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裡的一抹紅,點亮光明

2020-12-23 益陽日報

國網桃江供電公司員工頂風冒雪巡線保供電

大益陽客戶端通訊員 黃興 李睿

「兄弟們,雪天路滑,巡線時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注意細節,不能放過一處線路和隱患。」12月14日,國網桃江縣供電公司松木塘供電所生產副所長廖啟對巡線人員叮囑道。

12月14日7點30分,松木塘供電所針對昨晚降雪情況召開緊急會議,8點整,松木塘供電所工作人員整裝待發。由共產黨員帶隊,將人員分為三大組,兩大組人員分別對跨山較多的10千伏松關線、松天線進行線路巡視。另一組人員由臺區經理組成,對10千伏松橋線水竹溪支線、杜家衝支線以及10千伏松天線小洞支線等地理位置偏遠且地勢較高的線路進行巡視。

寒風刺痛著工作人員的臉龐,整座大山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踩下去深一腳淺一腳,給巡線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一不小心就容易摔倒,大風越吹越猛,但巡線人員絲毫不敢怠慢,仍然認真地檢查著每一處線路,用望遠鏡仔細查看線路表面是否有積雪、覆冰情況,並進行測溫記錄,手僵住了就搓一搓,腳凍住了就跺一跺,然後邁著堅毅的步伐繼續巡線。

「奶奶你看,後山上有幾個穿紅衣服戴帽子的叔叔。」在雪地玩耍的小男孩指著後山對老奶奶說到。老奶奶慢悠悠走出來望著後山喊道「你們是電工師傅嗎?我家裡一個燈泡不亮了。」聞聲,巡線人員文永青立刻往山下奔去。在與來奶奶交談的過程中了解到,老奶奶一個人帶著孫子生活,家裡的燈泡已經幾天不亮了,文師傅對房子裡的線路進行了檢查,並更換了燈泡,「真是辛苦你了,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怎麼辦,謝謝!」老奶奶握住文師傅通紅的手激動地說道,臨走時文師傅還特意囑咐老奶奶冬季保暖時,要多多注意用電安全。雪山裡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身上的那一抹紅給這純白色的「畫紙」畫了一個通紅的「太陽」。

