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我到山頂(外一篇)

2020-12-11 光明網新聞中心

  作者:阿爐·蘆根(彝族,就職於四川省樂山市金口河區委宣傳部。2014年加入四川省樂山金口河區永勝鄉順河村扶貧隊駐村扶貧)

  再三個月就退了,脫貧「摘帽」了——索瑪池給我帶來了好運!把我從谷底帶到了山頂

  聽說,人們在山頂發現一方如夢如幻的索瑪池。索瑪,即索瑪花,即杜鵑花的彝語名。色彩熱烈,集群盛放,是一種小涼山金口河彝語地區的迎客花。每至三四月春,在那山頂,野池如鏡,索瑪似海,兩相輝映,仿若仙境。

  我想我一定要去山頂。然而得此好消息,卻是在冬季。

  「雖無花,尚可賞雪!」朋友說。「索性當認路,與造化混個臉熟。」

插圖:郭紅松

  山頂已經列入當地旅遊扶貧開發,當地住戶實施了易地搬遷,一條毛坯路已經形成。一個雪霽風緩的早晨,我們從縣城出發,向沿途村民稍加打問路線,一進入毛坯路,就算萬無一失了。

  毛坯路是泥石路,來往此間車輛尚少,雪融造成泥濘。車輪盤旋,四野瓊瑤。離山頂越來越近,離人煙越來越遠。三五處殘垣,七八窩寒巢。

  車輪急轉,風一樣揮向山頂。左一下,右一下——糟糕!爆胎了!

  處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無奈境地,我們只能用失悔的情緒「修補」著爆胎。

  正在幾人面面相覷的時候,一輛三輪摩託車喘著粗氣向我們拱上來,料想得出是在負重而上。喘氣聲越來越近,我和朋友禁不住相互擊掌,我們看見了貨箱裡的輪胎。「這兒,這兒——」我們歡欣不已。

  「看見你們的車拋錨了,好一會兒還沒動靜,猜想可能需要幫助。」師傅是個精瘦的男人,把不準年歲,他戴著垂耳大棉帽,象徵性地露著兩指寬的臉,鼻尖又小又紅,吸著清鼻涕,努力不讓它瀉下來,他用彝語繼續說,「我住那邊半坡。」他朝斜下裡指了指,所指之處,地勢平緩,海拔較低,霜雪不至,白牆灰瓦清晰可見。

  一陣鼓搗之後,我們發現師傅並非熟手,他不好意思地朝我們咧嘴,似笑非笑,算是認了。我們還發現,他的左掌很禿,只有食指和拇指,而他偏偏又是左撇子,現在,他正用這兩個指頭,攥著鉗柄,欲擰下一顆顆螺帽。

  我們雙方都很難為情。但繼而我突然對他好奇不已,是什麼驅動一個殘疾人在寒天裡營生?

  「小意思,小意思。」師傅自顧不暇地說,想給我們定心丸吃。

  「幹這個多久了?」我也用彝語問,他朝我看的眼神突生驚喜。

  「沒多久,立卡之後才幹的。」

  「立卡?」

  「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師傅「哎」一聲,像吐出一股苦,突然又輕快起來,「不過,馬上就要退了。」

  我趁機叫他休息休息再弄。我沒有告訴他我是扶貧幹部,我控制住自己的職業病,儘量不問及他家過去的苦,也不想讓他提及奮進的辛酸,但我知道如何引導他說出我想聽的一切,我只輕輕問:「退了?」

  「是嘞!再三個月就退了,脫貧『摘帽』了,索瑪池給我帶來了好運!把我從谷底帶到了山頂。」

  「索瑪池?」

  「索瑪池是神池,會讓我們這裡的彝家住戶全部脫貧致富。」師傅猛吸一口煙,補充似地說,「是駐村工作隊長說的,信得過。」

  「你這一套修車的家什,貴吧?」

  「應該很貴,我自己是買不起的。」

  「莫非,有人送?」

  「事情是這樣的。」師傅掐掉菸頭兒,開始說,「工作隊說索瑪池要保護起來,馬上派大用場——接著,他們就把我們十幾家彝族住戶從土坯房接到了對面半坡去,住進磚瓦房。」

  「哦!那住房條件和生活條件都大為改善了。」我看師傅一下說不清心裡想說的那麼多話,幫著接了話茬。

  「是嘞!條件好了,但還得有掙錢門路,自己掙來自己花,踏實。但你瞧我這一身!」師傅又有點難為情,把左手撇在身後。「外出務工不好找活路,在家也背扛不動——但我發現了一個商機。」

