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背後泣血慘劇:結婚18年,生育14次,油盡燈枯而死

2020-12-15 司過境遷

孟姜女哭長城這一故事相比許多人在小時候便已經聽過,秦始皇動用數以萬計的勞工才得以修建出長城,而長城也是古代中古世界七大建築奇蹟之一。其實動用大量勞工修建建築的並非一國獨有,印度歷史上也曾經動用大量勞工修建了一座陵寢。

這座陵寢便是泰姬陵,如今泰姬陵也被評選為了「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關於萬裡長城的故事還有很多,那麼泰姬陵的故事又有哪些呢?

l 泰姬陵

1631年,一座在後來聞名世界的建築開始動工了,這樣一座通體呈現白色,採用大理石為材料的陵墓開始拔地而起。整個陵園大致呈現為一個長方形。長為576米,寬則是293米,總面積達到了17萬平方米,就其陵墓的規模來說,還是很大的。

陵墓的四周有一道紅砂石牆圍繞,正中央才是陵寢,在陵寢東西兩側各建有清真寺和答辯廳這兩座式樣相同的建築,兩座建築對稱均衡,左右呼應。然後在陵墓的四方各有一座尖塔,整個布局都講究一個對稱,布局工整。

這樣一座龐然大物的修建並不容易,而是十分耗時耗力的。為了修建這樣一座陵墓,耗竭了當時王朝國庫4000萬盧比,這樣一大筆消耗也導致莫臥爾王朝的衰落。不僅是財力消耗,還有人力,在當時動用了2萬印度役工來建造,除了匯集了全印度最好的建築師和工匠之外,還聘請了中東、伊斯蘭地區的建築師和工匠,前前後後歷時11年才完成這樣一所「完美建築」。

泰姬陵,全稱是"泰姬·瑪哈爾陵",莫臥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心愛的妃子才建立的,因愛情而生,那這之中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l 泰姬陵背後的愛情之歌

泰戈爾說,泰姬陵是「永恆面頰上的一滴眼淚」。一個如此悽美的比喻,必然連著一個美麗而又悽涼的故事。

阿姬曼·芭奴,是一個來自波斯的女子。1593年4月27日她出生了一個貴族家庭,她的家族在16世紀中葉從波斯遷往印度,而她的父親阿布哈桑·阿薩夫·汗是莫臥兒帝國重臣,姑姑則是皇帝賈汗吉爾的第一寵妃,家世可謂是十分的顯赫。

阿姬曼·芭奴除了是皇宮重臣的掌上明珠之外,還以容貌著稱,是印度歷史稱得上絕色的女子。傳說貌美無比,皮膚如玻璃一樣透明。

沙·賈汗在第一次見到阿姬曼·芭奴時,便為她的美貌所折服,深深陷入了對她的痴迷之中,而阿姬曼·芭奴也對這個驍勇善戰、意氣風發的年輕皇子有好感。

在阿姬曼·芭奴19歲那一年她嫁給了年長她兩歲的賈漢吉爾的三皇子庫拉姆(也就是沙·賈汗),婚後他們二人同甘共苦,如膠似漆,行影相隨。

沙·賈汗對這位妻子可以說是十分疼愛,無論走到哪裡都要把她帶著身邊,一刻也不想和妻子分離。即使是要赴沙場,也要讓妻子作陪,這樣艱苦枯燥的軍旅生活,在妻子的陪伴之下也變得不那麼難熬,兩人的足跡遍布疆場。

1628年,庫拉姆繼承皇位,成為莫臥兒帝國第五任皇帝,封號"沙賈汗",意為世界之王。阿姬曼·芭奴也因此得到榮耀的頭銜-——泰姬·瑪哈爾,意為「宮廷的皇冠」。而且在與他成婚之後,宮中也獨寵她一人,可謂是三千寵愛在一身。

有沙·賈汗的地方必然有泰姬的身影,即使有孕在身也必須要陪伴在君王身側,在她婚後的18年裡,一共為沙·賈汗生下14個子女。眾所周知,生育對於女子來說,尤其是在科技尚不發達的時期,是有很大風險的。

而泰姬接連不斷的孕育生命,對她自身的身體來說,也是有極大消耗的。不只是自古紅顏多薄命,還是頻頻身孕,她的身體已是油盡燈枯了,在泰姬跟隨沙賈汗南徵時,年僅39歲的她在生下第14個孩子時,因為產褥熱,再沒能從產床之上下來,香消玉殞。

