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傳媒網訊(記者 鄭棟)今年5月18日是第43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當天,由省文物局和渭南市政府主辦的「陝西2019年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在渭南市博物館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上,首次發布了《陝西博物館教育項目優秀案例》和「智遊陝西博物館」陝西省百家博物館電子講解服務平臺,並為全省第二批17家社區博物館授牌,《百年滄桑——渭南記憶》陳列展覽也同時開幕。現場設立的互動體驗區還展示了半坡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陝西自然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白水倉頡廟博物館等6家博物館的國家級或省級獲獎優秀教育項目。群眾在現場就能參與建造迷你半坡村、學習修復秦俑、測量大熊貓頭骨、以蠶繭拼圖感受鎏金銅蠶、體驗打背包課程、印製古法雕版鳥跡書等互動活動。
據了解,這是全省國際博物館日的主場活動首次走出西安。當日,全省各地也同步開展豐富多彩的國際博物館日活動。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舉辦考古陳列館新基本陳列「巍乎盛景」開幕式;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舉辦系列公眾教育活動;西安市舉行共建百所「博物館大學校」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寶雞市舉行「國際博物館日集中宣傳啟動暨眉縣博物館建成開放儀式」;延安市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毛澤東經典詩詞誦讀」等活動;榆林市舉辦「守望初心 傳承文明圖文展」等活動;漢中市舉辦「翰墨兆祥」書畫展等系列展覽;安康市博物館與高校、社區開展「傳統的未來」共建共享活動,舉辦「我心目中安康網紅文物」徵文頒獎;商洛市博物館與商洛學院聯合成立實踐教學基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全省文博單位共舉辦43場新展覽和211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