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修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舊址:讓紅色電波永不消失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河北修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舊址:讓紅色電波永不消失

2017-10-02 09:12:0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位於石家莊礦區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舊址 俱凝搏 攝

  中新網石家莊10月2日電(俱凝搏 馬宇靈)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國開國大典上,毛澤東向世界宣告「新中國成立」,新中國的聲音是從河北石家莊井陘礦區的天戶國際廣播電臺傳向世界的,它被譽為「為新中國奠基的開國第一廣播電臺」。1日,記者來到這裡再次感受它開創「國際廣播新紀元」的輝煌歷程。

  據介紹,1948年3月,人民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根據中共中央指示,陝北新華廣播電臺5月23日改在河北省平山縣播音。但由於國民黨軍隊的狂轟濫炸,9月底電臺遷至石家莊市井陘礦區天戶村播音。

位於石家莊礦區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舊址地下通道 俱凝搏 攝

  當記者走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舊址時,現場一派繁忙景象,石家莊井陘礦區人民政府正在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舊址進行搶救式修復。電臺原為二層大樓,建築面積425.6平方米。在現場的施工人員已經將掩埋於地下的大樓一層建築清出地面,但牆體上還留有被土層掩埋的痕跡。地下建築有地下連結防空和用作緊急疏散的地下廊道,保存較為完好,被掩埋於地下的出入口和通風口也都已經清理完畢。

  1949年3月24日,作為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通訊工具,陝北新華廣播電臺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完成了自己歷時5個多月的歷史使命,改由北平新華廣播電臺向全國播音。但由於其原有設備完備、技術精良,隨即又被命名為北平新華廣播電臺第一轉播臺繼續發揮作用。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聲音也是從這裡傳向世界的。這以後的四年多裡,第一轉播臺並沒有卸下肩上的擔子,直至工作到1953年6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全部將人員、設備遷出天戶村,這裡才停止轉播。

  據了解,當年石家莊礦區的陝北新華廣播電臺七座天線塔分別可以向歐洲、南京、上海方向播發信號。之後為擴大發射範圍,新建了兩座高達65米的大鐵塔。在天戶架設的天線中,一條向美國廣播,一條向歐洲廣播,從而開創了國際廣播的新紀元。當時這座廣播電臺發射功率達3000瓦,成為中共在解放區興建的最大的廣播電臺。

  據介紹,陝北新華廣播電臺每次播出30分鐘的《對國民黨軍廣播》節目和25分鐘的新聞節目以及20分鐘的《英語新聞》等。這些節目在配合中共作戰、瓦解國民黨軍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時除陝北新華廣播電臺外,還有東北、華北、華東等九家電臺。各臺除自辦節目外,都轉播陝北新華廣播電臺的信號。

  當時這裡有40多名工作人員,為了加強保衛,最著名的中央第一師(8341部隊)的一個連隊在此駐守。而齊越、錢家楣、孟啟予、丁一嵐等新中國播音界泰鬥都有在石家莊礦區播音經歷,美國人李敦白直接用英語廣播,後來這裡也成為培養播音大師的搖籃。

  據介紹,本次設計是以舊址重點保護範圍為基礎並參照天戶新城規劃圖後進行的,總建築面積:2218平方米,其中:地上總建築面積1378平方米,地下室建築面積840平方米。舊址恢復後將分成以下核心功能區:舊址參觀區:電臺大樓舊址一層,復原當時工作場景;二層陳列展廳:天戶發射臺建設過程、人物事跡、文物、圖片等;窟窿峰播音室和發射鐵塔參觀區:模擬窟窿峰,復原播音室和復建發射塔架;新建展廳:全景展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自延安誕生到進京全過程,實現讓「紅色電波」永不消失。(完)