據悉,經過此次特巡,松木塘供電所所管轄的10千伏松關線、10千伏松天線線路運行良好,未發現異常,10千伏松天線小洞支線發現幾棵風偏樹竹可能影響正

展開全文

相關焦點

  • 昭化古城裡的「紅」,點亮暖冬!
    ------------------正文-----------------冬,四時盡也萬物收藏,呈凋敝之態而昭化古城一抹抹紅色依舊@老呂lvjian這一抹火光紅曾為人類驅趕野獸、守護家園也為當今社會點亮夜晚、豐富生活@老呂lvjian文廟紅綢祈福來
  • 冬日裡的一抹紅
    冬日裡的一抹紅 2020-12-19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深秋裡的那一抹無邊秋色,新疆喀納斯
    lifeKANAS TRAVEL深秋裡的那一抹無邊秋色深秋喀納斯就是這麼魅力四射,秋天為森林披上了新衣裳,潔白的粉雪,雪山巍峨,世間的燦爛就在這瞬息萬變的氣象裡,變得與眾不同。金色的海洋,多情的夢幻藍調,在喀納斯河流經的角角落落,明眸秋水,一縷煙波,一抹丹青,無邊的秋色染了流年。
  • 三千裡漢江源頭的那一抹紅
    陝南寧強縣地處三千裡漢江的源頭,當地把保護漢江源的環境作為要務,把河道治理和建設美麗鄉村相結合,對漢江上源玉帶河畔進行保護性改造。在河邊種植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蘆葦和芒,併合理設計休閒步道,打造美麗鄉村景觀,共村民們休閒漫步。該段為寧強玉帶河肖家壩段的建設情況,村民們在整理土地。
  • 冬日暖陽 大夫山醉美落羽杉 記錄著時光裡的那一抹紅
    每當深秋冬至交替之時,落羽杉的葉子由黃綠轉變為橙紅、霜紅、直至落紅時……哇!那番景致,會讓侯鳥停駐,與晚霞同棲,常常點亮了人們的眼睛,沉靜著人們的心靈!令人嘆為觀止,同與落日沉醉,畫面實在太美了!這樣美麗的大夫山,帶上你的小夥伴,來一場視覺盛宴之行,記錄暖冬下的那一抹紅 !
  • 那一抹讓人驕傲的紅
    長城網記者 劉瀟 攝那一抹紅是國旗的顏色。當祖國母親的生日到來之時,大街小巷都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在這個10月裡,目之所及都是鮮豔的國旗紅。從天安門廣場到祖國邊疆,從道路兩旁到店鋪門前,從旅遊景區到電視畫面,從人們的手上到孩子們的臉上,我們的目光總是能觸碰到那一抹用烈士的鮮血染成的紅,我們的內心總是會因為那一抹紅情不自禁地升騰起生為中國人的驕傲。
  • 原神雪山石碑全部點亮攻略:龍脊雪山石碑任務解謎位置[多圖]
    原神雪山石碑怎麼全部點亮?點亮之後要幹什麼?龍脊雪山石碑的解密任務玩法和詳細的石碑位置,18183小編都會帶給大家,下方有龍脊雪山石碑任務的詳情攻略,幫助大家了解點亮所有雪山石碑的技巧,成功找到所有石碑。 原神雪山石碑全部點亮攻略
  • 雪地裡的這一抹「橘紅」 點亮山城寒冬中的萬家燈火
    1999年開始從事輸電運檢工作的他,如今已經是運檢班裡的老大哥。然而這個皮膚黝黑、愛笑的中年男人,卻始終隱藏著一個「秘密」。田衝對鐵塔底座螺絲進行緊固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供圖「其實巡線挺苦的。」毛彪回憶著以前巡線時的情形,夏天蛇蟲鼠蟻,冬日寒風刺骨,時常背著沉重的設備翻山越嶺,卻吃不上一頓熱乎的飽飯。
  • [詩歌裡的長徵]過雪山草地:鑄就長徵的不朽豐碑
    [詩歌裡的長徵]過雪山草地:鑄就長徵的不朽豐碑 原標題:   【詩歌裡的長徵】  作者:龔自德(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黨史專家)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東(採訪整理)
  • 沉浸式演藝綜合體|麗江雪山峽谷公園
    觀遼闊盛景,綻放靈動一路順著彩虹天梯上行,壯闊的山景倏忽而現,大紅的天空棧道橫跨兩山,恰是山谷間一抹驚豔的紅,新春之韻,就讓一張與天空棧道的打卡照銘刻2020新春記憶於雪山觀景臺之上,用一朵漂移的白雲,留駐時間;聽一曲納西的民歌,吟唱戀曲;賞一幅雪域巨畫,點亮靈魂,讓靈魂的美麗在遼闊天地中綻放。
  • 第四種顏色——人們心中的一抹「高原紅」
    西藏那曲的大自然往往只有三種顏色,綠色的草,黑色的犛牛,白色的雪山。  但只有親身踏上這片被天空親吻的土地,你才能真切地看到第四種顏色——人們心中的一抹「高原紅」,它是生命的底色,也是從「浙」到「那」的禮讚。
  • 「評論」那一抹讓人驕傲的紅
