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冬天,多吃這種優質蛋白,用廚師的「1燒2放」法,鮮嫩入味有營養
豆腐是一種營養豐富又有著悠久歷史的食材,我們對豆腐的喜愛程度,也促成了各種各樣的豆製品的衍生。豆腐軟嫩鮮香,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
豆腐易於人體消化吸收,且是優質蛋白,所以一直被尊為健康食品,深受大家的喜愛。舊時被人喜聞樂道的「人造肉」就是用大豆蛋白製作的豆製品。豆腐的做法很多,像麻婆豆腐、紅燒豆腐等都是大家比較喜歡的菜品,我個人比較青睞家常豆腐。
家常豆腐是一道川菜,就像宮保雞丁和魚香肉絲一樣暢銷於川菜館,香辣下飯,豆腐吸滿了湯汁,鮮嫩可口。寒冷的天氣裡做上一份家常豆腐,微辣的感覺頓時覺得渾身舒暢了不少。
家常豆腐的「家常」是一種川菜的味型,大多離不開郫縣豆瓣醬的作用。家常豆腐用豆腐、豬肉、木耳、尖椒等主配料製作而成,需要用豆瓣醬、白糖和醬油三種主要調料烹製而成。家常豆腐做好後,顏色金紅,豆腐軟香,微辣鹹鮮回味略甜,具有濃厚的四川風味。冬天,多吃這種優質蛋白,記住廚師的「1燒2放」法,豆腐鮮嫩入味有營養。#今日美食計劃#
「1燒」指的是,豆腐炸好後要放入湯汁中燴之入味,讓豆腐回軟並吸收湯汁,這樣豆腐才軟嫩多汁。
「2放」指的是家常豆腐要放豬肉片增香,家常豆腐好吃,是因為還少不了一種調料,就是放入了複合豆瓣醬,提味增香全靠它。
什麼是複合豆瓣醬呢?就是用郫縣豆瓣醬加泡辣椒剁碎混合而成,既有豆瓣醬的醬香,又能多出紅油,而且還會降低鹽度。
郫縣豆瓣醬最好選用一級豆瓣醬或特級豆瓣醬,通常醬裡面蠶豆瓣越多,醬香味越濃鬱,並且顏色呈深褐色的才是上品。這種豆瓣醬通常發酵時間至少在一年以上。顏色鮮紅的豆瓣醬都是發酵時間很短的,不僅醬香味不濃,還會加入紅油等進行混合。
郫縣豆瓣醬和泡辣椒配比的比例為1:2。需要將郫縣豆瓣醬和泡辣椒剁碎,或者用機器攪碎混合均勻即可,為了延長保質期,通常在上面封上一層色拉油,低溫儲存。
今天就分享家常豆腐的做法,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
家常豆腐
需要食材:滷水豆腐1塊、豬肉20克、木耳15克、尖椒1個、大蔥1段、姜1塊、蒜子3瓣
需要調料:鹽1克、味精1克、白糖2克、雞精1克、胡椒粉1克、蒸魚豉油10克、複合郫縣豆瓣醬15克、香油2克、料酒5克、老湯100克
製作過程:
1、豆腐切成5釐米左右的三角塊用清水衝洗一下,瀝乾水分,這樣炸制時可避免粘連。木耳用清水泡發後洗淨撕成小朵。尖椒洗淨去根去籽,切成菱形塊。
2、豬肉洗淨切成薄片,一般選擇瘦肉製作。大蔥洗淨切成大蔥花,姜去皮切成小菱形片,蒜子切成蒜片。
3、炒鍋上火燒熱,放入適量的色拉油,燒至7成熱左右,放入豆腐片炸制。油要寬一些,油鍋要高一些,否則豆腐容易炸碎。
4、豆腐會在油鍋裡先浮起,再炸30秒左右,把豆腐炸至金黃色,外皮焦挺時撈出瀝油。
5、炒鍋洗淨,放入適量的清水,放入一點鹽,放入木耳和尖椒焯水,開鍋後撈出瀝乾水分。
6、炒鍋洗淨上火,用油滑鍋,倒入少許底油,放入豬肉片炒至變色。
7、放入複合豆瓣醬小火炒香,炒出紅油。
8、再放入蔥花、薑片、蒜片小火爆香。
9、烹入少許料酒去腥,加入適量老湯燒開,沒有老湯可用清水代替。湯汁可略多一些。
10、放入炸好的豆腐和配料,開大火燒制。
11、放入少許鹽、味精、雞精、白糖、豉油調味。鹽要少放,因為郫縣豆瓣醬和豉油都有一定的鹽度。
12、燒1分鐘左右使豆腐入味,開大火收汁,略有湯汁時,淋入少許水澱粉勾芡,翻炒均勻,使芡汁均勻包裹在豆腐上面。
13、淋入少許香油提味增香,即可出鍋裝盤,家常豆腐製作完成。
輝哥有話說
一、滷水豆腐和南豆腐都可以製作此菜,通常南豆腐不好炸制容易碎。滷水豆腐要選擇嫩一點的豆腐為好。炸豆腐時油溫要高一些,7成熱左右為宜。
二、不喜歡甜味的可以不放白糖,做成鹹鮮味。
三、配料可以自行搭配,也可選擇青蒜苗來提味增香。
大家好,我是輝哥,感謝閱讀!更感謝朋友們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厚愛!歡迎對家常豆腐提出更好的意見,如果你也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給更多的朋友,您的支持永遠是我前進的動力!碼字不易,感謝支持!歡迎點讚!【原創內容 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