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中,可以攜帶潛射洲際飛彈的核潛艇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目前來說,五常國家均具備海基核打擊能力,這也是軍事大國的硬核象徵。在很長一段時期內,軍迷們所了解的中國潛基核打擊裝備主要還是搭載「巨浪-2」核飛彈的094核潛艇。事實上,我國在新式核潛艇與潛射洲際飛彈的研發上已經同步取得巨大突破。特別是在近日,根據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獎牌獲獎團隊相關新聞報導,我國已經成功研發出了「投送距離世界第一」的「巨浪-3」飛彈。
之所以將新一代核潛艇096和「巨浪-3」的研發意義相提並論,就是在於這兩款裝備的組合,可以全面彌補我國潛艇戰力性能短板。要知道,我國現役094核潛艇不僅噸位較小,而且整體性能較為落後。特別是在結構設計方面,其高聳龜背設計造成水下行進阻力大、噪音高的缺點,有限的內部空間也無法容納更多的大型潛射飛彈。相對來說,已處於研發末期的096型核潛艇,將徹底改變這樣的局面。據悉,這款潛艇水下排水量在1.6萬噸以上,如此龐大的艦體,也讓新一代潛射洲際飛彈「巨浪-3」有了用武之地。在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中獲獎的「水下發射大型固體運載火箭研製團隊」,就是研發「巨浪-3」的團隊。
按照一些軍事專家的分析,為了進一步提升射程,「巨浪-3」相較於「巨浪2」進一步提升了體型和重量,發射重量就高達60噸。與此同時,它的飛彈直徑達到了2.2米,並且採用了減阻杆設計。正是依靠這一設計結構,「巨浪-3」在飛行上升段的空氣阻力可以降低50%,在新型固體燃料的加持下,其射程自然水漲船高。
值得一提的是,官方給出了「投送距離世界第一」這樣的信息,儘管沒有具體點名數據參數,但考慮到官方信息一貫的嚴謹性,這也意味著「巨浪-3」的最大射程將在1.1萬公裡基礎上大幅度提高,甚至要超過1.2萬公裡。要知道,在過去的數十年裡,潛射彈道飛彈領域的「射程之王」一直屬於美國的「三叉戟」,搭配「三叉戟」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也是美軍海基核威懾力量的中流砥柱。根據美軍公布的信息,「三叉戟」的射程達到了1.2萬公裡。如今,隨著射程超越「三叉戟」的「巨浪-3」問世,中國海軍核潛艇部隊的戰略威懾能力也將進一步提升。
據多家媒體報導,「巨浪-3」的基礎研發工作目前已經全部完成,並且在2018年和2019年先後完成3次海基試射,已經初步具備了實際部署能力。目前,「巨浪-3」正靜待096正式服役。推測分析單艘096或可一次性攜帶16枚「巨浪-3」。每枚飛彈可能搭載9枚分導核彈頭可以搭載9枚分導式核彈頭,在多彈頭攻擊模式下,單艘096或許可實現一次性對144個目標進行遠程精準核打擊操作。
除了096和「巨浪-3」之外,此次官方透露的捷報中,還有一項重要信息:「巨浪-4」或許已經預研立項了。要知道,我國在軍工研發領域一直有「發展一代、成熟一代、研發一代」的傳統。儘管官方沒有做更多詳細的介紹,但可以肯定的是,和目前的「巨浪-2」以及即將服役的「巨浪-3」相比,「巨浪-4」在射程、殺傷力、突防能力等核心指標上定然會再度提升。可以預見,隨著「巨浪-3」與「巨浪-4」接棒問世,未來中國海基核打擊體系將具備傲視群雄的絕對實力。(舍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