    長城網記者 劉瀟 攝那一抹紅是國旗的顏色。當祖國母親的生日到來之時,大街小巷都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在這個10月裡,目之所及都是鮮豔的國旗紅。從天安門廣場到祖國邊疆,從道路兩旁到店鋪門前,從旅遊景區到電視畫面,從人們的手上到孩子們的臉上,我們的目光總是能觸碰到那一抹用烈士的鮮血染成的紅,我們的內心總是會因為那一抹紅情不自禁地升騰起生為中國人的驕傲。
  • 新華國際時評:團結抗疫 雪山見證
    新華社日內瓦4月22日電 題:團結抗疫 雪山見證  新華社記者凌馨 陳俊俠  中國雲南麗江玉龍雪山21日飄揚起中國和瑞士兩國國旗。  相同的雪山情愫讓兩地人民相隔萬裡卻心手相牽。2011年玉龍雪山和馬特洪峰開風氣之先,建立友好山峰關係。患難更見真情,如今在玉龍雪山景區的馬特洪風情園裡,「中國麗江——瑞士採爾馬特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橫幅,讓中瑞兩國人民真切感受到守望相助的溫暖。  「光代表著希望,馬特洪峰則好似一座燈塔,我們在用誠意向世界釋放信息。」此次五星紅旗秀設計師、瑞士藝術家霍夫施泰特爾說。
  • 光明學校學生參加聖誕點燈儀式點亮「希望之樹」
    現場,來自遼寧省光明學校的孩子們與酒店總經理馬丁·布倫內爾先生一起為小香松澆水並點亮「希望之樹」。遼寧省光明學校始建於1965年,學校隸屬省民政廳,是一所集九年義務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於一體的社會福利性質的特教學校,承擔著全省14個市適齡孤兒的養育和義務教育、中等職業教育以及從學校考取高中、大學、研究生的孤兒的管理和生活供養任務。
  • 江西好人:為紅土地添「另一抹紅」
    他們是臨危不懼、三入洪水救人的「最美身影」;是十年如一日、護送孩子平安上學的國道「守護爺爺」;是半個世紀義務宣講紅色故事、守護心中「光明」的失明老兵……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江西好人」。從剎那選擇到一生堅守,從先烈感召到自覺自愿,無數好人湧現,為江西這片紅色熱土增添「另一抹紅」。
  • 故宮「正大光明」匾被冬日金光點亮,五條金龍閃閃發光再現皇家氣勢
    12月19日,北京冬至日將至,正午十二時,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據了解,每年冬至正午十二點,陽光照射到地面後,會反射到」正大光明」匾上,陽光自左而右由西向東,將」正大光明」匾和下面的五條金龍依次點亮,散發出金色的光芒,吸引不少遊客圍觀。
  • 圖賞 | 冬日,最愛那一抹紅
    冬日不僅有銀裝素裹、有寒冷、有蒼茫,也有遠方、有期盼,還有那醉人的一抹紅。
  • 【時代先鋒】點亮萬家燈火 光明溫暖人生——電力一線工人張黎明...
    新華社發【時代先鋒】黎明,寓意著美好和光明。在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黎明人如其名——他始終秉承「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紮根電力搶修一線31年,甘當點亮萬家的「藍領工匠」,練就了電力運維搶修的絕活;他帶領著濱海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活躍在天津的街區裡巷,被譽為「堅守初心的光明使者」。
  • 原神龍脊雪山石碑點亮後去哪 解鎖圖文教程來了
    原神龍脊雪山石碑洞窟在哪裡?很多玩家都還找不到這個龍脊雪山石碑洞窟,下面就讓九遊小編為大家帶來,龍脊雪山石碑點亮順序解鎖攻略。原神龍脊雪山石碑洞窟在哪裡?龍脊雪山地圖上石碑大門的位置在下方標記點處,需爬上去(在山半腰處,可以看見—個洞窟)。
  • 黑水八十裡彩林,最靚是「花楸皇后」,最酷是雅克夏雪山
    聖潔的雪山下、古老的藏寨邊、蜿蜒的河流旁,處處彩林撲面而來,最壯觀的要數奶子溝的八十裡彩林,在這八十裡彩林中,最靚的顏色是「花楸皇后」的那一抹鮮紅,最美的背景是雅克夏雪山的獨立黃昏。從達古冰山一直到雅克夏雪山下,一條清澈的小河貫穿整個溝谷,公路沿著小河蜿蜒前伸,一路斑斕,一路生動,洋洋灑灑八十裡,形成彩林畫廊。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大自然賦予這片土地的斑斕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