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喀納斯湖到底有沒有水怪?
這個問題已經流傳了很多年,也曾傳說有人拍到過水怪照片,不過是真是假一直沒有得到證實。只是讓那個神秘的喀納斯湖名聲大震。
據傳,成吉思汗當年西徵時途徑喀納斯湖,見到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決定在這裡暫住休整。成吉思汗喝了喀納斯湖水,問手下將領這是什麼水,有一位聰明的將領答道:「這是喀納烏斯」,蒙古語中是可汗之水的意思,其他將士便齊聲答道:「這是可汗之水。」
於是成吉思汗說:「那就把這個湖叫做喀納烏斯。」成吉思汗駕崩之後,遺體就沉在喀納斯湖中,圖瓦人作為當年成吉思汗的親兵,就留在喀納斯湖中,世代守衛王陵。因此,傳說喀納斯水怪就是保衛成吉思汗亡靈不受侵犯的「湖聖」。
無論水怪存在與否,喀納斯都是個美麗而神秘的地方。喀納斯作為風景區擁有諸多榮譽: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最美的五大湖泊之一、中國最美的六個古鎮古村之一、中國十大秋景之首、中國攝影家協會創作基地等等,成為新疆旅遊的龍頭。
喀納斯景區範圍較大,共有大小景點五十多處,主要包括喀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哈巴國家森林公園、賈登峪國家森林公園、喀納斯河谷、禾木河谷、那仁草原、禾木草原、白巴哈村、喀納斯村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享譽國內外。
其中最著名的還是喀納斯湖,位於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北部,湖水來源於奎屯友誼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降雨,屬於高山淡水湖泊。喀納斯湖被譽為中國最美湖泊,喀納斯湖雪峰聳峙綠坡墨林,湖光山色美不勝收,被譽為「人間仙境、神的花園」,喀納斯在蒙古語中的意思就是「美麗而神秘的湖」。
喀納斯湖景區的自然景觀有高山、河流、森林、湖泊、草原等,另外還有成吉思汗西徵軍點將臺、古代巖畫等歷史文化遺蹟與蒙古族圖瓦人獨特的民俗風情也獨具特色,駝頸灣、變色湖、臥龍灣、觀魚臺等主要景點,具有極高的旅遊觀光、自然保護、科學考察和歷史文化價值。
喀納斯湖有幾大奇觀,一是千米枯木長堤,因喀納斯湖中的浮木被強勁谷風吹著逆水上漂,在湖上遊堆聚而成;二就是傳說中的湖中巨型「水怪」,常常將在湖邊飲水的馬匹拖入水中,給喀納斯平添了幾分神秘色彩,也有人認為是當地特產的一種大紅魚(哲羅鮭)在作怪;三是雨過天晴時才有的奇景——喀納斯雲海佛光。
駝頸灣,位於喀納斯湖南面喀納斯湖的入水口,喀納斯河發源地,喀納斯河在這裡形成了一個恰似駝頸的大拐彎,也像「之」字形,由南東轉向南西,後又轉向東,河流彎急谷深,水流湍急。在第一拐彎的起始處有一梭形的河心洲,第二拐彎處形成急流灘,河東岸為草甸,河西岸為原始森林。
變色湖,位於喀納斯湖中央,春夏時節湖水會隨著季節和天氣的變化而變色。從每年的四五月到十一月冰雪封湖,湖水在不同的季節呈現出不同的色彩。五月的湖水,冰雪消融,湖水幽暗,呈青灰色。到了六月,湖水隨周圍的植物泛綠,呈淺綠或碧藍色。七月以後為洪水期,上遊白湖的白色湖水大量補給,由碧綠色變成微帶藍綠的乳白色。到了八月湖水受降雨的影響,呈現出墨綠色。進入九、十月,湖水的補給明顯減少,周圍的植物色彩斑斕,一池翡翠色的湖水光彩奪目。
臥龍灣,是喀納斯湖的排水口,面積約九公頃,河灣中心是一塊植物茂盛的沙洲,酷似一條靜臥在水中的巨龍,臥龍灣以此得名。湖四周森林茂密,湖進水處巨石抵中流,湖的洩水口有座木橋飛架東西,站在橋上向北是如鏡的臥龍灣向南是奔騰的喀納斯河。
觀魚臺,在山底湖面之中仰望觀魚臺,它正像是一個端然坐於西山之上的香火臺,如遇天空有雲霧繚繞或晚霞夕照的景象,香火臺上則雲蒸霞蔚,滿眼祥雲仙氣瀰漫其間。登觀魚臺是到喀納斯旅遊行程中最後的那個驚嘆號。不登觀魚臺,不足以領略喀納斯美景美景的極致,不登觀魚臺,更不足以感悟人生的真諦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