  「啥子?」

  「你想想,索瑪池一旦開發,就會有很多人來遊玩,人來車來,搞一個輕省的修理活,換換胎,補補胎,不怕沒收入。」師傅有些激動。「後來,我跑去找工作隊,說自己想學汽車輪胎修理的技術。他們二話不說,就把我安排去參加殘疾人技能培訓班——免費的,專學這換輪胎,補輪胎的技術,他們幫我申請經營許可證不說,還獎勵一萬元創業扶持基金嘞——」

  「再過三個來月,我就到村上申請退出——再過三個來月,索瑪花就開了。」師傅的話暗含深意。

  「三個來月?那得看測算結果,過沒過脫貧線哩。」

  「小意思,我心中有數。」師傅突然轉過身來,看著我,頓了頓,雙眼帶笑地說,「我退了,她就過來跟我一起過。」

  我終於明白師傅為何把退出時間掐得那麼緊,原來是與一樁美好的期許有關,與索瑪花開有關,與愛情有關。我不知道師傅在被識別為精準扶貧戶之前的生活態度,但那個「她」一定一直在等待著心中人從貧弱中站起來。

  永香嫂

  身體上有難治的癌症,精神上有不垮的意志。盧永香餵養的雄雞不僅啼醒著暝晦之時,也啼醒著她自己的寤寐之求。

  在樂山市金口河區的廣闊彝地山鄉,2018年中有「最火」的兩句話,一句是:「貧困這頂帽子,戴上真的很不甘心。」另一句是:「我是一個閒不住的人,身體出了問題,但精神不能垮。」這兩句話都是盧永香說的,她是一位美麗的「養雞達人」,是一位優秀的「農民夜校」學員,也是一位身患肝癌的41歲的農村婦女。

  盧永香一邊養雞一邊養病,其實是一邊養生活,一邊養靈魂。

  「勵志」二字,是打開那段艱難歲月的鑰匙,但盧永香已經不再避諱過去。

  四年前,病魔來襲,盧永香離開企業中層主管的職位,從成都市徹底回到農村。那時,丈夫就近打工,一面應襯農村家務,一雙女兒多麼活潑可愛。

  四年前,盧永香反反覆覆地問,「(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真能救我們嗎?」

  丈夫沒有回答,他想表達「杯水車薪」的意思,但沒有說,也說不明白。

  「我感覺自己就是罪人,拖累了女兒,拖累了這個家,拖累了所有人——」為了看病幾乎「傾家蕩產」的盧永香艱難地喘著氣,把這句話終於說了出來。「我想到過死……」

  丈夫背脊一涼,好不容易回過神來,只用那雙粗糙如磨刀石的手按著妻子的手,像一頭失去土地用不上力的耕牛。

  這是一位急需「朋友」的「孩子」。「就在最冷,枝頭綻放」這時候,鎮上針對盧永香量身定製的扶貧措施動了起來,把盧永香一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之後,先是鼓勵她依靠彝家新寨建設政策把瓦房換掉,她一說到建新房,既興奮,又為難,但人們終於看到了盧永香久違的高興起來的樣子,於是,扶貧幹部立馬把她「請進」曙光村「農民夜校」,打下一條與她交朋友的紐帶。

  鎮黨委書記周威洋說,在「農民夜校」裡,我們努力讓盧永香「回憶」,讓她講自己在成都工作時的「風光」形象,得知她在成都做的是化妝品代理之後,我們有意識地關注一些化妝品方面的常識,然後跟她侃「內行」,盧永香果然來了勁頭,從銷售到市場需要,從健康到環保,從質量到價格,講得我們個個心生佩服,盧永香的女強人素質得以激發。

  一天一天過去了,盧永香的心靈之火燃了起來,扶貧幹部唯恐這成果一下灰飛煙滅,一有時間就去串門,就去為這盞燈續上生命之油。他們要讓這盞燈越燃越亮,不僅照亮盧永香自己,也要照亮這個家。

