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裡的中國歷史》:歷史的細節與深處

2021-02-11 梭羅島書房

近兩年來,《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等文化節目的走紅,直接帶火了中國各大博物館,讓「文物熱」成為社會各界爭相追捧的現象級爆款文化;考試中頻頻出現的博物館歷史文物相關考題,更讓家長意識到孩子了解博物館文化的重要性!

不少家長因此紛紛帶著孩子參觀各大博物館,希望孩子們可以從中學習到歷史知識、體悟到中華文化。相信孩子們一定都去參觀過不少博物館,那他們知道中國的第一家博物館位於哪裡?起源於何時?裡面又有哪些有代表特色的文物?這些文物背後又藏著怎樣的歷史故事嗎?孩子們一定都學過「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故事,那他們知道「度」、「量」、「衡」分別代表什麼嗎?三者之間又有著怎樣的關係呢?孩子們也一定都會背誦「只釣鱸魚不釣名」這樣的詩句,一定都讀過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但他們知道這些詩句呈現在水墨畫中是什麼樣子嗎?他們知道《水滸傳》裡的「交椅」到底是什麼嗎?又象徵著什麼呢?博物館是一個濃縮歷史的窗田,文物寶藏是各個時代社會發展、歷史、文化、審美等方方面面的高度濃縮。參觀博物館的確可以給孩子們提供了一次與歷史相聚的可能。然而,參觀博物館的意義不僅在於那一個個散發著歷史氣息的文物,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們知道,青銅、玉石、陶瓷、金銀器皿、竹木牙角、漆器、絲織刺繡等等這些文物背後蘊藏的歷史和文化知識。
《博物館裡的中國歷史》是一套有深度、有廣度、面向少年兒童的文化通識類作品,叢書按照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西北、東南西南的地域分冊,故宮單列一冊。每冊按照原始時期至清代的歷史時間順序作為講述線索,涉獵範圍全面,包括書法、繪畫、壁畫、雕塑、器物等各類重要歷史文物和國家寶藏。孩子們只要讀了這套圖書,就可以系統的學習到與中國各地的博物館以及其中的文物相關的歷史知識啦!故宮的一切看起來都是這樣莊嚴神秘,書中以故宮博物館為對象,介紹了皇宮裡的那些寶藏。以北京、天津、河北、東三省、內蒙古博物館為對象,挖掘一些不起眼的小玩意往往蘊藏著古人的大智慧。以上海、江蘇、浙江長三角地區博物館為對象,展示江南紙上藝術。以山西、河南、山東、湖北、湖南博物館為對象,看古人如何用小小竹片如何玩轉新花樣。以陝西、甘肅、新疆博物館為對象,展示從古至今絲綢之路上的獨特風光。以福建、廣東、雲南、四川、中國臺灣博物館為對象,探討「古船」文明。這套圖書選取的文物種類齊全,包括骨器、玉器、青銅器、壁畫、雕塑、中國繪畫、書法、瓷器等等,幾乎囊括了所有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的文物器物類型,涵蓋了全國幾乎所有省份的博物館中的重要館藏,勾勒出整個中國各地的文化歷史風貌。書中選取的文物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同時兼顧特殊性和稀缺性,既有《清明上河圖》、兵馬俑這種具有高知名度的文物,也挑選了銅坐龍、金馬鐙等雖然知名度略低,但具有極高文化、歷史價值,甚至影響世界文化進程的重要文物,其中許多文物在此之前很少被進行過專門的介紹。本書從審美和歷史的角度出發向廣大少年讀者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每篇由文物本身作為切入點,介紹知識範圍涵蓋中國歷史背景、傳統文化傳承、文學典故、古典詩詞、歷史故事、名人小傳等等。從初露崢嶸的原始文明智慧,到秦漢大一統、大唐盛世,再到勵精圖治的近現代,塵封的歷史透過這些寶藏文物露出鮮活的樣貌。圖書在教給小讀者如何欣賞文物的同時,還能幫助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歷史觀與文化觀,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權威作者趣味解密,是 「小升初」歷史學習的有益補充這套圖書的作者——羅潔,是北京大學藝術學博士,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文化欄目」文博類長期特約作者,「北京大學國子監大講堂」講師,「全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藝術鑑賞培訓課程講師。曾多次作為嘉賓參加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邊走邊看」欄目直播,介紹國內外博物館與藝術品。出版了《寫給孩子的藝術筆記•博物館之旅》(全八冊),並譯著《藝術是教不出來的》、《西方藝術通史》、《盧西恩•弗洛伊德》等書籍。深厚的知識涵養以及在中小學教育方面的充足經驗,使得作者在創作這套圖書時,可以恰到好處的把握住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以更貼合8至15歲小讀者吸收的文字寫作呈現出來,可以作為孩子們「小升初」歷史學習的有益補充,提升孩子對歷史、古典文學、美學等方面的興趣。同時,為了便於孩子們閱讀和理解,作者特意採用幽默生動的寫作手法,在介紹知識的同時融會貫通了大量中外歷史故事,增強圖書內容的趣味性,提高作品的可讀性。每冊書均以歷史時間線性排序,使得歷史知識一目了然,再利用四色全彩的印刷技術,讓孩子在閱讀文字的同時輔以文物實物照片插圖,閱讀起來更加省時省力、生動形象。對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來說,歷史和文化都是其最寶貴和不可複製的財富,這些歷史文化都值得被我們一代一代的子孫學習和繼承。俗話說「學以致用」,學習歷史不應該只停留在表面上的了解與知曉,更要「知其所以然」,這樣才能更好的將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發揚光大。《博物館裡的中國歷史》是一套非常適合小讀者們學習歷史知識的圖書。針對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孩子,家長可以選擇這套圖書來作為孩子的興趣讀物;針對在歷史學習中知識略有欠缺的孩子,家長可以選擇用這套圖書作為孩子歷史學習的輔助資料!快快行動起來,給孩子帶來這樣一套「小升初」歷史學習的「知識寶典」吧!由於青海、海南、內蒙運費較貴,每套需補收20元運費差(新疆/西藏暫不能發)

