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老街的騎樓大多建於上世紀初,是一批批從南洋回來的華僑所建,他們都是早些年去南洋謀生的海南人,在外面闖蕩經商做生意掙錢後又陸續回海口建起了具有南洋風格的騎樓。
此後的一百年間,海口經歷了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系列變遷,最早的騎樓——四牌樓,只留下了一個地名,更多騎樓在街道兩旁不斷豎立起來,成為那個年代海口最醒目的標誌。
作為曾經的近代海南政商名流的活動中心,見證了這裡曾經演繹的,商賈巨富的家族傳奇;革命青年的浴血奮戰;海外瓊僑的實業興邦!在一定意義和一定程度上,騎樓老街是一部濃縮的海口近代現代發展史。
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一條條街巷,印著海口的滄桑變遷。
建於19世紀中葉的騎樓老街主要分布在德勝沙路、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解放路、長堤路等。是我國和東南亞地區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騎樓街區,其中最古老的建築四牌樓建於南宋,至今有600多年歷史20個世紀30年代。
1872年,先後有美、日、英、德、法、意等超過10個國家在海口設領事館,其中大部分坐落騎樓街區得勝沙一帶。
曾同海盜激戰的「得勝沙路」,位於老街的西部,原來是一片海邊沙灘,當年海盜劫掠海南的必經之路。
為了抗擊海盜襲擾,官民在此修建了冼夫人神位,以鼓舞官兵商民鬥志。相傳,有一次同海盜戰鬥中,官民團結一致,在沙灘上與海盜激戰數小時,最終支撐不住,退到冼夫人神位前,下脆祈禱保佑,懲治海盜。此時,奇蹟出現了,亂石從天而降,海盜抱頭鼠竄,狼狽而逃。
為了紀念這次戰鬥的勝利,官府將這片沙灘命名為「得勝沙」,將冼夫人神位處改建成冼夫人廟。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二,來自全國各地的善男信女,海外僑胞,國際友人在洗夫人廟前聚會,瞻仰和拜謁這位「開島元勳」。
紀念孫中山的「博愛路」「中山路」。博愛路,寬9米、長1300米,路兩側建滿了騎樓,是老街區中南北走向最長的一條路,也是最具特色的商住街。1924年,推行孫中山提出的在海南建省計劃,海口拆牆擴城,擴建為省會城市。為紀念孫中山倡導的「博愛」精神,將當年的城內大街改名「博愛路」。
「中共瓊崖一大」會議舊址。解放西路北側,竹林裡131號,邱氏祖居。這是一個二進三間的四合院。走進院內,高3米、長20米「23年紅旗不倒」的浮雕,醒目地映入眼帘,這裡承載著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1926年6月,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在這裡召開,瓊崖黨的地方委員會宣告成立。從此,海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和全國人民一道同呼吸,共命運,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為新中國的建立前僕後繼,浴血奮戰。
一大清早,博愛路上的東門市場就已經十分熱鬧。這裡是海口老城區內最大、最集中的出售海鮮乾貨的地方。在海口人的記憶中,這個市場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存在了。
博愛路和東門市場,不僅僅在老海口人心目中有獨特的位置,它們也是整個海口老城記憶的縮影。早在19世紀40年代,當博愛路還被稱為城內街的時候,海口的第一座騎樓——四牌樓,就在這裡被建了起來。
當海甸溪中的漁船紛紛回港的時候,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老街的人們開始了
他們一天的生活。
濃縮生活,騎樓人生
在寸土寸金的騎樓裡,一樓的商鋪並不是擠到馬路上,而是騰出了一條走廊,讓來往的顧客避免日曬雨淋。騎樓老街下長廊的設計,向人們傳達了一個很重要的商業理念——顧客至上。
從騎樓的二樓往下可以看到老街裡繁華的商業景象,如果在晚上的時刻,夜景下騎樓的建築群更是多出一份磅礴的氣勢。
街道兩側還保留著舊時商號的名稱,而且都有詳細介紹,很多商號的歷史已經很悠久了。
說到騎樓當年的繁華,不得不提到這樣一個建築,大亞酒店。
大亞酒店位於中山路,橘紅色的外表在整排素色的騎樓群裡格外醒目。據記載,舊時的大亞酒店是富賈雲集的地方,與那個時候得勝沙路的五層樓和泰昌隆並稱為海口最好的酒店。當時的大亞酒店主要經營旅店、匯兌和船業的業務。現在的大亞酒店除了經營著住宿的生意,還有咖啡館和收藏館。
時光流轉,人來人往,這古老的街道承載著一代又一代老海南人的記憶,也將接納一波又一波歸來的年輕人,用歲月沉澱下的味道,演繹未知的將來。
南洋之味 最海口
在騎樓老街上,一間小門就是一個檔口,銷售的物品多是一些日常用品。
紅糖年糕是一道傳統的特色小吃。海南人春節過年都有吃年糕的習慣。
一位老者在選購糖果。前來選購糖果的多是一些長者。
糖貢、餃子酥、領帶酥、椰子糖是海南特色小吃與年貨。
夜幕降臨,水巷口是人間煙火裡,最為濃烈的一抹色彩。
熙熙攘攘的老店鋪,用最傳統的美味慰藉著每一個深夜的靈魂,騎樓裡的人文情懷,在此體現得尤其生動綺麗。
都說食在海口,味在騎樓。騎樓老街全豐泰文化餐廳,將古典優雅從「食」到「觀」都完美展現和詮釋,整個餐廳以莫蘭迪色為主色調。每一個角落的布置盡顯南洋特色,打破食客對於都市酒樓,繁華喧鬧的刻板印象,人們總會趕來,三五成群或獨自一人,點一份喜愛的味道,摸著肚子享受一份屬於味蕾的滿足。
在老街全豐泰餐廳,食客們在店裡,悠悠閒閒,一邊喝著茶,一邊吃著小吃,看報紙、談彩經或說著古今中外的閒情逸事。
夜幕降臨,老街裡人聲開始鼎沸一邊品嘗美食,一邊談論著一天的工作,時不時傳來歡聲笑語,熱鬧極了。
這裡,就是海口生活的小天地,講述著過去和現在的故事,滲透著人生百態,需要慢慢品味。
一棟棟騎樓,沉澱著海口的文化底蘊。散發著年代的光澤,又飽含著對未來生活的嚮往。
它是海口的一張名片,被珍藏進歷史的信封裡,郵遞給世世代代,將風雨和傳奇色彩展示給世人。
繁榮,樸實,特具魅力,耐人尋味。它的堅固、古樸與街道淨潔、有序,遊人如織,烘託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和執著追求。每當象徵著海口悠久歷史的鐘聲在這座濱海城市上空迴響的時候,一種對於這座文明城市的景仰之情,像海甸河的流水在人們的心間奔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