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旅行:迷人的聖馬可大教堂

2020-12-25 江曉霞愛讀書

位在總督府左側一座擁有五個大圓頂的教堂,就是威尼斯最有名氣的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

公元829年有位威尼斯商人從埃及的亞歷山德拉港,以半哄半騙的方式把聖馬可的遺體運回了威尼斯,運送的途中雖然遭遇大風浪,幸得聖馬可「顯聖」,船隻最終平安返回威尼斯。從此聖馬可就變成了威尼斯的守護神,帶翼的獅子是聖馬可的象徵,這也是在威尼斯處處能看見翼獅的原因。

當年聖馬可的遺體被運回威尼斯後,原本只是暫放在總督宮內草建的禮拜堂中。公元976年,民眾因為不滿總督產生暴動,並放火燒了總督官與禮拜堂,隨後即任的總督, 雖然馬上修建新的禮拜堂,不過規模還是一樣小, 直到1063年才重新改建,費時31年始完成。但改建後的400年內又陸續裝修數次,就成現今所看到有華麗裝飾的教堂立面,與內部多達四千平方米鑲嵌畫的聖馬可大教堂。

由於教堂歷經400年的大小裝修,所以匯整了很多不同時期的建築風貌,五座圓頂的外觀是典型的拜佔庭式建築;立面五座拱門則帶有哥德式的風貌;拱門上華美的鑲嵌畫、雕塑又流露出濃濃的東方情調,是座融合東西文化特色的教堂。教堂內部從地板、牆壁到天花板,全部都是金光閃閃的馬賽克鑲嵌畫。由於這些畫作都覆蓋著一層金箔,搭配昏黃色的燈光,使得整座教堂的內部金光閃閃,就像是一座黃金教堂。

旅行中,每到一座城市,都會因為它的歷史與過程,看到了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教堂。與比薩大教堂相較,聖馬可大教堂更能看出融合了東西方的元素。這種獨樹一幟的建築風格卻很吸引我,雖然它沒有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巨大,沒有米蘭大教堂的尖塔、扶壁,不過金光閃閃的馬賽克鑲嵌畫與濃厚中東味道的花紋圖飾,也是其它教堂所沒有的。前來參觀時,教堂一側因為整修而被遮蓋了起來,不過就算這樣,還是無法遮住它所散發出來的魅力。

