升到了510萬像素,加強廣角與自拍表現。
而音樂方面,索尼Z4加入了「自動最佳化」的功能,可以自動解析有線耳機的特性並自動適應,發揮出最佳的音質表現。
初次之外的變化就是比較明顯的數字上的變化了,例如驍龍810的應用。在LTE方面,日本方面的數據顯示,索尼Z4的最高下行速率可達225Mbps,而索尼Z1到索尼Z3這三代機型的最高下行速率則為150Mbps,也是一個比較明顯的提升與改變。
下周的兩場運營商夏季新品發布會(圖片引自itmedia)
這裡我們順便預告下周日本運營商的夏季新品發布會,其中DoCoMo的新皮膚那不會將於5月13日舉行,au by KDDI的新品發布會則選擇了5月14日。兩家運營商都引入了三星GALAXY S6 Edge,而索尼Z4也確定會在DoCoMo新品陣營中,此外還有索尼Z4 Compact被曝或許會作為本次DoCoMo新品發布。
最後到了豆知識環節,咱們來說說日本運營商手機解鎖義務化。這話題看起來很嚴肅,不過仔細看了看日本用戶們的反應,我還是有點忍不住想笑。日本用戶當然也是支持解鎖的,畢竟人家也會出國旅遊或是出差,帶著個有鎖的手機用不了當地SIM卡,只能用日本運營商的高價漫遊,擱誰誰能願意啊。但是這個新的解鎖政策出臺之後,日本用戶們並不高興啊,高喊著「玩兒啥呢這政策越改越坑爹了好嗎!」「就不能像iPhone一樣由廠商直接賣嗎!」怨聲載道的場景實在是很喜感。
那咱們今天就來好好說說這個解鎖「義務化」的新政策。從今年5月開始,運營商對旗下合約機的解鎖就變成了「義務化」,用戶們為什麼對這個新政策感到那麼不開心呢?因為並不是你想解鎖就能解鎖。
DoCoMo的解鎖手續,依照手機發售時間分為兩類(圖片截取自DoCoMo)
以前各大運營商相應政策號召,也是提供解鎖服務的,用戶只要遞交申請,提交3000日元的手續費,就能立刻為自己的手機進行解鎖。而如今實行「義務化」新政策後,則要在購入新機6個月後才能申請解鎖,對此DoCoMo解釋稱是為了防止有人隨意解鎖手機進行轉賣。以運營商DoCoMo為例,在解鎖手續界面中,分為「2011年4月-2015年4月發售的機型解鎖手續」以及「2015年5月以後發售的機型解鎖手續」這兩類。前者仍舊是3000日元立刻解鎖,後者就複雜多了。
2015年5月後發售機型,6個月才能解鎖,不同申請方式手續費也不同(圖片截取自DoCoMo)
2015年5月後發售的手機,如果想要解鎖,首先要再購買6個月後進行申請,其次,不同的申請方式所需要支付的解鎖費用也是不同的。DoCoMo合約用戶如果通過PC端的「My DoCoMo」進行解鎖申請,是無需解鎖手續費的;如果通過電話、DoCoMo門店進行申請,則還是需要支付3000日元的手續費(部分功能機、數據通信產品可免費解鎖)。另外,已經與DoCoMo解約的用戶如果想給手機解鎖,只能通過門店申請,同樣要支付3000日元的手續費(功能機與數據通信產品同樣要支付3000日元手續費)。
那麼用戶為什麼不開心呢?先不說日本用戶,單從海外用戶的角度來說,你就不能第一時間用上那些日本市場獨享的機型。夏普、富士通這類廠商如今以日本為主要市場,在國外銷售的基本都是低端產品。你如果想要購買一款今年夏天發售的夏普新機,就要一直耐心等到冬天解鎖,然後才能在國內正常使用。呃,誰願意等?
而日本用戶就更虐心了,本來想著簡單花個3000日元就能解鎖手機,出國也能使用當地SIM卡,挺好一事。現如今如果為了趕潮流買了最新的夏季新品,這半年內出國就只能選擇運營商的漫遊套餐了,那麼貴,誰願意花這錢?
