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如果您滿意於下面的圖文,請讓更多的人關注「鷺客社」。
高浦城遺址
銅魚城、丙洲城、城內城、廈門城、馬鑾城、城仔內城、井城、高浦城 ---
廈門曾經擁有眾多名之為城的古城,更不用說那密集分布的百多座寨子,這讓我大為震驚,同時也揭開了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謎團:
在戰亂時期,比如倭寇入侵時期,九龍江出海口的人用什麼方式保護自己?
閩西南用土樓,閩中用土堡,九龍江出海口,則是「城寨」。前陣子,我探討過這一帶風格獨特的樓堡建築。這種亦樓亦堡的防禦建築數量不多,並非主流。自宋以來,廈門的防禦體系,主要還是以城為樞,以寨為衛的城寨防衛布局。
就「城」而言,因海防而築造的明代福建十八座衛所之城,集中在金廈一帶就部署了五座,如廈門所(中左)城、金門所城、高浦所城、福全所城、鎮海衛城。這五座衛所城佔所有福建衛所城的28%。其中,除了福全所城與鎮海衛城分扼江口兩端,從金門、廈門至高浦,直接部署了三座海防要塞,此外,廈門島,還有塔頭巡檢司城,簡稱「塔頭城」,圭嶼與錢嶼,則設置了兩座銃城。
可以說是戒備森嚴。
顯然,明廷海防部署於福建最為核心的地區,無疑就是九龍江出海口。
而這裡,也是當時海外貿易極為發達的地區。
由於種種原因,曾經星羅棋布的「廈門城寨」,漸漸湮滅於世,大多僅留下斷牆殘垣。
高浦城,便是其中最為失落的一座。
這座歷史比廈門城略早,城池比廈門城略大,同為江夏侯周德興督造的明代古所城,已經難覓舊蹤,供人憑弔的,主要便是那一段短短的飽經滄桑的城牆。
往期導讀:
廈門高浦西竺寺:這裡竟有「天龍八部」!
「閩南瑪尼堆」:揭開閩南文化的神秘面紗!
寂寞「廈門城」!草荒壘殘古榕瘋長!
廈門城遺址探秘:楊歧珍寫的是「仰之」,還是「仰止」?
被遺忘的廈門寨堡:至少曾有一百多座!
你好,瓊頭!
「石頭厝」,一種被忽略的福建主流民居!
「福建九大民居說」出爐!誰最美?
廈門同安西坑行:「彩石屋」的秘密!
南有「廈門」,北有「銅魚」!
"山廈門":誰知天在青山裡!
破解同安西坑「彩石屋」之謎:採石坑找到了!
走進同安西坑:山谷深處的「紅石瀑布」
同安「尋堡記」:「德安樓」,樓?還是堡?
最新!閩南厭勝物50種!採風必讀!
同安「日紋」墓碑追蹤:「太陽」實為「月亮」!
LOOKERS 鷺客社 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歡迎關注鷺客社,投稿聯繫微信號:DONGE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