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之戀》:戰爭下的愛情,會是怎樣的?

2020-12-25 圖解電影

品味這部電影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究竟什麼叫做新浪潮。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是繼歐洲先鋒主義、義大利新現實主義以後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響的電影運動,它沒有固定的組織、統一的宣言、完整的藝術綱領。

這一運動的本質是一次要求以現代主義精神來徹底改造電影藝術的運動,它的出現將西歐的現代主義電影運動推向了高潮。

這一運動有兩個部分,一是作者電影,即嚴格意義上的「新浪潮」;另一是作家電影,即 「左岸派」。

由於特定的歷史背景,二戰剛剛結束,經濟形勢一片蕭條荒涼,人們的思想也都徘徊在迷茫之中,新一代的年輕人有了自己的思想。

在美國被稱作「垮掉的一代」,在英國被稱作「憤怒的青年」,在法國則被稱作「世紀的痛苦」或「新浪潮」;因此,在「新浪潮」的影片中,從主題到情節,從風格到表現手法都帶著這種時代的印痕。

簡而言之,這是一場聲勢浩大的電影改革運動。清嘉最喜歡的新浪潮代表是特呂弗的《四百擊》。

而1959年《廣島之戀》的出現剛好趕上了「新浪潮」最全盛的時刻,更被譽為是爆炸了一顆精神原子彈,阿倫·雷乃也因此片聲名鵲起。

喬治·薩杜爾在《法國電影》一書中,認為「由於它顯明的政治立場和奇特新穎的形式,《廣島之戀》達到了現實主義作品中最罕見的高峰,而且也許還標誌著電影史上的轉折點」。

電影劇情極其薄弱,一個不入流的法國女演員來日本拍片,然後偶遇一個日本建築師,兩人發生了多夜情。

在做愛的過程中,女人和男人不斷陷入回憶,女人回想的是在外人眼裡不道德的初戀——敵方的一個德國士兵,而男人回憶的則是戰敗國的羞恥。

但其中蘊含的深意卻很多,更多在於哲學和精神層面。

四十多年來,世界的影壇只要提到戲劇家阿倫·雷乃創作的影片《廣島之戀》,就不能不想到關於戰爭、迷惘、悲憫、空虛 、焦灼 ,還有性格異化、奇遇分離、死別愛情等等,關於人的情感以及人性呼籲、人生無奈。

這全都是關於人的內心世界的折難與隔磨。

銀幕畫面上一但投入光線身影,我們還是能夠特別感受到黑白影片《廣島之戀》中的烈性爆炸,我們還是能夠格外直覺,那一出場時的蒙塵裸肢,不但只是肉體受到震蕩與折磨的原子彈,而且還是一種嚴重的精神傷害。

阿倫·雷乃在影片中所採用的新穎奇特的敘事手法和電影語言,探索了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將內心現實與外部現實交叉結合起來,創造出一個有別於傳統現實主義電影的文本,將原有的超現實主義改造為一種更易於為公眾所理解與接受的高級的現實主義。

影片中隨處可以看見的戰爭廢墟,陰暗和光線,男人女人赤裸的身體,泛黃的老照片,記憶中的甜蜜戀情……

在某種程度上,這些陰暗的畫面傳遞給我們一種強大的壓迫感。

不得不說,影片是典型發悶的片子,作家電影的典型標籤也是「悶片」,而作為法國文壇「作家電影 」鼻祖級人物 ,阿倫雷乃導演的「左岸派」電影代表《廣島之戀》,更是悶片中的戰鬥機。

