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重磅事件引起的蝴蝶效應引起了影視圈大震動,針對其他明星工作室的補稅規定正在逐漸明朗。
在此之前,不止一位影視行業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反映,目前不管是稅收政策還是其他各項政策都不明朗。很多的公司和正在進行的項目都在觀望,不敢請明星來出演。眼下,記者了解到,補稅的相關規定正在逐漸落實中。
一則關於影視工作室補稅的《橫店工作室會議內容》(以下簡稱「會議內容」)截圖在網際網路上瘋傳,一時引起了很多娛樂圈人士的恐慌,有人認為其中的補繳標準過高,過於「一刀切」。
《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從橫店當地參與過該會議的可靠信源處得知,根據國家稅務總局下達到各地的通知,實際上這項標準只是針對明星工作室,並非是針對所有工作室和影視公司,而明星可能更多指的是一線明星。
明星工作室收入100萬需補稅19萬
根據會議內容,橫店影視實驗區收到稅務總局通知,相關工作室需要按照2016年至2018年三年總收入的70%(最少)依據個人勞務計算稅款進行補繳。
11月29日,記者從一位在橫店當地註冊了工作室和影視公司並且在橫店辦公的影視行業從業者處了解到,該通知所指會議半個月前已經在橫店召開。而另一位藝人工作室的負責人則向記者證實了該消息,表示最近才開始明確規定,正式通知估計會在後續公布。
而一位接近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相關負責人的消息源告訴記者,該項規定近期由國家稅務總局下達,確實是按照上述會議內容標準進行計算,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在近期對一些從業者進行了小範圍的指導。但該內容並非是指所有影視行業的工作室和公司都要按照該標準進行補稅,而只是針對各地明星工作室的補稅標準,除了明星工作室,其他工作室都不按照這個標準來補稅,也並不是所有的工作室「一刀切」,「主要是針對明星,或者可以說是針對一線明星」。
該會議內容顯示,以工作室收入100萬元為例,比如100萬元×70%為個人補交勞務費用的計稅依據(按最高40%勞務稅率計算),100萬元×70%×80%×40%-7000(速算扣除數)為217000元,之前已繳納個稅為100萬元×70%×3.5%為24500元,所以需補繳稅款為217000-24500為192500元。即100萬元需補繳19.25萬元。
稅務和審計領域專家丁會仁向本報記者解釋這一計算依據。他表示,首先工作室註冊為個人獨資企業,稅務納稅主體是個人獨資企業,按照個人所得稅稅法規定,企業應為納稅主體,可以就投資人來繳納個人所得稅。其次,為什麼按照70%來計算個人勞務所得?因為很多時候藝人工作室需要開發票給支付款項的拍攝電影公司,如果影視公司支付某個藝人100萬元,藝人用工作室開100萬元發票給電影公司,這個業務過程中,按照以前核定個稅的方法,實際當時交了3.5%的個人所得稅。
在過去幾年,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來吸引明星和影視公司去當地註冊,霍爾果斯、東陽、無錫等成為明星工作室扎堆註冊的地方。丁會仁指出,按照稅法規定,地方稅務核定徵收個人所得稅,是許多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策略之一,這吸引了很多同類型的公司來當地註冊實體並在當地納稅,但是,這種政策是和個人所得稅稅法是有衝突的。
同時,丁會仁表示,100萬元的例子中的速算扣除數7000元是簡化計算的一個常數,具體計算比較簡單,勞務報酬計算超過2萬元的計算公式是: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速算扣除數指的是採用超額累進稅率計稅時,簡化計算應納稅額的一個數據。速算扣除數實際上是在級距和稅率不變條件下,全額累進稅率的應納稅額比超額累進稅率的應納稅額多納的一個常數。因此,在超額累進稅率條件下,用全額累進的計稅方法,只要減掉這個常數,就等於用超額累進方法計算的應納稅額,故稱速算扣除數。
該會議內容表示,本次自查由稅務總局下達浙江稅務局,共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自查自糾階段,於2018年12月30日截止,需補繳費用和滯納金;第二個階段,約談補稅工作室,需要在12月15日前完成,且目前3天內已經有17位藝人被約談;第三個階段,稅務上門輔導、檢查,於2019年1月起至2019年3月截止,需補繳費用、滯納金和罰款;第四個階段為重點檢查和稅務抽查,於2019年3月起至2019年6月止,需補繳費用、滯納金和罰款,可能會涉及刑事處罰。
影視工作室和影視公司自查自糾
記者也獨家從上述信源處獲知,該會議內容所列的四個階段實際上會更加提前,比如第一個階段要在12月底之前最好要有所動作,而相關部門的抽查在春節後將會進行。
記者注意到,該內容還顯示,稅務部門2018年12月初內部定約談名單,橫店實驗區建議自查自糾階段時間越早越好,儘量在2018年12月15日前完成。
11月29日這則補稅標準引起了影視娛樂圈的大討論,悲觀者眾,認為標準是否過高和「一刀切」。編劇劉和平則和國家稅務總局領導進行了溝通,並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與國家稅務總局溝通後,國家對影視行業的扶持政策不變,只會更好,關於這三年補繳應納未納稅款對編劇行業已明確答覆,按2002年國稅字52號文件繳納16%稅款,未足16%補足即可」。
而記者從上述信源處獲悉,補稅標準中明星工作室是最高的,而實際上除了明星工作室其他包括編劇、製片人、導演、影視公司在內補稅標準肯定要低於70%,但是具體的標準稅務總局沒有下發正式文件。但仍然都需要自查自糾,這意味著在自查自糾過程還是按照原先的標準進行,如果發現了問題則需要補繳稅款。
記者了解到,除了明星工作室,其他的影視工作室,因為利潤和收入沒有那麼高,需要考慮其成本,不能以如此高的標準進行補交。
同時,對方還透露,影視工作室、影視公司要按照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自查自糾,因為影視公司本身就是查帳徵收,所得稅已經交過。四個方面包括,第一,公司收入是否全部進行了上報,有沒有現金進入,但是卻沒有通過公司的現象;第二,支出有沒有多列,即是否存在虛開發票等情況;第三,所有發票是否規範;第四,是否有關聯交易,不同地方的註冊公司通過關聯交易進行避稅,比如將某地的利潤放在霍爾果斯,從而避免交所得稅。
記者查閱國家稅務局網站,在今年10月8日,一則關於《國家稅務總局部署開展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秩序工作》稅務要聞顯示,國家稅務總局通知明確,從2018年10月10日起,各地稅務機關通知本地區影視製作公司、經紀公司、演藝公司、明星工作室等影視行業企業和高收入影視從業人員,根據稅收徵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相關規定,對2016年以來的申報納稅情況進行自查自糾。
對在2018年12月底前認真自查自糾、主動補繳稅款的,免予行政處罰,不予罰款。從2019年1月至2月底,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自查自糾等情況,有針對性地督促提醒相關納稅人進一步自我糾正。
對經提醒自我糾正的納稅人,可依法從輕、減輕行政處罰;對違法情節輕微的,可免予行政處罰。從2019年3月至6月底,稅務機關結合自查自糾、督促糾正等情況,對個別拒不糾正的影視行業企業及從業人員開展重點檢查,並依法嚴肅處理。2019年7月底前,對在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秩序工作中,發現的突出問題,要舉一反三,建立健全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管理長效機制。在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秩序工作中,對發現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違法違紀問題,以及出現大範圍偷逃稅行為且未依法履職的,要依規依紀嚴肅查處。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