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產「教父」的K11生意經

2020-12-12 21世紀商業評論

文/ 羅麗娟 編輯/ 李惠琳

在商業地產王國中,香港開發商一直有著「教父」級別的地位。

上個世紀60年代,香港的購物中心產業興起,一派繁榮景象。整個60年代,由於商業發展推動香港經濟增速高達12.7%,到1969年底,香港人均GDP達829美元,與內地1992年的水平相當。

在這片1106.34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隨後建立起大大小小的購物中心多達上百個,賺得盆滿缽滿的地產開發商形成巨頭格局。由於香港城市地域狹小,投資空間有限,港商帶著迅速聚集的資本開始湧入內地,試圖在這個擁有巨大潛力的商業市場上「複製」其成功模式,新世界是其中一員。

20年前,在內地市場上無法想像會有類似東塔這樣的商業體出現。今年3月,廣州K11藝術中心正式開業,這是繼香港、上海、武漢之後的第4座K11購物藝術中心。廣州K11位於CBD區珠江新城的東塔內,建築面積達70000平方米,共10層,以「榕樹」為主題,為消費者打造沉浸式購物藝術體驗,同時以「博物館零售」商業模式,首次在廣州成功落地。

K11系列產品起源於香港,由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執行副主席兼總經理鄭志剛親自主導。在當下多數購物商場已囊括購物、消費、飲食、娛樂等業態的同時,多數商業體已經出現了同質化和增長疲憊。

「靠高速的商業運作一年收入五千億,這是不可持續的。」鄭志剛開始思考,要加入新的元素,刺激商業創新,他看到了結合藝術和文化的可能性。

這一模式的創新,很快得到了市場驗證。2009年12月,香港尖沙咀K11開業,80%的商戶是首次登陸香港的品牌。香港K11在開業第一年就實現了盈利,且收入比整改前翻了3倍。

K11系列已經走到第8個年頭。2018年財年中期,新世界發展在香港的投資物業租金收入達到8.23億港元,上升13.7%,主要原因是K11 Atelier以及THE FOREST開始運營。其中,K11 Atelier的出租率達100%,每月平均客流量約140萬人次。同期,新世界發展在內地市場的租金收入總額為 5.22億港元,按年上升 13.2%,主要項目表現活躍。其中,上海K11購物中心每月平均客流量超過 79 萬人次,出租率 99%,租金收入錄得 7%增長。

在內地商業市場上獲得成功,實屬不易。觀察內地和香港的土地市場,可窺視一二。在內地土拍市場上,住宅用地是商業用地價格的3-4倍,而在香港反之。

「因為香港商業地產做得成功地價就貴,內地發展商還是習慣做純粹的房地產。」新世界中國董事兼副行政總裁黃少媚黃少媚在分析當下商業市場環境時告訴《21CBR》記者,做商業比做住宅更為複雜,「商業內容更為豐富,不可能一個圖紙走天涯;失敗的風險較高,所以要不停創新。」

與一些高周轉的發展商不同,新世界不乏一個項目做十年的案例,其背後更離不開雄厚的財力支持。作為商業地產模範生,新世界總結出三則不可複製因素:資金實力、人流地段、前瞻性團隊。

有業內人士表示,K11誕生於今完全迎合了新一代的消費習慣。目前在K11消費主流人群多為80、90甚至00後。其中80後多為新一代父母,其孩子在10歲左右,他們更希望孩子在購物的同時能有藝術的教育氛圍。

而在一線城市的90後人群中,多數具有出國留學經驗,具備國際視野,因此K11更注重融入當下流行國際品牌。例如Supreme等年輕人喜歡的潮牌已被率先引入。

即便如此,相對於內地房企,香港開發商大多被貼上了「不夠進取」的標籤。

「香港地產業已經走過40多年,從最初的幾百家開發商淘汰到現在只剩下幾十家。他們經歷過很多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機,走的每一步往往都會做最壞的打算,所以變得非常謹慎。」黃少媚曾對媒體表示,港商經歷得越多,相應地會變得更加謹慎。

對於大型綜合項目的生長周期,一般完成需要3-5年,落成後還需要經過2-3年的運營方為進入軌道,「這也是不能把腳步放得很快的原因,太快的話不利於我們品牌的發展。」

雖然受限於項目周期,但實際上新世界正在加快其發展步伐。在2023年之前,新世界計劃在內地落成5個項目,其中包括位於北京和武漢的K11。未來,新世界方面表示,將把主要精力放在大灣區,這些城市相較更適合港資企業發展,也適合綜合體的培養。

(來源:21世紀商業評論)