相關焦點

  • 感知博物館的厚重:從歷史深處流淌而來的親近感
    打卡博物館,是當下休閒遊覽的新方式,少不了拍照留念。打開手機攝像頭,關掉閃光燈,匆匆對焦,按下快門,發條朋友圈分享,再走向下一件文物。這種「路人」模式的觀展,雖然留下了影像紀念,但收穫的多是視覺層面的愉悅,少有知識的沉潛。許多人還遇到過這樣的苦惱,展品介紹裡時不時蹦出諸如盉、簋、觚之類的生僻字,卻並沒有更多註解,只好「糊裡糊塗」看下去。
  • 【快設計】博物館 中國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一,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館新館
    中國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一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館新館
  • 中國國家博物館兒童歷史百科繪本
    為打造一套代表中國精神的中國歷史繪本,童趣出版有限公司與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合作,歷時三年,出版了《國家博物館兒童歷史百科繪本》系列圖書,涉及商業貿易、大河文明、交通發展、家族家庭、飲食文化5大主題。該書依託國家博物館豐富的館藏資源和專業的師資力量,以大量詳實的文物和考古資料為創作依據,以繪本的形式重現歷史生活風貌,向廣大少年兒童傳遞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從家庭做起。
  • 馬六甲:歷史兩端的細節
    「有一大溪河,水下流,從王居前過,入海,其王於溪上建立木橋」,按照隨行者馬歡在《瀛涯勝覽》裡的記錄,鄭和所見的,應當就是馬六甲這種被地形所註定的特殊政治經濟區劃——馬六甲蘇丹歷史博物館中根據各個時期史料記載描繪成的諸多圖畫也證明了這一點——背海而立,右岸多山,扼守住河流入海口,易守難攻,沿襲下來的歷代皇宮和防守工事都依山傍海而建。
  • 呂思勉:細節裡的歷史
    鉤沉 呂思勉:細節裡的歷史 本報記者 張偉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8-02-27    [列印] [關閉]     呂思勉(1884    在離學校不遠處一間清靜的居民樓單間裡,幾本線裝書堆在桌上,有《宋書》、《南史》等。呂思勉一邊翻看,一邊用工整的字體抄寫史料,抄完即連綴成文,直接付印,連文句都極少改動。    這幅埋頭著書的情景,深深印在弟子們的腦海裡。與這種記憶相呼應的,是關於呂先生的許多幅陳舊畫面。    其中之一是「一個年老的先生,夕陽西下,穿著長衫,有點病態」。
  • 中國歷史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傳承歷史 再創輝煌
    中國歷史和中國革命博物館,是一所長期展出我國歷史與革命文物史跡的大型博物館。中國歷史和中國革命博物館佔地面積9.2公頃,其內部包括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兩個使用單位。在平面布置上,前者佔用北部,後者佔用南部,公用的門廳、禮堂等位於兩者之間。
  • 偷拍暴露飛虎隊行動細節,香港歷史博物館男職員被拘捕
    據香港「東網」11月22日報導,有飛虎隊隊員在設置行動崗位時被人偷拍照片並上傳,飛虎隊行動細節被暴露。警方經調查後逮捕一名嫌疑人。飛虎隊隊員行動時被人偷拍(港媒截圖)香港「東網」11月22日報導稱,有飛虎隊隊員17日在香港理工大學對面的漆鹹道南100號、香港歷史博物館內設立行動崗位時被人偷偷拍下照片。照片被上傳到社交網站後,暴露了飛虎隊的行動細節。
  • 博物館裡看閔行歷史
    博物館裡看閔行歷史  上海莘莊地鐵站周邊,可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來形容。雖說掛上了「閔行」這麼一個名號,可實際上這個博物館本身並沒有什麼名氣,就算想通過網絡進一步地了解,也只能看到一些隻言片語或者是過氣已久的新聞。閔行這塊地方,終究也只是上海的一個區,比起那些名聲在外的大博物館,像閔行博物館這類區縣級博物館的名氣就顯得小很多了,不過即便是這樣,我們也不能否認這些小博物館存在的價值,因為地方博物館從來都被視為對應區域文化發展的關鍵標誌。
  •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夢想從歷史深處走來
    (杭州網視頻報導)    作為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從2011年起開始收藏、記錄當代服裝與紡織時尚工作,並每年一度推出時尚回顧展。今年回顧展的主題是「築夢」,他在築的是一個時尚的夢。    一個下雨的清晨,記者來到位於杭州西湖景區的中國絲綢博物館。正值兩會前夕,面見博物館館長趙豐時,他正在電腦前完善建議。見到記者,他放下手頭的工作,和記者談起了他的「絲綢夢」。    杭州網:每年兩會你都會提一些建議,這些建議實施情況怎麼樣?今年你準備提什麼樣的建議?
  • 雲遊中國|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許久沒有出門的你,可能已經多次在夢裡環遊四海了。環環為大家推出了「雲遊大美中國」特別策劃,帶你足不出戶,享雲遊之樂,徜徉在祖國大美山河的畫卷中。本期雲遊中國系列,環環帶你走進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北小街。
