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新增涼棚為旅客遮陽降溫

2020-12-17 新京報

昨日,北京站,在傘下躲避陽光的旅客。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昨日,北京南站的室外溫度達39.2℃。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攝

昨日,西便門內大街,工作人員在烈日酷暑中搶修設備。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昨日,前門大街,遊客在噴水缸邊戲水。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昨日,國瑞城,送餐小哥「全副武裝」。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昨日,午門附近,東城環衛工冒著高溫工作。新京報記者 吳寧 攝

地鐵、商場大多較涼爽,有公交線路空調降溫不明顯;執勤武警、快遞小哥、環衛工人仍堅守工作崗位

面對高溫,北京市民是怎麼防暑的?北京的商場、火車站又採取了哪些防暑降溫措施?昨日,新京報記者分幾路進行了探訪。記者發現,計程車及部分公交車內空調製冷效果不佳。為方便旅客,北京站進站口外自7月1日新增10餘個遮陽棚。北京南站還使用了風幕機、隔絕紫外線的新型納米材料遮陽散熱。

天氣再熱,該堅守的崗位還是要堅守。尤其是一些特殊崗位,氣溫越高越是忙碌,而且沒有空調房、沒有「冷飲歇」。正是因為烈日下他們的辛苦作業,保證了城市安全有序地「戰高溫」。

高溫探訪

【地鐵商場】

室內場所開足空調氣溫多在30℃以下

昨日探訪中,記者發現地鐵、商場等室內場所比較涼快,氣溫多在30℃以下。

上午10時許,新京報記者乘坐計程車時發現,即使開了空調,車內依然十分悶熱。強烈的陽光可透過窗戶直射在乘客身上,幾分鐘後靠著車窗的衣服便被曬得發燙。記者用手觸摸車頂,溫度高到燙手。「的哥」張師傅介紹,出於安全考慮,計程車車窗不能貼窗紙,受陽光直射影響,車內氣溫過高,「空調也開了,沒什麼用。」

14時許,記者在崇文門附近一工地實測發現,地面溫度已超過50℃。多名工人告訴記者,工地只有燒開水的機器,天氣炎熱等不及水涼。工人們大多自備約2升的水壺,從生活區帶水以解暑熱。至於防暑措施,這些工人表示,食堂曾準備過綠豆湯,工地也曾發放過礦泉水。工地門口的門衛向記者展示了日前發放的鹽汽水,但其表示,至於是否發放水等具體防暑措施由工頭負責,得看工頭怎麼處理。

離開工地,記者實測地鐵2號線崇文門站內氣溫為28℃,且有涼風陣陣。崇文門商圈國瑞購物中心內空調開得更足,氣溫低至24℃,來此逛街的顧客都感覺很涼爽、舒適。

記者候車時,有居民反映,乘坐34路公交車時,車內乘客眾多,感受不到空調的涼意。但司機明確表示,已開空調。

除了空調,居民還自發調整作息以避暑。7月3日23時許,朝陽區農光東裡小區的幾處活動區,三四個年輕人聚在一起。他們告訴新京報記者,之前都是傍晚七八點飯後遛狗,一入7月,天氣炎熱,一出門一身汗,遛狗往後推遲了,「十一二點,雖然晚了點,但是涼快,風也大。」

【火車站】

遮陽棚、納米玻璃為旅客降溫散熱

作為北京主要交通樞紐之一,北京站、南站如何防暑?

北京站進站口外有10餘個遮陽棚,長、寬各約2米,以鋼釘加固。據北京站黨委辦公室宣傳幹事柴宇介紹,上述遮陽棚系7月1日暑運開始時設立,以供旅客排隊、身體不適或是短時間等候他人時使用。

昨日15時許,記者在北京站廣場上實測地表溫度超過40℃,涼棚下約為35℃。北京站共有31個進站口,使用自動閘機,平均2秒可通過一名旅客。因此,進站口並未排起長隊,平均每隊在5人以內。站內則有空調。16時許,記者實測候車室內溫度為28℃,有乘客直言「比較舒服」。

北京南站則使用風幕機、隔絕紫外線的新型納米材料遮陽散熱。東停車場的計程車候車區前後共有兩組風幕機,西停車場也有兩組,一共四組。14時40分,在這一通道的牆壁上,記者看到一處溫度表,顯示溫度為27℃。「風幕機就像一堵風牆,把熱氣和候車區域隔離開。」一位工作人員說。