相關焦點

  • 香港未來最有前途年輕人,豪門第三代,開創全球首個新品牌K11
    鄭志剛1980年出生於香港的他,是珠寶大王的長孫,是真正的豪門後代。可他的爺爺卻並不怎麼喜歡他,更寵另一個兒子所生的小孫子。學成歸來後,他又憑藉自己的努力,在香港開辦了k11商場,這個商場完全是基於藝術的角度所創造的,是全球第1個這樣做的商場。由於這家商場設計立意新穎,很快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不到兩年業績就逐漸上漲,鄭志剛藉此大賺一筆,之後他又將k11開設到內地許多地方,反響都相當不錯,而且他計劃未來幾年裡在內地創辦30個這樣的商場。
  • 香港江湖往事十六:14K倫敦金教父
    14K倫敦金教父劉安,堪稱香港江湖的一代傳奇。香港得以馳名世界、坐享百五十年繁華,功勞首歸、堪稱聚寶盆的黃金水道——維多利亞灣。財富源源湧入,商旅往來如織,維港南北的中環、尖沙咀,流油溢彩、壕氣蒸雲。日後被譽為14K倫敦金教父的劉安,彼時只是個衣衫襤褸的漁村少年。
  • 富三代、K11與周大福,鄭志剛無法挑選的人生
    顯然,在年輕人眼裡,周大福,與香港這個曾經閃亮的名字一樣,都不酷了。這個品牌也的確在遭遇挑戰。受香港零售業大幅下滑的環境影響,周大福截至2016年3月底的這一財年,利潤下跌50%。周大福是香港鄭氏家族的商業航母。現年86歲的鄭裕彤在嶽父過世後接管金鋪,1960年將金行改組為有限公司,後一舉將周大福發展成了香港市值最大的珠寶公司。
  • 他是香港「夜總會教父」,16歲在廣州工地搬磚,如坐擁百億身家
    香港最大夜總會正是在影片《金雞》中所展現的,在現實生活中,它正是位於香港尖東的「大富豪夜總會」,而名叫羅焯的人物正是這「大富豪」的老闆,人稱「夜總會教父」。在他只有十六歲的時候,還是在廣州工地裡搬磚的打工仔。
  • K11掌舵人鄭志剛操盤 香港新世界又要殺回內地了!
    在退出內地二三線城市項目後,香港新世界正重新聚攏資源,殺向國內一線城市的商業項目。近日,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鄭裕彤家族旗下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聯合新世界發展,以底價42億元的價格拿下深圳前海的一宗商業用地,總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土地使用年限40年。
  • 經開地產總裁周世義: 園區地產不是門好做的生意
    產業園區並不是簡單的房地產開發,考慮到產業園區投資的長周期性、政策的限制性、打磨政府關係的複雜性……因此,產業地產並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  儘管如此,5月18日,北京經開總裁周世義在北京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園區地產並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企業要通過專業的運營,為入駐企業提供更為全面、更為便捷和提升人們幸福感的服務,使入駐企業在產業園區能夠不斷成長,這才是一個園區能成功的核心和關鍵。」  在他看來,「產業園區的核心是產業,要在打造產業發展基礎上,才能促使園區健康發展。」
  • 城市名片再煥榮光,第八座K11落戶杭州錢江新城
    也就是那一年,一家老牌港企開發商來到了北京,它是香港新世界集團。1993年,香港新世界集團開始了對北京崇文門區域的舊城改造工程,並順勢進入商業地產開發,數年後,在北京的零售百貨業版圖留下了幾個具有標誌性的項目。 但近兩年來, 沉寂數年的新世界一直在做新的嘗試和突破,這不禁讓人開始重新認識這家老牌的港資房企。
  • 推薦電影《教父》,這是為了家族,為了生意!
    每天一部好電影,今天來介紹下這部美國的黑幫電影《教父》吧。教父看了教父很多遍之後,我終於明白了這句話是貫穿整部電影的要素。這句話在電影裡多次出現,也闡述了黑手黨世界的核心目標,那就是生意。一切只是生意。索拉索殺教父是因為生意,教父不同意白粉的生意,他成了生意上的絆腳石。因此索拉索要暗殺他,沒有一點私人仇恨,只是為了生意。而為了這生意,紐約的其他家族也站在了他的一邊。保利會背叛,是因為生意。
  • 瀋陽k11將於2017年6月開業 系中國北方首個k11購物中心
    在香港、上海取得了巨大成功的香港新世界集團旗下高端生活方式品牌運營商——k11購物藝術中心,即將在2017年第二季度與瀋陽市民見面。   據悉,在中國北方布局了北京、天津及瀋陽的k11購物藝術中心已經籌備多時。
  • 香港真正的潮流教父?不是陳冠希也不是餘文樂 而是他!
