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雙十演說"稱讓臺脫胎換骨 臺民眾買帳嗎

2021-01-11 中國臺灣網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10日上午在「雙十」活動發表演說,提出新「四不」的兩岸主張,即「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不會在壓力下屈服、更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全文不僅未提「九二共識」,更是再次提及「不屈服於壓力」一說,這被大陸學者認為是毫無誠意,老調重彈。那麼在臺灣島內,這篇長達18分鐘、備受熱議的演說,民眾買帳嗎?

  臺媒質疑:什麼都可以談,卻不能談「九二共識」?

  臺灣媒體在一周以前就熱衷於猜測蔡英文的演說內容,期待其為兩岸融冰提供契機。但在演講之後,主流臺灣媒體普遍表示出對兩岸關係走向的擔憂。

  臺灣聯合新聞網發表評論認為,蔡英文在演說中始終沒有提到「九二共識」,這其實是蔡英文用口說加腹語,提出新版的「四不一沒有」。對於要如何打開兩岸僵局,蔡英文拐彎抹角說出了「四不」,而其中真正的關鍵卻是她終究沒有講出口的「一沒有」,就是「沒有九二共識」。當年,陳水扁雖然作了「四不一沒有」的保證,但在「一中原則」問題上採取迴避的態度,國臺辦認定其善意缺乏誠意,如今大陸同樣不會買帳。

  臺灣《聯合晚報》稱,蔡英文「雙十演講」被視為能否促使兩岸融冰的重點觀察指標,但蔡這番演講仍是「未填完答案的試卷」。蔡英文在演講中稱「什麼都可以談」,實際上卻是「什麼都可以談,就是不能談『九二共識』」。

  臺灣《中國時報》評論指出,「新四不」之間互相矛盾,既然「不會對抗」又何要以決絕口吻說「不會屈服」?臺當局若要以「新四不」作為駕馭兩岸關係的四輪,恐怕一步也邁不開。

  臺灣《旺報》發表評論表示,蔡英文的「雙十」演說,對內交代成分更多。對「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及兩岸關係定位問題,蔡英文則隻字不提,看來兩岸冰冷的僵局,將暫時維持下去。

  學者點破:蔡英文的「善意」不過是想營造悲情形象

  面對蔡英文在演講中自詡「善意」,呼籲大陸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臺灣學者直指其意圖為執政不力開脫,不過是想進一步營造被打壓的悲情形象以爭取民意。

  臺灣文化大學陸研所教授龐建國認為,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的講話,還是一種單方面的喊話,並且仍然採取「拖字訣」。大陸設定的「通關密語」就是「九二共識」,而蔡英文做不到,因此就不會得到像馬英九一樣的回應與待遇。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則指出,蔡在演講中再次提及會用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以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關係,不過是「臺獨」主張「借殼上市」的工具而已。

  臺北大學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鄭又平指出,蔡英文通篇不承認「九二共識」這一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石,「什麼都可以談」不啻為一句空話。縱觀蔡英文近期接受美、日媒體採訪時的言論及給民進黨成員公開信的內容,不難發現,其自詡所謂「善意」,用意是將兩岸事務「去前提化」、「國際化」,通過不承認「九二共識」又不否認「九二會談」,企圖把兩岸事務擺上國際舞臺。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副執行長林信雄表示,蔡英文聲稱的「善意」不過是想進一步營造被打壓的悲情形象以爭取民意,從而改善其執政3個多月來支持度直線下滑的局面。這是民進黨一貫的文宣套路,具有很大迷惑性。但只要稍加思考,就知道民進黨「臺獨」立場不改,不承認「九二共識」,所謂「良性對話」不過是一句空話。

  藍營批駁:蔡英文唯一沒變的就是一直改變

  對於蔡英文堅持的「維持現狀」說,藍營則是批駁犀利,切中要害。

  馬英九辦公室直接指出,如果否定「九二共識」,現狀就無法維持,蔡英文一再重複的「維持現狀」承諾難免成為空洞口號。

  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諷刺蔡英文只會 「耍嘴皮」。

  因抗議黨產被清算而缺席「雙十」活動的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在臉書上嗆聲蔡英文,「四問」點出其演講中的模糊地帶:兩岸的定位是什麼?兩岸是用什麼樣的關係去協商?是否基於兩岸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怎麼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要求蔡英文明確回答,並呼籲蔡英文不要再用空洞華麗的詞藻欺騙人民。

