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行天下

2020-12-16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 汪霏霏


  12月7日,「守信互信 共踐共行——攜手推進網絡誠信建設」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在曲阜舉辦。從2018年開始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已連續舉辦兩屆,而這次意義更加深遠。誠如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任賢良在發布會上所言,2020年中國網絡誠信大會放在曲阜召開,是將歷史與現實有機連接,既能增添大會的文化感召力,又順應了網際網路經濟的蓬勃發展和普通網民對網絡誠信文化建設的殷切期盼。


  誠信之道,古已有之。「誠信」一詞,在《商君書》中已可見到。「誠,信也,從言成聲。」「信,誠也,從人言。」由此可見,「誠」與「信」是相通的,就是要求做人要言合其意,並付諸踐行。生活在春秋時期的孔子,針對當時禮崩樂壞、誠信缺失的社會現實,不僅在社會生活中以身作則,大力倡導誠實守信,而且對誠信思想提出了獨到見解。


  以「信」行天下


  按照《論語》的記載,孔子以身立言,以「四教」引導、教導學生。「四教」者,即「文、行、忠、信」。據統計,在《論語》中,提及有關「信」的言論就多達38次,是僅次於仁、禮、知、道、學、德等概念的,可見「信」地位之重要。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將「信」比作車輛的這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了「信」車輛則無法正常行進。


  同時,「信」也是萬事無往而不勝的通行證。正如車輛有了「輗」和「軏」,雖然可正常前進,但不代表一往無前。而只有堅守「信」念,方能披荊斬棘、順利達到目標。所以,子張問仁於孔子,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子張不明白,問孔子怎樣做才能實現「仁」,孔子耐心地解釋只有具備了五種品德的人可稱之為仁人,又接著向子張解釋道:「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也就是說,「仁」是孔子的倫理思想的最高範疇,而「信」是構成「仁」德的五個基本範疇中第三要素。只有具備了「信」,才能得到人們的信任,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才能具有成就事業、做好工作的保障。


  相反,無誠無信之人,不但不能暢行於天下,而且會在人生、事業道路上步履維艱、舉步難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裡,行乎哉?」孔子更教導弟子們必須做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無疑,講誠信的人,即使在陌生落後的地方,也能暢通無阻。不講誠信的人,即使在故土家鄉,也寸步難行。講求誠信是為人處世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


  「信」貴在踐行


  誠信作為一種道德規範,一個重要表現便是言行一致,身體力行,信守承諾。從《論語》記載看,孔子十分強調踐行誠信,認為誠實守信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體現在行動中。孔子提出了「言必信,行必果」的道德準則,要求人們不管處於何種地位,從事何種職業,都要嚴格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社會義務。所謂「言必信」,就是要恪守信用,「行必果」,就是履行諾言要果斷堅決,不要言而不行,行而不力,拖泥帶水。在《論語》中,孔子對力行意識的強調隨處可見。例如:「敏於事而慎於言」「恥其言而過其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等。孔子始終認為,最有真實感人力量的不是一個人的言語承諾,而是身體力行的品質。他甚至讚嘆老天不言而行的偉大:「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談到榜樣的作用時,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而在談到對人的評價時,孔子又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從這可以看出孔子對踐行誠信的重視程度。在孔子的思想裡,表裡如一,身體力行,信守承諾,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來,能否言而有信,說到做到,是判定一個人人格高下的重要標尺,也是一個人安身立命和成就事業的基礎。


  以「信」推動市場經濟建設


  對於一個商人來說,他所擁有的資本應該由兩部分組成:一種是自己擁有的有形資本,另一種就是自身賴以在社會立足並提升競爭力的無形資本——「信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就有「老字號,信得過」之類說法,證明質量過硬的產品必然經得住時間及市場的考驗,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品牌屹立不倒。


  如何創造商品品牌,如何創建企業信譽,根本在於商家必須做到誠實守法、誠信經營,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在這裡明確指出追求富貴與道德之間的關係,只要不違背道德的利益都是可以追求的。可見孔子並不是反對求利,但基本前提必須是合於道(道德);也就是不違反社會對其提出的道德要求。在這裡可以看出,孔子要說明的是從業者必須遵守本職業的道德規範。商家也必須遵守誠信經營的倫理道德原則,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對於不講誠信得來的不義之財,孔子是不齒的,君子也應該不屑。


