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起西子湖畔的歷史文化「珍珠」 - 浙江日報

2021-01-09 浙江日報

  春節期間,杭州的西子湖畔遊人如織。而杭州下城區的許多背街小巷裡,同樣熱鬧非凡。

  人們在萬壽亭街尋訪南宋御街的遺韻,在獅虎橋路探訪原中共浙江省委秘密機關的舊址;在青雲街體味古代考生跨登雲橋、過青雲街,進入貢院蟾宮折桂的心情;在嶽官巷8號吳宅中欣賞清代官宅府第的精美建築,感嘆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的博大精深……

  經過一年的背街小巷改造,杭州下城區的100多條背街小巷面貌大變。

  昔日坑坑窪窪,破舊不堪的小街小巷,如今變得整潔漂亮,道路平坦,實現了背街小巷「四化「(清潔化、街區綠化、道路亮化、管理有序化)的目標;

  「一街一設計」、「一巷一內涵」。經過對尋常巷陌歷史遺存的重塑、恢復,打造出一個個優美動人的「城市記憶」、「小巷印記」,如串起的一顆顆歷史文化「珍珠」,在西子湖畔熠熠閃光;

  「一街一特色」、「一巷一文史檔案」。那深藏在背街小巷裡的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仿佛一曲曲古樸優雅的旋律,讓杭城百姓陶醉,讓外地遊客流連,為歷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

  下城區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資源豐富。自漢後成陸後,隋唐至吳越漸為市井,南宋時日趨昌盛。明清以來,這裡更是「機杼之聲,比戶相聞」,成為杭州絲綢手工業的中心。

  這裡,一座古亭,傳頌一段百年佳話;一口古井,留下一段久遠的回憶。像孩兒巷,就因文採斐然的詩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而與宋代大詩人陸遊永久地聯繫在一起。這些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很多就植根於老百姓家門口的小街小巷裡。

  2005年,下城區委、區政府根據市裡的要求,開始實施「背街小巷改善工程」。

  所謂背街小巷,是指城區主要道路以外,寬度在30米以內的道路。為了讓歷史的文脈在城市改造中得到延續,這裡的背街小巷改善工作不僅僅停留在治理小巷環境這一表面層次,更將保護、挖掘小巷的歷史文化底蘊放在突出的位置。區委書記翁衛軍說:「我們投入近3億元改造背街小巷,就是為了用心串起西子湖畔的歷史文化珍珠,更加凸顯下城區和諧、人文、歷史的特色,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滿意工程』。」

  「一街一設計」,「一巷一內涵」,重塑、恢復尋常巷陌的歷史遺存,打造小街小巷的「文化記憶」

  四川籍民工趙世安今年留在杭州過年。大年初一,他約了幾位同鄉在教場路上唯一的一堵綠牆下見面,然後同去遊西湖。

  初一上午,他早早地來到了教場路。可是,找來找去也沒有找到自己定下來的約會地點。

  一年前的那堵綠牆怎麼不見了?

  一位老人告訴他:「綠牆在背街小巷改造中已經拆掉了,現在,那裡已種上了一片竹林。」

  同鄉們知道後,跟他開起了玩笑:「老趙,老趙,地方找不到。」趙世安憨厚地笑笑:「變化真大呀!一年沒來,教場路完全變了。」

  是的,經過改造的教場路變得讓人認不出來了:既寬敞整潔,又有濃鬱的文化韻味。

  教場路因地處元教場而得名。位於教場路1號的原楊氏「天緣鞋莊」和30號的周家大宅,均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造的兩層磚木結構花園式洋房。教場路東端的石窟門民居,人們稱之為杭州市最典型的石窟門建築。整條教場路呈現出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韻味,被譽為杭州市不可多得的「近代建築博物館」。

  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教場路兩側的老房子日漸陳舊,街面店鋪招牌雜亂。特別是各種各樣的電線桿立在道路兩旁,望過去密布的電線似蜘蛛網一般,大煞風景。

  下城區背街小巷改善工作辦公室幹部楊紫江告訴我們,原先的初步方案中,打算對教場路東端的兩層石窟門民居採取重新貼青磚的辦法。但是,大多數專家和居民卻持反對意見,認為這樣做會對歷史建築造成傷害和破壞。於是,城管部門及時調整方案,決定堅持「尊重歷史,修舊如舊」的原則,只對石窟門民居大部分立面進行清洗,更換個別已經嚴重破損的青磚,並對建築線條重新勾勒,儘可能保持歷史建築的本來面貌。

