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已經到了人生的第一叛逆期了,很多爸爸媽媽可能都會有和你一樣的感覺,原來的天使寶寶變成了「小惡魔」,同時又覺得孩子太小,如果大發脾氣又怕對孩子的性格以後產生影響。那麼兩歲叛逆期的亂發脾氣究竟該怎麼辦呢?
一、兩歲寶寶為什麼會出現亂發脾氣的情況:
兩歲前後孩子開始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常見的表現是不願意再乖乖聽話,經常會反駁家長的決定。一旦出現與父母不和,往往就會出現你所說的扔東西,或者歇斯底裡地大喊。
那麼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什麼?其實兩歲孩子的反抗是正常的發展階段,並不是你的孩子特別淘氣,也不是你教育孩子的方式特別有問題,換個角度看,這是寶寶又長大了的表現。而且,越是身體健康、精力充沛、自我意識強的孩子,「造反」的程度就越強。
二、兩歲叛逆期的孩子會有哪些表現:
1、自我意識的強烈覺醒:就拿我的孩子來說吧,他往往會出現經常插嘴大人說話。如果自己喜歡的玩具被拿走會大哭大鬧。很多事情都想自己來,比如自己按電梯,自己吃飯,開門關門等。兩歲前,孩子說得最多的可能是「媽媽」,兩歲後就變成了「我不」。
2、情緒控制能力較差:由於語言能力還是比較差,日常生活裡出現新鮮事物短時間內無法理解,同時又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意見,因此孩子有時候只能選擇哭鬧來表達,這也就是你所說的歇斯底裡地大喊、跺腳、地上打滾的方式與父母抗爭。
3、愛亂扔東西。擺放好的的東西,孩子永遠會弄得亂糟糟的,熱衷於扔東西,搞破壞。這也是孩子處在「可怕的兩歲」一個很典型的行為。一樣的原因,孩子想要感受「我」的存在。
其實你所說的情況,很大程度上就是孩子自我的意識的覺醒,除開前文所述的表現以外,孩子還有可能出現什麼都要聽他的或者是家長越不讓做什麼他就越要做。當然,有一部分孩子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孩子平時是受到關心不夠,會故意用這樣的方法吸引家長的注意力,這就要靠父母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具體來做判斷了。
三、爸爸媽媽該怎麼引導:
1、讓自己成為孩子最先求助對象:其實你孩子的情況,我的孩子在兩歲階段也曾經出現過。我個人覺得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大哭大鬧的情況,很多時候是他並不懂得怎麼表達情緒,或者說是遇到困難時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個時候我一般的做法是,先讓孩子哭,畢竟情感是要宣洩的,其次等孩子情緒穩定下來,然後告訴孩子該怎麼辦。
比如孩子無法使用好勺子,家長就可以和寶寶說,你不要哭,可以這樣使用勺子,同時安撫孩子情緒。這麼做只有一個目的,讓孩子明白父母是他可以求助的對象。下次再遇到問題,他就懂得求助,我孩子現在就愛說一句話,爸爸,我需要幫助。
2、當好「第三者」。電視上、網上也經常能夠看到在商場裡,家長沒有滿足要求,熊孩子就在地上打滾。這是改變孩子的一個必經之路。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千萬不要怕丟人,就站在一旁陪著,一方面是保護他,另一方面也是告訴孩子哭是沒有用的,當好「第三者」
3、指責與鼓勵相結合。畢竟孩子只有兩歲,他不可能完全分清楚自己行為帶來的意義,而且也處在一個探索世界階段,因此家長不要一味指責。我在家裡有一個原測,只要不危及安全(比如玩火、玩電),不搞重大破壞(破壞家裡電器,如電視靠等),就鼓勵孩子去試,有時候孩子會得哪得都是水,或者把用自己想法做一頓飯,結果廚房就完蛋了,但是不怪他,因為出發點是好的。
對於兩歲孩子發脾氣,我個人的建議是,功好一個邊界讓孩子盡情玩耍,觸及邊界就及時制止,不管哭鬧,還有更為關鍵一點,那就是全家意見要統一。畢竟我們不是孩子,成長需要他們探索,我們當好一個保護者和引路人就好了。各位小夥伴你們認可我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