泰姬之死,令沙賈汗傷心欲絕,竟然一夜白頭,沉湎在悲痛之中,拒不見人。而後,一個悲痛的丈夫,動用了王室的特權,傾舉國之力,耗無數錢財決定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麗的陵墓,以表達他的思念哀痛之情。不僅如此,他還下令宮廷為她致哀兩年,禁止一切娛樂活動。

正如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所說,愛情的力量在這裡震撼了所有的人。

l 故事尾聲

沙·賈汗原計劃在河對面再為自己造一個一模一樣的黑色陵墓,可與愛妻相對而眠的。然而世事難料的是在泰姬陵剛完工不久,其子弒兄殺弟篡位成功。沙·賈汗也慘遭囚禁。

從此每天只能透過小窗,悽然地遙望著遠處河裡浮動的泰姬陵倒影,思念著愛妻,直至最終憂鬱而死(病死),死後被合葬於泰姬的身旁。

泰姬陵的修建十分耗力耗時,王朝的多數財富、無數珍寶都被盡數投在了修建陵墓之上,民眾可謂是怨聲載道。這樣一座紀念愛妻而建的陵墓背後是無數勞工的性命與血肉之軀堆砌而成的。

為了讓建築師體會喪妻之痛更好設計出陵墓,他將設計師的妻子殺死,從而讓其能夠感同身受。而每日勞累而死的工人更是數不勝數了,因為一人愛情,而讓舉國上下賣單,無疑是暴君的行徑。