在北京南站一樓候車大廳,頂層的拱橋狀玻璃也做了防暑處理。據北京南站設備和信息科工作人員楊文龍介紹,在服務臺正上方,做了216塊共700平米左右的玻璃改造試點,「玻璃上用的是一種新型納米材料,主要作用是隔絕紫外線、紅外線,透過玻璃的可見光大概有60%,其他的則是起到隔熱作用。」楊文龍稱,玻璃塗層的「藍色玻璃正下方是服務臺周邊的區域,和其他區域的溫度會差5℃左右,在頂層上面測應該會差到9℃左右。」

高溫人物

【送餐小哥】

訂單增多「一路上淨喝水了」

熱浪把不少人「嚇」得不願意走出空調房,這可忙壞了送餐小哥。昨日9時30分開完早會,美團外賣送餐員小武「全副武裝」,除了以往的工作服和頭盔,他還戴了長套袖,「曬黑不怕,主要怕曬傷。」說完,他還從電動自行車踏板處的一個小包裡掏出一副墨鏡。

今年25歲的小武做送餐員剛剛一年半時間,對崇文門附近的寫字樓、居民小區基本了如指掌,也能穿胡同、繞近道節約不少時間。他告訴新京報記者,平時一般一天接30多單是正常數,但高溫這幾天,下午點冷飲的人明顯增多,「所以這幾天我吃飯的時間比原來晚了,正好也不太餓,一路上淨喝水了。」

小武頂著驕陽騎著車,卻捨不得給自己也買一杯冷飲降降溫,「十多塊錢,哪捨得。」送餐箱裡一桶兩升裝冰鎮礦泉水,是他一天的飲用水,「實在熱得不行喝點,也不能老呼呼灌,上廁所耽誤事兒。」

除了水,藿香正氣水、風油精、毛巾,一應俱全,小武稱這是公司配發的,多數時候用不著,但背著心裡踏實。「我還沒有中暑感冒過,但就算有點不舒服,能堅持也儘量堅持。」

上午不到10時,美團送餐員小武接到了第一單,顧客從一家奶茶店定了兩杯冷飲,需要送到4公裡外的一個寫字樓,他熟練地騎車從崇文門往南去。

記者從美團外賣了解到,針對高溫天氣,美團敦促配送商制定了對外賣小哥們的高溫補貼政策,通過不同發放形式,確保各區域高溫補貼落實到位,切實提高騎手額外補貼收入。與此同時,在各區域結合站點騎手情況準備了冰袖、魔術汗巾、清涼油、龍虎人丹等防暑物資,為騎手盡力提供貼心保障。

【武警戰士】

39℃執勤「還沒到最熱的時候」

昨日13時,北京站站前廣場南側的武警執勤崗,劉興望和他的戰友站在一米多高的執勤臺上,分別朝兩個方向望去,整個廣場的情況盡收眼底。今年24歲的劉興望是武警北京市總隊執勤第二支隊十一中隊一名老兵,已在北京站執勤站崗4年。

劉興望和其他三名戰友每天執勤站崗8小時,每隔一小時崗位輪換後可以有短暫的調整休息。執勤回到中隊,他們要照常進行體能訓練和政治教育。高溫天裡出汗不止,往往衣服都要溼透,「外面的衣服太陽一曬能幹,但貼身的衣服往往一溼就一整天。」

13時,北京站廣場氣溫高達39℃,但劉興望告訴記者,這並不算什麼,「畢竟才剛進7月,下午來一股小風,就沒那麼悶熱了。最嚴重的是每年7月中旬往後的一個月時間裡,熱浪撲面,要是沒有墨鏡,眼睛也睜不開。」

劉興望指著廣場向記者描述,「天最熱的時候,地面上冒熱氣,往遠看去都模糊了。」

戰士們所站的半開放崗哨裡,左右兩側一邊一個立式小空調,這讓劉興望感覺到幸福不少,「去年新裝的,特別管用。以前沒有這空調的時候站上一個小時感覺鞋都要化了,燙腳。」

不管天氣多熱,劉興望和戰友們都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狀態,「北京站人員流動大,而且密集,尤其這暑運春運的時候,一旦出事兒可就是大事兒,必須保持警惕。」執勤久了,劉興望笑稱自己「人臉識別」的能力特強,「人群裡一下就能看出來誰是普通旅客在趕路,誰有圖謀不軌需要多盯著。」

