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的農家院已不適應新的旅遊業態發展,檔次較高的新型民居民宿正在各地蓬勃發展。不少鄉村利用當地生態美景發展文旅產業,建設新型民居民宿,並帶動鄉村農戶居民創收增收。
河南魯山縣花園溝村:生態美景藏深山,建起民宿引客來
河南魯山縣花園溝村山高林密,森林覆蓋率高達95%,是純生態天然氧吧。夏季最高氣溫比山外低10℃左右,是休閒避暑的好地方。但因交通不便,接待檔次低,留不住遊客,前幾年全村有20多家農家樂,現在只剩下五六家,屬深山區深度貧困村。
去年,該村成為平頂山市委組織部領導的聯繫點後,在魯山縣教育局駐村工作隊的幫助、支持下,決定引入龍頭旅遊公司,對全村進行整體規劃包裝,建設新型民居民宿,以龍頭公司引領全村休閒旅遊業的發展,進而帶動農戶增收。
村內的一些基礎設施已經進行過改造和提檔升級,廢棄不用的村小學改造成住宿、餐飲為一體的較高檔次的四合院清水源山居,小河道邊也建設成6間新式民宿。如今,二期民居民宿工程和景區開發也將馬上開工。
浙江紹興:嵊州通源處處是美景,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帶動民宿經濟
位於嵊州市西部的通源鄉地處會稽山脈末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山區鄉。雖遠離市區,但大自然的饋贈使得全鄉極富特色,自然資源獨特。
近年來,藉助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東風,通源鄉等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通源鄉圍繞「把山區像景區一樣打造,建設宜居宜遊美麗鄉村」的目標,依託極具魅力的生態優勢,著力把通源打造成為「一個沒有目的地的旅行地」,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民宿經濟快速興起,目前已有民宿17家,床位260個,年接待遊客在2萬人次以上,帶動村民直接增收在300萬元以上,帶動茶葉、香榧、高山果蔬等農副產品增收1500萬元以上。
浙江寧波石浦鎮沙塘灣:「空心村」打造精品民宿集聚區
石浦鎮沙塘灣,一個濃聚海洋文化、閩南文化及古漁村民居文化元素的海邊「小漁村」,伴隨著精品民宿的集聚,這個曾經被人們遺忘的「空心村」再次甦醒。
2015年,上海白領、旅行達人葉紅懷回鄉打造了一家屬於自己的民宿——沙塘靜灣,這家把城市需求與象山山海人文多元融合的漁鄉文化民宿打動了一批城市旅人的心扉。
2016年起,沙塘灣村採取「統一流轉、分步招商」,與80餘戶漁民籤訂閒置房屋集中流轉協議,通過租賃的方式將閒置的漁家「移民房」流轉到集體,由集體成立旅遊管理公司對外招商,先後吸引「目的地」「橡樹緣」等多家知名旅遊企業投資落戶。2018年開始,「朝山暮海」「玖悅初見」「緣海」等鐫刻著漁鄉文化烙印的精品民宿相繼開業。
沙塘灣精品民宿集聚群的打造讓漁家「移民房」褪去昔日蕭條的面貌,更多的漁民「洗腳」上岸,推動漁村從傳統漁業向旅遊業轉型。
河北懷來縣:坊口村民宿「落戶」「攪熱」寂靜山村
位於懷來縣東南山區的坊口村,坐落於群山環抱間,明長城南側。村內保持著原有的純樸風貌,恪守著一份遠離城市喧囂的寧靜。全村160戶,380人,年輕人大多在外工作,留在村裡的多是老年人。
2016年,「靜西谷」民宿項目在此「落戶」,與村民籤約,將閒置的房屋轉租過來,經過設計師重新設計裝修,計劃打造風格不同的民宿。在民宿裝修過程中,設計師就地取材,村裡的幹樹枝、灰瓦、陶罐、壘砌豬圈院牆的長城磚,都被設計出各種不同造型,裝點民宿。
現在村裡已有6座特色民宿、一間咖啡館、一個接待中心、一座北京電影學院影視基地、一個老人公益食堂,留守在家的村民也有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靜西谷民宿項目在坊口村「落戶」,「攪熱」了寂靜山村。一撥又一撥遊客的到訪,為坊口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人氣。
-今日留言·互動時刻-
大家有沒有想開一家專屬於自己特色的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