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咖啡廳:不消費不準入座這是規矩,每個人進店必須消費

2020-12-20 騰訊網

北京某咖啡廳:不消費不準入座這是規矩,每個人進店必須消費

近日一家位於北京市傳媒大學附近的咖啡廳因強制消費事件被人曝光,該店有不消費不準入座的規矩,每個人進店必須消費。

事件是一位在咖啡廳裡被要求強制消費的同學爆料的,那天自己與同學一起相約來到傳媒大學,好朋友相見很是激動,於是就來在咖啡廳裡敘敘舊。咖啡廳裡的環境比較優美、安靜非常適合好友相見,選定座位坐下來後,兩人點了一杯35塊錢的咖啡。

店裡的服務員提示這兩位學生必須每個人點一杯,這是店裡的規定,可是這另一個學生並不想喝咖啡,表示只需要點一杯就可以了。這時候店裡老闆娘聽聞就出來說道:你在我這坐著,不消費就不行。

學生表示:我怎麼沒消費了,不是點了35元的咖啡嗎?

老闆娘說:35塊錢是一個人的。

學生解釋:我們是一起的。

到這裡老闆娘已經生氣了,指著兩位學生讓趕緊走,這裡不接待,還喊道:服務員讓你點,你為什麼不點,幹什麼呀你,光水電費7萬塊錢。

隨後兩位學生不滿被強制消費,便報警處理,最後在民警的要求下老闆娘不情願地給學生到了個歉。

此事在網上曝光後引起了網友們熱烈的討論,表示在星巴克、麥當勞坐一天也沒有強制消費,什麼樣的店居然有這樣的規矩,7萬塊錢的水電費跟消費者有什麼關係啊。

還有咖啡廳附近的學生表示這家店確實標明:不消費不允許入座,而且是按人頭消費,不點單的話不允許繼續在這裡坐著。附近常去的學生都知道有這個規定,所以都會每個人點上一杯飲品,早已見怪不怪了。

這家咖啡廳位於大學周邊,顧客大多都是來這裡的學生,由於環境不錯被學生們當作學習的好場所,一呆都是好幾個小時。店家做買賣也是不容易,投資這麼多錢每個月還要承擔房租和水電費,如果都被進店不消費的學生佔著座位,損失可不小,所以才會要求進店都必須消費。

經常來這裡學習的學生都會主動地點咖啡消費,可能這兩個學生是第一次來這家咖啡廳了,不知道店裡默認的規矩,從而引發了矛盾。

站在學生的角度被強制消費必定心生不滿,而站在老闆娘的角度又有情可原,如果進店的時候就態度友好的事先告知,客人願意接受就進店坐下來享受服務,不願意接受就換下一家,那麼矛盾就不會發生了。

