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曾說:「中國是頭沉睡的雄獅」,實則後半句才是重點

2020-12-21 格子說歷史

「就當今而言,獅子睡著了連蒼蠅都敢落到它的臉上叫幾聲…中國一旦被驚醒,世界都會為之震動。」1818年,被關押的拿破崙在聖赫倫那島上與前印度總督阿美士德談論自己對中國的看法。

此言一出,世界震動,後人將這一論斷稱之為「中國睡獅論」。

然而,拿破崙雖然兵敗滑鐵盧,除了榮譽和生命外一無所有,但他對中國的了解並不淺薄和片面。因為他的身邊有一位來自中國的廚師,還深讀《馬可波羅遊記》與《孫子兵法》,深知中國「幅員遼闊、物產豐盛」,所以認為中國是「睡獅」。

不過,這只是他說的前半句,也為人們所眾知的名言,後半句才是他強調的重點,卻被人們所忽略。在「睡獅」後他說:「感謝上帝,千萬別讓它醒來!」徵服過歐洲的拿破崙大帝為什麼會強調下半句,他害怕的是什麼?

一、幅員遼闊的大清,王朝實控版圖前所未有

元朝雖然是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王朝,但是奠定中國現有版圖、重新統一西北地區的還是清朝。

根據地理位置位置來說,向南,康熙王朝重新收復臺灣,將南沙群島和澎湖列島列入中國的實際管轄範圍內;向北,徵服蒙古族,實行蒙滿和親與盟旗制度,結束明朝以來北部分裂的現象,克服了漢唐王朝都沒能克服的北患難題;向西,重新接管西藏,對其實行大清王朝的垂直管理;向西北,收復新疆,設立伊犁將軍,由大清王朝直接管理;向西南,推行「改土歸流」,改變了元朝以來,土司各自為政的局面。

同時,也有學者評論說:「真正多元化民族融合國家的形成是在清朝,是其對地方實行流官管理、中央政府直接統治,才有如今的中國。」

其實,漢至宋期間,西北雖是納入我國版圖,並對其進行管理和開發,但是那些都是間接的管理,中央政府無太多幹涉的權力。如漢朝時的西域16國和數十個城邦國,它們與漢中央政府都只是納貢和宗附國的關係,並無直接管理和官員任免之法。

而清朝不同,康雍乾三代出兵西北,到乾隆帝時,「兩平準噶爾」和「平定回部」之亂,西北正式被中央直接管理。

拿破崙與乾隆帝是同一時期的人物,前者在歐洲叱吒風雲的時候,後者早幾十年已經成為了當時世界上幾大帝國之一的統治者。

在商業發展和科技革命方面,中國雖然不如西方,但並不表示它就很弱小。可以說,冷兵器時代的對抗,西方人未必贏得了中國人。

拿破崙深知這些,所以對阿美士德說:「要與這一個幅員廣大、物產豐富的大帝國發生戰爭是世界上最大的蠢事」。

毋庸置疑的是,「幅員廣大」是他擔心中國醒來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歐洲各國的人口數量與中國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資源也沒有中國多,所以拿破崙才取笑積極想與中國開戰的國家。

二、物產豐富,人數過億

自秦以後,中國一直以農業為主,農牧業和漁獵業在北方、西南方都有發展,所以廣大的國土上基本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人數隨著生產力的改變和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增加。據統計,秦朝有3000多萬人,唐朝有7000多萬人,宋朝人口破億,清末人口已達四萬萬人。

而同一時期的整個歐洲,17至18世紀由1.03億人發展到1.8億人;到19世紀時,總的人口有3.9億,還沒有達到中國的四萬萬的數量。

所以,整個歐洲總的人口加起來還沒有中國人口多。

當阿美士德想要鼓動英國政府對中國開戰時,拿破崙無奈地笑了。

1750年,英國總的人口有1050萬,100年後增加到2750萬。就算是當今,英國才有6600萬人,還沒有中國現在的北上廣總人口加起來的多,更比不單個四川省和河南省。英國除了先進的工業體系,廣大的海外殖民地和尖利的槍炮外,還能拿出什麼與中國相比較?