【環衛工人】

上曬下蒸 「衝洗步道最辛苦」

昨日8時,太陽高照,記者來到月壇南橋下的北京市西城環麗中心站點。此時,環衛工人臧偉坐上清掃車,準備出發。他上午的任務是清掃金融街片區的幾條街道。

記者跟隨臧偉坐上清掃車。車子四面都是玻璃,只有頭頂上有一排出風口,緩緩出著溫熱的風。車速很慢,車內空調雖然開著,仍酷熱難耐。

臧偉沿著馬路牙子,仔細地一趟趟清掃著。他穿著長衣長褲,下車撿拾垃圾的時候還戴上帽子。遇到沒有陰涼的地方,他用一條毛巾裹住脖子。「長袖長褲熱一些,但不至於曬傷。」臧偉擼起來袖子,把胳膊露出來有一層白皮。「前兩天的曬傷還沒有恢復。」他說。

11時30分,臧偉回到休息站。他脫下橘色的工作服,後背已經浸溼。他從冰箱裡拿出一瓶冰水,喝了一罐藿香正氣水。他說,為了保證大家的身體健康,單位發了防暑藥品,冰箱裡備足了礦泉水和飲料,每天中午食堂準備好綠豆湯和冰鎮西瓜。

「中午休息休息,下午再去衝洗步道。」13時左右,臧偉拿上兩瓶凍冰的礦泉水,又開著水車出發了。

「步道只能靠人工衝洗,一般我們會把水車停在馬路邊上,用水管衝洗。」阜成門內大街,整條街上沒有陰涼,汗從臧偉的脖子額頭往下滴,連手上都布滿汗珠。他拿著毛巾擦了擦臉,「汗流進眼睛裡了」。他說,高溫天氣衝洗步道和倒垃圾桶是最辛苦的,「頭上曬著太陽,熱氣又從腳下往上冒,蒸得慌。」

每到堅持不了的時候,臧偉就會到車上把從站裡帶出來的冰水在額頭上敷敷。

■ 聲音

有旅客提來一袋子冰鎮飲料放在我們執勤崗外面,也不多說話,說給我們喝,就走了。還有的人乾脆訂了外賣送過來,我們也不知道是誰。還有一次一位老人家說自己兒子就是當兵的,給我們買了冰鎮飲料,說給孩子們喝。 ——北京站執勤武警劉興望

我們中隊今天收到五十多支雪糕,是熱心市民網上下單,由送餐員送來的,沒有留姓名。這已經是我們最近第三次收到雪糕了。之前,我們還好幾次收到奶茶,訂單備註處寫著「訓練時候要注意防暑呀,這麼熱的天,辛苦啦!」  ——朝陽區消防救援支隊望京特勤中隊長王震宇

