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2018年11月24日)廈庇五洲客,門納萬頃濤。11月24日,2018中國旅遊論壇暨「旅遊三十人論壇籌備會」,在美麗的廈門大學舉行。來自國內旅遊行業的頂尖專家就「旅遊的創新與實踐」等主題發表精彩演講,高峰對話,吸引了近500位旅遊業界人士到場聆聽。
開幕式合影
出席本次論壇的專家及嘉賓有: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吳必虎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廣瑞教授、山東大學旅遊產業研究院院長王德剛教授、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剛教授、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劉靜豔教授、海南大學旅遊學院謝彥君教授、華高萊斯國際地產顧問(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忠、廈門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楊琪、廈門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陳桂林、廈門大學旅遊系主任林璧屬教授及廈門大學旅遊系林德榮教授等。
論壇由廈門大學主辦,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廈門報業傳媒集團、廈門正方達旅遊策劃有限公司聯合承辦,並得到了廈門市旅遊協會的大力支持。
精彩致辭:這是一場旅遊與思想碰撞的盛宴
「創新旅遊新實踐,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必將對中國旅遊業和廈門旅遊業的發展產生積極而深刻的影響。」楊琪在開幕致辭中介紹,廈門旅遊通過四十年改革開放的沉澱,成績斐然,特別是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後的「高素質、高顏值」,廈門城市的知名度和旅遊的美譽度日益突顯,旅遊產品日益豐富,產業基礎日益完善,產業業態日益多元,產業鏈也日益拉長。2018年廈門接待的國內外遊客總人次預計將超過8800萬,旅遊總收入將超過1400億元,廈門旅遊業對廈門市GDP的綜合貢獻率超過10%,成為廈門千億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她表示,此次論壇將是一場旅遊與思想碰撞的盛宴,不僅將對廈門乃至中國的旅遊產生積極的影響,更會讓生動的旅遊企業在充滿活力的旅遊學術理論指導下,更有成效。
大咖論劍:創新思維助力中國旅遊飛速發展
專家們的演講對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旅遊的發展和變遷做了精彩總結,並對新時代體驗式的旅遊、創新旅遊發表各自見解,現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吳必虎教授的演講主題是《遊歷與遊歷的知識溢出:一個歷時分析》。在他看來,「遊歷」不僅僅是出行與經歷的結合,更是對人類知識溢出有重要的貢獻。「從古至今的遊歷活動產生了大量的知識溢出,涉及歷史、文學、生物、地球科學等各個學科。在技術進步與全球移動性背景下,現代遊歷已轉向目的地愉悅體驗為主。」
張廣瑞教授則從他個人跨越時代的經歷與體驗,深刻地分析了「中國旅遊發展四十年的變遷」。他希望,在未來的中國,旅遊發展的遠期目標應當是:無論城市還是鄉村,人們的休閒旅遊活動可以隨心所欲,想到哪裡去就到哪裡去。「也許無景區旅遊是旅遊的最高境界。」
面對世界資源的稀缺性,任何一種與資源配置有關的選擇都存在機會成本。此次,劉靜豔教授從「利益-鏈-共創」的角度思考出發,分享了「博弈VS共創?——民間資本介入的自然保護區生態價值共創與可持續旅遊」話題。她表示,基於共生理論的「對稱互惠共生」模式的關鍵在於共生單元的利益均衡多贏的格局,但其前提是要有利且互惠,即只有擁有合理的市場結構和充滿活力的企業,才可能反哺生態環境。