如今我國各大農產基地每年在養活十幾億人的前提下,還有非常多的儲備和餘糧。山西的煤礦、東北的石油、南海的礦產每年都在開發,每天都在消耗,然而幾十年過去了依然源源不斷。這是英國和歐洲做不到的,他們除了依賴海外的貿易和殖民地外,沒有任何能夠與中國匹敵的實力

所以,拿破崙當時感慨到:「感謝上帝讓中國永遠沉睡」。

三、五千年文明,極富學習力和創造力

全球四大文明古國,其他三家已經消亡於歷史之中,唯獨中國千年延續。中華文化早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浸入到中華民族每一個人的骨髓和血液中,其學習力和創造力是不可估量的。

拿破崙曾說:「在最開始時,你們可能會成功(侵略中國)…奪取他們的船隻、破壞他們的軍事建設和商業設施,但是你們也會讓他們開始審視自己的力量

。」

都知道,「居安思危」是我國古人經常強調的一種警覺和戰略準備,它也解釋了只有人們處於困難時,才會重新認識自己,將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現在看來,拿破崙作為歐洲最傑出的軍事家和戰略家之一,不是人們捧出來的,而是他的才能為他奪下的這一榮譽稱號。他在200多年前的這個預言,在中國得到一一應驗

然而,拿破崙去世後的19年,即1840年,英國對我國發動了鴉片戰爭,從此國門被動地打開,開啟了被動挨打屈辱史。經過100多年的戰鬥,我國人民「認識到了自己的力量」,趕走侵略者,並逐步實現中國夢,在世界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又如拿破崙所說,「建造自己的船隻,用火炮武裝自己;從法國、美國,甚至倫敦請來自己的炮手…建造一支艦隊,並將你們(侵略者)趕走。」我們經歷了洋務運動、百日維新和辛亥革命,在這一些重大的歷史變革中,都請到了一些「洋先生」。

讓他們為我們培養士兵、建造槍炮和當炮手,也組織了艦隊,最終趕走了瘋狂的侵略者。這些還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文化認同和民族大團結。

中國與西方有兩大區別,一是中國重集體主義,西方強調個人英雄主義;二是在集體主義和千年文化自我認同的前提下,中國人非常容易團結,而西方人恰恰相反,無利不操勞,樹倒猢猻散。

總之,團結、集體主義和學習能力強是我們民族自帶的屬性,它們支撐著整個民族的發展,問我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如今,東方雄獅醒來了,中國真的震驚到了全世界

結語

昔日,拿破崙提出的「中國睡獅論」為西方人所取笑,阿美士德認為:中國只算是泥巴做出的巨人,看似強大,其實非常軟」。他是前印度總督,順利的徵服印度讓他高傲自滿,認為中國與印度相似。

200多年後,中國的發展方向正是拿破崙所不願意看到的,東方雄獅醒了,全世界都震驚了。美國焦灼顧慮,想方設法想要將這一頭獅子關起來,經常自導自演一出又一出的小丑戲。歐洲也跟著美國之後,給中國出一個又一個難題。

不過,歷史的發展是向前,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中國的發展是勢不可擋的。試問一頭醒來的雄獅有誰能壓住?