新京報記者 王洪春 張靜姝 張靜雅 王瑞文 實習生 李曉晨 張祁鍇

相關焦點

  • 北京站將調圖 新增旅客列車11對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 12月25日晚,記者從北京站獲悉,北京站旅客列車調整圖自2019年1月5日零時起實行。調圖後,北京站圖定開行131對列車,與前一次調圖對數相同。此次新增列車11對(其中包括2對長期臨客);調整列車等級2對;停運列車11對;變更始發終到站7對、變更到站3列;始發變點34列;到達變點33列。
  • 北京站新增旅客列車11對 首次開行甘肅敦煌
    人民網北京5月11日電 (尹星雲)記者今日從北京站獲悉,按照全國鐵路運行新圖要求,北京站自2016年5月15日零時起調整列車運行時刻,新增旅客列車11對,全天開行列車總對數達到123對,其中圖定列車118對、圖定臨客5對。
  • 北京站新增網際網路購票體驗區 專人協助旅客網購車票
    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2018年,北京站新開闢了「網際網路購票服務體驗區」,不會使用網際網路購票的旅客將在體驗區內享受到工作人員手把手指導購票服務。另外,2月13日也就是臘月廿八北京站將迎來春運首個客流高峰,預計發送旅客將達18.5萬人次。
  • 出北京站就能坐機場大巴 北京站西街新增大巴發車點(圖)
    出北京站就能坐機場大巴 北京站西街新增大巴發車點(圖) 點擊進入>>>   信報訊(記者閆崢)從昨天開始,在北京國際飯店發車的機場大巴將改在從北京站西街發車。朱賀新/圖  剛下火車的旅客出北京站,向西步行300米就可以坐上機場大巴了。「這一舉措不僅方便了群眾,還抑制了北京站附近黑車的生存空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新站點設置在北京站西街103、104路公交車總站南側輔路上。
  • 17日起火車站可用支付寶買票 北京站新增31臺自助取票機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羅曉靜) 今天(17日)起可買2017年春運火車票,《法制晚報》記者從北京鐵路局獲悉,旅客在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東站和昌平北站窗口,旅客首次可使用支付寶買票。上午記者探訪北京站發現,購買春運火車票的旅客不多。
  • 北京站新增軟席候車室(圖)
    >   7月1日啟用,由老售票大廳改建而成  昨日,一名工作人員步出正在進行內部裝修的北京站新候車室本報記者袁烽攝  本報訊(記者劉洋)有著近50年歷史的北京站老售票廳在今年春運前停用後,即將在7月1日重新啟用,老售票廳將被改造成一個面積達3000平方米的軟席候車室,它的投入使用也將緩解北京站候車室緊張的局面。
  • 明起可買26日春運火車票 北京站新增60個售票口
    此前,鐵道部實現了電話訂票全國通取,即通過電話預訂車票的旅客可憑訂票時乘車人有效身份證件,到全國任一車站窗口或代售點換取已訂車票。旅客如果買不到直達到家的列車「中轉回家」的話,也可以一次在同一窗口或自動售票機取票。電話訂票的取票時間延長12個小時,即:當日12:00前已訂車票於第二日12:00前取有效;當日12:00後已訂車票於第二日24:00前取有效。
  • 2018年春運正式啟動 旅客在北京站進站乘車
    2月1日凌晨,乘坐由北京站發往重慶北站的3603次列車的旅客在北京站進站乘車。當日,2018年春運正式啟動。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2月1日凌晨,吳可花小朋友和家人在北京站進站乘車,準備乘坐由北京站發往重慶北站的3603次列車。當日,2018年春運正式啟動。
  • 北京站嚴格查驗出京旅客核酸檢測證明
    6月25日,端午小長假首日,北京站工作人員在進站通道查驗出京旅客的核酸檢測證明。目前,北京鐵路部門已在全市各站點嚴格執行出京旅客登車前核酸檢測證明查驗措施,對於無法提供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旅客勸阻登車。
  • 春運首日 凌晨北京站旅客眾生相
    央廣網北京2月1日消息(記者王晶)2月1日凌晨,北京站發往重慶北站的3603次列車啟動,2018年春運大幕正式拉開。在接下來的40天裡,中國又將上演「人類最大規模的周期性遷徙」。圖為凌晨的北京站。在北京站站前廣場,68歲的餘大爺正在等待工友們取票回來,登上列車回家過大年。央廣網記者王晶 攝春運大潮中,有溫暖、有感動,當然也有漫長旅途的疲憊。央廣網記者王晶 攝乘客們正在排隊進站。