  新黨黨主席鬱慕明批評,蔡英文「唯一沒變的現狀,就是一直改變」。

  網友諷刺:蔡英文呼口號作秀第一名

  儘管蔡英文在演講中許諾連連,聲稱要讓臺灣「脫胎換骨」,但是一向以犀利聞名臺灣網民,諷刺起蔡英文的表現卻是毫不留情,稱蔡英文是「作文施政」,「呼口號作秀第一名」,不自量力還要拉上臺灣陪葬。

  有臺灣papi醬之稱的侯漢廷發布20秒視頻,惡搞蔡英文全程都是在「空談琴」,不清楚在講什麼。

  網友「Dong Chen」寫道: 「維持現狀」的「空心菜」是不是詞窮無步,通篇文告觸及兩岸東拼西湊、冷飯熱炒才會如此錯亂?

  網友「Seaphone Ren」表示: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世界上有幾個人願意坐下來跟你談?你有什麼資格選擇談判對象?

  網友「Chao Ling-Ying」表示:「空心菜」破壞兩岸和平和諧關係之後再喊「不屈服」、「不對抗」,說穿了「黑心空心菜當局」,放棄「臺獨」不肯,實現「臺獨」不敢!

  網友「ShiBaLa」評價:不認「九二共識」不會影響兩岸經貿? 臺灣觀光產業變「觀光慘業」!臺灣不靠兩岸經貿靠「南向」就行?真的能行,蔡英文家族為何不先示範大手筆南向投資?不知哪個腦殘白痴臺商會跟進?