參考文獻

《中國近代史》

《拿破崙外傳》

《清實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拿破崙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後半句才是重點,讓人顫抖
    拿破崙這句「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的話,想必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甚至還曾引以為豪,認為這是拿破崙這頭「荒野雄獅」對我們的誇讚。然而,這句話不是重點,它還有後半句,那才是重點,聽完才令人顫抖,但是卻鮮為人知。那麼,拿破崙的後半句到底說了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拿破崙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其實後半句才是重點
    拿破崙是十九世紀法國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也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在最輝煌的時候,歐洲除了英國之外,其餘的國家都向拿破崙臣服或者結盟,法國的強大就來源於此。拿破崙就是神的存在。」那麼,拿破崙怎麼會和遙遠的東方扯上關係呢?很多人都知道拿破崙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可是他們不知道,這句話還有下半句。
  • 拿破崙曾說:「中國是頭沉睡的雄獅」,實則後半句才是重點
    不過,這只是他說的前半句,也為人們所眾知的名言,後半句才是他強調的重點,卻被人們所忽略。在「睡獅」後他說:「感謝上帝,千萬別讓它醒來!」徵服過歐洲的拿破崙大帝為什麼會強調下半句,他害怕的是什麼?拿破崙深知這些,所以對阿美士德說:「要與這一個幅員廣大、物產豐富的大帝國發生戰爭是世界上最大的蠢事」。毋庸置疑的是,「幅員廣大」是他擔心中國醒來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歐洲各國的人口數量與中國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資源也沒有中國多,所以拿破崙才取笑積極想與中國開戰的國家。
  • 拿破崙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後半句才是重點,讓人顫抖
    拿破崙這句「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的話,想必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甚至還曾引以為豪,認為這是拿破崙這頭「荒野雄獅」對我們的誇讚。然而,這句話不是重點,它還有後半句,那才是重點,聽完才令人顫抖,但是卻鮮為人知。那麼,拿破崙的後半句到底說了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拿破崙名言:「中國是一隻沉睡的雄獅」,其實後半句才是重點
    當時,阿美士德正從中國受挫回到歐洲,便向拿破崙描述了大清民生凋敝的現狀,認為可以乘機蕩平東方。結果,拿破崙毫不客氣地反駁他說:「中國是一頭正在沉睡的雄獅,一旦被驚醒,整個世界都會為之震動。」沉睡的獅子其實這句話還有後續,而這後半句才是重點,這邊是「不要打擾,讓它一直沉睡。」這句話可以說是給阿美士德的最忠誠的警告。身為軍事天才的拿破崙眼光當真非常長遠,見解獨到。他看過《孫子兵法》,知道中國的軍事謀略,也知道漢唐的繁盛。
  • 拿破崙名言:「中國是一隻沉睡的雄獅」,其實後半句才是重點
    當時,阿美士德正從中國受挫回到歐洲,便向拿破崙描述了大清民生凋敝的現狀,認為可以乘機蕩平東方。結果,拿破崙毫不客氣地反駁他說:「中國是一頭正在沉睡的雄獅,一旦被驚醒,整個世界都會為之震動。」沉睡的獅子其實這句話還有後續,而這後半句才是重點,這邊是「不要打擾,讓它一直沉睡。」這句話可以說是給阿美士德的最忠誠的警告。身為軍事天才的拿破崙眼光當真非常長遠,見解獨到。他看過《孫子兵法》,知道中國的軍事謀略,也知道漢唐的繁盛。
  • 拿破崙曾說:中國是一隻沉睡的獅子,其實後半句才是關鍵所在
    曾經叱吒歐洲的拿破崙一朝兵敗滑鐵盧,在歐洲的監獄中,聽到英國傳教士傳來的外面的消息,說出了這舉世矚目的話:中國是一隻沉睡的獅子。現在我們大多只是取前面的半句話,用雄獅來比喻中國。有很多人說中國人認句只念一半,就像那句:「天才是99%的汗水和1%的靈感」。但是加上後半句,這句話的意思就不一樣了。
  • 拿破崙曾說:中國是一隻沉睡的獅子,其實後半句才是關鍵所在
    曾經叱吒歐洲的拿破崙一朝兵敗滑鐵盧,在歐洲的監獄中,聽到英國傳教士傳來的外面的消息,說出了這舉世矚目的話:中國是一隻沉睡的獅子。 現在我們大多只是取前面的半句話,用雄獅來比喻中國。有很多人說中國人認句只念一半,就像那句:「天才是99%的汗水和1%的靈感」。但是加上後半句,這句話的意思就不一樣了。
  • 拿破崙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還有後半句,聽完讓人生氣!
    拿破崙一生徵戰無數,帶領著法蘭西走向輝煌,勢力巔峰的時候曾可以橫掃整片歐洲大陸。然而拿破崙的傳奇也止步於滑鐵盧一戰,最後被流放到聖赫倫那島,最後孤獨終老。但是拿破崙一生說過無數的名言,但是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對中國的評價:「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一旦醒來將震驚世界」,我們一直聽到的都是這句話,但是這話還有後半句,那就是「那麼就不要讓他醒來」。這後半句聽了不禁讓人感到憤怒,為什麼拿破崙要阻止中國的崛起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拿破崙曾經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但後半句才是真正的重點
