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鑄魂——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人美術作品展」,12月29日在國博開幕。展覽將持續到2020年2月9日。
展廳一角 餘寇辰攝
展覽主辦方國家博物館,特別邀請了70位活躍在創作一線且成就突出的美術家,共襄「培根鑄魂——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人美術作品展」之盛舉。參展作品所構成的宏大敘事,從一個側面展現了新中國美術的巨大成就,見證了偉大祖國70年所走過的光輝歷程。
本次展覽所邀請的美術家可大體分為兩個部分: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美術家和中青年美術家。第一代美術家雖至耄耋之年,卻精神矍鑠,在創作上仍保持著虎虎生氣,筆耕不輟,佳作迭出;堅守在創作第一線的中青年美術家們,成長於新時期,活躍於新時代,在當代美術格局中,發揮著精神引領和創作導向的作用。可以說,第一代美術家與中青年美術家所構成的強大陣容,不僅內含著新中國美術發展的歷史邏輯,還昭示著中國當代美術的未來與希望。本次展覽邀請的美術名家都是健在的且近5年內仍在創作中的,令人遺憾的是在展覽收件過程中,傑出的中國畫大家方增先先生不幸因病逝世。
從新中國建立前後入校的新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代美術家,他們年屆九秩歷經70年新中國建設和新中國美術發展的全過程。參展藝術家中央美院教授詹建俊就是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親眼見證了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的中央美院學生,他的同學靳尚誼、全山石、方增先、錢紹武、朱穎人以及同代人趙宗藻和比他們稍早的潘鶴、周韶華、鍾涵;和比他們稍晚的八旬左右的老先生郭怡孮、張立辰、吳山明、吳悅石等一起,共同構成了共和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代新中國美術家的第一方陣;本次展覽因為是名家經典展,所以最年輕的也已經年屆半百甚至年逾花甲,其中馮遠、徐裡、曾成鋼、吳為山、李象群、田黎明、唐勇力等為新生代的代表,實際就是當今美術界創作的中堅力量。
本次展覽是包括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四大門類的全畫種展覽,每一個畫種都有傑出代表國畫的周韶華、方增先、吳山明、吳悅石,油畫的張文新、全山石、詹建俊、靳尚誼、鍾涵,版畫的趙宗藻、廣軍,雕塑的潘鶴、錢紹武等。
走進展廳,可以清晰地感受到,70年來,美術家們始終與國家、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將自己的創作緊緊地與人民的生活聯繫在一起。無論是新中國建立的初期,還是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美術創作均以人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完整地呈現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就。
展廳裡那些黨的十八大以來創作的作品,更是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氣象:在新時代精神的感召下,美術家們以飽滿的創作激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守正創新,從國家建設的巨大成就和時代變遷中汲取營養,創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時代精神的佳作,較好地實踐了文藝「培根鑄魂」的宗旨。
在開幕式之後的研討會上,與會的美術理論家和美術家們一致認為,70年來,美術家們一直致力於中國美術現代性的建構,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現代性命題。如「中國畫的現代轉型」「油畫的民族化」「雕塑的本土化」「傳統美術資源的當代性轉換」等。經過70年的追求與奮鬥,美術家們已成功地在西方現代主義體系之外,建構了一種具有東方宇宙觀和價值取向的現代美術話語體系,為世界現代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李韻)
[ 責編:孫宗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