  當扶貧幹部終於提到生產生活、解決實際困難的時候,就是盧永香徹底「踢翻」病床,兩眼蓄滿希望之光的時候。

  盧永香想養雞。

  「這話猶如救命稻草,突然橫空閃現在面前。覺得這不僅是盧永香的希望,也是我們扶貧幹部的希望。」扶貧幹部周威洋說。

  「你盧永香應該開辦跑山雞養殖合作社。當個頂呱呱的『養雞達人』。」

  幸福來得太突然,責任來得太重大。盧永香未承想自己一步到位,成了「高大上」。

  雄雞高歌,「雞司令」聲名鵲起。

  「永香嫂好樣的!」扶貧幹部給她豎大拇指。而她忙著要煮土雞蛋,她從雞棚裡端來一小簍白花花熱乎乎的土雞蛋,人們看出她的腰身更有活力了,兩隻眼睛的角邊上捺著兩撇可觸可摸的笑。

  正當盧永香眼角那兩撇笑痕將要褪掉之際,扶貧幹部大聲說:永香嫂,你應該還要提升檔次,來一個「高配」——搞農業產業化!

  盧永香捋了捋長發,一時沒有開口。她認識到自己的底子薄,又擔心市場,等等。

  扶貧幹部知道盧永香的憂慮,但當她聽了大家特別是農技人員的一番鼓勵後,那兩撇笑痕重又回到了盧永香的眼角,隨之,更多的跑山雞回到了盧永香的林地養雞場,她把屋後的林地圈起來養殖了300多隻跑山雞,還養上了10多隻羊。

  這位「養雞達人」自動加入村裡的訂單農業生產,還喚醒家裡閒置的7畝多土地,種上了蔬菜。盧永香逢人就召喚去看她的養雞場,就講今年的收入,明年的打算,將來的憧憬,她的召喚感染了鄰居,有幾家主動加入了她的跑山雞養殖合作社,她的召喚使她不僅成為「養雞達人」,更是成了村民的「領頭雁」。

  盧永香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迎來了新時代對她的召喚,而那些債務和病痛正一點點離去,永香嫂!你就是我最想看到的那個模樣。

  《光明日報》( 2019年06月21日 13版)

[ 責編:李伯璽 ]

