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廣州市黃埔區方面了解到,黃埔區首條輕鐵將於今年10月開工建設,項目包括軌道工程、市政配套兩部分,預計2020年10月建成並投入運營,黃埔區街坊出行又將增加一種新方式。
19個車站中有5個與地鐵接駁
記者了解到,這條輕鐵線路名為輕鐵1號線,呈東西走向,串聯永和、長嶺居、長平、水西村和黃埔政文中心片區,線路沿開蘿大道、香雪大道、水西路、規劃外環路、北師大二縱路西側、長嶺路和永順大道鋪設,彌補了永順大道沿線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的空白,是承擔黃埔中心片區至長嶺居片區的骨幹公交線路,可與地鐵、公交線路實現無縫對接。線路全長約14.4公裡,初期每列車設置4節車廂,滿載旅客360人以上;遠期每列車可設置6節車廂,滿載旅客達540人以上。
此外,輕鐵1號線共設置車站19座,其中地鐵接駁站5座,分別為香雪站(6號線)、市民廣場站(6號線、7號線)、水西站(7號線、21號線)、長平站(22號線)和永和站(23號線)。
廣州首條半專有路權輕鐵線路
據介紹,輕鐵1號線的車輛制式、運營方式與地鐵接近。大部分線路利用道路中間綠化帶進行改造,在現有道路中間進行鋪設,佔用9米道寬,在建設同時對兩側的市政道路和人行道進行拓寬,不會對現有社會車輛的通行造成嚴重影響,將成為廣州首條半專有路權的輕鐵線路。
家不在輕鐵1號線沿線附近的黃埔街坊不要失望,圍繞構建國際科技創新核心區、總部經濟區和廣州市第二CBD的發展定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正推動形成樞紐型網絡城市格局。在未來幾年內,廣州開發區交投集團將推進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輕鐵線路網建設,實現區內各任意組團之間從出發地到達目的地不超過40分鐘的目標,全力構築高效、綠色、舒適的區內綜合交通系統。接下來,黃埔區擬開通輕鐵2號線(香雪——東區路口),但具體站點設置仍在規劃中。
什麼是輕鐵?
輕鐵亦被稱為「快速電車」、「輕軌」、「城鐵」,具有運行速度高、運載效率大、換乘方便、乘坐空間舒適及低碳環保的優勢。一般輕鐵系統最高速度只有40-50km/h,香港輕鐵的最高速度達70km/h,美國最高速度普遍達90km/h。
黃埔區首條輕鐵
線路全長:約14.4km
可載旅客數:初期每列車設置四節車廂,滿載旅客360人以上;遠期每列車可以設置六節車廂,滿載旅客達540人以上。
平均站間距:0.79km
車站設置:共19座,分別為香雪站、國際人才城站、蘿崗公交總站、市民廣場站、市二中站、水西站、峻福路站、水西北站、北師大實驗學校站、長平站、羌洞站、長嶺居小學站、嶺頭站、幹部療養院站、嶺福車輛段站、賢江站、賢江荔枝公園站、黃旗山站、永和新豐站。
其中,地鐵接駁站5座,分別為香雪站(與運營地鐵六號線接駁)、市民廣場站(與運營地鐵六號線和規劃地鐵七號線接駁)、水西站(與規劃地鐵七號線和在建地鐵二十一號線接駁)、長平站(與在建地鐵二十一號線接駁)和永和站(與規劃地鐵二十三號線接駁)。
輕鐵怎麼建?綠化改造和高架
1號線模式和地鐵車輛制式、運營方式接近,定點發車、準點率高、安全舒適。線路大部分利用道路中間綠化帶進行改造,在現有道路中間進行敷設,佔用9米道寬,在建設同時對兩側的市政道路和人行道進行拓寬,不會對現有社會車輛的通行造成嚴重影響,將成為廣州首條半專有路權的輕鐵線路。
在水西村——北師大區間因與蘿平路、北二環高速相交,採用高架跨越;在北師大站後沿北師大二縱路與南崗河之間,採用高架跨越;在永順大道與規劃外環 C線交叉口採用高架跨越。
輕鐵好在哪?節能環保又高雅
目前黃埔已連通廣州地鐵5號線、6號線,其他在建地鐵線路也將陸續通車,與市中心的中長距離出行需求將基本解決。但地鐵作為大運量的公交服務系統,造價較高,工期較長,在功能上無法實現對區內所有組團的完全覆蓋;公共汽車作為傳統的低運量公交系統,投資小,線路靈活,但受到公用道路系統的制約,其安全、舒適和時效性較差,同時難以承擔區內大型城市組團之間的中等客流運量。
新型電車使用超級電容充電模式,應用高新節能技術,其「制動即充電」的模式,能夠回收車輛剎車過程中80%以上的能量;不需要龐大的電力接觸網系統,與城市環境完美結合;車輛採用隔音材料、消音器等設施,行駛噪音相比道路機動車輛大幅降低15%以上。輕鐵1號線設置車輛段和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專門用於車輛的停放和維修保養。
輕鐵公交快運系統作為中低運量系統,以其環保、舒適、快捷、準點等優勢,將進一步提升黃埔現有公交服務品質。
(來源:新快報、廣州黃埔發布官方微信)
手機訪問 廣州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