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1日,農業農村部表示:」重大動物疫情平穩,生豬生產穩步恢復。嚴格落實非洲豬瘟防控措施,全國所有疫區均已解除封鎖,1月份沒有接到新發非洲豬瘟疫情報告。「
如此看來,非洲豬瘟疫情好像是」偃旗息鼓「了一般,但事實當真如此嗎?非洲豬瘟是困擾養豬界百年的疫病,如何會突然消失不見?有豬友大膽猜測:「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國各地採取的封路、斷路、限制人流動等措施阻止了人員的流動的同時,極大阻斷了非瘟的傳播。」
不過,有專家表示:「防控人類、動物傳染性疾病的措施大體是一致的,主要從控制傳染源(動物一般直接採取消滅傳染源的方式)、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動物三個方面,這是完善的思路。而阻斷傳播途徑對非瘟和新冠疫情的防控都是關鍵的一環,某種程度上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還是部分地區的封路以及封村政策造成的影響,養殖業急需的生產資料運不進來,生畜禽產品運不出去,養殖戶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精神壓力!是的,疫情當前防控措施是合理的,但無論什麼政策都不能夠「一刀切」!如今各個企業已經陸續復產、復工,那麼畜牧業綠色通道真正開通了嘛?能夠保證必要物資流通順暢嗎?能夠順利賣豬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另外,對於非洲豬瘟我們仍然不能掉以輕心。防控非洲豬瘟關鍵在於做好養殖場(戶)生物防控措施,畜牧業從業人員加強畜牧獸醫法規教育,提高生物安全防控意識,同時管理部門要繼續完善動物防疫監督體系,切記「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