相關焦點

  • 譚維維助陣《夢想的聲音》巔峰歌會 暖心演繹《帶我到山頂》
    》,還和來自四川大涼山的10位彝族小朋友暖心獻唱《帶我到山頂》,或霸氣高燃或感動滿滿,在收官之戰中再次綻放多面「維」的音樂魅力。>為了更好的呈現這首彝族歌曲《帶我到山頂》,譚維維特邀鄉村教師教授的10位彝族小朋友同臺獻聲,她為了拉近與孩子們的距離更是全程坐著唱,大手拉小手的畫面格外溫馨,零距離互動滿分,獲贊「歌暖人也暖」。
  • 帶你到山頂吹吹風 武漢市江夏八分山
    今天24℃,沒有太陽,身體的舒適度非常好,不冷不熱,車開到半山腰,帶了飲水,沿著碎石子小路徒步往山頂爬。到達子午亭的時候稍稍休息了一下,買了一根老式的綠豆冰棒吃,紙包著的那種,方形,賣冰棒的小夥子超帥,人也好!
  • 我想陪你從海上日出消磨到星光滿天 在山頂海邊的石屋民宿
    我想陪你從海上日出消磨到星光滿天 在山頂海邊的石屋民宿 「浙江在線旅遊頻道」官方微信「睡客計劃」推出石塘金沙雲棲民宿試睡
  • 喊我乳名的村莊(外一篇)
    喊我乳名的村莊(外一篇)作者/姜靜瑋(貴州)小時候在村裡,因我年幼,長輩見面,喊我乳名,無可厚非,我欣然接受。及至入學中舉,走出村莊,娶妻生子,不知老之將至,再回到村莊,或在他鄉遇到村莊裡走了出來的人,還在喊我的乳名,不喊我的學名,我就心生反感,大為不樂了。
  • 帶我到山頂,男孩背女孩爬百米,他們卻分手,一年後女孩後悔淚崩
    這天,李夢雪跟林佳楠來家裡,在山下撒嬌說,「你背我上山,看我們的愛情後多重!」林佳楠蹲下身,背上李夢雪,就這樣,背李夢雪上山去,要知道,山有一百多米高,而且很陡,到山腰時候,李夢雪看林佳楠在喘息,就說停下來吧,可林佳楠固執地說,不行,愛情必須要堅定。林佳楠沒有停下,一步一步,終於到了山頂。
  • 老夫聊發少年狂,我乘公交跨省之南京到滁州,外一篇
    (你們應該明白我說的啥意思)我準備找 滁州 108路。因為是起點站一時不知在路那邊上車,正好看到了一對中老年的夫婦,逐上前招呼一聲,問了一下順便問問能否刷 南京 的公交卡。我在 南京 四十餘年了,基本不會講 南京 話。我在 南京 ,人們都會說我是外地人,但是我到外地人家會說我是 南京 人。畢竟在 南京 這個氛圍裡環境裡薰陶了這麼多年。話裡偶爾會冒出一句 南京 口音。
  • 紅葉醉了(外一篇)
    紅葉醉了(外一篇)誰,織成一片凝緋的輕綃,那一派漫山流丹,倚著晚霞,如海潮襲來,放逐一把燭火,把秋燃成熱血沸騰……一朵如火如荼的生命之花,夾雜著相思的味道,向白雲和藍天訴說著落葉繽紛的風採,那樣自由自在,那樣心潮澎湃。
  • 【美文】生命中的雲翳(外一篇)
    ——     【木蘭溪黃昏   王金煉攝影】  生命中的雲翳(外一篇)王清銘 喜歡看日出,也喜歡欣賞日落瑰麗的景色。日出是雄渾的,日落是蕭瑟而悲壯的。日出如嬰兒的一聲輕啼,日落如一抹沉重的嘆息。在黃昏的時候,我曾看見,山岬用手指依戀地將夕陽放入掌心。然後一線一線的光芒消逝了,黑夜露出了它模糊的臉龐。 我很少去注意天邊的雲翳。我一直以為雲除了遮蔽陽光外,只會給人增加心頭的壓抑。但在前日的黃昏,我被落日的壯觀震撼了。天空中一團一團的雲,不捲不舒,仿佛專門等待陽光的塗抹。風不吹,黃葉不飄。我眨眼的瞬間,陽光的畫筆早已將西邊的雲彩洇染遍了,幾乎同夕陽同一種顏色了。
  • 當登到山頂的那一刻,只要看到了這裡的風景,再累也是值得的
    登山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挑戰,登上山頂的時候,看到好的風景,累了也沒關係,心中充滿了成就感,我們中國這麼大的面積,名山的數量也很多,但是最有名的山一句話已經都概括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句話說明了黃山的景色是多麼的美麗。
  • Amy慧帶你遊香港,山頂俯瞰璀璨夜明珠,尖沙咀觀華麗燈光秀
    下午四點,我們從酒店步行到維港,然後沿著維港散步,來到了海港城旁邊的天星碼頭,準備乘船前往中環碼頭,在搭車上到太平山頂凌霄閣摩天台俯瞰維港這顆璀璨的夜明珠。下船後,望右走到最近的六號碼頭,在這兒乘巴士去太平山,工作日,三、四十分鐘能到山頂,香港人簡稱太平山山頂為「山頂」,15路巴士到山頂的票價為:成人:9.8港元,長者或小童:4.9港元。