l 結語

歷史上因為君王個人行為,民眾買單的還有很多,比如萬裡長城、阿房宮等等,在今日這些歷史遺蹟無疑是珍寶,而在當時,卻是勞民傷財。

泰姬陵的愛情用意令人動容,但個人愛而導致百姓苦,則是要避免的。

相關焦點

  • 泰姬陵背後泣血慘劇:結婚18年,生育14次,油盡燈枯而死
    l 泰姬陵背後的愛情之歌泰戈爾說,泰姬陵是「永恆面頰上的一滴眼淚」。一個如此悽美的比喻,必然連著一個美麗而又悽涼的故事。阿姬曼·芭奴,是一個來自波斯的女子。有沙·賈汗的地方必然有泰姬的身影,即使有孕在身也必須要陪伴在君王身側,在她婚後的18年裡,一共為沙·賈汗生下14個子女。眾所周知,生育對於女子來說,尤其是在科技尚不發達的時期,是有很大風險的。而泰姬接連不斷的孕育生命,對她自身的身體來說,也是有極大消耗的。
  • 「泰姬陵」背後的悽美:她18年連生14子,油盡燈枯在產房
    「泰姬陵」背後的悽美:她18年連生14子,油盡燈枯在產房 印度的泰姬陵是國王沙賈汗為紀念自己的皇后阿姬曼芭奴所建造,這座美輪美奐的建築被稱為印度最美的明珠,雖然國王對皇后無比寵愛,兩個人的愛情故事感動了無數人,但是泰姬陵背後的真相卻無比悲傷和悽美,沙賈汗和阿姬曼芭奴的結局也充滿悲劇,尤其是皇后
  • 印度泰姬陵背後的慘劇:泰姬18年連生14子,油盡燈枯喪命在產床上
    印度泰姬陵背後的確有個浪漫唯美的愛情故事,令無數人為之感動,不由嘆息。而現今的泰姬陵,也成為了愛情的象徵,足夠讓人遐思幻想,為之心醉神迷。不過在浪漫愛情故事的背後,還有一個慘劇,受盡了寵愛的泰姬18年連生14子,幾乎整個青春年華都在不停的生孩子,想想也相當不容易,以至於她油盡燈枯,喪命在產床上。
  • 印度泰姬陵背後的慘劇:泰姬18年連生14子,油盡燈枯喪命在產床上
    印度泰姬陵背後的確有個浪漫唯美的愛情故事,令無數人為之感動,不由嘆息。而現今的泰姬陵,也成為了愛情的象徵,足夠讓人遐思幻想,為之心醉神迷。不過在浪漫愛情故事的背後,還有一個慘劇,受盡了寵愛的泰姬18年連生14子,幾乎整個青春年華都在不停的生孩子,想想也相當不容易,以至於她油盡燈枯,喪命在產床上。
  • 泰姬陵:愛情背後的悽美,18年誕下14子,也因此油盡燈枯
    導語:泰姬陵是被譽為世界新七大奇蹟的文化遺產,是古印度莫臥兒國王沙·賈汗(意為世界的統治者)為愛妃阿姬曼·芭奴建造的巨型陵墓,相傳沙·賈汗為此一夜間白了頭,因此泰姬陵可謂是因愛而生,成了二人愛情的延續。
  • 泰姬陵:愛情背後的悽美,18年誕下14子,也因此油盡燈枯
    導語:泰姬陵是被譽為世界新七大奇蹟的文化遺產,是古印度莫臥兒國王沙·賈汗(意為世界的統治者)為愛妃阿姬曼·芭奴建造的巨型陵墓,相傳沙·賈汗為此一夜間白了頭,因此泰姬陵可謂是因愛而生,成了二人愛情的延續。
  • 「泰姬陵」的愛情慘劇:被皇帝獨寵,連生14子,油盡燈枯死在產房
    同樣,泰姬陵對於印度人民而言也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文化遺產,他們對於泰姬陵的保護也非常嚴格。不過,卻很少有人了解過「泰姬陵」的愛情慘劇,在泰姬陵的背後,有一位妃子被皇帝獨寵,連生14子,最後卻油盡燈枯死在產房。為了紀念她,泰姬陵才得以建造出來,人們今天也才能夠看到如此壯觀的建築。
  • 泰姬陵背後的慘劇:王后19年連生14胎,最後油盡燈枯再也沒有醒來
    提起長城會想起中國,提起金字塔會想到埃及,而說到印度就不得不說到泰姬陵。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建築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的經典傑作,被譽為完美建築,也有印度名著的美譽。這座陵墓位於距新德裡200多公裡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內,亞穆納河右側。
  • 泰姬陵背後慘劇:泰姬19年連生14個孩子,油盡燈枯死在產床上
    泰姬陵是世界最具有觀賞性的古建築之一,而泰姬陵背後的愛情故事,更是讓諸多看客為之落淚感動。但是歷史是不忍細讀的,時代的殘酷永遠超過你的想像。泰戈爾說:「泰姬陵是一顆巨大的眼淚」,誠然如此,世界上更多愛情故事,都像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一般充滿了遺憾。而泰姬陵的主人公沙賈汗和泰姬,也並沒有獲得最為美好的下場。
  • 泰姬陵背後的悽美愛情:她入宮19年生13子,最後油盡燈枯難產而死
    但泰姬陵背後其實還蘊藏著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它不僅是一座美得不可方物的建築,也是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它的主人則是莫臥兒皇帝沙·賈汗的第二任妻子阿姬曼·芭奴。其實他們在一起19年,阿姬曼·芭奴就為其生了14個孩子,可見其受寵程度之深。但所謂物極必反,寵愛過度也並不是什麼好事。由於那個時候的醫療條件落後,阿姬曼·芭奴這19年來又幾乎是不停地在生孩子,因此便將身體耗得油盡燈枯了,大大傷到了根本,於是在生第14個孩子時她便難產去世了,從此與沙·賈汗天人永隔。
