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環球背包客Vincent:我為什麼要旅行

2020-12-11 漫遊七五

人人都嚮往週遊世界、歷經山河,但是每一位行者對「旅行」都有著不同的見解。

在一次斜槓青年分享會上,認識了Vincent,他受邀作為分享嘉賓,妙語橫飛地講解了他用時7年深度行走30個國家的所聞所感,讓我想到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中對旅行的另一種認知:旅行不是費時精修的美照,不是換不完的華麗衣裳,也不是盲目的跟風,它應該是有信仰的,有態度的一種生活方式。

和Vincent相約在一個周中的下午,他拎著一袋饅頭提議去蓮花山餵魚。我們選了一個人少的地方,他一邊朝著水池裡的魚兒投食一邊跟我聊天,「你說這些魚有沒有一口都沒吃到的?」他問我。我肯定地點點頭,「當然有」。「他們就像人一樣,個大的就像是資本家、握權者,資源一出來就被他們搶走了,而大多數個小的就像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只能吃剩下的,甚至沒得吃,那些彩色花紋的魚就像是握權者的後代,一出生就擁有了最好的資源」,Vincent說著撕了一小撮饅頭使勁朝沒有什麼魚的方向丟去,「如果突然出現了變動,新出了一個藍海市場,誰先發現誰就能獲得機會」。

我驚訝於他的觀察和聯想能力,但是隨著對他旅行故事的了解,我漸漸明白,一個人看到的世界的大小影響著他對事物的見解。

Vincent出生在北方的一個軍人家庭,從小跟隨者父母東遷西徙,習慣了居無定所的生活。他喜歡研究詩詞、歷史、文學,在旅行的過程中時常會將眼前的景象與腦海中的鉛字聯繫在一起。他說,「有一種印證的感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知行合一』」。大學期間Vincent去了一趟青島,晚上攛掇著周邊的朋友一起爬泰山看日出,太陽出來的那一剎那,腦海中就浮現了「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的詩句,杜甫眼前看到的畫面一幀一幀像放電影一樣在腦海中划過。「這就是旅行的魅力,它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作者當時的感受」。

「雖然我們生活在深圳,大家都好像很有錢,動不動就月薪過萬,但是這些人只是中國很少的一部分而已,大多數人還是像小魚一樣食不果腹」。在旅途中Vincent對於貧窮的感悟深刻而直接。2015年他去了尼泊爾,時值尼泊爾因為頒布新憲法一事遭到鄰國印度制裁,印度停止向尼泊爾輸送石油,關閉幾乎所有貿易口岸,這導致尼泊爾的計程車、大巴車停擺。Vincent從一個小鎮想前往釋迦牟尼佛出生地——藍毗尼園,一個在印度和尼泊爾邊境的地方。沒有大巴,他只好詢問路邊的人力車夫,問了一圈最後只有一名瘦弱的中年男人願意拉他前往。由於聽聞尼泊爾小販兒比較市儈,所以在車夫說出需要500盧比(折合人民幣約50塊)的時候,Vincent立馬警覺起來,用手勢講價講到了350盧比。30多度的高溫,Vincent坐在人力車後座,燥熱的天氣令人極度難受,車夫黝黑的脖子汗珠像一條條蜿蜒的河流。大概2個小時後,他們到了目的地,幾個用泥磚堆砌而成的「房子」撞進了Vincent眼帘。「所謂的床就是用一塊板子搭的,沒有床褥,沒有墊子,小孩兒光著腳,穿著破破的褲子在『房子』裡玩耍。這應該就是真實的『家徒四壁』的樣子吧」。車夫離開的時候很渴,喘著粗氣跑到街對面,用力地壓著洋井喝水,他可能是一家的頂梁柱。

有人說旅行除了花錢還能幹嘛?花一萬塊錢可以買到最新款的蘋果手機從而收穫別人的羨慕,也可以學學電腦技能從而對工作有幫助升職加薪,而旅行呢?

沒去俄羅斯前,關於俄羅斯人彪悍,不友好的傳聞影響著Vincent對俄羅斯人的看法。有一次坐火車去俄羅斯,一車廂全都是」毛子「(東北人對俄羅斯人的戲稱),就他一個亞洲人,大家像盯著外星人一樣看著他,有的人還笑著跟他打招呼,這讓Vincent緊張的心一下子放鬆下來,他拿出隨身攜帶的口琴很自然地吹起了俄羅斯名曲《喀秋莎》,沒想到一車人全部跟著一起大合唱,大家互相微笑著,用手打著節拍。」有時候我們對一些人或事存在著認知上的誤解,而旅行能讓我們能找到真實「。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旅途中讓自己「獲益匪淺」,一個人對旅行的解讀取決於他的內心。