  經過整修後的教場路,由于堅持了「一巷一文史檔案」的維修原則,杜絕破壞性的「改善」,取得了明顯的整修效果:原先灰暗陳舊的「天緣鞋莊」,古樸典雅,整幢樓採用亮黃色基調外牆塗料裝飾,有歷史的滄桑感;衝洗後的石窟門居民住宅,外牆青磚上清晰地露出了當年磚廠的標誌,使歷史積澱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周家大宅本來用綠色的圍牆與教場路隔離,與周邊環境極不協調。如今,人們拆掉了這堵綠色磚牆,改用一片天然的竹林作為隔離帶,突出了大宅的江南特色,顯得更加大方而得體。

  在對現存的歷史文化遺蹟進行保護性搶救,保留歷史文化街區原始風貌的同時,他們還對教場路兩側的房屋進行了立面整治,用柵欄美飾空調外機,規範店鋪招牌,沿街綠化品種得到合理的調整。

  穿行在今天的教場路上,一邊是古樸的青瓦飛簷,折射出歷史文化的底蘊;一邊是時尚現代的藝術磚牆,展現出當代都市的靚麗景觀。這裡的一切融合得從容自然,成為杭州提升城市品位、傳承歷史文脈的典範和實施老建築群保護的一個完美縮影。

  一個碑廊、一牆連環畫、一個歷史文化陳列館,構成了一條「歷史文化長廊」,將杭州下城區與嶽飛故鄉河南湯陰縣連在一起,使打鐵關路重現歷史文化的光芒

  大年初一,天氣晴朗,陽光暖暖地照著大地。

  地處下城區的打鐵關路上,探親訪友的人流熙熙攘攘。人們有的在路口瞻仰著打鐵關牌坊的雄偉氣勢;有的穿行在12生肖石柱間,高興地與犬石合影;有的走進打鐵關路歷史文化陳列館,領略著這條小路的歷史變遷。

  大家一個共同的感受是:這條小路有濃鬱的文化韻味,值得一看。

  打鐵關路43號1單元601室的沈麗華大媽高興地對我們說:「前幾年,這裡破破爛爛,坑坑窪窪,車輛通行不暢。現在你們看,整潔大方,還保留了許多歷史古蹟,這條路被改造得好像是一本歷史書,一個風景點。」

  據《艮山雜誌》記載:「打鐵關在太平鄉,西接東新關,置立木柵,看守盤驗,早晚啟閉,以便農船。」南宋時期,打鐵關路一帶聚集著一批手藝高超的打鐵工匠,「打鐵關」的名稱也因此而得。

  打鐵關路附近有一座「嶽帥橋」,相傳當年嶽飛率嶽家軍曾在此處安營紮寨。老人們說,嶽家軍的不少兵器就是在這裡打造的。

  在歷史的長河中風吹雨淋了幾百年,打鐵關路日漸破舊。而2005年的背街小巷改善工程,使打鐵關路舊貌換新顏。

  走近打鐵關路口,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座10米多高的青石牌坊,上面有書法家劉江的題字:打鐵關。走過牌坊,只見打鐵關路兩旁豎立著12個生肖石雕巨柱,生動有趣,十分可愛。

  打鐵關社區黨委書記陳連榮介紹說,打鐵關路至少有3處值得一看的大作品:在12生肖石柱南面不遠處,有一幢新建的仿古建築,上下兩層。古色古香的大門上有一排字告訴人們,這裡是打鐵關路歷史文化陳列館。館裡著重展示嶽飛的歷史故事,安置了嶽飛塑像和仿製兵器;館外牆上鑲嵌著一塊巨大的《古打鐵關圖》浮雕,歷史上的打鐵關面貌盡收眼底。

  向南行走不遠,便是高2米,長50米的嶽飛手書《前後出師表》碑廊。這是打鐵關社區專門派人去河南省湯陰縣嶽飛故裡,得到嶽飛原跡拓片後,請福建石匠精心刻制的。碑廊對面,是一排浮雕群,27塊2米高的青石上,雕刻著嶽飛出生、抗金、受害等故事的畫面。