  • 烏茲別克斯坦家庭三大怪:葡萄涼棚、桑樹冰箱、瓷器牆
    門外搭葡萄涼棚葡萄涼棚  無論是烏茲別克斯坦東部的費爾幹納盆地,南部的澤拉夫尚河河谷,或者西部的沙漠綠洲,都種植葡萄。除了大面積的葡萄園,很多鄉村住戶會選擇在自家門口搭建一個造型美麗的葡萄棚。  烏國人清早5時就起床開始清掃庭院和門前小道,並在葡萄藤「綠蔭走廊」地面上灑水降溫。上下班的,去田間勞作的,或者走街串訪的,當氣溫升到40攝氏度以上的時候,可以想像,這時人們走進整潔的「綠蔭走廊」,身心定會無比愉悅和舒暢。一個家庭是否勤勞、美滿,看看門外葡萄棚是如何照料和維護的就能夠大概了解。
  • 警探號|老賊來北京站作案 專挑凌晨熟睡旅客「下手」
    北京青年報記者4月11日獲悉,一男子刑滿釋放還不足一個月就又開始作案,當其在北京站第四候車室內盜竊旅客手機的男子被便衣民警當場抓獲。4月9日凌晨4點,北京站候車室裡的旅客還都在熟睡中。一名形跡可疑的男子一邊觀察著周圍的動靜,一邊走向熟睡的旅客。稍後,他選在一名熟睡的男旅客旁邊的空位上坐下,並很快便將手伸向男旅客的外衣,動作嫻熟地從其左側衣兜內偷出一部黑色的華為手機和一個白色的充電寶。得手後,他並沒有急於離開,而是觀察周圍確定安全後才站起身準備離開。「別動,警察」。
  • 北京站:「自助驗票」3秒過一人
    北京站進站驗票口,人臉與採集功能的自助驗證驗票設備(「自助刷臉」設備)由原來的10臺增加至12臺 7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站獲悉,為迎接即將來臨的2019年春運,北京站重新改造了進站驗票口,改造後的進站口
  • 老賊來北京站作案專挑凌晨熟睡旅客「下手」
    四月九日凌晨,在北京站4號候車室偷竊乘客手機的男子被便衣民警當場抓獲。據報導,這名男子是個老賊,刑滿釋放還不到一個月就再次犯罪。四月九日凌晨四時,天才蒙蒙。這時北京站候車室的乘客們還在沉睡。突然間,一個形跡可疑的男子邊看邊向熟睡的旅客走去。
  • 便衣民警喬裝旅客席地而睡 深夜北京站廣場上獵人在...
    短寸、眯縫眼、1米7的身高……北京站派出所執勤隊便衣打扒民警蘇海林評價自己有一張「大眾臉」,「長相很普通」。然而正是這樣的外貌特點方便蘇海林將自己隱藏在人群中。火車站茫茫人海,很少有人會留意到他的存在。近日,北京站派出所對夜間偷竊熟睡旅客的嫌疑人部署實施抓捕行動,蘇海林喬裝旅客在北京站廣場上席地而睡,暗中觀察嫌疑人的一舉一動,如同叢林中蟄伏的猛獸,伺機而出。
  • 戶外多功能天幕防水防曬沙灘涼棚遮陽帳篷
    帳篷尺寸:420*420cm  單個包裝尺寸:55*10*10cm單個毛重:2.5kg面料材質:210T尼龍格子布(可定製)    杆子:15mm金屬杆子*2(可定製)產品特點:便攜遮陽帳篷
  • 鐵路春運明天開啟 北京站再增8個「刷臉進站」通道
    2018年春運即將於明天啟動,記者從鐵路北京站和北京南站獲悉,今年兩站均新增了「刷臉進站」通道方便旅客進站驗票,此外北京南站還對北地下安檢區域進行改造,提高旅客進站效率。  鐵路北京站預計春運期間發送旅客428萬人,同比增加16.2萬人,漲幅3.9%,日均10.7萬人。
  • 北京站為D字頭列車開闢專用候車室
    北京站為D字頭列車開闢專用候車室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2日 07:36 來源: 北京晨報 記者昨天在北京站看到,位於二層北部的第三軟席候車室已裝修完畢,將專供「D」字頭列車旅客候車。而備受關注的子彈頭動車組目前已抵京。據了解,第一批在全國投入提速運營的動車組不足百列,目前大部分列車都在線上空車試跑,做載客運行的最後準備。    新候車室距站臺走路兩分鐘    從北京出發的動車組列車半數以上將在北京站開行。
  • 我買的房子要是帶個院子,一定砌花壇搭個涼棚!養花種草吃飯納涼
    我覺得一定要搭個涼棚才算體現院子的真正實用價值!那如果又想同時養花養草的話,就不妨參考這位業主家的庭院設計,背靠花壇邊搭個涼棚,一舉多得!√養花種草成蔭納涼一邊是花壇,一邊是涼棚室外餐廳,花草澆完水就能坐在涼棚下歇一歇,而涼棚下做餐廳,又有背後的花壇相襯,就餐的氛圍也變得更加自然和諧了!
  • 北京站「刷臉進站」設備安裝完畢 但仍需旅客提前領取紙質車票
    在北京站,進站驗票驗證口的自助驗證驗票設備今年增至30臺,將覆蓋所有窗口。設備更新換代了,但乘客對這高科技還有點陌生感,春運剛啟動,北京站的志願者們就在閘機口兩旁,輔導乘客正確使用設備,快速通過閘門,順利坐上回家過年的火車。北京站:保留人工驗票模式新上崗的刷臉通道到底使得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