    香港真正的潮流教父?不是陳冠希也不是餘文樂 而是他!在現在很多年輕朋友的眼中,似乎香港的潮流就是從陳冠希和餘文樂兩人開始的,不少人都把他倆視為「潮流教父」、「國潮第一人」。不過大家或許不知道,在陳冠希、餘文樂兩人開始帶貨、創立自己的品牌之前,香港真正的教父級人物是他!葛民輝!香港的潮流先鋒和香港的第一代潮流教父。葛民輝除了是演員之外,他還是導演、編劇、製片、電臺DJ、組合歌手、設計師…這些多的數不清的身份我們今天暫時不管,因為今天的主題,是他的另一個身份——「潮流教父」。
  • 香港地產四大天王風雲錄
    「香港地產四大天王」--李嘉誠、郭得勝、李兆基、鄭裕彤,當年這幾位商海搏擊的年輕人如今早已青春不再,但他們首創的基業卻依舊把控著香港風急雨驟的樓市。1967年春天「五月風暴」爆發,這場社會危機著實讓香港經濟受到了不小的打擊,其對香港地產的影響僅次於二戰。
  • 澳門教父「崩牙駒」江湖往事,95年與何鴻燊合作,壟斷疊碼仔生意
    說起巔峰時期的香港娛樂圈,可以說是有非常多優秀的演員,那個年代的香港電影也是有無數的經典影片,再加上這些優秀演員的加持,所以是非常的經典,一直到如今我們也很難再找出那個年代的感覺。在1998年的時候,曾經上映了一部非常經典的電影《濠江風雲》,這一部電影可以說是香港電影史上少數的經典作品,影片中幾位影帝領銜主演,也為作為影片在上映之前就帶來了極大的人氣,最終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也是獲得了很不錯的票房。
  • 商業「教父」郝繼霖:現在是商業地產最困難的時候
    一個月前正式從深圳大型國企深業集團離職,郝繼霖依然精力充沛,他開始以自由人身份從事商業地產顧問。「不想再打工了。」有點戲謔,又有一絲悵然。不變的是,他對商業地產依然充滿了熱愛。2012年初,郝繼霖從廣州太古匯來到深圳加盟深業集團,主要任務是操盤深圳福田區深業上城購物中心。
  • 城市名片再煥榮光 香港新世界集團落戶杭州
    (一)27年前,中國的房地產全面走向市場,這是一個英雄並舉的年代,正是這輝煌一刻,造就了王石、宋衛平這些地產界的傳奇人物。也就是那一年,一家老牌港企開發商來到了北京,它是香港新世界集團。1993年,香港新世界集團開始了對北京崇文門區域的舊城改造工程,並順勢進入商業地產開發,數年後,在北京的零售百貨業版圖留下了幾個具有標誌性的項目。 但近兩年來, 沉寂數年的新世界一直在做新的嘗試和突破,這不禁讓人開始重新認識這家老牌的港資房企。近幾年香港新世界集團開始整合各種資源,更多地拓展內地富有增長潛力的一、二線城市。
  • 被譽「香港夜總會教父」,16歲在工地搬磚,如今身家百億卻仍低調
    被譽「香港夜總會教父」,16歲在工地搬磚,如今身家百億卻仍低調!香港可以說是一座遍地是黃金的城市,各種地方都有可以發展的機遇,在電影《金雞》中就講述了香港的夜總會的頭牌舞女的故事,這間夜總會正是香港最大的夜總會,「大富豪夜總會」。
  • MC仁:香港HIP-HOP教父&亞洲塗鴉第一人
    MC仁MC仁原名陳廣仁,自從1997年從法國求學回來後,他就成了香港街頭文化的一個重要標記,除了被外界公認為「香港HIP-HOP教父」外,更曾兩度榮登美國《近兩年,MC仁還創立了自己的服飾品牌「寧死不屈」,在香港潮流界又闖出一條血路。而最近他最令人矚目的舉動,就是把自己的新專輯做成SD卡,縫在自創的品牌T恤裡,做起了「賣衫送音樂」的生意。除了設計外,阿仁在塗鴉界的身份同樣是重中之重。他在香港成立了第一支塗鴉隊伍EEA,不久前更被美國《時代》周刊稱「亞洲塗鴉第一人」。
  • 最高端的藝術購物中心-廣州k11商場
    廣州k11商場目前開業的廣州k11是k11繼香港/上海/武漢之後的全球第四家,也是K11定位最高端的藝術購物中心。反正走到哪都是拍照的點,在k11裡還碰到微博關注的網紅看小紅書上別人的文才發現好多沒去拍照到,基本上拿著小紅書上面的推薦一直在找地方 明明商場也不大但就是找不到和嬸嬸都一致認為拍完以後還是乖乖的去天環廣場天河城吧據說,廣州K11現已進駐超過20
  • 從「偷渡客」到香港期貨教父
    聲明:獨家稿件轉載需經鳳凰網授權《鳳凰大視野》節目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首播時間:11月21日(周三)20:02-20:35重播時間:11月22日(周四)09:00-09:35回顧今日香港的巨賈名流,多半來自大陸,其中更不乏當年的偷渡客。
  • 燕郊教父:從搬磚工到地產大亨 石克榮身價40億
    今天樓市資本論就帶大家了解下這位搬磚工,如何憑藉匯福糧油成名,並在燕郊相繼開發普羅旺斯、納丹堡、悅榕灣等眾多項目,成功進軍地產界的教父級人物。  【四】50多歲玩票地產,最終成為燕郊教父  樓市資本論發現,石克榮成功進軍房地產,才真正成為了燕郊教父級的人物。  石克榮做地產一開始,純粹是玩票性質。
  • 香港地產中介又當街幹架了!全港負資產暴增,樓價變天了?
    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香港 香港的房價常年高居全球榜首,香港的地產中介行業也是出了名的競爭激烈。 有中介下跪求買家買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