  而在打鐵關路南段的沿路牆上,還有一卷長長的連環畫。畫家用彩繪的形式,描繪了當年嶽家軍英勇戰鬥的歷史故事。

  行走在打鐵關路上,我們仿佛走進了一條「歷史文化長廊」。

  打鐵關路所屬的文暉街道工委會副書記邵偉華告訴我們,陳連榮便是打鐵關路歷史文化「長廊」的設計師。

  今年70歲的陳連榮,17歲時就擔任了當年打鐵關村的黨支部書記。這個貧農的後代十分喜歡發生在本地的歷史事件。在許多人已經淡忘了古打鐵關歷史時,他卻捧著一本清代翟灝的《艮山雜誌》,找出了打鐵關與嶽飛的淵源,並向杭州市領導提出建議,要求發掘嶽飛與打鐵關的歷史故事,使背街小巷重現歷史文化的光芒。

  陳連榮的建議被杭州市領導和北京、河南的歷史學家完全認可後,他不僅親自設計了打鐵關路歷史碑廊和陳列館等,還根據老人們的回憶,親手繪製了《古打鐵關圖》。

  如今,展現在打鐵關路上的浮雕《古打鐵關圖》,召喚著人們對當地歷史文化的更深思考。

  讓陳連榮欣慰的是,他的努力得到了市民的普遍讚揚,人們將打鐵關路當作一個新的歷史人文景觀。去年秋天,河南省湯陰縣嶽飛紀念館的同志慕名來到杭州市打鐵關路參觀,並同打鐵關歷史文化陳列館結成共建單位。他們稱讚打鐵關社區弘揚了嶽飛的民族精神,傳承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

  街道幹部的一個創意,使東園街成了「 宋詞一條街」,麒麟街多了一道「英雄文化牆」,老百姓多了兩個領略古今文化的好去處

  「知道嗎?杭州城裡有一個永遠不結束的書法展覽。不信,你去『宋詞一條街』上看一看!」

  今年春節期間,不少愛好書法藝術的杭州市民慕名前往東園街,為的就是一睹「宋詞一條街」的風採。

  杭州市下城區眾多背街小巷乘著改善工作的東風,結合自身特點,因地制宜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並把其中最鮮明的個性作為永久的烙印,刻錄在小巷的「記憶」與社區居民的心靈裡。「宋詞一條街」就是其中的成果之一。

  潮鳴街道辦事處主任朱雲祥今年39歲,但他從小生長在杭州這塊充滿歷史文化底蘊的土地上,對家鄉懷有深厚的感情。朱雲祥平時喜歡詠讀古人詩詞,尤其是讚美杭州湖光山色、風土人情的大家傑作,更是他的至愛。街道所轄的東園街是連接刀茅巷和大樹路的一條小巷。這裡,平平常常,沒有古蹟可挖掘,沒有軼聞可編撰。怎樣在背街小巷的改造中,提升東園街的文化品位呢?朱雲祥深知一個道理:一張白紙,可以繪出最新最美的圖畫。經過一番思考,他將自己的思路聚集在浩瀚的宋詞篇章中。

  杭州作為中國十大古都、歷史名城之一,文化積澱十分深厚。宋代辛棄疾、蘇東坡、柳永、李清照等著名詞人流連於「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杭州,或從政,或生活,對杭州有著親身的體驗和深厚的感情,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傳世名作。如柳永的《望海潮》,形容杭州是:「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幾百年來口口傳誦,令人拍案叫絕。

  據《武林坊巷志》記載,東園巷一帶「南宋時巷為東御園富景園一隅,極一時之盛」。朱雲祥在多年的街道工作中了解到,作為生活在南宋古都中的杭州市民,與自己一樣,對宋詞也一直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而書法在下城區也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強大的作者隊伍。

  一個念頭在朱雲祥腦海裡閃現:何不以宋詞這個中國文學史上的豐碑,來傳承南宋文脈,讓老街舊巷增添新的文化韻味?他的創意,得到了潮鳴街道幹部們的贊同。經過一番籌劃,他們決定將宋詞與書法藝術結合起來,以碑廊的形式來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歷史文脈,豐富群眾生活,把東園街打造成「宋詞一條街」。

  2005年9月,街道通過媒體向杭州籍省、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及民間書法愛好者廣泛徵集宋詞墨寶。一時間,各界反響強烈,許多書法愛好者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宋詞名句,按照「三尺豎幅大小,註明宋詞出處、書寫者姓名和書寫日期」的要求完成作品,郵寄或直接送到了街道。