  • 周末,我和教授到山頂木屋開了個房
    我是因為喜歡吃山吧的菜,也比較享受山頂木屋一朝一夕的浪漫,所以提前十天就訂了山吧的獨棟木屋,如果不是疫情,別說獨棟木屋,就連他家山腳的標間恐怕都要提前一個月左右才能搶到。果不其然,等我們十二點多到達山吧的時候停車場已經停滿了車,還好,他們為住宿的客人在另一個停車場預留了車位,否則停車也要停到500米以外的地方去了,人太多。
  • 遊記/我想要帶你去太平山頂看夜景
    好久沒有更新過遊記是因為我壓根就沒出去旅行,心血來潮還是更一波太平山頂看夜景。巴士站燈光好評下山我們沒有再坐纜車了,而是選擇坐巴士,因為纜車真真真多人排隊,相比纜車,巴士似乎就沒那麼受歡迎了,人比較少,車來了上車就可以到各個地方新巴15:中環天星碼頭至山頂,每10到30分鐘一班
  • 山頂非常涼快,房山這邊可以自駕到山頂
    山頂非常涼快,房山這邊可以自駕到山頂。門票60,停車費20。從大門到山頂是十多公裡的盤山路,挺刺激的。山頂有個酒店和禪寺,還有個雷達站。從草畔停車場走到百花草畔,一路需要翻山越嶺,來回需要3-5小時。路上都是風景,藍天白雲,層巒疊嶂,可惜啊,我們這次都沒看到,全被雲霧遮蓋了。好在到了草畔太陽漏了一臉。提示一下,注意防曬,注意防曬,注意防曬!多帶水。
  • 富士山山頂的日出,看得我「餓」了
    從京都乘坐新幹線到新富士站,在車站周邊找酒店住下,因為開往富士山的大巴也在火車站附近發車。在酒店稍作停留採購一些食物就直接出發,乘坐末班車到達富士山五合目站。每年只有7月上旬到9月上旬富士山才對登山者開放。
  • 我是全程爬上山的,到了酒店已經到了山頂
    爬黃山,選擇這家酒店就是完美的選擇,就在迎客松的邊上,我是全程爬上山的,到了酒店已經到了山頂,離最高峰蓮花峰只有三百多米,我們欣賞了一下美景,我們休息一下酒店吃自助晚餐,還有有露天電影院,這次上山,就是想看日出運氣就是這麼好,第二天5:23準時升起,日出日落時間酒店都會有時間表酒店服務非常熱情,看日出酒店免費提供羽絨棉服,完美。
  • 別對爬山的人說,到山頂還有很遠
    接著爸爸帶我們穿過一條陡峭的隱秘小路,就到達了山頂。three山頂是一大塊平整的綠色草坪,頓時讓人想到了海,而不是爬上了山。春天的草一片毛茸茸的嫩綠色,讓我瞬間感覺自己回到了童年,爸媽也尚且年輕。心中湧起一種澎湃的喜悅,並由此生發出新的希望。像一股暖流,迅速激活內心那些冰冷,沉寂的血液。
  • HK Hiking|從山頂盧吉道到伯大尼教堂
    人生如夢,我投入的卻是真情。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它。      ——汪曾祺在香港,如果不行山,you will miss the best part of it。香港的美,只有行過山的人才懂得。今天的行山系列,咱們就以簡單易行的港島徑的第一段——山頂盧吉道開篇帶你入門吧。去山頂可以到中環坐15路巴士,或坐小纜車到達太平山頂。從山頂瀏覽完山頂廣場、凌霄閣、纜車博物館後,可以進入盧吉道開始行程。盧吉道步行徑建於1913至1914年間,以香港第十四任港督盧吉(Sir Frederick Lugard)命名。
  • 「外帶堂食」和「打包帶走」用韓語怎麼說?
    歡迎留言區評論~ ▼ 外帶/帶走: 、 take out 打包: 、
  • 【組圖】你到不了的黃岡山頂,我們替你去了!
    紅葉把青山綠水點綴得分外妖嬈,讓人格外養眼。由於趕時間,我們的記者無暇顧及這滿眼的秋景,只能一眼帶過,匆匆疾行。黃岡山腳是常綠闊葉林茂,隨著海拔的劇增,黃山松、南方鐵杉等溫性樹種增多,森林植被類型由常綠闊葉林轉為針闊葉混交林帶;當到海拔約
  • 我的世界:再說自己是「山頂洞人」?這9張圖教你打造山頂小屋
    如果你經常說道自己是《我的世界》中的「山頂洞人」,卻沒有一個山頂的屋子;假如你還過著「挖三填一」的日子,卻不知道如何是好。那太好了!也許你離成為真正「山頂洞人」就差這XX張圖的距離。一來在屋內即可欣賞到「一覽眾山小」的壯闊之情,二來也能為小屋內提供適當的自然光,三來就是戶外一眼就能看清內部構造(畢竟在mc中建家,目的就是想「你我他」看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