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民航局披露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民航業虧損741億元,創下歷史記錄。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於穩定,部分航空公司在產品設計上「另謀出路」。
今年6月18日,中國東方航空率先引爆「機票套餐」的概念,推出了「周末隨心飛」產品。
而相隔一個多月,業界巨頭南方航空推出性質類似的價格為3699元的「快樂飛」產品,並將機票放寬至「不限時間」。但似乎首日機票兌換的用戶口碑未如理想。
兌換系統繁忙、漏洞多
根據南航「快樂飛」的規則說明,購買「快樂飛」旅遊套票的旅客可在有效期內使用南航APP不限次數兌換南航國內航班(港澳臺除外)經濟艙機票,周一至周日每天均可兌換出行,但同一始發機場至同一到達機場最多可兌換2次。兌換的機票不累積裡程及升級航段,兌換日期為2020年8月12日至2021年1月1日,航班日期為2020年8月26日至2021年1月6日。
在8月12日,開始兌換的第一天,《消費者報導》在新浪微博話題#南航快樂飛#中留意到,不少微博用戶指出兌換流程讓人煩心。當中最突出的就是APP訂單支付頁面一直提示「系統開了一個小差~請稍後重試~」。
其次就是」乘機人手動添加,提示已存在,卻不能勾選「的情況。也有用戶表示撥打熱線電話95539諮詢時,無人接聽,但切換到英文服務時,就被秒接。
除了兌換系統繁忙、漏洞多以外,兌換頁面還出現了明顯的錯別字。頁面上「售罄」錯誤標示成「售馨」。
事實上,南航「快樂飛」的細節條款備受質疑。比如「每天共提供不少於2萬個座位供旅客兌換」,當中的「2萬個座位」是完全放開所有城市的經濟艙位置直到當天兌換總數達到2萬,還是平均分配座位數到不同城市,又或者是根據城市旅遊熱度,按照權重進行座位分配。這些數據都沒有向消費者公開,意味著南航「快樂飛」的供票情況不夠透明。
航空公司商業行為和消費者薅羊毛的「相互對賭」
在南航「快樂飛」推出之前,國內不少航空公司都先後推出了類似產品,包括海南航空「隨心飛」、祥鵬航空「無限飛」、春秋航空「想飛就飛」等,價格主要集中在三、四千元。但它們的局限相對明顯。如海航的僅針對海南進出、祥鵬航空航線較少、四川航空的多程次卡,不能直接購票,只能購買優惠券。
其實,「機票套餐」產品的本質是「季票/年票」的商業行為,這是疫情影響下,航空公司急需回籠現金流的促銷之舉。某種程度上講,由於航空運輸變動成本較低,如果季票利用的是空餘座位,其後續成本會非常低。
如何在完成商業行為目標的情況下,兼顧產品的用戶體驗,這才是值得航空公司深思的問題。《消費者報導》也將密切關注航空業界產品的最新動態。
值得一提的是,同程機票公眾號也推出了不限航空公司的隨心飛產品「任我飛」,從8月1日起至12月31日,出行日期為周六日的千元內經濟艙機票搶購,售價僅為1999元。
相關信息來源:南方都市報、國際金融報、新浪微博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