  短短10多天,就匯集各類作品118幅,既有俞建華、朱馥生、葛德瑞、來仲棣等書法名家的墨寶,也有普通居民的熱情參與。82歲高齡的詹瀛生老先生和年僅12歲的張晟熙小朋友,也興致勃勃地送來了自己精心書寫的作品。

  為保證「宋詞一條街」書法作品的質量,潮鳴街道於去年9月20日在社區服務中心舉行了「宋詞一條街」書法評審會,邀請省、市著名書法名家,對投稿作品進行了嚴格的評審,從118餘幅書法作品中精心挑選了50餘幅作品,用於碑廊的雕刻。

  如今,「宋詞一條街」已經與居民見面。在長約160米,橫跨東園社區與艮園社區香樟樹夾道的東園街上,我們看到,道路邊每隔二三米的圍牆石柱上,都有一塊高1.6米、寬0.8米、用花崗巖雕刻的宋詞書法作品。不時有老人帶著孩童在這裡駐足,欣賞書法作品,解讀宋詞深厚的文化內涵。

  「宋詞一條街」讓古典文學和書法藝術走進了社區,貼近了居民,受到廣大群眾的交口稱讚。

  同樣利用本地特色,在背街小巷改善工作中創新思路,增添文化新內容的,還有鳳麟社區的麒麟街等。

  2005年「八一」建軍節前夕,在剛剛完成改善工作的麒麟街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百米英雄文化牆舉行了揭幕儀式。來自鳳麟等社區的青少年參加了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社區的熱心黨員為同學們詳細講解了英雄們的故事,帶領大家參觀了新建成的百米英雄文化牆,同學們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們還來到社區活動室,舉行了「講英雄故事,走英雄道路」故事會,幾位小朋友演講的英雄故事贏得了大家的熱烈掌聲。

  走在麒麟街上,處處感到文化的韻味。古樸的英雄牆,百米長的英雄浮雕文化長廊,共收集了20塊英雄的胸像和事跡石刻。從南宋的民族英雄嶽飛、近代第一個睜開眼看世界的林則徐、鑑湖女俠秋瑾、戚繼光、鄭成功、鄧世昌、到劉胡蘭、楊靖宇、趙一曼、狼牙山五壯士、張思德、董存瑞、黃繼光、歐陽海、雷鋒,以及新時期的海空衛士王偉等。這些中國歷史上各個時代的英雄人物,總能夠讓人們熱血澎湃,見賢思齊。

