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方「紫雨軒書院」免費訂閱
淺草寺的位置位於東京都,是作為淺草寺的寺前商業街發展而成的,與銀座、新宿、池袋、澀谷同為繁華街區。淺草寺這裡每天都有前來參拜的觀光客,終年熙熙攘攘,如果去東京不去淺草,就等於去北京不去故宮。既然淺草如此重要,偶就讓淺草寺之行單獨成篇了。
進入裡面,正殿前是寶藏門,即原來的仁王門,重建後因樓上藏有國寶《法華經》,改稱寶藏門。淺草寺的象徵物是風雷神門,上面掛著寫有「雷門」兩個字的大紅燈籠。
現在的淺草觀音寺建築群是在二戰後重建的,寺院的正門-雷門,「雷門」是通往淺草觀音寺的入口處,門下掛了一個百斤重,四米高的紅色大燈籠,已成為該寺的標誌之一。
寺裡有求籤處,大家自助抽籤,只要在籤筒旁投入日幣一百元,拿起籤筒晃一晃,抖出一支籤,再依籤上號碼在一旁找到自己的籤,籤上都寫漢字,大致能看得懂,只是要聽解籤的話就聽不懂了,自己湊合著不求甚解吧。
有著濃厚日本傳統文化特色的淺草觀音寺是東京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和銀座完全不同。打個比方,如果銀座相當於偶們這裡的南京西路或淮海路的話,那麼淺草相當於城隍廟。
淺草也的確是很具日本民族特色,淺草觀音寺歷史悠久,是東京最古老的寺院,明治時代被定為東京最早建立的五大公園之一。
它的起源據傳是在1370年前,一對以捕魚為生的兄弟,打魚時撈起一尊5.5釐米高的金觀音像,被認為是「觀音顯靈」,人們在淺草修建寺院,把觀音供奉起來。在東京,淺草的觀音寺是遊人必到之處,是著名的旅遊點。
為了解日本民族文化的旅遊名勝,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絡繹不絕。
傳統的日式建築都是木頭建造的,東京地區氣候乾燥,大火往往一發不可收拾,淺草寺多次歷經燒毀重建,最慘的是在二戰中幾乎被夷為平地。
淺草還以舉行傳統民俗活動的場所而聞名。「三社節」是淺草神社的一項祭典活動,它作為神轎祭典,十分出名。這項活動表現出自古以來居住在東京庶民區的人們的風俗。
寺裡面供奉的觀音像不怎麼高,那麼小本身就很不顯眼,還保護的不怎麼好,偶們根本就看不到有人關注,這點和中國寺廟完全不同。我疑惑菩薩會否怪罪?偶想日本菩薩,也是菩薩,應該也是善解人意,大肚能容。
淺草觀音寺正殿內供奉著金觀音像,六角堂位於正殿左面,為木造、單層、瓦頂的六角形建築,造型別致、精巧,為東京稀有的室町時代塔。
淺草寺為黑色的瓦葺屋頂,下面有8根朱紅大柱。正殿供奉著金觀音像,天井上有著名畫家川端龍子和堂本的印象畫《龍之圖》、《天人之圖》和《教華之圖》。
淺草觀音寺,歷史還相當悠久,是東京都內最古老的寺廟。相傳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370 年前,一對以捕魚為生的兄弟倆在隅田川中發現了觀音像,就建了這座寺院供奉起來。據說這是東京香火最盛的寺廟,果然人流如織呢,導遊說這裡每天都是如此熙熙攘攘。
寺廟西南角聳立的五重塔,是日本第二高塔八塔,塔身燈光徹底通明,為寺廟增光添彩。五重塔也是同樣情況,毀於東京空襲,在偶出生那年以鋼筋水泥新建,但外觀還是貌似木結構,式樣也是傳統的。
對於偶們遊客來說,淺草寺外的「仲見世」比淺草寺本身更有吸引力。從淺草寺走到雷門,是古色古香的江戶式街道,兩旁的店鋪,能看到各種各樣新鮮有趣的玩意,小吃、紀念品、明信片、扇子、和服、木屐....
其它祭典還有夏天的「鬼燈市」、初冬大鷲神社的「雞市」和年關等。每年舉行的夏日焰火大會是最受人歡迎的活動,前來觀賞焰火的人都在 100 萬以上。
草寺門前是仲見世大道,一字排開的店鋪中擺滿了各種有著日本傳統風情的扇子和用和紙製作的小玩意等商品,在這條購物街常能見到來自海外的觀光客的身影。
這裡外國遊客眾多,本土人更多,他們來此求神祈福,特別是情侶們喜歡來此請符求籤,據傳很多言情電視劇都曾到此取景,喜歡日劇的童靴不知道留意過淺草的場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