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新疆和田12月7日電(勉徵)12月7日,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的婦女阿依努爾•迪明江正在紅棗加工流水線上忙碌,她的責任是將已經分級、清洗、哄幹後的紅棗進行最後的挑選分級。
這裡是新疆中泰集團在策勒縣開展的紅棗產業項目,改造升級的加工車間中,工人們正在忙碌。新的包裝車間正在建設中。未來,這裡承載著策勒縣農民依靠紅棗產業脫貧致富的希望。
阿依努爾和丈夫都在這裡工作,要養育3個孩子家中卻只有1畝地,如果外出打工,只有丈夫一個勞動力,對於這個貧困家庭來說難度很大。但如今,阿依努爾能在家門口工作,一個月能掙近2000元(人民幣,下同)。
「我很高興能來工作,家裡人也支持。我的工資準備用於家裡花銷,丈夫的工資我們要存下來。」阿依努爾對記者說著,手下的活計也沒有停。
在策勒縣,紅棗是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近年來,新疆紅棗產業發展迅速,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南疆各地正依託紅棗產業的資源優勢,不斷探索紅棗產業助力農戶增收致富的路徑。
在加工車間裡,記者嘗到了有「沙漠珍珠」美譽的和田策勒駿棗。策勒駿棗個頭大顏色鮮亮,棗肉多而棗核小,含糖量高。如此優質的棗子,記者以前也未品嘗過。如何才讓外地的消費者嘗到策勒駿棗,讓策勒的棗農們從中獲得利益?
記者了解到,以前,策勒縣雖然家家種紅棗,但缺少初加工環境。每年紅棗豐收,僅經過曬乾,沒有經過挑選和清洗的紅棗堆在一起,再好的棗子也買不出好價錢。棗農們只能被動接受收購商的壓價。
如今,這樣的情況被改變了。
近年來,新疆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對加快特色林果業發展和推動國有企業打好打贏南疆四地州脫貧攻堅戰進行了安排部署。要求自治區國有企業要以「一企一策」為路徑,以「實體經營+資本合作」為方式,著力推動國有資本在南疆四地州農業產業化領域加大布局,加快形成一批具有競爭力、影響力和帶動力的農業產業化國有龍頭企業和項目。
新疆中泰集團作為新疆大型國有企業中的龍頭企業,積極響應了這一號召,在自治區國資委統一安排部署下,今年5月起,積極推動全面整合策勒縣紅棗產業資源,努力實現紅棗產業規模化種植、標準化加工和品牌化銷售,從源頭提升紅棗品質,打造優質精品,打造「和田駿棗」品牌,努力將紅棗產業打造成為當地富民產業、健康產業和優勢產業,帶動當地群眾穩定增收、脫貧致富。
據了解,目前,中泰集團積極對接當地紅棗加工企業——策勒縣沙漠棗業有限公司,並已派出企業所屬的新疆中泰集團工程有限公司作為項目施工單位駐進策勒縣,對策勒縣沙漠棗業有限公司開展一期5400㎡紅棗加工舊廠房修建、裝修和二期2300㎡紅棗加工新廠房擴建、廠房裝修及辦公區、生活區、消防水池泵房建設等扶貧工程項目,做到以策勒縣沙漠棗業有限公司為試點,全面推動策勒縣紅棗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施工項目負責人杜美君告訴記者,截止目前,在完成一期5400㎡紅棗加工舊廠房修建、裝修項目的基礎上,中泰集團項目施工團隊正在積極開展二期2300㎡紅棗加工新廠房擴建、廠房裝修、消防水池泵房建設等工程任務,截止11月30日,二期2300㎡的新建廠房已完成85%的工程量,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預計12月10-15日能順利完成施工任務。
項目竣工後,策勒縣沙漠棗業有限公司可實現紅棗標準化生產和50噸/天的紅棗加工生產能力,並依託中泰集團企業內部市場、上下遊產業鏈資源和成熟的營銷網絡,對當地群眾種植的紅棗統一收購,使當地群眾種植的紅棗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切實解決當地富餘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和有效拉動當地經濟快速發展。
針對與中泰集團合作開發策勒縣紅棗產業的未來發展情況,策勒縣林業局局長楊權有告訴記者,中泰集團有效幫扶推動了策勒縣紅棗種植產業專業化生產及產品深加工和銷售。下一步,策勒縣將以與中泰集團籤訂紅棗產業合作開發協議為契機,以與中泰集團合作為平臺,積極引導農牧民學習種植技術,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紅棗品質,拓寬紅棗銷路,增加紅棗效益和知名度,帶動策勒縣農牧民增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