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情感,揮之不去!
比如旅行,第一次看到福州的青山綠水、碧海藍天,內心便留下一種情愫。當我第四次踏上這片土地,我知道,福州,已經成為我的南回歸線。
10月28日,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連江縣人民政府、福建日報社東南網聯合主辦的第九屆「全國網絡媒體福建行」採風活動的媒體記者一行,來到平流尾地質公園位於黃岐半島的東北端茭南村。茭南村三面臨海,是閩浙海上主要航道,距縣城58公裡,素有福州「天涯海角」之稱。
說到茭南村,很多人也許並不熟悉這個地方。它不如廈門鼓浪嶼那樣旅遊業發達,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這裡遊人不多。這裡有大片的粉紅色礁石,與翠綠色的大海、蔚藍的天空,構成一幅美妙的畫圖。
風
勁吹
日光華
隨雲沉浮
如去兮如來
海
殊妙
紅石灘
堆雪嘯嘯
琴瑟兮煌煌
在茭南村海邊,當地人提醒我們小心,不要掉到海裡,一步之差,大海激浪可不是蓋的!我倒不太在乎,畢竟小時候在北京什剎海體校學的遊泳,仗著自己的水性好,對他說不用操心,你未必遊得過我。他雖然表示驚詫,但還是提醒我小心為妙。
當我走近大海邊,激浪在腳下奔騰咆哮,白色泡沫甚至拍打到腳面,波濤洶湧的大海顯露出磅礴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張力給人一種不可名狀的內心震撼,其內在張力卻不言而喻。看著眼前的大海,與之相比,我們只不過是生命淵澤之上一些浮面的漣漪。
平流尾地質公園景區面積80多畝,海岸線約5公裡長,是觀光旅遊的絕佳之處。這裡沒有工業汙染,風光秀麗,環境優美,生態保護完整,除了是各地遊客遊覽休息的好地方外,還是村民討小海及釣魚愛好者的天堂。海蝕平臺巨大壯觀,海岸懸崖峭壁、奇石嶙峋、火山巖漿化石帶是無價的寶藏。清澈海水養育下的礁石潮間帶是貝類、魚類、藻類的天堂。美麗的紅石灘是春季時分小螃蟹的故鄉,月光峽谷是秋季時節月光灑落人間的仙境,「藍眼淚」是夏天時候海洋對陸地深情的告白。平流尾地質公園的美,是遺世獨立之美。
據了解,茭南村人正在整合自然資源、古民居文化與海洋產業,創建一座美麗的「海洋小鎮」。與壯觀奇特的海景相映成趣的是寧靜古樸的村莊。遊人們可穿梭在縱橫交錯的小巷裡,靜靜地感受著時光的流逝。除了平流尾海岸公園建設的提升外,村裡還計劃在民居體驗、濱海浴場、海釣基地、蝦皮品牌等方面做文章。 同時,海洋小鎮將依託各具風格,大小不一的石頭民居,與文創團隊合作,建成具有漁村特色的民宿,供遊人居住體驗,既帶動村民經濟增收又可讓遊客感受不一樣的海洋小鎮風情。
正午時分,海天蔚藍一片,向大海遠處望去,漁舟駛向大海,一切看著既清晰又朦朧,內心融入其中,伴著海浪聲,眼前景色很像一幅表現主義畫作。這時候可以很主觀,在美的領域,有時候唯心比唯物更科學。
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的《日出•印象》是美的,那是印象派的代表作,藍調的畫面中,陽光含蓄而富於詩意,而這種優美寫意的調調,很符合中國人的東方審美情感,也許這正是這幅畫作在中國廣受讚譽的原因吧。當我們看到白色的雲層後面出現一片鮮淺玫瑰色光斑時,景色恰如《日出•印象》,藍灰色的色域中出現了玫瑰色光華,沐浴其中,令人身心柔軟。
每個人的審美都是特殊的,如果用文字能表達清楚就沒勁了,我不太喜歡對美好東西做過多語言化描述,就如畫作,好的作品很難說清楚,此情此景,還需身臨其境,靜靜品味。
王偉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