相關焦點

  • 蔡英文「雙十演講」叫囂不會退讓 臺學者:「臺獨」跳不出佛掌心
    中國臺灣網10月10日訊 據香港大公網報導,今天台灣舉行「雙十」慶典,蔡英文對兩岸關係的論述成為關注焦點。在蔡辦提供的演說摘要中,蔡英文叫囂「不會在壓力下屈從退讓,甚而犧牲臺灣『主權』」。島內認為蔡英文此次講話是老調重彈,不過是想凸顯「臺獨」野心,但終究跳不出「如來佛手掌心」。
  • 「雙十」演說 蔡英文未完成的答卷依然空白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0日發表「雙十」演說。不出意外,在兩岸關係部分,她依舊不改「溫和拒中」的立場,持續在「九二共識」這一兩岸共同政治基礎上打模糊牌。繼續沿用520就職演說的說辭,用臺灣地區相關規定做擋箭牌,表示「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
  • 蔡英文「雙十」講話「濤聲依舊」
    「雙十」談話,國民黨主席洪秀柱通過新聞稿表示,要以民眾的安全福祉為念,而不是把人民帶向一個不安的未來。  《旺報》報導,臺灣文化大學陸研所教授龐建國認為,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的講話,還是一種單方面的喊話,並且仍然採取「拖字訣」。     《聯合報》消息,蔡英文提到未來要推動新南向政策,和東南亞、南亞等地發展觀光、互助關係。在眾所矚目的兩岸關係部分,蔡英文稱,「應該趕快坐下來談,只要有利於兩岸人民福祉,什麼都可以談。」
  • 「雙十慶典」凸顯臺灣政治撕裂 臺媒體人:慶典如忌日
    」凸顯臺灣政治撕裂 臺媒體人:慶典如忌日很好笑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明宇】10日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後的首次「雙十慶典」,雖然她在演說中要大陸方面正視所謂「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但講稿中多以「臺灣」取代「中華民國」,連「行政院長」林全都沉著臉,看不出到底有沒有唱「國歌」。
  • 「雙十慶典」凸顯臺灣政治撕裂 臺媒體人:慶典如忌日
    」凸顯臺灣政治撕裂 臺媒體人:慶典如忌日很好笑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明宇】10日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後的首次「雙十慶典」,雖然她在演說中要大陸方面正視所謂「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但講稿中多以「臺灣」取代「中華民國」,連「行政院長」林全都沉著臉,看不出到底有沒有唱「國歌」。
  • 臺民眾:蔡英文越發招搖
    文|快樂天使 審丨瑾函前段時間,由於大陸加大了軍機巡臺力度,民進黨當局心生畏懼,逐漸露怯,尤其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發表「雙十講話」時,還連連表態稱「希望與大陸進行和平談判」,對此島內的一些親綠媒體更是大肆煽風點火
  • 民眾很失望!「雙十焰火秀」逾半未引爆,臺當局相當尷尬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臺灣「雙十焰火秀」10日晚在花蓮縣上演,但一連串操作失誤卻讓臺當局相當難堪。據臺灣《聯合報》11日報導,「雙十焰火秀」今年首度移師花蓮舉行,主題為「繽紛雙十,璀璨花蓮」。當局宣稱它創下許多歷屆之最,包括首創在浩瀚壯闊的太平洋施放海上焰火,3萬多枚焰火彈依序綻放於160米至550米高的夜空等。
  • 各方緊盯蔡英文「雙十講話」 島內氛圍一片肅殺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魏允平】10月10日是島內的「雙十節」,臺當局將在「總統府」外舉行慶典活動。這是蔡英文上臺後的第二個「雙十節」,島內氣氛與往年相比少了幾分歡樂,多了不少緊張,首度移師臺中的「國慶晚會」在一片肅殺氛圍中舉行,警方全力嚴防10日慶典時統派和「獨派」的衝突。蔡英文在「雙十慶典」中的講話也備受各界關注。
  • 兩岸議題誠意缺失 蔡英文「雙十談話」惹來島內外狠批
    「維持現狀」空洞無物  在蔡英文剛演講完不到兩小時,臺灣聯合新聞網就刊出評論稱,「從蔡英文的『新四不』中,你聽出『一沒有』了嗎?」蔡英文的意思是「不和、不戰、不降、不走」。而對於如何真正維持現狀、打開兩岸僵局,她拐彎抹角、偷龍轉鳳,真的關鍵是她未說出口的「一沒有」,即「沒有『九二共識』」。  沒有「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兩岸和平現狀如何維持?
  • 臺冷清「雙十節」前烏龍多 欲挽回「外交顏面」鬧出笑話
    臺灣《中國時報》9日稱,蔡英文當局為了掩飾連續「斷交」以及無法出席國際會議的事實,時時把與日美關係的各種「突破」掛在嘴邊,導致對外單位只要一遇到「罕見情形」就見獵心喜,直接與「突破」聯想在一起。8日,臺「國慶籌備委員會」進行最後一次預演。
  • 蔡英文「雙十講話」自數政績:臺灣民眾會買帳嗎?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天發表「雙十講話」,洋洋灑灑五千多字中,除了充斥著「兩國論」分裂謬論和針對大陸的對抗思維外,還用了大量篇幅細說臺當局做了哪些事。比如「年金改革」、「前瞻計劃」、「轉型正義」……,顯然,蔡英文把這些都看成了民進黨的執政的功勞,希望以此來提醒臺灣民眾,民進黨還是有政績的,希望為年底選戰加分。