相關焦點

  • 河北斥資2.2億元修復西柏坡革命舊址
    此次修復,對已經修復完成主體工程的中央辦公廳、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中央婦委5處舊址,在中央對口部委支持下,進一步充實文物資料,豐富展覽內容,完善配套設施,爭取早日對外開放。對舊址尚存的中央青委、中央電臺、人民日報社3處舊址及華北人民政府第一期的民政部、農業部、工商部、交通部、公安部、水利委員會、法院7個舊址,按照修舊如故、保持原貌的原則,在原址基礎上進行修繕恢復,並積極做好文物保護項目的立項申報工作。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簡介 | 組織機構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臺,是中國最重要的、最具有影響力的大眾傳媒之一。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誕生於1940年12月30日。現辦有中國之聲、經濟之聲、音樂之聲、都市之聲、中華之聲、神州之聲、華夏之聲、民族之聲、文藝之聲等9套無線廣播節目,每天播音200個小時,覆蓋全國。同時還開辦了4套數字廣播節目和3套手機廣播節目。
  • 網友抱怨家鄉廣播竟收聽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人民網北京3月11日電  一位安徽蕪湖網友留言,「蕪湖的FM頻段裡和中波波段裡,為什麼都收聽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第一套節目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第二套節目。」蕪湖市委辦公室回復,該節目轉播的發射功率為100瓦,尚不能覆蓋蕪湖所有地區,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二套節目目前在蕪湖沒有轉播發射。
  • 河北涉縣西戌鎮全面打造「紅色新聞文化小鎮」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陳正 通訊員劉彥兵)近年來,被譽為中國「紅色新聞文化之鄉」的河北省邯鄲市涉縣西戌鎮,啟動實施了「紅色新聞文化小鎮」建設項目,通過挖掘紅色底蘊,引領創新發展。涉縣西戌鎮是新中國新聞廣播文化事業重要成長地和轉折地。
  • 河北廣播電臺小強攜新書 現身圖書大廈與讀者面對面
    河北人民廣播電臺交通頻道娛樂脫口秀節目「小強來了」和「新石門客棧」主持人小強,以其「強式幽默」給聽眾朋友留下深刻印象, 您是不是經常收聽河北電臺992頻道呢?您有沒有被「小強來了」和「新石門客棧」裡面的「強式幽默」所打動?有沒有想見見小強真人的願望?
  • 現象級舞劇哈爾濱大劇院首演|舞姿傳遞「永不消失的電波」
    現象級舞劇哈爾濱大劇院首演|舞姿傳遞「永不消失的電波」 2020-10-19 0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佛山人民廣播電臺簡介
    佛山人民廣播電臺地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的中部,距廣州、中山、珠海、肇慶等工業城市均在50公裡以內,離澳門、香港也只有100公裡左右,地理位置優越。  1988年9月28日,正式開始調頻立體聲廣播;  1991年8月19日,佛山電臺在中國廣播界率先實行全天24小時播音;  1996年12月15日,佛山電臺在亞洲首先實行數字音頻廣播(DAB)試播;  1999年10月13日,佛山電臺實現數字多媒體廣播(DMB);  2002年4月22日, 佛山電臺成為中國第一個實現地鐵覆蓋的電臺。
  • 大連人民廣播電臺
    大連人民廣播電臺     大連人民廣播電臺創建於1946年1月16日。1945年12月,大連市政府接管了日本人建立的「大連中央放送局」,於1946年1月16日正式對外播音,呼號為大連廣播電臺。
  • 南昌人民廣播電臺
    南昌人民廣播電臺     南昌人民廣播電臺
  • 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人民廣播電臺於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主持人風採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主持人風採
  • 聲聲守望——中國人民廣播事業誕生80周年
    編者按:2020年12月30日是中國人民廣播事業誕生80周年,80年前的今天,延安新華廣播電臺從陝西王皮灣的窯洞裡發出了第一聲清脆的呼號,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廣播事業從此掀開了嶄新的一頁。它從炮火硝煙中走來,它見證了共和國的誕生,也伴隨著時代的每一次進步與成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推出中國人民廣播事業誕生80周年特別報導《聲聲守望》。
  • 發報機、電臺、電報……八大處公園啟動紅色電波主題展
    9月27日,八大處紅色電波主題展在八大處公園靈光寺院內啟動。發報機、收報機、電臺、電話……一臺臺鏽跡斑斑的通訊設備,一封封陳舊發黃的電報,仿佛訴說著八大處發出的紅色電波。中國人民解放軍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殘餘軍隊,解放全國人民,保衛中國主權的獨立和完整。八大處的紅色電波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 吉林人民廣播電臺:讓價值觀隨聲入心
    9月9日,一名張姓男子向FM103.8吉林交通廣播求助。在電臺的協調和幫助下,傷者在就近的吉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及時得到了治療。「我並不覺得這是新聞,因為每天都有類似的事情通過我們的幫助得以解決。」吉林交通廣播副總監趙敏說。       就這樣,友善的價值觀通過吉林人民廣播電臺的電波傳遞給聽眾。
  • 凝聚力量 振興東北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2017年中國品牌集結行動...
    4月27日,聚力中國,共贏央廣——中央人民廣播電臺2017年中國品牌集結行動第七站在大連隆重舉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總編輯姜海清、遼寧廣播電視臺總編輯張本剛出席會議並致辭。會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副總監侯東合、經濟之聲財經節目中心證券節目部副主任王紀春分別對中國之聲、經濟之聲的特色品牌節目和2017年推出的重點項目進行了主題推介。遼寧廣播電視臺遼寧之聲副總監戰軍介紹了遼寧廣播電視臺的重點資源。上海黃金搭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全國營銷總監帥志偉代表央廣合作夥伴發言。
  • 深圳人民廣播電臺簡介
    1986年10月12日 ,深圳廣播電臺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在南中國海的藍天裡嘹亮新啼。  廣播讓我們聚首,廣播讓我們溝通;廣播讓我們相互溫暖,廣播使我們共同提高。所辦的《898早新聞》、《民心橋》、《夜空不寂寞》、《我唱我歌》、《新聞早班車》和《交通快報》等節目以及眾多新聞報導,在社會上產生廣泛影響,收聽率、收聽份額均居覆蓋深圳上空的二十多家電波之首,實現了經濟宣傳、創優創收和事業發展等方面的豐收。深圳廣播電臺擁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經典詩文朗誦會」、「鵬城歌飛揚—深圳十佳原創歌曲頒獎典禮」已經成為深圳市重要的文化品牌。
  • 可線上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交通廣播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交通廣播央廣旅遊節目組招募實習生啦
  • 中國之聲開播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完成8套節目改版
    中廣網北京1月1日消息 隨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在2004年元旦正式開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已經完成了8套節目的改版。它們分別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一套節目(中國之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二套節目(經濟之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三套節目(音樂之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四套節目(都市之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五套節目(中華之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六套節目(神州之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七套節目(華夏之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八套節目(民族之聲)。
  • 西安人民廣播電臺新聞頻率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省會自治區首府臺 西安人民廣播電臺新聞頻率     西安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廣播是伴隨著中國廣播專業化改革的強勁之風,於1996年11月1日正式開播的。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三套頻率將並機直播 中秋夜「天宮二號」發射盛況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將在15日20:30-24:00期間,推出特別直播《追夢天宮》,並於21:30—23:00期間在中國之聲、中華之聲、華夏之聲三套頻率並機直播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實況,用聲音見證和記錄我國全面完成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的關鍵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