相關焦點

  • 聖馬可大教堂
    聖馬可大教堂      聖馬可大教堂是位於義大利威尼斯的天主教堂,座落在聖馬可廣場東面,與總督宮相連。
  •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仰望圓形穹頂,觀賞金箔的鑲嵌畫!
    位於聖馬可廣場,是公元829年威尼斯商人們為了將聖馬可(馬可福音的作者)運回威尼斯所建造的,整個教堂採用拜佔庭式建築風格,結合了東西方建築精華,內部裝飾了很多拜佔庭風格的馬賽克裝飾畫,教堂的祭壇下面就是聖馬可的墓。教堂還有付費參觀的博物館、迴廊及黃金祭壇。
  • 威尼斯聖馬可教堂
    前幾期我們已經走過了東非拉利貝拉教堂還有廈門的鼓浪嶼天主教堂,今天我們來到了義大利看看水城的聖馬可教堂義大利東北部城市威尼斯,是一座建立在瀉湖上的水城,全城共有118個島嶼。城市沒有馬路,而是以水道或者橋梁(共有401座橋)相連。
  • 扒一扒聖馬可大教堂の那些黑歷史
    大表哥,匯聊旅行主筆,非著名旅行作家,這是大表哥在匯聊旅行發布的第26篇作品。
  • 教堂:阿馬爾菲、聖馬可大教堂風景-奧斯瓦爾德 美術作品欣賞
    教堂一:帶有教堂的義大利風景教堂二:索倫託海岸的維科赤道與天使報喜大教堂教堂三:多吉斯宮和聖馬可大教堂的景色教堂四:阿馬爾菲大教堂廣場教堂五:威克裡的聖彼得羅01帶有教堂的義大利風景美術作品:帶有教堂的義大利風景_Italian Landscape with Chapel(also known as Italienische Landschaft mit Kapelle)-奧斯瓦爾德·阿肯巴赫美術作品作者:奧斯瓦爾德·阿肯巴赫(Oswald Achenbach)美術作品名稱:帶有教堂的義大利風景
  • 聖馬可鐘樓和聖馬可大教堂,值得觀看,它們都是有名的建築!
    第一個:聖馬可鐘樓聖馬可鐘樓是義大利聖馬可鐘樓的高度是98.6米,看著這個鐘樓,似乎它並沒有奇特的地方,構造簡單,我們在歐洲能見到很多類似的建築,但是你要是知道了它的歷史,或許能對它有另一番的解讀。還有就是這個建築是廣場建築群空間構圖的重心,這幾點因素或許讓你改變對聖馬可鐘樓的膚淺看法。
  •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的大殿和鐘樓
    作為歷史上的一個重要城邦國家,威尼斯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各種教堂遍布水城各處,尤以聖馬可廣場附近可見的教堂為最多。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是其中的最重要的主座教堂,這座大教堂就位於聖馬可廣場上,一般遊客可以乘坐水上巴士到聖馬可碼頭,步行幾分鐘即可到達。如果從裡亞託橋或火車站步行穿城過來的話,要花許多時間,且容易迷失在縱橫的河道和小巷內,所以要儘量避免從主島的其他城區步行過來。
  • 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源起和聖馬可教堂的骯髒往事
    聖馬可金獅的形象特點是長有雙翼,手持聖經。它是威尼斯的象徵,在威尼斯旅行到處都可以看到金獅的形象,聖馬可廣場的花崗巖立柱上有一尊青銅金獅像,據估計這尊獅子像大約有2300年的歷史。該像於公元12世紀被立於此處,拿破崙進入威尼斯後曾將其帶回法國,1815年獅子又被送回到了威尼斯。
  • 大半個威尼斯城被淹 聖馬可大教堂也慘遭水淹
    海外網11月13日電近日,義大利「水城」威尼斯遭遇嚴重水患。因連日大雨,當地漲潮水位達五十多年來的最高值,許多著名的旅遊景點被淹沒。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報導,威尼斯市政廳官員表示,截止到周二(12日)晚上10點50分,水位最高達到1.87米,僅次於1966年1.94米以來的最高記錄。
  • "水城"威尼斯遭遇嚴重水患 著名的聖馬可大教堂被淹
    圖源:天空新聞網海外網11月13日電 近日,義大利「水城」威尼斯遭遇嚴重水患。因連日大雨,當地漲潮水位達五十多年來的最高值,許多著名的旅遊景點被淹沒。圖源:衛報著名的聖馬可廣場積水超過1米,聖馬可大教堂也慘遭水淹。管理員表示,教堂內部的破壞程度尚不清楚,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在2018年遭遇洪水時,一天時間內老化程度就加快了二十年。
  • 世界著名教堂之一,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
