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凌草又名冰凌草、延命草、彩花草等,為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小灌木,系唇形科香茶菜屬植物碎米椏變種。
霜降過後,其植株凝結薄如蟬翼、形態各異的蝶狀冰凌片,遇陽光而不化,遇風沙而不落,故又稱冰凌花、凍凌草、冰水草。
《中國土特產大全》載:「冬凌草是生長於河南省濟源縣太行山、王屋山中的野生名貴中藥材…全株可入藥。」
此草在濟源市的克井、五龍口、邵原和思禮等鄉鎮均有分布,生長在海拔500~1000米的丘陵區和山區。
冬凌草純天然、無汙染,甘苦純正,口感舒服,具有清熱解毒、清咽利喉、消炎止痛之功效,在王屋山區常年被百姓當作茶葉飲用,以求「解毒熱、清濁氣、潤咽喉」。
民謠曰:「日飲冰凌草一碗,防皺去斑養容顏,亮嗓清音苦後甘,驅除病魔身心安。」據傳藥王孫思邈在王屋山行醫採藥時,常用此草入藥,救活百姓無數。
1972年,中國食管癌研究中心發現冬凌草具有獨特的抗食管癌、賁門癌、原發性肝癌的功效,從此被廣泛應用於臨床。
每年5月前後,是採摘冬凌草青炒茶的最佳季節,青炒茶是精選冬凌草頂端嫩葉,經殺青、揉條、晾青、篩選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其茶色青透、湯色翠綠、甘苦適口、回味悠長,對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口腔炎和預防上火感冒,均有神奇效果。
採收冬凌草入藥,則以6月為宜,9月可再收一茬。
隨著冬凌草功效在醫學臨床方面不斷被發現,濟源市濟世藥業等企業生產的冬凌茶、冬凌草含片、冬凌草糖漿、冬凌草飲料等也相繼投放市場,冬凌草針劑也正在研發中。
2006年,冬凌草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後,濟源市又在克井鎮棗廟村建立了冬凌草規範種植基地在濟源市農業科學院成立了冬凌草研究室,進一步加大了研究與開發力度。
#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