當然,除此之外,日本用戶面臨的問題還有很多,例如各大運營商的標準合約套餐基本都是2年,如果購機6個月後進行解鎖,改用其他虛擬運營商的SIM卡,無形中就等於違反了這兩年的合約,要另行支付違約金;而解約之後,原本購買手機時享受的補貼也就沒有了,購買手機的成本價也自然隨之提升;同時,au by KDDI的機型與DoCoMo、SoftBank由於規格不同,解約後也可能無法使用這兩家運營商的SIM卡,用戶還要承擔這樣的風險。因此,現在對於日本用戶來說,如果你買了5月後發布的新手機,那麼解鎖唯一的好處就是在歷經6個月等待、支付了各種違約金或手續費後、終於可以在國外用當地SIM卡了。
如今的運營商解鎖「義務化」,只是個添堵的半吊子政策(圖片引自kazu-log)
日本用戶對於運營商應該是又愛又恨,雖然虛擬運營商都有無鎖機型出售,但這些都還是低端入門級別的配置,而那些旗艦級產品只有運營商合約機才有。同時,日本雅虎經常有二手手機買賣,而DoCoMo這樣的運營商是不承認這些二手機型的,換句話說這些二手機型就算你花錢也不能解鎖。
所以,在日本用戶看來,「義務化」看起來是手機無鎖又邁出了積極地一步,但從著政策的結果看來,卻只是給用戶添堵,讓解鎖的步驟變得更加的繁瑣。而日本用戶只能心塞的表示為啥索尼和夏普就不能像iPhone一樣直接開個專賣店出售無鎖版本。或許將來有一天日本運營商與廠商之間的關係會不再像如今綁定的這麼緊密,但距離這一天的到來很顯然還要等待一段時間。現在這個時間點,所謂的解鎖「義務化」對於用戶來說只是個添堵的半吊子政策,經歷了各種繁瑣的步驟之後,得到的絕不是解鎖的喜悅,只能是心塞。本期《日本手機那些事》到這裡結束,向後翻頁回顧日本運營商手機解鎖「義務化」的推行歷程。
往期看點:日版機型無鎖化的利與弊
在日本用戶的概念中,一部手機與SIM卡及其所屬運營商提供的各種服務一直是捆綁狀態。換句話說買手機就是買運營商服務,這是一種簡單直白的關係。而在總務省開始推行無鎖化之後,日本用戶反而認為這使得SIM卡和手機之間的關係複雜了起來,一部手機插不同運營商、甚至虛擬運營商的SIM卡都能使用,這種事在幾年前他們甚至沒有思考過。
日本用戶還不時很明白什麼是「鎖」與「解鎖」(圖片引自itmedia)
日本總務省在2010年就已經提出過關於手機解鎖的議題,並打算對此提出指導方案。不過當時運營商之間對於「手機解鎖」的態度差異還是很大的,因此總務省當時並沒有強制運營商對手機進行解鎖,而是讓各運營商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行處理。DoCoMo在當時表現得還算積極,於2011年4月推出了部分無鎖機型,但解鎖手機需要收取3150日元的手續費,而SoftBank的無鎖機型則要少得多,au by KDDI更是以「3G網絡通信方式不同」為由直接迴避了這一問題。
日本運營商為什麼不願意給手機解鎖?這一道理其實很簡單,日本運營商為了更大範圍的出售自家的服務,因此在終端的開發與採購方面也會有一定成本,而這些成本最終將作為用戶的話費與服務費來回收。用戶從運營商這裡購買長期合約機並返還一定現金,但這些現金最終還是會作為話費回到運營商手中,來作為營收與繼續開發、採購的資本。如果手機無鎖,用戶可以隨時更換其它運營商,那麼這筆開銷就很難回收到運營商手中。
手機解鎖將加速運營商競爭,並讓虛擬運營商真正參戰(圖片引自itmedia)
而對於日本總務省來說,運營商在手機無鎖這一問題上的消極態度也直接阻礙了運營商間的競爭。尤其是在SoftBank收購E·Access之後,日本手機市場被DoCoMo、KDDI與Softbank集團壟斷,手機解約率始終維持在1%以下,三家運營商即便推出新的資費套餐也始終保持著套餐價位的一致,很難掀起大的業界競爭。因此總務省再次推動起終端的無鎖化,並要將其「義務化」,這樣看來已經有些強制的意思在裡面了。只不過所謂的「義務化」是指像DoCoMo那樣推出部分無鎖機型、還是強制運營商為全部機型解鎖還不得而知。
手機推行無鎖化後,運營商出售的高性能旗艦機也就沒有優惠了(圖片引自itmedia)
對於日本用戶來說,解鎖意味著用戶對運營商將有著更自由的選擇,但也要開始考慮手機以及運營商之間關於網絡制式與頻段的問題。而當用戶帶著無鎖機型出國時,用戶也可以擺脫日本運營商的高價漫遊資費,更自由的使用當地SIM卡。只不過與手機解鎖一同到來的就是購買手機不再享有折扣,「0元」購買高性能旗艦機更將不再可能,這對於習慣了低價購買高性能機型的日本用戶來說也算是一大心理衝擊。