  誠信是齊魯文化的精神內核和鮮明品格,近年來「誠信山東」品牌不斷被擦亮。截至目前,山東省共有青島市、威海市、濰坊市、威海榮成市4市入選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在國家開展的最新一期城市信用指數監測中,全國有261個地級市納入監測,煙臺、威海、濰坊居前10名。在全國375個縣級市監測中,山東省有6個縣級市進入前10名,其中榮成市連續兩年居第一位。誠則通達,信則久遠。山東省率先建成了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和「信用中國(山東)」官方網站,16市信用平臺和管網均已上線運行,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設取得實效。(作者系山東社會科學院齊魯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糾錯熱線:0531-83122110


轉自:大眾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信」行天下
    「誠,信也,從言成聲。」「信,誠也,從人言。」由此可見,「誠」與「信」是相通的,就是要求做人要言合其意,並付諸踐行。生活在春秋時期的孔子,針對當時禮崩樂壞、誠信缺失的社會現實,不僅在社會生活中以身作則,大力倡導誠實守信,而且對誠信思想提出了獨到見解。
  • 「信」行天下-大眾日報數字報
    「誠,信也,從言成聲。」「信,誠也,從人言。」由此可見,「誠」與「信」是相通的,就是要求做人要言合其意,並付諸踐行。生活在春秋時期的孔子,針對當時禮崩樂壞、誠信缺失的社會現實,不僅在社會生活中以身作則,大力倡導誠實守信,而且對誠信思想提出了獨到見解。以「信」行天下  按照《論語》的記載,孔子以身立言,以「四教」引導、教導學生。
  • 誠鑄文登·信行天下
    一座城因信而立,文明與誠信氤氳在青山綠水間。「知信、守信、用信」已然成為文登人民「日用而不覺」的行為準則。信用惠及民生溫暖實在,信用助力企業堅強有力,信用優化城鄉治理環境潤物無聲……「信用文登」,強基固本,聚勢前行!聚力,惠民生1937年12月24日,以理琪、於得水等為代表的文登革命先驅,在天福山面對黨旗緩緩舉起右臂,義無反顧地將一腔熱血奉獻給了中華民族。
  • 「瘦硬」書風行天下:《信行禪師碑》與薛稷
    有《信行禪師碑》等少數作品傳世。 《信行禪師碑》神龍二年(706)八月立石。 從《信行禪師碑》正可以看出, 薛稷書法的這種特點。
  • 有信者 行天下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上述案例是「信用交通省」建設中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發揮作用的典型代表。3年前,交通運輸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全面啟動「信用交通省」建設工作,堅持高起點謀劃、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落實,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交通運輸新型監管機制。
  •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解讀  要站在天下最正當的位置,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國品如人品。傳統文化所推崇的君子之道,其實也是中國外交的重要原則。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戰國〕孟子《孟子·滕文公下》釋義  《孟子·滕文公下》記載了孟子與縱橫家信徒景春關於大丈夫的一段對話。
  •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修行之道,五倫八德行於己,而有心德;家國天下擴充己心而已也。學而行之,則知道之所以行與不行,然後可以教人以道,化人於無形之中。故必篤行之。行之之道,在於忠信乎?盡己之謂忠。首先盡己之心,而行五倫八德也。其次盡己所能,使人行此道也。再次成賢,成就一生也。最終成聖,而盡己之本性也。本性之仁,其欲博施濟眾,堯舜猶病,故盡己之忠,無以窮盡,而不可自畫也。
  • 織田信行叛亂與柴田勝家歸順
    引言:織田信長的弟弟織田信行,一向打扮舉止都比較規矩有禮貌,對比織田信長不羈的個性,他們共同的母親土田御前更想讓信行繼承家主之位。而信長在父親葬禮上的莽撞表現,讓一些家臣更加傾向於支持信行。這裡面包括了林通勝和柴田勝家兩位織田家的重要家臣。
  • 寧波信天下英菲尼迪4S店開業典禮盛大落幕_易車網