    前面說過,聖馬可廣場因聖馬可教堂而得名,所以這篇專門聊聊聖馬可教堂。威尼斯的主教座堂,一直到1807年才遷至聖馬可大教堂,之前一直在相當偏僻的聖彼得羅島上的聖彼得聖殿內。足見宗教在威尼斯的獨特性。前面提到過,812年時,威尼斯的首府才從利多島上的馬拉莫科遷到本島上的裡亞託一帶。聖馬可教堂之前,這裡有個總督宮的專用禮拜堂,聖西奧多教堂,因為那時威尼斯的主保聖人還是聖西奧多。
  • 「水城」威尼斯遭遇嚴重水患 著名的聖馬可大教堂被淹
    海外網11月13日電 近日,義大利「水城」威尼斯遭遇嚴重水患。因連日大雨,當地漲潮水位達五十多年來的最高值,許多著名的旅遊景點被淹沒。著名的聖馬可廣場積水超過1米,聖馬可大教堂也慘遭水淹。管理員表示,教堂內部的破壞程度尚不清楚,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在2018年遭遇洪水時,一天時間內老化程度就加快了二十年。據悉,聖馬可大教堂在過去1200年間6次被淹,其中4次就發生在最近二十年裡。
  • 旅遊:聖馬可大教堂
    威尼斯的大教堂擁有豐富的圓頂和超過8000平方米的發光馬賽克,令人難以忘懷。它成立於公元9世紀,以便在狡猾的威尼斯商人用一桶豬肉將其偷偷帶出埃及之後收容聖馬克的屍體。當原始建築在932年被燒毀時,威尼斯以其自己的國際大都會形象重建了大教堂,拜佔庭式圓頂,希臘十字架布局以及來自敘利亞,埃及和巴勒斯坦的大理石牆壁。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豪華教堂是Doge的私人小教堂。在共和國消亡後,它於1807年才正式成為威尼斯的大教堂,取代了Castello的聖彼得大教堂。
  • 聖喬治馬焦雷教堂:島上唯一的建築物,眺望聖馬可廣場的美景!
    聖喬治馬焦雷教堂(義大利語:Basilica di San Giorgio Maggiore)是義大利威尼斯一座教堂,位於聖喬治·馬焦雷島(San Giorgio Maggiore)上,由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知名建築師安德烈·帕拉迪歐(Andrea Palladio)所設計。
  • 【旅遊】威尼斯守護神的安息之處——聖馬可大教堂
    828年,兩位威尼斯的富商在當時總督的授意下,成功地把聖馬可的遺骸從亞歷山大港偷運出來,運回威尼斯,存放在聖馬可大教堂的大祭壇下。從此,聖馬可成了威尼斯的保護神而聖馬可大教堂的名字也因此而來。威尼斯的榮耀,威尼斯的富足,還有威尼斯的歷史和信仰,盡在於此聖馬可大教堂矗立於威尼斯市中心的聖馬可廣場上。始建於公元829年,重建於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它同時也是一座收藏豐富藝術品的寶庫。
  • 義大利「封國」第一天:許願池前空空蕩蕩,聖馬可廣場鴉雀無聲
    當地時間3月10日早晨9點,這是義大利「封國」後的第一個早晨,全國各主要旅遊景點呈現史無前例的寂靜。 無論是著名的羅馬鬥獸場,還是米蘭大教堂,又或是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這些世界聞名的地標景點,再不復往日熙熙攘攘、人頭攢動的熱鬧景象。
  • 義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面具下的狂歡
    我想,我比阿城聰明多了,知道自己是個路痴,就早早在網上查好了路線,然後直奔聖馬可廣場。為什麼去聖馬可廣場?因為這裡是面具王國!因為這裡有狂歡節!聖馬可廣場也叫做威尼斯中心廣場,最初修建於九世紀,在聖馬可大教堂襯託下,它只是大教堂前的一個小廣場,名不見經傳。1177年,當皇帝和教宗約定在此會面時,政府下令將聖馬可廣場規模擴大,也就有了今天的聖馬可廣場。
  • 聖馬可大教堂(內部)
    先通過這張教堂的頂視圖,看幾個穹頂的關係。進入教堂,只有西側和北側有這樣的門廊(南面的被封起來改做了洗禮堂)。這是西側的,因為頭天廣場上剛剛發過大水,門廊地面的水還沒有退乾淨。進入教堂有臨時搭起的架子。
  •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一座收藏豐富藝術品的寶庫!
    位於聖馬可廣場,與總督宮毗連的聖馬可大教堂建於828年,因火災在11世紀重建,最初只是用來安放聖馬可的遺骸,其後用來收藏十字軍東徵時期從各國掠奪回來的寶物。它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是一座收藏豐富藝術品的寶庫。
  • 威尼斯再遭潮水侵襲 聖馬可教堂宣布關閉
    義大利政府還為市民和企業制定了補償方案,房屋受損的居民可立即領取最多5000歐元的政府補助,餐廳及商店經營人最多可領2萬歐元,之後可再申請更多補助。義大利當局還開設了一個銀行戶口,讓義大利國民及全球各地人士捐款,協助修復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