  石板有幸刻忠魂,背街小巷鑄文明,雖然他們的英雄事跡早已讓人耳熟能詳,但我們看到,「英雄文化牆」仍不時地吸引著過往行人駐足觀看,細細品味。

相關焦點

  • 千萬浙江人暢遊錢江源!浙江•開化長三角國民休閒旅遊節在西子湖畔啟幕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編委、浙江在線總經理方衛英,浙江省總工會保障部長詹利君,縣領導方忠明、谷聲及杭州市上城區相關部門負責人、開化全域旅遊宣傳推廣大使、長三角各大旅行社負責人等共同出席活動。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編委、浙江在線總經理方衛英在致辭中表示,「開天目,見美好」這是天目新聞的口號,也是能在開化看到的美好,開化不僅是一個孕育浙江母親河的地方,也是有很多美景、美食、美好的地方,千萬浙江人暢遊錢江源,希望通過這次杭州推介會,開化的美好能有更多人了解。
  • 杭州西子女聲合唱團音樂會唱響西子湖畔
    杭州網 記者 餘瓊雅 通訊員 範一斐 3月24日晚,由杭州市婦女活動中心主辦的「韶華·芳音」西子女聲合唱團合唱音樂會在浙江音樂廳開唱。西子姑娘們用藝術踐行著文化自信,用歌聲弘揚繼承傳統文化,向世界展示杭州女性的獨特韻味,別樣精彩。
  • 陽春三月杭州西湖繁花似錦 西子湖畔遊人如織
    又是一年春來到,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浙江杭州西湖迎來繁花似錦的季節,春風十裡引人醉,湖光山色、綠柳桃花相映成趣,一時間西子湖畔遊人如織,好不熱鬧。  3月3日,記者來到西湖風景區,正值陽春三月大晴天,西子湖畔楊柳抽芽,隨風輕拂,孤山梅花盛開,粉若晚霞,人們紛紛選擇這樣的好天氣踏青遊玩,西湖斷橋上少男少女們三三兩兩合影、玩耍,老人們則悠閒地散步賞花。
  • 透過杭州之「窗」了解中國 國際友人在西子湖畔體驗城市
    杭州日報訊 昨日,第三屆「杭州國際日」如期而至。這座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敞開懷抱,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透過杭州之「窗」,來自各國的嘉賓代表們更多地認識了浙江,了解了中國。今年的「杭州國際日」城市體驗活動來到了美麗的西子湖畔。「我非常喜歡杭州這個城市,最喜歡的就是西湖。」葡萄牙駐滬總領館經濟商務領事馬裡奧·齊納說,參觀完西湖博物館、「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他對西湖有了更多的認識。
  • 西子湖畔的一個家●杭州大華飯店
    大華飯店採用古典庭院式建築,歷史悠久,享譽海內外。杭州大華飯店距離西湖僅10米,可以說是無縫對接,離西湖最近的酒店了。居停期間湖光山色一覽無餘,漫步庭院便能近距離獨覽西湖風光。距火車站10分鐘,距蕭山國際機場40分鐘。古典庭院式的杭州大華飯店歷史悠久,享譽海內外。毛澤東、周恩來等許多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曾下榻大華,中央和地方的許多重要會議也曾在此召開。G20期間,亦聯合接待了外國元首。
  • 從天山腳下到西子湖畔 跨越千山萬水只為把最美的新疆講給你聽
    從天山腳下到西子湖畔 跨越千山萬水只為把最美的新疆講給你聽—— 2020新疆冬季旅遊專場推介會在杭州舉行當杭州還是「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西子湖畔的楊柳還在搖曳,靈隱寺的鐘聲時隱時現,蘇堤旁的清風輕拂臉頰,而這時新疆的粉雪已經悄然落下。
  • 群賢畢至 佳作紛呈:西子湖畔論收藏與鑑賞
    《歸田祝壽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首屆杭州·中國藝術品收藏與鑑賞高峰論壇」系列活動,今明兩天在西子湖畔舉行。        本次論壇活動主要分為四大部分:全球通·中國藝術品收藏與鑑賞高峰論壇大會、中國浙江歷代書畫名家精品展、大型藝術品為民品鑑活動和中國古琴鑑賞音樂會。
  • 中外藝術界大腕相約西子湖畔 以詩歌為西湖喝彩
    中外藝術界大腕相約西子湖畔 以詩歌為西湖喝彩 圖為85歲的臺灣詩人余光中與夫人。中新社發 張茵 攝   24日晚,「相約西湖」文化系列活動在美麗的杭州西子湖畔開幕。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西班牙、俄羅斯等國家的中外文化藝術界名家大腕匯聚西子湖畔,不僅為西湖喝彩,更著力於繼承、發揚、傳承西湖的傳統文化精髓。
  • 千餘枚青田印石「閃耀」杭州西子湖畔的博物館
    「寶石流霞映西湖」青田印石文化展在杭州開幕  9月23日,「寶石流霞映西湖」青田印石文化展在位於杭州西子湖畔的西湖博物館開幕,1000餘枚青田印石亮相西湖博物館。雖然對於青田石,或許有些人比較熟悉,但是真正展示給公眾欣賞的機會並不多,所以本次展出對於科普青田石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沈忠悅曾經幾次到我縣考察石文化,這次的觀展讓他收穫頗多。他說,本次展出的青田印石品種豐富,幾乎囊括了所有青田石的品種。此外,百餘枚燈光凍印石也是展品中的一絕,很少在國內見到類似品種齊全的印石展。
