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查幹湖是什麼樣子?
是「冰湖騰魚」的壯觀?
是百裡冰原的浩瀚?
還是馬拉絞盤、冰下走網捕魚的神奇?
查幹湖四季皆有美景、風景各不相同。
春、夏、秋、冬出片率都屬超高級別,
隨手咔嚓,原片直出都是絕美風光……
你以為這就完了?
來吧,展示!
奉上查幹湖景區「探秘攻略」,
寶藏景點邀您來品~
查幹湖漁獵文化博物館
查幹湖漁獵文化博物館(吉林查幹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博物館)是我國惟一一座以漁獵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坐落於查幹湖旅遊區漁場荷花池北側,建築面積為4500平方米,建築外形為木排、魚窩棚、魚形、冰釧魚網等漁獵符號為組合,主要從查幹湖自然歷史、漁獵歷史和世界中國漁獵部落三個方面把查幹湖展現給世人。
蒙漢文化交流公園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擁有豐厚文化遺產的民族,查幹湖在兩民族不斷接觸、交流的過程當中,蒙漢文化互相交融、互相影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景觀。主要包括金剛杵雕塑、左右兩側對應浮雕。
成吉思汗召
佔地13公頃,集蒙、藏、漢建築藝術於一體,是全國繼鄂爾多斯成陵、烏蘭浩特成吉思汗廟之後的第三處成吉思汗紀念場館。相傳1211年,成吉思汗率領蒙古鐵騎攻佔塔虎城後,曾來大水泊——查幹湖祭祀。後來祭湖演變為查幹湖冬捕前的一個重要儀式,後又與醒網儀式結合,傳承至今。
在成吉思汗召內設有哈薩爾王的雕塑,其為成吉思汗的二弟,被譽為「一代神弓」,他的子孫繁衍興旺,載入史冊的不下數百人。哈薩爾王的十六世孫烏巴什是郭爾羅斯部的部祖,哈薩爾王的十八世孫固穆是郭爾羅斯前旗的旗祖。如今郭爾羅斯及其周邊的廣闊地帶,都曾是他後代的世襲領地。
王爺府陳列館
郭爾羅斯前旗末代旗王齊默特色木丕勒的府邸,位於查幹淖爾大街北側,引松河西側,是一座宮殿式府宅,佔地面積二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213平方米,連同前面的廣場,後面的花園總佔地面積四萬多平方米。
王爺府建築布局嚴謹,氣勢恢宏,以四合院為單元,六進六出,呈現出博大精深,豪華壯麗的塞北名府特色,為宮殿式府宅。東西兩區為商業區,中部是主展區,是集旅遊觀光、歷史展覽、民俗探源、人文開發、餐飲娛樂、商務洽談、休閒度假於一體之地。
王府歷史展廳,展示的是末代旗王齊默特色木丕勒之王公世家、重建府邸、王府統治、興辦學堂、王室生活等概況。亦是郭爾羅斯近、現代歷史的一個縮影。
王府民俗展廳,選取了衣食住行、婚俗節令、禮儀信仰、民間文藝、體育與娛樂、社會生產等六個方面,展示出素有「歌舞為伴、詩史為鑑」的蒙古族遊牧文化、遊牧風俗、遊牧精神,在滄桑巨變中,留下的良風美俗。
妙因寺
最早建於乾隆二十年即公元1755年,建國後曾遭嚴重毀壞。直至2000年,經吉林省政府批准恢復重建,至2002年7月建成。建築面積6999平方米,佔地面積為60000平方米。該寺坐北朝南,主要採用了藏漢蒙結合式建築,依照傳統中軸對稱式格局建成,整體布局莊嚴雄偉,氣象萬千。
其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千佛殿。院內有鐘樓、鼓樓等,還有藏式白塔及蒙古族特色的敖包,白塔前陳列有寺內出土一億三千年的古樹化石。
初遊妙因寺,遠遠看見山門氣勢恢宏,奇麗壯觀。進入山門,大有進入洞天仙府之感,到了清淨之地,有仙風道骨般的清爽與超脫。在大門正中,首先看見一個法輪在轉,這是一個外面鑲有金色花紋的圓柱形手動法輪,據說前來遊覽和朝拜的人轉動它,可以為自己帶來好運。
引松工程紀念碑
沒有引松工程,就沒有查幹湖的自然景觀。20世紀中期,查幹湖因上遊的主要水源霍林河斷流和連年乾旱,致使湖水近乎乾涸,查幹湖面積萎縮至50平方公裡,鹽鹼泛起,魚葦絕跡,當地居民「靠湖,卻吃不上魚」。面對當時日漸乾涸的查幹湖,前郭縣人民團結一心,動用八萬人力,歷時八年,建成了有著「草原運河」之稱的引松渠,使查幹湖地區生態得以恢復,變至今日的「北國魚米之鄉」。為了紀念這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壯舉,人們於2007年在查幹湖畔建成了引松工程紀念碑。
契丹島百花園
在這兒,除了漫步兩側蒲葦搖曳的溼地棧道長廊,觀賞野鴨灣萬隻鴨雁戲水飛鶴翱翔,還能去湖畔沙灘浴場追波斬浪草傘納涼;到百畝荷塘賞粉荷含笑看野蓮綻放;更有一片綠浪翻滾、奼紫嫣紅的花海在靜靜等著您!
數十種珍稀花卉組成的花的世界、花的海洋。一望無際的花海,深綠色的葉和莖泛著油光,與黑褐色的土地緊緊連在一起。一片片孔雀草、百日草、蛇目菊、萬壽菊像一條條豔麗的彩帶鋪展在廣袤的湖畔原野。一大片馬鞭草搖擺著紫色的花枝,開得耀眼,開得迷人,猶如一群身著紫色衣裙的可愛少女在花海中亭亭玉立隨風起舞。
野鴨灣
野鴨灣位於查幹湖漁場北側,是在鳥類救助中心的基礎上成立的,為查幹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珍稀鳥類的救助工作,是集鳥類救助、環保科普、溼地觀光於一體的溼地公園。
野鴨灣佔地約60公頃,鳥類救護養殖設施區為18000平方米。現有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如丹頂鶴、東方白鸛、白枕鶴、蓑羽鶴等150多隻,野鴨和大雁共計約30000多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