Vincent的一個朋友喜歡加繆,喜歡文學,去法國的時候就去了加繆的墓。他的墓穴不在文化之都的巴黎,也不在因車禍去世的大裡昂市,而是在他晚年居住的、瀕臨地中海的天藍海岸省盧馬林農場墓地。樸素的薩特有紅顏知己西蒙.波娃同穴而眠,有大詩人波德萊爾為鄰,而加繆的鄰居卻不過是種地的雅克、看果園的約翰這樣的普通人;薩特有雪白的墓基和墓碑,而加繆的墓碑卻是一塊寒酸到連打磨都沒做的普通褐色石板;薩特的墓前永遠不缺少鮮花,而加繆的墓碑卻只能同紅土與松枝為伴。要說與眾不同之處,那也還是有的,就是加繆的墓碑甚至比周圍那些普通鄰居的還要簡陋:那些墓碑好歹還有個十字架,或至少還是打磨過的。

一個普通遊客去法國大多會去巴黎,去艾菲爾鐵塔拍個照,發個朋友圈證明自己來過,如果有點文學細胞可能會去號稱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的羅浮宮,如果再浪漫點可能會去普羅旺斯看看薰衣草,如果再有點錢可能會去波爾多看看世界葡萄酒中心,品嘗一下各大酒莊的紅酒,但是一個人是有多大的愛好會去一個作家寒酸的墓碑那裡緬懷?

事物的差異化讓旅行變得更加有趣,促使人們去思考造成這種差異化的原因。有了這種思考,對事物的認識才會更加深刻。

現在的深圳,擁有亞洲最大、世界最快的地下火車站,是世界首個公交全電動化的城市,是世界首批無人駕駛公交車試運營的城市之一,擁有世界最大的會展中心,高樓鱗次櫛比、地鐵四通八達,這樣的基礎建設放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很多發達的西歐國家地鐵、建築都很破,像上個世紀90年代一樣,沒有手機支付,沒有快遞(一般7天左右),那些落後的東歐國家,很年輕人連工作都沒有,但是為什麼它們是發達國家,而中國只是發展中國家呢?它們發達在哪裡?

「歐洲國家的發達不是體現在建了多少高樓大廈,新修了多少地鐵這樣的物質文明上,更多的是體現在精神文明上,比如說春節去俄羅斯我可能會去看一場歌劇,但是如果我去湖北、江西好像只有炸金花才有人陪我一起」。

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文化,書本上不會告訴你這些文化會對一個國家帶來什麼影響,需要你自己去觀察、去體會、去思考。

「在美國,一個開貨車的司機對著歐巴馬可以不卑不亢侃侃而談地說,『哥們你雖然是黑的,但我挺看好你哈,給我好好幹』。這種對公權力毫無畏懼的態度來源就是歐美國家深入人心的尊重個體思想。既然我受到了應有的尊重,我又沒做壞事,我為什麼要在總統面前低頭?為什麼我不能笑嘻嘻地拍他肩膀跟他合照?」

僅僅在對待每一個個體的文化差異上會給這個國家的民眾帶來什麼影響?

我回國期間和朋友聊起這個東西,大部分人卻跟我說「尊重這東西並沒有什麼卵用,搞這些有的沒得還不如多掙錢發展經濟」。

而在國外,一個社會底層的民眾都能理直氣壯地說出,「我掙錢沒你多,長得沒你好看,學歷沒你高,我還有一大堆比不上你的地方,但我就是我,我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你無權評判我。」這是一個社會對個人最大的肯定。

所以ZF才敢公然與民爭利,所以老人摔倒了才沒人敢扶,所以富二代駕車撞人才敢逃逸現場。這些道德問題在我眼中看來其實都是ZF缺乏對個人的尊重或者個人缺乏對其他人的尊重。因為在中國,ZF覺得執政權威比民心重要,富二代覺得身價上億的他比一個月掙3000的你重要。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比別人重要的時候,就沒有了尊重。

「要說旅行給我帶來了什麼,我想除了對未知的掌控,更多的是對文化的理解,在文化信仰趨於消逝的當下,我們應該要更加重視這些文化,試著站在它們誕生的地方感受它們的心跳與訴說」。