做買賣的不容易,希望該店能夠在門口放置個提示牌,以後此類的事情儘量不要發生了。

最後大家對於北京這家咖啡廳強買強賣的做法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西西弗濟南店強制消費惹爭議,要求顧客入座必須得點套餐
    但是唐女士看了一圈菜單發現,並沒有適合孩子消費的飲品,在店員的一再要求下,唐女士不愉快地離開了。「菜單上沒有適合孩子消費的東西,店員態度還很不好,我就生氣走了,以後再也不會去那家店了。」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濟南市民孫女士身上,她告訴記者,自己和父母、阿姨還有一歲的孩子共五人逛商場時,想去矢量咖啡濟南世茂國際廣場店歇歇腳,但是店員強烈要求最低要點個138元的套餐才可以入座,她只好離開。然而,唐女士在和自己北京的朋友聊天的時候得知,朋友常去的北京一矢量咖啡門店並沒有按座位收費的情況。
  • 遭遇「強制消費」 北京一旅行團在香港被鎖珠寶店內
    這條產業鏈!香港的旅遊局,它是在怎麼管理的?」回憶起5天4夜的香港之旅,遊客趙女士的心情始終難以平復。尤其是被強制消費、否則就限制人身自由的經歷,讓她和其他遊客想起來就氣憤。  趙小姐回憶:「一開始進的是一家珠寶店,把你領上去,然後門就關了。把你關在裡面買東西,我們那天在裡面被關了得有3個小時。」「帶我們進去以後就把門一鎖。
  • 咖啡廳以「一夜情」誘騙網友消費 27名男子中招
    4月19日,北京市海澱區法院公開審理了北京零之點咖啡廳以交友、發生「一夜情」為誘餌,誘騙網友高額消費案,咖啡廳的3名股東及「吧女」等14人出庭受審。檢察機關指控,2012年3月至5月間,零之點咖啡廳以交友為由釣網友上鉤,再由「吧女」約對方到咖啡廳被迫消費,其間有27名男網友「中招」,詐騙金額共計11萬元。「鍵盤手」網上釣魚2012年2月,柳某等3人盤下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知春路的一家咖啡廳。
  • 強制消費!一咖啡廳同行2人1杯咖啡1杯水,點水顧客被驅趕
    據媒體10月17日報導,北京朝陽郭同學爆料稱中國傳媒大學旁一家咖啡廳強制客人消費,進店坐下就要點單,不然會被趕出去。同行的兩人點了一杯咖啡一杯水,點水的就被請出去。隨後郭同學報警,後經協調,咖啡廳工作人員給顧客道歉。
  • 北京一咖啡廳強買強賣,「坐著就得消費」,點水顧客遭驅趕
    「坐著就得消費」北京一咖啡廳同行兩人,一杯咖啡,一杯水,點水顧客遭驅趕。前些天,大理商家辱罵遊客的事件,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最終以商家公開道歉是近才算平息。但這樣的社會風氣依然存在,北京就發生了類似事件。
  • 水電費需要7萬,消費者進店必須消費,否則將被老闆娘趕出去
    在社會上生活,每個人為了自己的生計拼命的打拼,越努力越幸運,一定會讓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有很多的店鋪因為某種原因,生意不是很好,每天盈利的錢都不夠水電費,每天看著進店的人倒是挺多的,但就是沒有消費的。在一些老闆看來,自家店每天都有成本支出,如果消費者進店不消費,自己就會賠錢,因此,有一些店家開始急眼了。
  • 疫情下的女僕咖啡廳:雖無法正常服務,但顧客表示能進店已很滿意
    不過,雖然限制放寬也不代表大家都隨便起來哦,民眾和店家都保持著高度的警覺來應對還未結束的疫情。可以看到路上的市民均保持距離、佩戴口罩。讓我們把鏡頭轉向街邊已經營業的店鋪,比如這家女僕咖啡廳——Maidcafe Strawberry~這家女僕咖啡廳已於本周重新開始營業。女僕們全部帶好口罩,等待著即將前來消費的客人們。
  • 「在城市的每個轉角處邂逅你」 咖啡廳「裝」進便利店
    透明玻璃落地窗,原木色系咖啡吧,歐式簡約桌椅、媲美星巴克的焦糖拿鐵……咖啡廳真的「裝進」了便利店。  便利店賣咖啡這件事玩得越來越大了,小而美的便利店業態正深入人心。拿蘇果的新一代便利店來說,除了賣咖啡外,鮮食品類大大擴充,食品和百貨強化精品、新品及進口商品,同時,服務上更加注重體驗,提供順豐快遞、O2O洗衣、充電寶租用、充值繳費、百度外賣、免費WiFi等服務。
  • 「在城市的每個轉角處邂逅你」—— 咖啡廳「裝」進便利店
