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7日報導俄羅斯《獨立報》網站11月5日發表了題為《北約在波羅的海國家押注「飛行坦克」》的報導,記者為弗拉基米爾·穆欣。報導稱,北約在俄羅斯邊界附近訓練「與迅速朝危險方向集結兵力有關的」新戰鬥單位。這些任務是在定期演習中完成的。演習劇本是「反擊俄羅斯旨在『重新徵服』波羅的海國家的『侵略行動』」。
拉脫維亞國防部新聞中心宣布,北約掃雷部隊常備第1分隊11月4日在伊爾別海峽舉行演習,「任務是演練北約掃雷分隊與波羅的海國家分艦隊在波羅的海合作排雷」。通往裡加灣的主航道經過伊爾別海峽。如果這裡被雷區覆蓋,北約艦隊便無法進入拉脫維亞港口。
《獨立報》援引愛沙尼亞媒體報導稱,100多名英國士兵(1個特種兵連)在愛沙尼亞境內完成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空降。英國陸軍少將泰特斯·喬丹對媒體表示:「這次演習展現了英國通過迅速、大規模調動部隊來提高波羅的海國家安全水平的能力。」
報導指出,這次演習的特點是使用了AW159「野貓」多用途直升機和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前者能在愛沙尼亞任何地方迅速空投戰術空降兵,後者則可掛載反坦克飛彈打擊敵軍裝甲車,堪稱「飛行坦克」。
俄軍事專家尤裡·涅特卡喬夫對《獨立報》表示:「這些可貼地飛行的軍用直升機是很難被摧毀的。在俄羅斯北方邊界附近的此類行動是對我國安全的威脅。」
資料圖片:美軍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編隊資料圖。(美陸軍官網)
資料圖片:100多名英軍士兵11月1日在愛沙尼亞境內完成了大規模空降。(美國雅虎新聞網站)
報導認為,在立陶宛舉行的北約「鐵狼2019-Ⅱ」演習對俄「飛地」加裡寧格勒州和白俄羅斯構成同樣威脅。俄衛星通訊社援引立陶宛國防部的話說,參演部隊在訓練場周邊的平民區相互作戰,以最大限度地模擬實戰環境。
報導稱,這是一場大型演習。來自北約11國的近4000名軍人和1000多件裝備投入演習,其中包括提高部隊機動性的軍用直升機和固定翼軍機。立陶宛軍方認為,這些部隊很好地增強了美軍在立陶宛-白俄羅斯邊境部署的坦克營。這個坦克營有大約500名美國士兵、30輛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25輛M2「布拉德利」步兵戰車和70輛輪式運輸車。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將用「鏡面行動」予以回應。白俄羅斯國防部長安德烈·拉夫科夫表示,打算加強在立陶宛方向的陸軍兵力。當然,與俄羅斯的協作也將加強。
報導稱,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指出,俄白兩國的優先任務應是「在發展軍隊、協調國防政策和相互使用軍事設施方面開展合作」。
涅特卡喬夫認為:「北約國家軍用直升機和固定翼軍機的數量是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好幾倍。北約軍事集群已經在向東推進。前不久,美國陸軍第3步兵師第3航空旅經海路向歐洲增派了兵力,包括10架CH-47『支奴幹』運輸直升機、20架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50架UH-60『黑鷹』多用途直升機,以俄羅斯的標準差不多是裝備3個團的『飛行坦克』。俄軍可靠的防空系統和強大的空軍能夠應對這些威脅,一旦與北約發生衝突,俄軍戰機會把這些直升機消滅在機場。」
報導稱,或許正因為如此,加裡寧格勒州開始組建第132混編航空師,其中包括裝備蘇-24戰鬥轟炸機和蘇-30SM多用途戰鬥機的第4近衛海上突擊航空團、前不久剛剛成立的689近衛殲擊航空團(很快將裝備蘇-27SM和蘇-35S戰鬥機)、第396獨立艦載反潛直升機大隊、125獨立直升機大隊和第398獨立運輸機大隊,該師的駐地是切爾尼亞霍夫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