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進出口貨物整合申報8月1日起實施,原報關單、報檢單合併為一張新報關單。原報關報檢申報系統整合為一個申報系統,通過錄入一張報關單、上傳一套隨附單證、採用一組參數代碼,實現一次申報、一單通關。
整合申報是出入境檢驗檢疫管理職責和隊伍劃入海關總署後,海關機構改革在實現改頭換面基礎上脫胎換骨的第一步,是關檢業務全面融合的歷史性、標誌性改革措施,也是海關優化營商環境、應對複雜外貿形勢和服務外貿企業的一項重要舉措。
據悉,原報關報檢單整合為一張報關單,原報關、報檢共229個申報項目精簡為105個。海關對進口、出口貨物報關單和進境、出境貨物備案清單布局結構進行優化,版式由豎版改為橫版,紙質單證採用普通列印方式,取消套打,不再印製空白格式單證。原報關報檢單據單證整合為一套隨附單證、一組參數代碼,參照國際標準,統一了國別(地區)、港口、幣制等8個原報關、報檢共有項的代碼。
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件有限公司全國口岸高級總監何大為說:「對於企業來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工作量降低了至少50%。」他說,整合申報從流程上和申報的模式上有了明顯變化,從申報的項目上做了大規模的壓縮,實現了「合併同類項」,提升了工作效率,預期通關效率會提升20-30%。
廣州市番禺共同企業對外加工裝配服務公司報關部門負責人龍超文說:「以前需要填寫的版本號、貨號、錄入員、錄入單位等項目現在都不用填啦,大大方便了我們企業,切實提高了申報效率。」
為順利推進「整合申報項目」,此前海關對外貿進出口企業進行了宣講培訓。向廣大進出口企業全面介紹關檢融合整合申報業務改革內容,講解統一報關單申報所涉及有關填制規範、參數代碼、隨附單證等最新申報要求,指導企業掌握統一申報系統操作。
海關總署副署長李國表示,「整合申報項目」作為首個上線運行的關檢融合項目,標誌著關檢業務全面融合邁出了重要一步。將原報關報檢流程整合形成新的申報流程,減少了企業重複申報,有利於企業節省人力成本,減少申報費用,降低通關成本,釋放改革紅利,提升企業獲得感。同時,這也豐富了海關數據資源,有利於海關形成整體風險防控合力,進一步落實國家總體安全觀,提升新海關把關服務能力。
(經濟日報 記者:顧陽 責編:武亞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