  • 中國之聲帶你「聽見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鎏金銅蠶
    央廣網西安7月6日消息(記者雷愷)據7月5日總臺中國之聲「朝花夕拾」報導,讓我們在聲音裡一起踏上「尋寶之旅」。  (出錄音,弱音混播):「中國歷史上必須要銘記的一樣東西,蠶!你們穿的衣服,最早的絲綢就是蠶吐的絲……在安康,它的文化文物的標誌就是這個東西,就是這個鎏金銅蠶……我們現在看這個銅蠶會發現它質地非常得小,但是工藝非常細膩……」  疫情防控期間博物館不提供人工講解,整個展廳顯得相對安靜。
  • 【快設計】博物館 中國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一,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館新館
    中國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一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館新館
  • 環遊中國|讓歷史告訴未來,走進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參觀完瀋陽長安寺已經九點半了,我們趕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博物館位於瀋陽市大東區望花南街柳條湖立交橋的北側。在導航的指引下接近立交橋就看到博物館了,可就是進不了大門,只好停車在附近一個車來車往的大路邊,之前已有好幾輛車在那停著。
  • 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
    《老友記》中Ross工作的地方,電影《侏羅紀公園》及《博物館奇妙夜》裡狂暴的史前生物、消失的族裔及非洲的草原動物在萬籟俱寂的夜晚鮮活起來的奇妙場景
  • [分享]中國寧波歷史博物館資料下載
    中國寧波歷史博物館專題為您提供中國寧波歷史博物館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中國寧波歷史博物館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因其評選項目囊括建築、平面、時裝、互動、產品、家具和交通七大類別,被譽為全球最全面的設計評獎。
  • 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裡的華人歷史
    眾所周知,華人在馬來西亞佔據相當大的比重,說起華人與馬來西亞的歷史也是淵源甚遠,今天我們就以位於吉隆坡的「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為依託
  • 鋼鐵博物館裡感受歷史魅力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市民在中國萊蕪鋼鐵博物館免費參觀。為了更好地弘揚萊蕪鋼鐵歷史文化,當天,會展中心在中國萊蕪鋼鐵博物館舉辦「國際博物館日」紀念活動,並免費對市民開放。通過雕塑塑形、實物再現、視頻技術等豐富的展示手段全面反映了萊蕪3000多年的冶煉史、世界鋼鐵發展史及當今前沿技術工藝,讓市民零距離了解萊蕪鋼鐵歷史文化。
  • 美國熱門博物館——維吉尼亞自然歷史博物館
    維吉尼亞生活博物館(Virginia Living Museum)位於美國紐波特紐斯市,成立於1984年,負責收集維吉尼亞聯邦的自然歷史標本(動物,植物和礦物質)。當時,這座博物館是密西西比州東部唯一一座同主題的博物館,也是一座集合了自然野生公園、科學中心、水族館、植物園和天文館為一體的大型博物館,它被視為是「維吉尼亞生命的傳承」。近期熱文推薦:從細節看清華美院張烈副教授擔綱展陳設計的孔子博物館(後附展陳效果圖)佳勢展陳作品分享 | 全球最大珍珠博物館-歐詩漫珍珠博物院!
  •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裡的秦兵馬俑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裡的秦兵馬俑此城|長安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裡有很多國之瑰寶走進陝西的博物館可以近距離感受周栩栩如生,精美絕倫鐘鳴鼎食,王朝的覆滅源於驕奢淫逸漢朝的青銅狗子比起秦朝的青銅器,感覺工藝差了好幾個時代漢朝的動物造型拙樸醜陋,看起來都像個:zhi陝西歷史博物館內的神木石峁遺址沙盤模型
  • 從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到國家博物館
    1958年,著名建築師張開濟主持設計的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在天安門東側開工,經過一年熱火朝天的建設,1959年8月落成竣工,和與它隔廣場相對而立的人民大會堂,共同成為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十大建築之一。革命歷史博物館總體上按照西式博物館設計,端莊穩重,細節上融入民族特色特點,如黃琉璃瓦和海棠花紋方柱的運用,而紅色旗徽的運用又突出了革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