    透明玻璃落地窗,原木色系咖啡吧,歐式簡約桌椅、媲美星巴克的焦糖拿鐵……咖啡廳真的「裝進」了便利店。便利店賣咖啡這件事玩得越來越大了,小而美的便利店業態正深入人心。剛剛榮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的蘇果總經理陳兵,這一年來走遍了蘇、皖的200多家大中型門店,巡店筆記記了厚厚一本,「將餐飲區升級為咖啡廳,一是咖啡市場的增速很好,正成為年輕人的社交、休閒、生活方式;二是強化了門店社群價值,能對年輕用戶產生黏性;三是咖啡和鮮食品類的毛利很好,能帶動門店業績。」第一代便利店早開晚閉,有固定的營業時間。
  • 飯店「隱性」消費多 消費者不滿被消費
    近日,市民楊先生給本報打來電話,說自己在翠橋路的一家飯店就餐,飯店提供的碗盤不收費但筷子是收費的,結帳時發現每套收費1元。楊先生與服務員理論,對方則表示這是飯店的規定。而記者昨天走訪我市部分飯店發現,消毒餐具仍在收錢,帶包裝的消毒毛巾、盒裝的紙巾,服務員也大多不向顧客提前告知要收費。
  • (力志圈)餐飲營銷:怎麼引導顧客進店消費?
    很多餐館老闆為了做好生意,故意高價選擇了一個人流量大的店鋪,但開店後發現每天熙熙攘攘的人群從門前經過,但進店消費的人不多。 顧客不進店怎麼辦? 第一招:顯眼的門頭:
  • 遭遇「強制消費」 北京一旅行團在香港被鎖珠寶店內
    這條產業鏈!香港的旅遊局,它是在怎麼管理的?」回憶起5天4夜的香港之旅,遊客趙女士的心情始終難以平復。尤其是被強制消費、否則就限制人身自由的經歷,讓她和其他遊客想起來就氣憤。  趙小姐回憶:「一開始進的是一家珠寶店,把你領上去,然後門就關了。把你關在裡面買東西,我們那天在裡面被關了得有3個小時。」「帶我們進去以後就把門一鎖。
  • 平安夜顧客在餐廳被強制點套餐,進店消費必須點套餐
    12月24日,有網友反映,平安夜當晚,她和男友前往胡桃裡音樂餐廳西區店時,被要求必須點套餐,否則不提供服務,最終還被驅趕出店。12月25日聯繫到該音樂餐廳,工作人員承認,平安夜和聖誕節兩天晚上10點30分之前,必須要點套餐,不夠吃的話可以繼續單點菜品。但是平安夜當晚並沒有驅趕過當事人,是客人自己說不吃了然後離開的。
  • 開原商鋪門前停車位被佔,不進店消費不讓停
    石墩、繩索、隔離樁、圍欄、地樁鎖……在城市中一些沿街商鋪為了阻止隔壁商家的客戶車輛和附近小區居民的車輛過來停放,紛紛在自己店門口布下各類「搶車位神器」……
  • 男子咖啡廳消費,續杯被「晾」一個小時,怒曝光:不能這麼折騰人
    現在休閒方式不少,朋友們相聚一起,有人喜歡吃燒烤喝啤酒,也有人不喜歡太吵鬧的地方,選擇咖啡廳,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喜歡去咖啡廳的朋友一定知道,有些店裡,咖啡可以無取勝續杯,而有些店裡續杯則要別外付錢,因此,進店前一般會問清楚。可是,誰也想不到,咖啡續杯還能引起矛盾。
  • 廣州一咖啡廳只接待日本人 拒絕中國人消費(圖)
    日前,廣州市工商局番禺分局北城工商所根據消費者反映,對位於市橋某地下商場的一家咖啡閣進行檢查,發現該店門前貼出上書「本店只接待日本人」字樣的公示。執法人員隨即向群眾就「該咖啡閣是否存在禁止國人進入,歧視中國消費者的違法行為」進行調查,結果表明,該咖啡閣的確存在拒絕中國人入內消費的歧視行為,受訪群眾對此均表示憤慨和譴責。
  • 這家店的老闆定下規矩,吃飯時有「三不準」,客人違規就轟走
    這家店還沒有倒閉嗎?(註:本文內容為獨家原創,侵權必究)這家店的老闆定下規矩,吃飯時有「三不準」,客人違規就轟走。酒香不怕巷子深,雖然使老話,但在之前漫長的年歲裡,很多口碑極佳的餐館,或許還是比不上網絡推手的幾次轉發。
  • 進咖啡店不消費必須請出去?不如先看下鄭州咖啡店老闆們咋拿下「白...
    河南商報記者 張逸菲 文 左冬辰 圖最近,「咖啡館是否應該強制每位進店消費者消費」的話題,又在網際網路引發一輪熱議,起因是,10月15日,兩位消費者進入北京市一高校附近的咖啡館,只點了一杯飲品,這讓咖啡館的管理者十分生氣。進入咖啡館是否必須消費?鄭州的從業者們有一些看法。
  • 微信「搖」來美女咖啡廳聊會天消費1.8萬
    微信「搖」來美女咖啡廳聊會天消費1.8萬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7年09月11日 15:57 A-A+ ,「女友」不一會就閃人,留下了高達1.8萬元的帳單……劉先生萬萬沒有料到,微信上心儀的女網友竟是個「託」,背後竟是多達16多人、分工明確的特大詐騙團夥。
  • 餐飲店如何吸引消費者進店消費?
    而人們在飲品店消費時,也希望可以搭配一個與茶飲相匹配的食物。這類食物不僅能從口味上滿足核心用戶的訴求,從產品屬性、格調、顏值等方面也能與核心產品「果茶」形成呼應,而當時大部分茶飲店都未能滿足用戶這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