  • 蔡英文「雙十講話」未提九二共識 臺灣島內持異議
    中新網10月10日電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針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發表的「雙十講話」,臺灣島內多方提出了異議。其中,對於蔡英文講話涉及兩岸關係的部分,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等人都對其不提九二共識表示質疑。
  • 蔡英文「雙十講話」透露的信息
    10月10日,蔡英文在臺灣發表了題為「民主臺灣照亮世界」的演說。該演說是臺灣方面每年一度的例行性安排,但卻是分析和了解臺灣當局內外政策的極佳機會。今年的演說中,蔡英文向外界透露了什麼信息呢?其實,這只是兩岸關係發展的表象或者說是結果,究其原因是蔡英文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甚至在島內縱容某些「臺獨」勢力的「激進臺獨」活動。就在近日,島內「獨派」勢力發起的「東京奧運正名公投」已經邁過連署的門檻,將會與下月舉行的「九合一選舉」一道進行投票。這種只說結果不講原因的伎倆或許可以欺騙少數島內民眾,但非事實的真相,更不可能因此而對大陸的對臺政策產生任何的影響。
  • 蔡英文「雙十演說」惹怒臺「最狂部長」:大陸不像國民黨軟弱好耍
    (圖片來源:網絡)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2017年「雙十慶典」10日上午於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前舉行,蔡英文致詞時,向李登輝、陳水扁以及馬英九,三位前臺灣地區領導人表達謝意,卻讓前臺當局「法務部長」羅瑩雪不滿,投書痛批,「難道感謝陳水扁貪汙?」
  • 蔡英文首次"雙十"演說無改變 還要大陸正視"中華民國"
    今天台灣舉行「雙十」慶典,典禮以「臺灣有你真好」為主題。蔡英文將首次以臺灣領導人身份發表「雙十演說」,她對兩岸關係的論述,無疑成為關注焦點。蔡英文發表首次「雙十」演講(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慶典現場:「各唱各的調」今天上午,蔡英文在「總統府」接受來訪外賓致賀。據統計,今年出席活動的各國慶賀團共有347人。美國由聯邦眾議院能源暨商業委員會榮譽主席巴頓眾議員率團來訪,日本包括國會、地方議員,及民間親善團體共273人陸續訪臺。
  • 蔡英文"雙十演說"倒貼美日作妻 被批"欺師滅祖"
    【環球網綜合報導】香港中評社10月11日報導,新黨主席鬱慕明10日晚間臉書發文批評蔡英文雙十節演說是欺師滅祖,因為蔡放任外圍、職業打手羞辱先烈先賢;國際空間本來能去的還被拒絕;口口聲聲擅於溝通,其實根本無能溝通,搞成要「力抗中國的壓力」;說要維持現狀,其實沒變的是一直改變的現狀;把民主變成民粹,以改革之名,行鬥爭之實。
  • 蔡英文「雙十演說」被批「欺師滅祖」 竟倒貼美日作妻
    【環球網綜合報導】香港中評社10月11日報導,新黨主席鬱慕明10日晚間臉書發文批評蔡英文雙十節演說是欺師滅祖,因為蔡放任外圍、職業打手羞辱先烈先賢;國際空間本來能去的還被拒絕;口口聲聲擅於溝通,其實根本無能溝通,搞成要「力抗中國的壓力」;說要維持現狀,其實沒變的是一直改變的現狀;把民主變成民粹,以改革之名,行鬥爭之實。
  • 臺民眾:我們不如衛生紙 蔡英文要逼死老百姓嗎?
    海外網2月26日電 連日來,島內多地開始瘋搶衛生紙,民眾人心惶惶。臺立法機構國民黨團今日(26日)指出,17項民生物資平均漲幅3.27%,是過去35個月以來最大漲幅。卻看不到蔡英文當局拿出具體措施,而只看到所謂「信心喊話」,以及選舉人事布局與派系角力,指責「臺當局無能,已完全失能、失控」。據臺灣風傳媒消息,臺立法機構國民黨黨團書記長李彥秀表示,面對衛生紙價格即將上漲的消息,只看到行政機構消保處說會近一步了解,以及賣場保證3月中之前不會漲,其他措施手段都沒有看到。她指出,「蔡英文已成為剝奪感最重的臺當局領導人,連民眾最卑微的小確幸都剝奪。」
  • 蔡英文「雙十講話」,既險惡又滑稽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10日發表「雙十講話」,講話一開頭就嚇唬起臺灣民眾,著重渲染大陸對臺灣的「文攻武嚇」,攻擊抹黑「一國兩制」是對臺灣的威脅;然後又搞起了煽情,回憶臺灣過去70年經歷的「種種嚴峻挑戰」,稱「有韌性的」臺灣人民總能「擦乾眼淚,重新站起」。
  • 臺綠媒把解放軍古雷半島附近海域實彈射擊與蔡英文演說聯繫
    @銳看臺灣報導 臺灣綠營媒體三立新聞今天把解放軍古雷半島附近海域實彈射擊與蔡英文「雙十」演說掛鈎報導稱,福建漳州古雷港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今(11)日在其官微發布禁航通告,指解放軍13日至17日在古雷半島東側海域進行實彈射擊,警戒區域內漁船和人員須於12日下午3時前撤離。報導稱,蔡英文10日發表談話,國臺辦回應說,只有回到「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的正軌,兩岸就能重啟對話協商,兩岸關係才能改善,臺海才能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