相關焦點

  • 花甲背包客的浪漫環球之旅
    一對年過六旬的北京夫婦,在3年多時間裡實現了他們環球自助旅行的夢想。
  • 背包客的下一站 為什麼要選擇跳過臺灣?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晚報》  中新網1月6日電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為什麼背包客不來臺灣?」三名充滿好奇的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大四學生,決定利用寒假拍攝三名來臺旅行的背包客,從他們踏上臺灣土地就開始記錄,深入拍攝行程中所有點滴,還要將影片放上網絡宣傳,號召更多境外背包客來臺旅行。  這三名學生林君燁、周鼎佑與林信翰都曾當過背包客。林君燁曾到泰北和印度旅行,在境外遇到許多背包客,但發現他們從印度、柬埔寨、越南玩到泰國,還有人計劃到中國大陸旅行,「但背包客們的下一站都不是臺灣」。
  • 因為胖,我選擇了背包客的旅行方式!
    旅遊也好,旅行也罷。其實都只是一種表述方式。並沒有什麼官方的解釋旅遊是花錢的富遊,旅行是不花錢的窮遊!背包客大多數人眼裡或許是窮遊方式,一個大背包走遍全世界,既憧憬也羨慕!當然也有人質疑說:旅遊是出去享受的,花錢還遭罪有必要嗎?那麼太梓鬥膽回復下這個質疑,那就是有必要,十分要必要!管他什麼旅遊,目的都應該存粹不做作。那就是為了開拓自己的眼界,增長自己的見識。
  • 了解曼谷考山路,東南亞背包客旅行的重要儀式
    這些人不乏狼吞虎咽吃著香蕉薄薄煎餅的背包客新手、正在點金湯雞尾酒的75歲爺爺奶奶們,以及各種嬉皮士、潮人、書呆子、造型女王、團隊遊客、換環球流浪者、休假一周者、間隔年體驗者等。大家膚色、信仰各不相同,卻在這裡奇妙地融為一體。考山(Khao San)的字面意思是「生米」,這個地方可以說是獨立旅行時代最高調的另類目的地。不過,它並非一直都是這個樣子。
  • 徒步旅行的「背包客」為什麼叫驢友?
    背包客的英文是:backpacker,最早發源於歐美國家,後來很多國人也開始喜愛上戶外運動,但是,背包客在我國為什麼都稱呼為:驢友?Backpacker是對戶外運動,自助旅行愛好者的稱呼,泛指那種背著背包,帶著帳篷、睡袋、野餐用具,穿越、野營、徒步、騎行等的戶外愛好者。
  • 數據答澎友 | 18個月的環球旅行要花多少錢?
    數據答澎友 | 18個月的環球旅行要花多少錢? 2015-06-17 11:26 來源:澎湃新聞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 如何開啟一場環球免費旅行?
    每一場旅行都是人生珍貴的經歷,我們也為此付出昂貴的等價。費用是每個旅行攻略裡繞不開的坎,不管你是背包客,還是豪華自由行。荒野旅行指南者幫助普通人穿越荒野,到達深山、冰川等一般遊客到不了的目的地,這就是荒野指南者的工作。在集結自己的隊伍後,荒野旅行指南者會帶著背包客們穿越荒野,在沒有通訊信號、WIFI,甚至沒有管道和電力的環境下挑戰自然環境。
  • 為什麼中國人獨愛行李箱,外國人則追求背包客?驢友說出其中差異
    為什麼中國人獨愛行李箱,外國人則追求背包客?驢友說出其中差異旅行隨著時代的發展成為了許多人的家常便飯,很多人都會趁著節假日的時候去不同的國家遊玩,感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而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每天都要面對來自不同方面的壓力,所以很多人都希望通過旅行來緩解。旅遊的過程能夠讓人放下緊張的神經,只需要享受當前。
  • 為什麼旅行時,外國多是「背包客」,我們國人卻偏愛帶個箱子?
    導讀:「為什麼旅行時,外國多是「背包客」,我們國人卻偏愛帶個箱子?」▲ 旅遊習慣不同現在中國遊客出門旅行的有一種習慣,我們每次出門旅遊的時候,都會現在好到一個住宿點,然後再把行李放進酒店,然後再出去玩!但這樣其實,變相的限制了我們旅遊的資源,出去遊玩必須都是圍繞這個住宿點進行開展活動。
  • 全球最適合背包客旅行的10個國家
    第1頁:全球最適合背包客旅行的10個國家 第2頁:全球最適合背包客旅行的10個國家 第3頁:全球最適合背包客旅行的10個國家 >第4頁:全球最適合背包客旅行的10個國家 第5頁:全球最適合背包客旅行的10個國家
  • 南航環球旅行體驗館首站探尋西澳秘境
    西澳大利亞州旅遊局繼續加強與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的合作,成為南航「環球旅行體驗館」的首個境外目的地,並於3月16日正式上線「環球旅行體驗館 – 西澳秘境行」,在南航官網PC和手機端向用戶介紹西澳的隱秘旅行勝地,其中包括粉紅湖觀光、與海豚鯨鯊共泳、與短尾矮袋鼠自拍等最受遊客歡迎的體驗。
