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一線醫生護士臉上的壓痕「這邊剛好那邊又添」,3月5日,身在前線的她們收到「娘家人」送來的「女神節」禮物:一份包括蒸汽眼罩、面膜等在內的暖心禮包。當天,1800多份「女神節」禮物送到江蘇援湖北女醫護人員手中。
連線武漢 | 家鄉來的「女神節」禮物暖哭護士天使
「很激動很開心,沒想到這裡還能收到禮物」,位於武漢市江夏區的江蘇首批援湖北醫療隊住地,南醫大四附院護士李如芝眼角、額邊貼著防護貼,正準備去醫院上班,「壓痕太多了,前幾天臉上皮膚都破了」,收到暖心包的她打開一看,幾乎都是自己想要的,特別是蒸汽眼罩、蘆薈面膜等,更是自己護膚急需的。
從農曆正月初一開始,江蘇陸續派出多批醫護人員支援湖北,其中女性醫護人員佔大多數。她們在武漢、黃石等地醫院奮戰一線、救治患者,時間最長的已經超過一個月。在「三八」國際婦女節110周年來臨之際,江蘇省婦女聯合會、省工商業聯合會、省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省婦女兒童福利基金會聯合發起「巾幗勇擔當 中國有力量」三八婦女節關愛援湖北女醫務工作者活動,為她們送上來自「娘家」的祝福和「暖心包」。「暖心包」配置十分豐富,有蒸汽眼罩、面膜等幫助緩解疲勞的日用品;有護手霜、洗面奶等日常易耗洗護用品;有夜安褲、衛生巾等女性生理期必需品;有運動手環、藍牙耳機等監測、聯絡電子產品,從多方面滿足醫護人員的生活需求。
「在一線救治患者,我們穿著防護服根本看不出男女,工作對大家來說都是一樣的。」1995年出生的高淳區人民醫院護士汪薔薇說,這個「三八」節在抗擊疫情中度過,很特殊也有很有意義,「希望疫情早點結束,馳援一線的醫護小姐妹們都能『美美地』回家。」
娘家人的「暖心包」送到一線女醫護人員手中。
看到「娘家人」送來的禮物,已經來武漢一個多月的李如芝暖心之餘,睹物思人,想起自己在南京年幼的兒子,眼角溼潤,聲音哽咽起來,「我之前跟兒子說,等櫻花開了媽媽就能回去,現在他問我櫻花都開了,你怎麼還沒回來」,李如芝說,「我告訴他,等徹底打敗了病毒,更多的花都開了,媽媽就回家了。」
鼓醫呼吸科主任醫師、博導代靜泓——
「老師帶頭上前線,學生就看到了榜樣」
「新冠肺炎患者的構成就像金字塔,急危重患者組成金字塔塔尖,比例小,情況也最危急。」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E1-6病區,鼓樓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代靜泓和團隊中的重症、麻醉等多學科專家一起,在「塔尖」尋求著救治患者的「合適時機、最佳劑量、最優療程」,把走到「懸崖」邊的病人拉回來。作為南京大學醫學院博士生、碩士生導師和南京醫科大學碩士生導師,代靜泓認為,抗擊疫情、救治患者對呼吸科學生無異於現場教學,「只有我帶頭上前線,我的學生將來才能不畏艱難,擔負起捍衛健康的使命。」
光谷院區E1-6病區有52張床位,由以鼓樓醫院多學科專家為主力的醫療團隊整建制接管,代靜泓是團隊中唯一的女性主任醫師。在她看來,救治重症病人,不僅需要紮實的基本功、過硬的專業素養、強大的心理素質、堅忍不拔的精神,還要有處處為患者著想的大愛關懷。
病區33床有一名重症患者,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中,他的祖母和母親先後染病去世,父親也患病住進同一醫院的另一重症病區。由於心情悲觀、情緒低落,這名患者開始時抗拒治療,護士抽血他不配合,醫生查房閉目不理。
醫療隊成員李慧說,代主任一次次跑到病床前,又是責怪又是鼓勵:「我們從江蘇南京過來,這麼遠來就是為了給你治病,你還有什麼理由不配合?」「你要有信心,我們一定能把你治好,看著你走出病房。」得知這名患者對自己的父親放心不下,代靜泓和醫療隊同事一起,專門跑到另一病區「打探」其父病情和治療情況,同時安排團隊心理醫生為他進行心理治療,慢慢地,他的身心狀況逐步好轉,不久即將出院。
在武漢,每天討論疑難病例是代靜泓的日常功課,一個患者的治療措施常常要討論到深夜。她認為,重症救治要對每個病患情況了如指掌,因患施治,個體化治療,「激素要謹慎使用,在炎症反應巔峰時期當用則用,插管也要看具體情況,在最佳時期果斷實施」。病區另一名重症患者曾一度不信任醫生,排斥治療,但他情況危急,翻個身、說句話都可能造成嚴重缺氧,代靜泓緊盯病情變化,抓住時機,果斷救治。「有的患者可以等,有的一刻也不能等,作為醫生,我們要用得當的治療策略挽救生命。」轉危為安的這名患者對代靜泓說:「我現在懂得了白衣天使的含義。」
老師上前線,學生也時刻關注。這幾天,代靜泓所帶的博士生、碩士生給她發來郵件,表示在這場戰「疫」中,看到了呼吸科大夫的責任、使命和擔當。還有了不少學生主動聯繫代靜泓,想選擇呼吸科專業,「我們的後備軍已經在路上了。」代靜泓欣慰地說。
【來源:南京日報南報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