  • 泰姬陵背後的愛情慘劇:王后19年生14胎,最後油盡燈枯死在產床上
    然而真正讓它聞名於世界的並非它光鮮亮麗的外表,而是隱藏在它背後的愛情悲歌:他獨寵她一生,為她打造泰姬陵;她因為愛他,而為他19年連生14胎,最後油盡燈枯死在產床上。故事還要從400多年前說起。不過妻子阿姬曼的肚子也很爭氣,在結婚的19年裡,給庫拉姆生了14個孩子,庫拉姆別提多高興了。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們的愛情悲劇,也正因為這些愛情的結晶。
  • 泰姬陵背後的愛情慘劇:王后19年生14胎,最後油盡燈枯死在產床上
    然而真正讓它聞名於世界的並非它光鮮亮麗的外表,而是隱藏在它背後的愛情悲歌:他獨寵她一生,為她打造泰姬陵;她因為愛他,而為他19年連生14胎,最後油盡燈枯死在產床上。故事還要從400多年前說起。不過妻子阿姬曼的肚子也很爭氣,在結婚的19年裡,給庫拉姆生了14個孩子,庫拉姆別提多高興了。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們的愛情悲劇,也正因為這些愛情的結晶。
  • 「泰姬陵」背後的悽美:她被寵冠六宮,連生13子,油盡燈枯在產房
    然而這時候,沙賈汗的父王不想將國王之位傳位於他,在不甘心之下,1622年,沙賈汗起兵試圖爭奪父王的王位,可惜失敗了。顛沛流離地在外面過了7年。 1628年,沙賈汗的父王去世,沙賈汗終於有了稱帝的機會,打敗了皇兄,在阿格拉建立起自己的王國。沙賈汗統治時期,他大力加強軍隊管理,擴充軍隊的需求,平定了各國的叛亂,充分發揮著自己的領導能力。 雖然阿姬曼芭奴不能向男子一樣衝鋒上陣,但身為王后,她從背後支持著自己的國王,做個稱職的賢內助。
  • 「泰姬陵」背後的愛情:被國王獨寵,18年生13子,油盡燈枯在產房
    泰姬陵是印度著名的建築,絕大多數人想不到的是,在男女關係尖銳的印度,泰姬陵背後竟然隱藏著一段感人的愛情故事。 「世界新七大奇蹟」泰姬陵位於距離首都新德裡200多公裡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始建於1631年,她看上去像個宮殿,實際上是白色大理石砌成的陵墓,但這絲毫不掩蓋泰姬陵的美,尤其是在夜晚
  • 印度最美王后:18年連生13個孩子,可惜38歲油盡燈枯而亡
    但就在這樣一片土地上,仍然也能催生一座美輪美奐的婚姻殿堂,裡面不僅裝著愛情的結晶,同時也誕生一段傳奇:印度一最美王后18年連生13胎,38歲油盡燈枯而亡,可惜了這絕世容顏。印度身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早在公元前兩千前就形成獨特的文化脈絡,其歷史可謂悠久而綿長。
  • 印度一王后:18年連生13娃,38歲油盡燈枯而亡,可惜了這美貌
    所以,很多美好的愛情背後有很多的悲慘和犧牲,愛不僅僅是最美麗的東西,也是最殘忍的東西。哪怕是象徵著最完美的愛情泰姬陵,其實也是如此。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一、愛情從奢華到受苦關於泰姬陵的故事,就不得不說到沙·賈汗與阿姬曼·芭奴。
  • 印度最美王后:18年連生13個孩子,可惜38歲油盡燈枯而亡
    但就在這樣一片土地上,仍然也能催生一座美輪美奐的婚姻殿堂,裡面不僅裝著愛情的結晶,同時也誕生一段傳奇:印度一最美王后18年連生13胎,38歲油盡燈枯而亡,可惜了這絕世容顏。印度身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早在公元前兩千前就形成獨特的文化脈絡,其歷史可謂悠久而綿長。
  • 印度一王后:18年連生13娃,38歲油盡燈枯而亡,可惜了這美貌
    所以,很多美好的愛情背後有很多的悲慘和犧牲,愛不僅僅是最美麗的東西,也是最殘忍的東西。哪怕是象徵著最完美的愛情泰姬陵,其實也是如此。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一、愛情從奢華到受苦關於泰姬陵的故事,就不得不說到沙·賈汗與阿姬曼·芭奴。
  • 印度一王后,18年連生14胎,38歲油盡燈枯身亡,可惜了這絕世容顏
    獲得這位皇帝極致寵愛的泰姬阿姬曼·芭奴,1593年出生在阿格拉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莫臥兒王朝權力之巔的重臣,姑姑也是上一任皇帝努爾·賈漢的第一寵妃。阿姬曼自小就天生麗質,機靈可愛。想當然的就有許許多多的追求者。
  • 印度最美皇后,18年連生14胎,38歲油盡燈枯而亡,可惜這盛世容顏
    帝王后宮佳麗三千人,大多數女子入宮後,可能一生都難以見到皇帝一面,在封建制度約束下,她們只能在宮廷中慢慢老去,杜拜的赫德王妃連生了12個子女,說她不受寵,也不算,但她一生都被囚禁在宮中,印度歷史上絕色美女阿姬曼·芭奴,在18年的婚姻當中,一共生下了14個子女,38歲便油盡燈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