  • 西子湖畔九芝小築 見證一代「商業奇才」的崛起和隕落
    西子湖畔,一半建築一半湖。這些小樓裡,藏著多少秘密,有政治風雲,有風月八卦,也有油鹽醬醋茶。且聽老建築緩緩道出西湖里的光陰情。 核心提要:①海上聞人築巢西子湖畔 賜名「九芝小築」②落魄少年白手起家 成就上海灘傳奇
  • 「暢遊內蒙古」詩畫浙江迎來內蒙古文化旅遊「大禮包」
    「暢遊內蒙古」文化旅遊推介宣傳活動來到杭州西子湖畔。內蒙古自治區文旅廳供圖「暢遊內蒙古」文化旅遊推介宣傳活動來到杭州西子湖畔。內蒙古自治區文旅廳供圖「暢遊內蒙古」文化旅遊推介宣傳活動來到杭州西子湖畔。內蒙古自治區文旅廳供圖
  • 用漫畫推動景區發展 漫畫中國亮相西子湖畔
    近日,漫畫中國在西子湖畔舉行了「漫畫中國 雅谷文創」揭牌儀式。據了解,漫畫中國是由漫畫家鄧輝華教授創立的以文化創意和漫畫藝術創作為核心的藝術團隊,主要為全國名勝旅遊景區、地區政府、當地百姓及遊客創作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作品。
  • 「黃帝縉雲人間仙都」2020縉雲文旅推介會精彩亮相西子湖畔
    11月17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縉雲文旅推介會在杭州西子湖畔舉行。「紙上生花」的精彩技藝;縉雲燒餅大師現場為嘉賓烤出既香又有嚼味的縉雲燒餅,為參會人員呈現了一場文化和旅遊的「饕餮盛宴」。推介會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縉雲婺劇選段中拉開序幕,讓參會來賓深刻的感受到了縉雲這座小城歷久彌新的文化內涵和人文魅力
  • 湖畔花語——點綴西子,醞釀湖色
    西湖邊花壇和花境中的花朵,點綴了西子也醞釀了湖色,它們在用自己的語言,與來往的遊客們訴說著對西湖的情話。當我們在西湖邊遊覽時,需知每朵花都需要人的珍和惜愛護,讓它們以最美的姿態呈現在西子湖畔。【來源:水域管理處】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西子湖畔感知的杭州復工復產之氛圍
    杭州是一座四方遊客相對喜歡的美景城市,文化氛圍濃厚,現代氣息足夠,休閒特色分明,改革特點突出。在以往的西子湖畔,最不缺的就是遊客,交通相對而言比較擁堵,坐個的士並不容易,交警力量相對充足。然而,當下的此時,人流量卻很一般,打個的士十分簡單。走在道路兩旁,甚是輕鬆,缺少了以往那種摩肩接踵的感覺。
  • 西子湖畔,有一家高星酒店酒吧等你去打卡
    杭州近些年旅遊不斷升溫,酒店越開越多,而提到城市的代表酒店,一直佔據西湖邊C位的杭州凱悅酒店絕對是能代表杭州特色的酒店之一,坐落西子湖畔十餘年,創造了許多經典。升級後的杭州君悅酒店,包括擁有杭州人心中的「米其林」湖濱28餐廳,一口氣拿出七個餐廳及酒吧,今年開始陸續開業,最後一個揭開面紗的就是扉酒吧。
  • 周末隱居杭州西子湖畔,林影中避暑禪修,夜歸看漫天繁星
    白牆黛瓦的西子湖畔仙靈所隱的千年古剎滿眼蒼翠的龍井茶園坐標·杭州白樂橋地址:浙江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靈隱景區白樂橋西子湖畔、北高峰下的白樂橋原名萬佛橋,是一個歷史可追溯至漢唐時期的古村落。這裡有青山、小溪、茶園、山林,卻又距離杭州的鬧市區不遠,可以說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
  • 西子賓館雙人自助餐限時5折促銷,還有湖畔下午...
    位於南山路37號的浙江西子賓館,大家都親切地稱其為「汪莊」。    西子賓館力度那麼足的促銷,真的不太有,而且外面的渠道也買不到。搶購時間只到2021年1月3日僅僅一周時間,使用時間從2021年1月4日開始到2月5日,為期1個月的時間。
  • 肇慶推出千裡旅遊大環線,一線串起肇慶百顆珍珠
    一線串起全市所有旅遊資源,一線撐起整個城市的全域旅遊,在剛剛落幕的2020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上,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肇慶首次推出了千裡文化生態旅遊大環線,立即吸引了眾多旅遊同行關注,尤其是渠道商與線上OTA,成為整個旅遊展最熱門的線路之一。
  • [文化特性面面觀]東湖與西湖:歷史文化魅力的比較
    湖北和浙江的專家們都探討了箇中原因,如宣傳不夠、開發不力、管理不到位、機制不活、投入不足等,林林總總,各有至理,最後的結論是「雙方觀念上的差異,是造成東湖與西湖巨大差距的最深層原因。」他們給出的這個結論雖把住了脈弦,但似乎並未切中要害。「歷史人文資本的沉澱與升華不夠」才是東湖落後於西湖的根本癥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