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流連在威尼斯的雷雅託橋邊,巴黎的十一區或是東京的新宿,你可能會逛過當地赫赫有名的跳蚤市場。如今,這種集合了眾多品牌的買手店商業模式正在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從買LOGO到買格調,杭州的二手市場也漸漸出現了一批風格獨特的古著店。
比起「爛大街」的熱門爆款
中古迷們更愛辨識度高的單品
李欣月是個中古迷,在她的微信好友列表裡,有三四個古著店代購。這些代購多定居在日本、泰國、英國等地。「古著就是那些在全球的二手市場淘來的服裝品牌,這些服裝是以前生產的潮品,復古又經典,就是在網上很火的Vintage風。我最常買的是連衣裙、工裝外套和卡通衛衣等。」
隨著涉獵越來越廣泛,李欣月也開始關注起其他的中古品類,最近她在杭州幾家新開的古著店「探店」後發現,這些店裡還會有舊唱片、舊古董、舊書、舊玩具和遊戲等商品出售。在李欣月看來這些都是寶貝。「在古著店找到心儀的東西就會有種挖到寶的感覺,這不是當季雜誌上狂轟濫炸的熱門單品,也並非『爛大街』的明星爆款可比,而是頗具特色和辨識度的心愛之物。」
有此愛好的還有齊宇峰,在設計公司工作的他每次出國都愛去目的國當地的二手市場逛逛,對於淘中古寶物他頗有心得。「我曾在沙巴花1600元人民幣淘到過一塊愛彼機芯的手錶。翻新後這塊手錶的市場價估計要六七萬元,真是撿到了寶。」
古著風悄悄吹到杭州
有些單品可能全世界僅此一件
隨著古著商品的受眾增加,中古風也悄悄吹到了杭州,隨之而來的是不斷新開的古著店。
僅以下沙金沙大道金沙湖一號的大樓為例,這裡就新開了五六家古著店。這些店裡有不少珍貴的「藏品」,如有特殊紀念意義的拼貼牛仔衣、具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法國消防服和1940年代的瑞士軍裝外套等,通過這些實物,愛好者們就能一睹這些物品主人當年的風採。
在BIGWA大娃古著雜貨鋪的店主大娃的印象裡,2017年的杭州幾乎搜不到古著店,當時僅有的一家也已經關閉很久。然而短短兩年時間,杭州又陸續開出了十多家古著店,這種重生對於古著愛好者們來說是一種享受。「我差不多每兩個月會出一次國,帶些有意思的東西回來,比如上個世紀80-90年代的墨鏡,40-90年代的玩具玩偶、裝飾品、服裝以及配飾等。」大娃說。
而在桃疆古著店主桃疆的店內,比較受歡迎的是歐式復古風單品。「馬甲、大衣和帽子多是從歐洲各個跳蚤市場淘回來的,很多東西要看成色,淘來的時候就是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的。每件東西撞上還得靠運氣,可能全世界僅此一件。」
還有不少古著店同時也在售賣大牌服飾。沐川集合店的店主透露,店內出售的大牌包包多是從日本和歐洲掃貨回來的中古包,也會為相熟的好友提供寄賣服務。記者在店內看到,品相一般的LV、GUCCI、CHANEL的包包,只需1000元左右就能買到。
市場認知度不高、貨源緊張、經營模式難……
杭州大部分古著店還是小成本的小愛好
「雖然市場逐漸升溫,但開一家古著店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冷清時一些門店一天可能只接待一位客人,而在雙休日一天可能會有幾十個客人光顧。我們也想過開線上店,但古著店很難走銷量,因為我們沒有強大的貨源支撐。」大娃坦言,「如果完全靠賣古著孤品,往往賣出一件就下架了。為了一件孤品去找模特攝影師拍攝的話,成本又太高,所以也就很難把淘寶店經營好。」
除此之外,價格差也是制約古著店發展的原因之一。
沐川集合店的店主坦言:「不少消費者覺得店內動輒上千的二手包有些貴,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包的成本中還要加上出國的機票和人工,這些成本可能是英國的機票費或是泰國的住宿費。而最大的麻煩還是行李問題,有些包怕被壓壞了,只能裝幾隻帶回來,飾品相對較重,又只能分批帶回,畢竟在國際航班上,只要行李一超重就是一筆昂貴的費用。」
今年剛開了一家古著店的圓圓也向記者表示:「古著店除了目前市場認知度還不夠高以及貨源問題,還有一個經營模式的問題。這個小店只能是建立在自己的興趣之上,它根本壯大不起來。之前有個客人來我這裡問我拿貨,可每樣東西就只有一件,這就導致了加盟店的形式很難實現。所以,現在杭州大部分古著店主都開一家樓中店,以小成本小愛好的模式經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