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的假山形狀各異,假山所使用的材料也各不相同。很多朋友會問,假山是不是石頭堆出來的。下面弘逾景觀小編給大家分享三種假山類型,想要了解的朋友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而所謂的假山就是指由匠師們人工堆疊起來的山體,仔細的看假山用料不外乎是土、石兩種物體,所以假山的類型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
假山的第一種類似是土山。就是不需要用一個石頭而全用堆土演變的假山。其實假山本來就是從土山開始,逐步發展到疊石的。李漁在他的《閒情偶記》中說:「用以土代石之法,既減人工,又省物力,且有天然委曲之妙,混假山於真山之中,使人不能辨者,其法莫妙於此。」在古典園林中,現存的土山大多限於整個山體的一部分,而並不是一個全山,譬如蘇州拙政園雪香雲蔚亭的西北隅。
假山的第二種類似就是石山。是指全部用石堆疊而成的假山。因它石山是超級消耗石頭的,所以它的體量一般都比較小,李漁所說的「小山用石,大山用土」就是個道理。小山用石,可以充分發揮疊石的技巧,使它變化多端,耐人尋味,況且在小面積範圍內,聚土為山勢必難成山勢,所以在庭院中綴景色,大多用石,或當庭而立,或依牆而築,也有兼作登樓的蹬道的。譬如蘇州留園明瑟樓的雲梯假山等。
假山的第三種類型就是土石山了。這是最常見的園林假山形式,土石相間,草木相依,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自然的生機。尤其是大型假山,如果全用山石堆疊,容易顯得瑣碎,加上草木不生,即使堆得嵯岈屈曲,終覺有骨無肉,所以李漁說:「掇高廣之山,全用碎石,則如百衲僧衣,求一無縫處而不得,此其所以不耐觀也。
以上內容就是弘逾景觀小編分享的關於三種假山類型的介紹,我們網站還有很多類似的文章,如果你感覺有幫助就趕快收藏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