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的源頭,應與中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關。
據說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賜福。
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赦罪。
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解厄
中元節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祭祖活動
相傳,農曆的七月初一鬼門大開,閻羅王特許陰間的鬼魂會回到陽間接受後人的祭祀,而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就會飄蕩在人間尋找食物。
人們相信在中元節期間祖先會返回陽間的家中看望子孫後代。因此,民間會在中元節,祭祀先人,超度亡魂。
01:在中元節的時候,人們可以燒紙錢送祝福,祝願已經逝去的親人,先人。
02:可以點孔明燈寄託自己的美好祝願,懷念已經逝去的親人朋友。
03:可以放河燈,送去對先人的祝福,這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是我們的一種感情寄託。
04:同時活著的人也要珍惜當下,不要愧對社會和朋友,不要愧對了已經離去的親人。
中元習俗吃什麼
01:吃鴨子
相傳中元節這天去世的祖先會回家探親,要過奈何橋,奈何沒有船隻,所以活著的人要送些鴨子下去,載他們回來。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到中元節就吃鴨子的傳統。
02:吃餃餅
某些地方載中元節會吃餃餅。一種類似於春卷的食物。相傳濟公見每日剩菜有些浪費,就將剩菜裹在糊拉汰皮裡供下一餐食用。久而久之這一習慣也流傳了下來。
有些地方吃扁食、蒸面羊、吃瀨粉、吃花饃等等。千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地域不同,習俗也各有差異。
註:部分素材整理自網絡,旨載分享,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