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哪怕再健康的人,也體驗過咳嗽的不舒服。紹興諸暨有位大媽,竟然咳了半年,查明原因後,胸前似有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
不明原因的咳嗽
諸暨章女士(化名),今年53歲。半年前,身體一向健康的她開始莫名咳嗽。
章女士以為自己只是感冒了,於是就去買感冒藥吃。可是藥吃了不少,非但不見效,還越咳越厲害。
之後,章女士還去診所掛過消炎的鹽水,可是依舊日咳夜咳,還伴有氣急、氣促。
氣管裡的小陰影
就這樣拖了半年,章女士終於忍不住到市人民醫院去檢查。
接診的呼吸科門診醫生何建覺得像章女士這樣的慢性咳嗽症狀,應該先排查氣管異物、結核、腫瘤三種情況。於是,何醫生為她安排了CT。
放射科的醫生在章女士的CT片子裡發現,氣管裡有一個很小的高密度陰影,懷疑有異物。
雞骨頭搞的事情
雖然是個小到肉眼很難發現的高密度陰影,但是經驗豐富的醫生還是給章女士安排了手術。
做手術的是呼吸內科主任陳培峰。他用纖維支氣管鏡從章女士的氣管裡取出了一根2.5釐米長的雞骨頭。
醫生們很驚訝,章女士也哭笑不得。原來害她這半年來受盡折磨的竟然是一根雞骨頭。因為時間久了,雞骨頭周圍長滿了肉芽組織,還有膿胎,這些東西堵住了氣管,所以章女士才會不停咳嗽,並且氣急、氣促。
取出雞骨頭,章女士神清氣爽地回家了。
醉蝦、牙套、核桃……
陳主任告訴小編,其實雞骨頭也不算新鮮了,他每年都要從諸暨人的氣管裡夾出各式各樣的東西。
整粒的黃豆,半個核桃,玉米粒,魚骨刺,牙套……今年,光是醉蝦,就取出了兩隻。
陳主任說,從氣管裡取出異物的手術並不複雜,但是風險卻很高。因為異物很容易刺破、劃破氣管,危及病人的性命。
尤其是蝦,尖銳部分多,而且很滑,很難夾住。
遇到這樣的主,陳主任就要出動他的「神器」了。一個很小的探頭,伸進氣管裡,3秒鐘之內就能把溫度降到零下100℃,蝦會因為低溫而被黏住,進而順利被取出。
陳主任說,吃東西小心點還是可以避免氣管裡進入異物的。
曾經的「殺手」果凍,因為大家都提高了警惕,近幾年很少出現病例。今年以來,人民醫院一例都沒有接收過。
吃東西悠著點
事實上,不止氣管,消化道也覺得心好累。
7月1日至8月29日,市人民醫院內鏡中心共取各類異物35例。還有一些咽喉部異物是在耳鼻喉科門診取的。
魚骨魚刺、雞骨鴨骨、棗核、楊梅核、硬幣、竹絲、牙籤……甚至還有牙套、假牙、玩具等異物。這些不速之客不會被消化吸收,有些可刺穿食管、胃或腸壁引起穿孔。
如果異物卡在消化道中不能及時順利排出體外,這些人只能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把它們取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