    2020年12月18日,寧波信天下英菲尼迪4S店舉行盛大的開業典禮。活動邀請了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網絡發展及售後服務部部長劉洋先生,寧波市北侖區商務局局長馬鷹先生,信天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選國先生,寧波青年優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海榮先生,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區域銷售督導閆程女士,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區域售後經理牛健君先生,主流媒體、寧波信天下國祥英菲尼迪的新老客戶出席本次活動,大家共同見證寧波信天下國祥英菲尼迪4s店這一難忘時刻。
  • 廣東精神的主要特徵:厚於德誠於信敏於行
    □田 豐歸納和提出「厚於德、誠於信、敏於行」的廣東精神,標誌著廣東推進科學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文化自覺階段。從廣東精神的特徵看,厚於德、誠於信、敏於行,三者都體現了民族性、時代性、地域性的統一,同時又有各自不同的側重點。「厚於德」突出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 拜山實踐對信,願,行的印證與思考!
    拜山實踐對信,願、行的印證與思考作者: 揚州鑑真學院 釋正弘弟子自2013年9月9日,由天童寺方丈上誠下信大和尚起香至2015年9月9日,朝聖圓滿。歷經三個年頭。圓滿朝拜浙江普陀山,寧波太白山,安徽九華山,山西五臺山,陝西華山,陝西終南山,四川樂山、峨眉山,雲南雞足山。
  • 善讀「論語」17.6:能行五者於天下,恭寬信敏惠為仁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孔子說:「能行五事於天下,便可稱為仁人。」子張道:「請問是哪五事。」孔子說:「恭敬、寬宏、誠信、勤勉、慈惠。為人恭敬則不招侮慢,為人寬宏則可得人心,為人誠信則得人信任,為人勤勉則事有可成,為人慈惠則足以率眾。」
  • 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死磕12年,導致他失去奪取天下的時機
    川中島合戰,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耗了12年。很多人認為,武田信玄花那麼多時間和上杉謙信死磕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這也導致他失去了奪取天下的時機,事實真是如此嗎?
  • 信者,通達天下
    以禮相待,以誠取信,唯有信者方能通達天下。 做正確的事,敢為行業之先
  • 薛稷《信行禪師碑》
    《信行禪師碑》,又名《隋大善知識信行禪師興教之碑》,越王李貞撰,薛稷書。唐神龍二年(706)八月立。石已久佚。現僅存清何紹基藏宋拓孤本傳世。剪裱本,冊尾殘損,正文共25開,另有跋一開半。正文125行,每半開5行,行7字。每半開縱19.8釐米,橫13.5釐米。碑文內容記述隋代名臣信行禪師之興佛教事跡。
  • 鏘鏘行天下
    2017年9月8日,竇文濤、許子東、馬家輝三人在《鏘鏘三人行》談論了電影《敦刻爾克》,竟成為鏘鏘的絕唱。
  • 始信峰為黃山36小峰之一,有「始信黃山天下奇」的美譽
    始信峰為黃山36小峰之一,海拔1683米,並不是黃山最險峻的地方,但卻是從後山上山後第一個讓人感受到黃山險峻的地方,所以有到達始信峰才「始信黃山天下奇」的美譽。始信峰三面臨空,踩在凹凸不平的山石上,抓著欄杆俯看四周突兀的奇峰怪石和懸崖絕壁,不禁叫初上黃山的遊客雙腳發軟。
  • 綠盾徵信:「銅官美千年 信易遊天下」望城旅遊直播順利開播
    11月26日,由長沙市望城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望城區發展和改革局、望城區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主辦,綠盾徵信長沙服務機構聯合樂觀傳播承辦的「百行誠信面對面」之「銅官美千年 信易遊天下」望城旅遊直播專場在新華聯銅官窯古鎮順利開播。
  • 淨土法門的信願行與通途佛法的信解行證有哪些區別?
    信願行通途佛法一般講四個,叫信、解、行、證。首先對一個法門要有信心,有信心之後,通過聞思讀誦還需要理解。這個解在宗門下就是大徹大悟,在教下叫大開圓解。這就叫見道,見道就是知道怎麼修行了。見道之後就要修道,修道的結果就是證道。所以就建立信、解、行、證這麼一個鉤鎖關聯的過程。
  • 「牛」行天下之越南風味燉牛肉
    收錄於話題 #「牛」行天下  2瓣, 切碎檸檬草   1根, 切段胡蘿蔔   1-2根   切大塊洋蔥   1/2個,切片小蔥   1/2根,切碎姜   10克, 切碎八角   1個香葉   1片桂皮   1小根茴香籽   1克番茄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