日本手機無鎖化對於國產品牌突入日本市場倒是有利的(圖片引自itmedia)
而對於廠商來說,無鎖機型的零售價格提升必然也會對銷量造成影響。在日系手機廠商呈現頹勢的當下,這些在海外幾乎沒有市場的日系廠商如果因為零售價上升失去了日本國內市場,那無疑也將走向滅亡。不過這對於計劃進軍日本市場的中國手機廠商來說倒是個喜訊,畢竟國內廠商善於推出中低端高性價比機型,像華為這樣想要開拓日本市場的廠商倒是可能藉由手機無鎖的「義務化」、憑藉自身的高性價比來贏取更多用戶。
當然,手機無鎖化對於應用、遊戲廠商來說也會有影響,日本的這些應用、遊戲的人氣大多與運營商與手機廠商的動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運營商的長期合約機讓用戶可以低價購買到高性能機型,這樣高性能機型的普及結合日本出色的網絡環境可以給軟體廠商更大的發揮空間。但如果在手機解鎖之後,用戶更傾向於低價位低配置的中低端機型,那麼這些軟體廠商面向高端機型用戶開發的應用、遊戲就很難再有用武之地,而由於手機本身的配置不高,購買付費大型遊戲的用戶也自然會減少。簡單來說手機的解鎖也會間接影響到日本軟體開發商的未來,有點蝴蝶效應的意思。
從日本媒體目前的態度來看,對於手機的無鎖化也似乎並不是很支持。或許是習慣了長久以來運營商壟斷下的穩定局面與優惠旗艦機,因此無論是手機解鎖進程還是虛擬運營商的普及都不是那麼容易。不過近期來看日本市場無鎖機型的推出已經比以前略微頻繁了一些,夏普等廠商也已經開始與虛擬運營商合作推出無鎖機型,或許這一次的「終端無鎖義務化」不會再像之前那樣無疾而終。
往期看點:SoftBank對無鎖化讓步
2014年夏季舉行的SoftBank財報發表會上,銷售額1兆9922億日元,純盈利776億日元的成績讓孫正義各種自豪,表示自家SoftBank相比其他運營商明顯領先了一頭。而說到各種發表會,最主要的一個環節就是Q&A。當時日本總務省正在推進只能手機無鎖化的開展,而一向對待這一問題持堅決反對態度的SoftBank將如何回應,也自然成了人們關注的重點。在以往,孫正義對於手機無鎖的看法向來是「根本沒必要」,雖然2011年日本曾經推出過手機無鎖的相關指導方針,但因為這一方針不具備法律層面的約束力,SoftBank表現得也並不積極。不過總務省之後對此手機無鎖化進行了重新的商定,並將其提升到「義務化」的層面,態度更加強硬,SoftBank又會作何回應?
此前SoftBank僅有的幾款無鎖手機(圖片引自itmedia)
從孫正義的回答來看,SoftBank如今面對手機無鎖化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軟化與退讓,孫正義表示一直以來SoftBank都認為可以為用戶提供解鎖的服務,只是不希望形式顯得太過極端。換句話說,如今的孫正義認為解鎖可以,但如果你想讓SoftBank的所有手機都無鎖化,那就不可能了。孫正義的回答看起來略顯含蓄,對整體方針持認同態度,但在手機解鎖服務的具體提供方式上,仍舊沒有給出明確答案。
無鎖版機型價格偏高,用戶是否買帳也是個問題(圖片引自itmedia)
其實孫正義對於手機無鎖化的最大擔心就在於無鎖化之後手機的價格是否能夠被用戶接受。目前日本運營商出售的手機均為合約機型,結合各類套餐和補貼價格相對實惠,也會有像國內零元購機一類的優惠套餐。但當手機無鎖出售之後,手機本身的價格會上調,運營商在套餐方面的優勢將不敵如今日本剛剛崛起的虛擬運營商,多少會處於不利的局面。對此孫正義表示,處於消費者保護的層面,某種程度上的手機解鎖也算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採用極端形式來推進手機的無鎖化,便將對運營商的業務造成影響,因此SoftBank即便是現在對於手機的解鎖也還是相當謹慎的態度。
Y!mobile可以作為SoftBank的最終兵器(圖片引自itmedia)
不過對於SoftBank來說,值得慶幸的一點就是其手中還有Y!mobile這一步棋。如果說作為運營商的SoftBank是正規軍,那麼虛擬運營商Y!mobile就可以看做是別動隊。Y!mobile可以看做是手機無鎖化大勢所趨之後SoftBank與其他低價智慧型手機或低價套餐競爭的最終兵器,從這一點來說,SoftBank其實也還是為手機的無鎖化做了一定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