但優秀的導演,即使只看見一個鏡頭,也都是深有所感的。

相關焦點

  • 廣島之戀:戰爭,愛情,死亡,遺忘
    ——瑪格麗特·杜拉斯《廣島之戀》《廣島之戀》作為KTV廣為傳唱的一首對唱情歌,被人迷信為,唱完就分手。廣島之戀張:你早就該拒絕我不該放任我的追求給我渴望的故事留下丟不掉的名字莫:時間難倒回空間易破碎二十四小時的愛情
  • 《廣島之戀》:愛情與戰爭,教會了我們去遺忘悲傷
    《廣島之戀》是由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編劇,阿倫·雷乃執導的法國電影。採用「意識流」方式來讓觀眾沉浸劇情之中。《廣島之戀》講述的是法國女演員艾曼紐麗娃在1957年到日本廣島拍攝一部宣傳和平的影片,在回國前夕偶遇了日本男子罔田英次並發生了熱烈的婚外戀。
  • 《廣島之戀》關於戰爭的電影
    1.我是在專業參考書上了解到導演阿倫-雷乃,並了解到《廣島之戀》是法國新浪潮的電影代表作,所以儘管有點排斥關於戰爭的電影,還是決定要一起看一下。我設想的《廣島之戀》是一個受戰爭打擊的女人和從未經歷過戰亂的男人,女人因為戰爭慘狀對內心的蠶食而無法愛人,後來被男人安慰重新擁抱愛的故事,確實像這樣對故事的猜測永遠是猜測而已。那麼你呢?
  • 《廣島之戀》在這座城市,連愛情都重建在廢墟上
    《廣島之戀》在這座城市,連愛情都重建在廢墟上在看杜拉斯的同名小說時,被小說中繁瑣的人稱變化和細緻的場面描寫繞暈,於是決定去看電影。相比於小說,電影的優點就體現在它的簡潔生動,脫離了冗雜的單向性的描述,情節在人物的交錯關係中水落石出。
  • 《廣島之戀》:戰火中的愛情,一次平凡的敘述,一場不平凡的人生
    而關於《廣島之戀》就是這麼一部對後世電影拍攝方面起到重大影響的一部影片。其實對於《廣島之戀》電影本身來說,沒有廣義上那麼「好看」,很對人對於這部影片也多多少少有點避開的意思。在這部影片的開頭,其實就有很多讓許多觀眾接受不了的鏡頭,比如戰後日本的滿目瘡痍,屍橫遍地的血腥等等,雖然是黑白畫面,但是的確觸目驚心,讓人有些接受無能。
  • 《廣島之戀》:清新脫俗的風流遊戲,一不小心竟成為經典?
    也許你不一定知道左岸派是什麼,但你一定聽過莫文蔚所演唱的歌曲《廣島之戀》,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是創作人為了紀念自己和一個異國女孩短暫戀愛所創作的,正巧當時他上電影課,恰巧老師選擇播放了這部名為《廣島之戀》的電影,他驚嘆於自己的經歷竟與電影的內容十分相似,所以這首歌也便取名為同名。
  • 從杜拉斯的文字看廣島,戰爭與和平的象徵廣島可不止當了一次
    杜拉斯當然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杜拉斯1984年發表的《情人》,而是她在1960年為雷乃寫的電影劇本《廣島之戀》,故事發生在1957年的廣島,一個法國女演員和一個日本建築師墜入了一段禁忌之戀故事看似普通,但當故事的暗線女演員在二戰時和敵國士兵的絕望愛情被挖掘出來的時候,廣島的愛不再是一個起點,而是那個1944年內韋爾解放時候因為戀人被打死,自己被當作內奸的女孩對愛情執著態度的迴光返照。
  • 《廣島之戀》是阿倫·雷乃長片處女作,是一部極具文學性的電影
    《廣島之戀》從內容到形式都呈現出一種複雜多義的形態。從影片的主題說來,無論是「愛情」、「反戰」還是關於「時間與忘卻」、「理智與情感」的說法,影評者對這一問題的界定似乎都不能對這90分鐘的時空交錯給出一個簡單而明確的標籤,各種理解都無法將影片的主題闡釋得淋漓盡致。
  • 核爆70年:除了廣島之戀,還有這11種閱讀廣島的方法
    核爆70年:除了廣島之戀,還有這11種閱讀廣島的方法 澎湃新聞實習記者 陶越彥 整理 2015-08-09 19:18
  • 廣島之戀|日本廣島旅行攻略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張洪量和莫文蔚對唱的經典情歌《廣島之戀》,這次我們就為你介紹一下廣島的十大觀光景點和娛樂活動,相信當你去過之後,也會戀上這座城市。廣島位於日本的中國沿海地區(日本國內的一個區域)。廣島和平紀念碑1945年8月,廣島市遭到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原子彈的實戰轟炸。今天,這座城市努力倡導全球和平,並用原子彈爆炸後的歷史遺蹟提醒世人戰爭的破壞力和殘酷。
  • 歌手張洪量現身濟南傾訴愛情,牽手女歌迷深情對唱《廣島之戀》
    演唱時,每當唱到這句「你為什麼背著我愛別人」時,他就會邀請現場男士一起演唱活動最後,張洪量還邀請現場女歌迷登臺,一同獻上經典情歌《廣島之戀》,引發現場歌迷頻頻尖叫!女歌迷的聲音非常贊,堪比濟南版莫文蔚。
  • 《戀如酒滴》小甜妹與大少爺,廣島短暫青春愛情故事