現場,謝彥君教授分享的「體驗範式主導的旅遊產品開發」演講,刷新了大家對旅遊的認識,不僅講述了什麼是旅遊研究中的不同範式,並對如何利用本土特色進行旅遊開發進行對策探討。他認為,旅遊開發應打造獨特的體驗景觀,以本土特色作為文化景觀獨特形象的打造路徑,文化要真、純,旅遊才旺,旅遊業才火。
「『千禧一代』(Millennials,1982-2000出生人群)已經成為新時代旅遊消費的主力軍。對於這些人來說,旅遊意味著旅遊地和旅遊者的彼此匹配。」因此,李忠提出,福建應率先緊抓「千禧一代」的四類特色人群,進行標籤化的旅遊地塑造:緊抓「興趣狂熱粉」,打造秀興趣目的地,如觀鳥之旅、攝影之旅、茶旅遊等;緊抓「知識拓荒俠」,打造秀知識目的地,如鹽知識旅遊、堡壘知識旅遊,發展拓展知識邊界的博學旅遊;緊抓「深度探索家」,打造秀體驗目的地;緊抓「悅己主義者」,打造秀美好目的地,如孕蜜月旅遊等。
對於旅遊行業如何創新,趙剛教授高屋建瓴,從國家戰略以及全球競爭格局的角度,全面分析了創新精神和企業家精神對國民經濟發展以及對旅遊行業創新的重要性。
圓桌對話:網紅時代開啟旅遊營銷新模式
圓桌對話環節,與會專家就「網紅與旅遊經濟」主題進行了巔峰對話。這兩年網紅經濟發展迅速,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藉助移動網際網路去優化生產模式、營銷模式甚至整個商業模式。當旅遊與網紅相遇,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謝彥君教授認為,從體驗的角度看,網紅現象與體驗有很強的關聯性,毋庸置疑對營銷也具有一定促進作用。但是跟蹤網紅而進行的體驗應該是一種階段性現象,這種體驗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在吳必虎教授看來,現在追蹤網紅而進行的「打卡」是一種普遍現象,網紅是一個表徵手段,其實也是一種名人效應的反映。對消費者而言,存在一種移情效應,也就是說消費者沒有辦法與網紅明星建立直接聯繫,但可以通過這種「打卡」,建立一種心理紐帶聯繫。
趙剛教授則認為,網紅的迅速發展其實也是一種情懷的寄託,特別對於「千禧一代」消費群體,這也是一種創新的營銷方式與傳播方式。
李忠也指出,網紅反映了大眾傳媒的普適性,它以愉悅的方式向大眾傳播,讓大家欣賞與接受。與傳統的大眾營銷不同,這是一種顛覆性的營銷方式,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少花錢、多辦事的效果。
「網紅現象反映了一種注意力經濟,通常能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對企業而言,可以充分抓住機會,進行產品的網紅化營銷。」陳桂林表示。
劉靜豔教授認為,在現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網紅還有一個好處不能忽略,就是幫助人們減少信息搜尋成本。
林德榮教授提出,現在廈門鼓浪嶼有很多網紅興起的旅遊產品,到底什麼是網紅可能需要年輕人一代的視角去看,但可以肯定的是時尚傳播的周期越來越短、節奏越來越快。
群賢雲集:旅遊三十人論壇將長期落戶廈門
現場還舉行了「旅遊三十人論壇籌備會」的啟動儀式。據悉,該論壇旨在打造中國旅遊界的頂尖交流平臺,通過每年定期召開的「旅遊三十人論壇」大會、常年開設的「群賢論壇」以及不間斷的交流活動、刊物出版,為旅遊管理領域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創新貢獻力量。論壇的核心使命為「探索旅遊業前沿重大理論,推動中國旅遊業創新實踐」。
記者了解到,「旅遊三十人論壇」自啟動後,接下來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周末都將在廈門定期召開「旅遊三十人論壇」大會。此外,論壇每年將確定一個前瞻性的旅遊行業主題,提前向外界公布,該主題應富有新意、高瞻遠矚、具有時代氣息,走在產業發展的前端,吸引參加論壇的所有嘉賓成員從不同角度討論該主題,做到真正引領旅遊產業的發展。主辦方介紹,「旅遊三十人論壇」的專家委員會成員應該具有多元化的背景,來自旅遊以及相關的服務、科技、創新等產業,以期通過大家互相激發思維,將論壇打造成旅遊行業的「華山論劍」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