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屆年輕人網上衝浪的時候,經常會開玩笑:國家什麼時候才能給我分配個對象?
但若官方真的出手幹涉男婚女嫁事宜,效果又很滑稽:管天管地管空氣?
這不,山東沂水婚俗改革,提倡彩禮費一萬以內,就引發了爭議。
01
近日,山東沂水婚俗改革,提倡彩禮不要或者少要,彩禮費控制在1萬以內;婚車不超過6輛;婚宴僅邀直系親屬即可,規模不超過10桌。
想減輕年輕人結婚負擔的心意是好的,但這樣簡單粗暴的規定,槽點太多。
「不結婚不是更加減輕負擔?」
「重男輕女,然後沒女的了,彩禮節節高,娶不到老婆了,又要出來管彩禮了,男多女少那領導你說怎麼辦,乾脆你規定讓男人跟男人結婚,皆大歡喜!」
「好說,男的都入贅就行了唄,只要他們甘心孩子隨母性,完整體驗一次宮口全開十二級疼痛在家認真做家務做飯帶孩子換尿布輔導孩子功課照顧老人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伺候老婆孝敬老丈人丈母娘就好,彩禮不要也就不要了唄。」
「怎麼沒規定嫁妝一萬以下?」
02
「本應結婚的我們,卻因為彩禮分道揚鑣」,現實中,因為彩禮談崩而分手的情侶不再少數。
去年8月有個新聞:30萬彩禮談崩了,女友直接大義滅親舉報男友無證駕駛!
都已經談婚論嫁了,結果因為彩禮反目成仇,也難怪很多人對「彩禮」深惡痛絕。
尤其是很多農村地區,「娶妻難」現象普遍,主要原因是女方索要彩禮過高,幾萬甚至幾十萬,娶個媳婦兒需要掏空家底,甚至四處舉債。
但因此就提倡彩禮費用控制在一萬以下,真的好嗎?
在分享菌看來,談婚論嫁的男女雙方,只要沒有一方是傻子,那麼「彩禮」問題不過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農村女孩要30萬彩禮高嗎?
聽起來挺高的,但如果女方需要嫁去男方家和公婆一起生活,日常伺候公婆操持家務,生2個孩子都跟男方姓,逢年過節不能回娘家,一切以夫家的利益為先……那麼30萬也不算高吧?
就像山東衛視某年春晚的小品所說:4萬塊娶個老婆生活60年,算下來一天不到2塊錢,比保姆可省錢多了!
城市女孩要30萬彩禮多嗎?
你只看到30萬彩禮多,沒看到女方還附送一套房一輛車做嫁妝。
光談付出,佔了便宜怎麼不說?
03
一提到「彩禮」,總有人急吼吼質疑「你家賣女兒呢?」
其實大可不必,你嫌人家彩禮高,那你不娶便是,沒人逼你當「冤大頭」。
何況現在的彩禮,多數都是讓新娘帶回,用作小家庭的啟動資金,對男方來說,不過是錢從左口袋到右口袋,並沒有實際支出。
在分享菌看來,彩禮和嫁妝,無論多少,結婚雙方自會達成一種內在平衡,實在無需官方出手統一標準。
只提倡彩禮控制要在一萬以下,卻閉口不談嫁妝,如此男性視角,不免讓人覺得:這又是某個男性領導提出來的吧?女性利益被放在哪兒了?
按照目前的國情,婚姻裡的男女地位尚有許多不平等:
絕大部分女性無法獲得子女的冠姓權;
女性生育子女,身體受損,職業發展受影響,身體和經濟遭受雙重損失;
在帶娃和家務上,妻子普遍比丈夫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
種種不平等尚未解決,只提倡彩禮數額要一萬以內,吃相如此難看,哪個女性還想結婚呢?