    張:你早就該拒絕我不該放任我的追求給我渴望的故事留下丟不掉的名字莫:時間難倒回空間易破碎二十四小時的愛情實我一生難忘的美麗回憶張:越過道德的邊境我們走過愛的禁區享受幸福的錯覺誤解了快樂的意義97年莫文蔚與張洪亮合唱的一首《廣島之戀》,正好以《廣島之戀》電影上映背景所作,廣島為日本的廣島縣,有種解讀視為戀愛之地,戀愛實一種青春懵懂的感情,也許實一次偶然,一場邂逅,那就鑄造了一份緣分,《廣島之戀》就實以這種情懷下歌頌一曲異邦戀,簡單而言就實本地人與外國友人之愛,當然對於現在的日本女性群體來說還實有點接受不了的,其原因大部分主要實因為語言不通存在代溝
  • 張洪量將執導電影《廣島之戀》 投資上億小鮮肉聚集
    張洪量將執導電影《廣島之戀》 投資上億小鮮肉聚集  1月18日下午,九天音樂網「再出發」新聞發布會暨造星計劃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寧靜、張洪量、王蓉、王嘯坤、李延亮、蔡淳佳等明星到場助陣。
  • 光棍節歌曲:廣島之戀
    >光棍節歌曲:廣島之戀2013-10-16 17:27:4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你早就該拒絕我  不該放任我的追求  給我渴望的故事  留下丟不掉的名字  時間難倒回空間易破碎  二十四小時的愛情  是我一生難忘的美麗回憶  越過道德的邊境  我們走過愛的禁區  享受幸福的錯覺  誤解了快樂的意義  是誰太勇敢說喜歡離別  只要今天不要明天眼睜睜看著
  • 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若日本仍不投降,結局會怎樣?
    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若日本仍不投降,結局會怎樣?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是珍珠港事件,此後美日之間展開了史上最大的海空戰,在太平洋上的大小島嶼上,美日軍隊也展開了殊死戰鬥,在一場場血戰之後,日軍逐漸失利,幾乎把家底都快打完了,但是日本軍國主義依然死磕,越往後越頑毒,美軍即使佔據著絕對優勢,但打的並不輕鬆,每進一步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比如硫磺島戰役,美軍雖然勝利,但傷亡卻超過了日軍。
  • 廣島之戀,宮島之美
    廣島市區 : 原爆紀念館廣島位於日本本州島西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曾受美國原子彈的破壞,在1958年重建。在原子彈爆炸之處,建造了廣島和平紀念公園,以祈求永久的和平。 廣島原子彈爆炸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核武器。街道市鎮被破壞,大多數人的生命被剝奪,是真實般慘劇的遺產,拋開各種情緒,只想說:希望世界和平,不要再發動戰爭,受苦受難的永遠是普通民眾。
  • 《南極之戀》:生死考驗下的愛情極光
    《南極之戀》是一部華語電影中少見的災難片。作為一部在南極真實取景拍攝的電影,它真實地再現了南極這個苦寒之地到處存在的危險。 作為唯一一部在南極拍攝的劇情長片,《南極之戀》貫穿始終的冷峻氣質也許就是源自於導演本人的經歷吧。導演吳有音是中國第27次、28次南極科考隊員。對南極瞭若指掌的他在拍攝本片之前竟然三次前往南極、一次北極考察勘景。與其說是敬業,不如說是敬畏,敬畏大自然的力量。
  • 《廣島之戀》導演阿倫·雷乃:用電影對抗死亡
    阿倫·雷乃是「新浪潮」運動的中堅分子,也是「左岸派」的領袖人物  晨報記者 彭驥  法國時間3月1日,曾執導《廣島之戀》、《去年在馬裡昂巴德》《廣島之戀》和《去年在馬裡昂巴德》是真正意義上讓阿倫·雷乃聲名大噪的作品。這兩部反情節的影片最大限度地提供了電影語言的可能性,極具革命意義。  對於中國觀眾來說,阿倫是僅次於愛森斯坦被人熟知、而絕大多數人都沒看過其影片的導演,但他毋庸置疑是法國新浪潮「作家電影」的開山大師,對世界電影史的影響深遠。
  • 九天音樂網推出「造星計劃」 將投拍電影《廣島之戀》
    九天音樂網推出「造星計劃」 將投拍電影《廣島之戀》 2016-01-19 13:35:51  發布會當天,「情歌教父」張洪量對外宣布,將聯合琪樂融融集團、菲尚文化、誠利千代一起投拍由張洪量執導的《廣島之戀》同名電影。  眾所周知,張洪量是情歌教父、音樂思想家,而他真正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優秀的電影導演。歌曲《廣島之戀》的廣為流傳,是為了電影《廣島之戀》做的漫長鋪墊,為了圓這個夢想,張洪量足足準備了二十餘年。
  • 張愛玲《傾城之戀》:世紀末的愛情 既有浪漫情慾 又兼有虛偽自私
    張愛玲的小說雖然描寫的是現實主義下的男女愛情,但是現實主義僅僅是作為小說的社會背景,她將戰爭和革命邊緣化處理,她所聚焦的主要是戀愛婚姻中男女的情感變化,透過感情從而進一步來剖析人性。在作品中張愛玲出眾的才華和文筆,給讀者留下些許對愛情浪漫的想像。例如張愛玲筆下的男人,是柔軟可愛的,振保迷戀於王嬌蕊的嬌嗔,範柳原著迷於白流蘇的中國女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