  • 「在紐西蘭打工旅行,我是如何做到一個月賺了10萬人民幣的」
    接下來說「吃」,可以說紐西蘭是我環球旅行至今吃的最好的國家。可能你會問,條件這麼好的農場主肯定會同時受到很多工作請求,為什麼會選擇我?,而出來旅行的中國人假期普遍較短,能出來旅行的不是跟團就是自駕儘可能多的遊覽景點,真的深入當地人的生活的中國背包客其實很少很少。
  • 《DNF》環球旅行禮包多少錢 環球旅行禮包上線時間及價格介紹
    很多玩家可能還不太清楚,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DNF環球旅行禮包上線時間及價格介紹,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DNF環球旅行禮包上線時間及價格介紹:... DNF環球旅行禮包什麼時候出?環球旅行禮包多少錢?
  • 瑞安80後小夫妻辭職做背包客環遊世界
    原標題:瑞安80後小夫妻辭職做背包客環遊世界 這對80後夫婦在拉薩布達拉宮前合影。  對話陳夢霞:有朋友認為我們很瘋狂,脫離現實也有朋友羨慕我們,實現了他們心底的想法  辭職去旅遊,家裡人難道不反對嗎?走過那麼多地方,錢從哪裡來?80後小夫妻辭職「背包」遊世界的故事,獲得網友點讚,也引發一些疑問。昨天,溫都記者對話陳夢霞,和讀者一起去了解這對80後夫妻在實現「背包」環球遊夢想中的苦與樂。
  • 一個人旅行安全嗎?資深背包客提醒我不要犯的10件事!建議你看看
    這幾年,經常旅行有了不少獨遊的經驗,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現在熟知了旅行中的一些禁忌,旅途中也有不少好心人(資深驢友)和我分享了一些獨遊的禁忌。資深背包客提醒不要犯的10件事:1.身邊的家人朋友不知道你的行蹤❣️雖然獨自旅行意味著冒險和刺激,但如果發生任何緊急狀況時,朋友和家人不知道你身在何處,那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了。
  • 畢淑敏:40萬環球旅行像老農烙餅 旅行要趁早
    作家畢淑敏母子根據航海旅行經歷合著的《畢淑敏母子航海環球旅行記》一書,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昨天,畢淑敏接受採訪時說,她花40萬元人民幣環球旅行的行為的確很奢侈,但這就像一個老農把自己一手種出來的玉米磨成面、烙成一張餅,並吃掉一樣。與此同時,她勸青年讀者,要像作家張愛玲所說的「出名要趁早」一樣,環球旅行也要趁早。
  • 環球旅行歸來,落魄旅行博主國內求職的悲慘經歷
    去年在歐洲留學,研究生畢業後開始我的環球旅行Gap year【我的研究生 | 16個國家,100多座城市,2萬獎學金,二等一學位】。國外疫情開始嚴重,我買了張回國的機票。在酒店集中隔離後又坐著動車,我從溫州一路南下,每個有動車站的城市都會停留個一兩天。我一直等待著國外疫情結束,繼續我的環球旅行。
  • 我有一張環球機票,你要不要?
    環球機票  為什麼是環球機票? 這麼有儀式感的一段旅途,自然也要搭配一個有儀式感的旅途小夥伴嘍~ 正經來講,我關注環球機票已有多年。環球旅行意味著要一路買單程機票,國際遠途航班單程票的價格一般和往返飛行的價格差不多(甚至經常會更貴,也是詭異),如果每一段環球程的飛行都單獨買,機票價格可以說非常的酸爽了。環球機票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總價上確實要便宜不少。
  • 泰國曼谷考山路,十年前「國際背包客的聚集地」,如今什麼樣了?
    考山路是泰國首都曼谷的一條街道,早在十年前就是環球旅行者和窮遊背包客東南亞旅行的下榻第一站,它在背包客的心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多數首次去泰國曼谷的窮遊者,多數都會考慮去考山路住宿,至少去觀光一下。那麼,考山路到底是什麼吸引了大批遊客呢?
  • 盲人背包客19天環遊四國 靠蹩腳英語手語溝通
    經歷了「大風大浪」後,他決定當背包客徒步出國旅行。「我想成為第一個完成環球旅行的盲人。」懷揣護照和信用卡,背著裝衣服的旅行包,拿著平日裡感受外物的導盲杖,4月18日,在一名「驢友」的幫助下,他經雲南西雙版納的磨憨陸路口岸,進入寮國的城市琅布拉邦,開始了異國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