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十一」要到了,
大家都付了多少定金呢?
經調查發現,
近兩年職校生雙十一期間,
人均消費竟高達500元人民幣!
「
衝動的消費方式並不可取!!
作為新時代的職校生,
我們一定要樹立正確消費觀念,
擦亮雙眼,避免掉入消費陷阱,
下面可是小新梅給大家專屬定製的
「雙十一」防沉迷小攻略~
合理消費!
適當消費!
理性消費!
買前請三思
購買之前要做好規劃,什麼必須買?什麼可以隨後買?這個東西我是不是真的需要?為避免衝動消費,不妨把需要買的東西列好清單,再去網上搜索購買。
消費需理性
各種商家廣告渲染的氛圍,有時對我們形成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讓我們認為在雙十一買了就是賺了。然而再便宜的物品也需要花錢買,購買慾望一定要控制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比如,雖然新出的電子產品功能齊全,但是如果它對你的專業學習無太大益處,價格又過於昂貴,我們可以不買或暫緩購買。
囤貨需適量
根據自己的需要對物品總量進行預估,慎重購買大量短時間用不完且易過期的物品。我們大部分時間在學校,食堂和超市不過數步之遙,食品和生活用品大可不必過度囤積。
陷阱需防範
選擇正規網站進行購買,不要因為貪圖小便宜而點擊釣魚網站的優惠信息。如若有「客服」打電話涉及退貨或者出現不能發貨的情況時,先去詢問店鋪客服,確認物流狀態。
許多同學禁不住購物狂歡的誘惑,
過度超前消費。
此時一些不良校園貸機構,
打著低利率、免利息的名目,
誘導學生陷入高利貸陷阱,
最終負債纍纍、無力償還。
那麼該如何防範校園貸呢?
一.了解「校園貸」
「校園貸」是什麼?
「校園貸」即學生通過網絡貸款機構和平臺獲得的信用貸款。近年來,學生因向校園貸借款而背負上巨額欠款的新聞屢屢被爆出。一些學生誤入借貸陷阱後,沒能力償還貸款,而受到放貸人散布個人隱私損害名譽威脅逼迫。
二.警惕「校園貸」騙局
注意八個「凡是」
1.凡是聲稱可以幫助「辦理小額分期、手機分期等一些用款業務」的;
2.凡是聲稱網上辦理貸款「手續簡單,當天可以辦理」的;
3.凡是聲稱可以「以先拿錢後兼職還款」作為條件的;
4.凡是聲稱以介紹同學、朋友參加「校園貸」貸款,便可輕鬆賺得每單幾百上千元不等的「好處費」的;
5.凡是聲稱「不需要任何抵押,動動手指就能借到錢」的;
6.凡是不考察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不進行適當測評,就輕鬆放貸,發放小額現金的;
7.凡是通過在校內尋找學生或其他人員,進行「校園貸」代理,發展「眼線」等方式實施手機APP借貸的;
8.凡是聲稱「只需提供學生證和身份證即可辦理」的。
天下沒有白掉的餡餅,
身為一名職校生,
讓我們樹立誠信觀念、責任意識,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
向「校園貸」說「NO」!
拒絕「校園貸」, 青春不負債!
徐州機電技師學院
圖文:沈紫陽
排版:沈紫陽
審核:何海華 李薇
編輯:校園新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