    拿破崙是歐洲歷史上一個非常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公元18世紀的時候,拿破崙橫空出世,並且帶領法蘭西帝國逐漸的走向了巔峰。此時我國正處在清朝康乾時期,表面上看是一副盛世的樣子,因為全世界大多數的出口業務都是由清政府包攬的,清朝的中前期國家十分富有,依然給世界造成了一個世界大國的形象。
  • 我們都知道,拿破崙說過「中國是沉睡的雄獅」,卻少人知道後半句
    我們都知道,拿破崙說過「中國是沉睡的雄獅」,卻少人知道後半句。人類千萬年的歷史,最為珍貴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師們的經典著作,不是政客們天花亂墜的演講,而是實現了對統治者的馴服,實現了把他們關在籠子裡的夢想。
  • 拿破崙曾經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但後半句才是真正的重點
    拿破崙是歐洲歷史上一個非常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公元18世紀的時候,拿破崙橫空出世,並且帶領法蘭西帝國逐漸的走向了巔峰。此時我國正處在清朝康乾時期,表面上看是一副盛世的樣子,因為全世界大多數的出口業務都是由清政府包攬的,清朝的中前期國家十分富有,依然給世界造成了一個世界大國的形象。
  • 拿破崙:中國是頭沉睡的雄獅,其實還有後半句,老師可不敢告訴你
    但我們再來看它的後半句——「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意思是你若想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必然會失敗。 所以莊子老人家想表達的是,生命有限,學習知識需要謹慎,切莫一味追求「越多越好」,這要告訴孩子們後半句,那課堂不就鬧翻天了?
  • 拿破崙曾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其實下一句話才是重點
    今天的人簡直難以相信,畢竟宋朝時中國的許多科技發明都是超過西方國家的,在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之前,中國所冠上的不僅是神秘的帽子,同樣還具備強大以及超前的色彩。就連歐洲歷史上著名的拿破崙曾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對中國也是一種肯定。不過,人們似乎只記得拿破崙說的這一句話,其實下一句話才是重點。
  • 拿破崙曾說:中國是頭沉睡的雄獅,若你聽完後半句,就笑不出來了
    要說到歷史的悠久,中國絕對是世界上最有歷史沉澱的幾個國家之一,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有著王朝的興起與覆滅,有著希望與絕望,有著壓迫與抗爭。 禍亂伊始 如果要選一個鼎盛與屈辱共存的朝代,那麼一定是清朝,從開始的康熙盛世,到中間的閉關鎖國,到最後的國門被破。
  • 拿破崙曾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其實下一句話才是重點
    今天的人簡直難以相信,畢竟宋朝時中國的許多科技發明都是超過西方國家的,在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之前,中國所冠上的不僅是神秘的帽子,同樣還具備強大以及超前的色彩。就連歐洲歷史上著名的拿破崙曾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對中國也是一種肯定。不過,人們似乎只記得拿破崙說的這一句話,其實下一句話才是重點。
  • 拿破崙曾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下一句才是精髓,現已應驗
    而且我們的古代中國,也是非常的強大,尤其是我們國家的唐朝時期,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了,還有歷史一些很有著名的歷史人物。 當拿破崙聽完阿美士德對中國的描述之後,說了這麼一番話。「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當他覺醒的時候世界都會為之顫抖!」但是這僅僅只是上部分,最精髓的後半句卻是「感謝上帝!
  • 拿破崙曾說:中國是沉睡的雄獅,聽完後半句,你就不覺得是讚美了
    乾隆之所以下達這樣一個命令,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防止「漢人」和洋人勾結,造滿清的反,因此才下達了《禁海令》。與此同時滿清統治者也並不喜歡和洋人來往,早在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便下令禁止外國傳教士進入中國傳教,可謂是開了清朝「閉關鎖國」的先河。
  • 拿破崙:中國是頭沉睡的雄獅,下半句才是精髓,很多人都不知道
    作為一名優秀的軍事家,拿破崙也留下了許多名言,對中國也說了一句話,他說中國是頭沉睡的雄獅,拿破崙生活的年代,中國正處於清朝,當時的皇帝是乾隆帝。 所以他把中國比喻成雄獅,無疑是對中國的讚美。
  • 拿破崙: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其實還有後半句,卻很少有人聽過
    他回到英國路過聖赫倫那島,想起拿破崙囚禁在這就想去看看他。1814年,拿破崙在反法聯盟的戰敗,從皇位上滾落下來,才被流放到聖赫勒拉島。 阿美士德和拿破崙聊天過程中談到中國,想問問他是怎麼看待中國的。拿破崙雖然沒有來過中國,但清朝的威名他怎麼沒聽過呢?他說了那句經典名言:「中國是一隻沉睡的雄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