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打狗還得看人」,和「殺雞給猴看」,這兩句話都有道理,都得聽。這兩句話是在不同場合上說的,所以沒有矛盾。「打狗還得看主人」,是提醒你做事小心,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
一、在舊社會,等級分化嚴重,窮人是沒有社會地位的,受到的冤屈和壓迫無處伸訴,只好逆來順受。事事處處小心,就連打狗也得看看它的主人是誰,以免惹禍上身。過去農村養狗的、一般是家境較好的或是有錢有勢的地主惡霸。窮人連自己都吃不飽,不用說養狗了。養狗的目的是用來看家護院,不像現在人養狗是以寵物為主。看家護院的狗都比較兇惡,見到生人會吠叫或撕咬。使人驚慌害怕、便會下意識的拿起石塊或棍棒之類打狗來自衛。而狗的主人一是愛護狗、二是仗勢欺人,不但不阻攔狗咬人,反而會責怪或打罵自衛防身的人。所以說打狗得看主人,惹不起最好別打。
二、「打狗還得看主人",這句俗語另一種意思是勸人別起不良之心,別想著欺負他人。比如想霸佔某人的財產或什麼東西時,一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同時要看看別人有無靠山或是自己惹不起的勢力。別無事生非、不自量力,招致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殺身之禍,教你怎麼為人處世,怎麼做人的道理。
三、「殺雞給猴看",為什麼要殺雞給猴看?是因為猴子調皮、不服管教,但又不能直接把猴子怎麼樣。所以採取迂迴的方式,用殺雞來恐駭、嚇唬猴子,達到教訓、教育的目的。殺雞給猴看,是日常生活中、處理某些棘手事情的一種方式方法。殺雞給猴看與殺雞儆猴、殺一儆百的意思是相近的。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例很多。比如工廠裡,一幫小青年、工作不認真、遲到早退、直至惹事生非,必須要懲戒。但由於領頭的有靠山、有背景、不能將其怎樣,只好拿其中的沒有靠山的進行處罰,達到殺雞給猴看,殺一儆百的效果。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殺雞給猴看",往往能有出人意外的效果,所以在生活中應用很廣泛。
總之「打狗還得看主人」,「殺雞給猴看」,這兩句農村俗語是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情況下表達的語言,互不關聯,互不矛盾。都有一定的道理,有值得思考和借鑑的意義。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在留言處留下寶貴意見。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探討三農問題,敬請關注三農創作者:英山人餘夢雲。圖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